登陆注册
26943100000031

第31章 圣贤论处世(6)

【解读】

老子的人生哲学主张谦退自守、冲虚宁静,反对自我跨耀、自我矜持。一个人如果性情浮躁,就无法成就大事,做事必然无法沉静久长,自然无法成功。就好像有人踮起脚跟,要显示自己能够望远,其实这样的人根本无法立足;有的人大踏步跨越前行,要显示自己的步履矫健,其实这样的人根本无法致远。所以老子对那些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都表示了厌弃,说他们像剩饭赘肉一样惹人生大厌。

【原文】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二十五章》

【译文】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

【解读】

“道”在时间顺序上是先天地而生的,而且天地万物也是由它所产生,所以说“先天地生”;“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所以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的运动规律应该依照天地,天地的运动规律应该依照“道”,“道”的运行应该依照自然。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二十六章》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安静是躁动的主宰。

因此圣人整天行走,不离开载重的车辆。虽然有华丽的生活,却安居泰然。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还轻率操动以治天下呢?

轻率就失去了根本,躁动就失去了主体。

【解读】

本章主要批评浮躁轻率的作风,从而从反面来宣扬老子谦退冲虚的主张,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对于一般人来说,轻率浮躁的作风使人不能沉静,在世俗的杂事中与物推迁,就好像叶落狂流,身不由己。而做为一个统治者,如果禀赋轻率浮躁,那就会恣意纵欲,奢侈无度,给人民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三十三章》

【译文】

正确认识别人的是“智”,正确认识自己者才算“明”。

战胜别人是靠力量,战胜自我的才算坚强。

知道满足的就是富有。

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不失良知的就能长久。

身死而名不朽的才是长寿。

【解读】

老子的人生哲学注重人的自我修养,其中尤其注重人对内心世界的自我省察。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省视,找到自然本来的自我面貌,从而努力保持与自然发展规律的和谐一致,与物推迁。在老子看来,人应知人,更应该自知。人应该不断战胜自我,同时,应该在物质生活上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

老子在这里所谓的“死而不亡者寿”,和我们今天所说的“身死而名不朽”同义。《春秋》上说人有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者都可以称为“死而不亡”。现代诗人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意思比老子说得更易明白。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三十七章》

【译文】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的,然而万事都出于它的孕育。

【解读】

“无为”是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这是“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

“无为而无不为”即是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几乎是老子哲学中对“道”的功用最精要的概括了。老子提出自然界发生发展的总的规律,是希望统治者能够效法道体的运动,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对百姓的生活尽量不加干扰,让人民有宽松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原文】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老子·三十九章》

【译文】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四十章》

【译文】

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运动的规律。保持着柔弱的状态是“道”的作用。

天下万物生于可见的“有”,有生于不可见的“无”。

【解读】

老子哲学已经认识到辩证法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即: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反者道之动”几乎是这条规律最经典的表述了。老子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矛盾性,在它们内部各有其对立面,对立面之间互相转化,这就形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老子还有类似的形象的表述,比如:“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

“弱者道之用”也是老子人生哲学的重要命题。它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消极,在实际人生中自有其积极意义。老子崇尚虚静、无为,讲究以柔弱胜则强,所以他说:“人身上最坚固的是牙齿,但最先脱落。舌头最柔弱,但直到人生的最后一息,它也完好无损。”

【原文】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老子·四十一章》

【译文】

光明的道好似幽暗;

前进的道好似后退;

平坦的道好似崎岖;

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

最纯洁的心灵好似含垢;

广大的德好似不足;

刚健的德好似懦弱;

质性纯真好似随物变化;

最方正的好似没有边角;

最大的器具不用合成;

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无音响;

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

道幽隐而没有名称;

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并使它生成。

【解读】

老子在这里描述了事物两极的相反相成,我们从实际生活中也能隐约体会到这些道理的真理性。老子的人生哲学里,虚静胜过强健,柔弱胜过刚强,无为胜过有为。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

——《老子·四十二章》

【译文】

道是独立无偶的,浑沌未分的统一体产生天地,天地产生阴阳之气,阴阳两气相交而形成各种新生体。(文中“一”指太极,“二”指阴阳,“三”指阴阳相和。这是老子所想象的万物的发生顺序。)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人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是王公却用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减损它有时反而得到增加,增加它有时反而受到减损。别人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人。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把他当作施教的开始。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老子·四五章》

【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象有欠缺,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败的。

最充盈的东西好像空虚,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最直的东西好像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像笨拙,最卓越的辩才好像言语迟钝。

急躁可以驱除寒意,冷静可以战胜昏热。清静无为,可以做人的模范。

【解读】

这里还是讲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情况,实际上它可能恰恰属于反面。事物在很多时候是相反相成,遇到事情要能注意到对立面。善于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则往往可以转圜。天下纷纷,若用智术相驱逐,则愈发混乱不堪。若清静守虚,则无为而化。

【原文】

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此恒足矣。

——《老子·四十六章》

【译文】

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所以懂得满足的这种满足,将是永远的满足。

【原文】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五十一章》

【译文】

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态,在各自的环境里各自成长。

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贵德的。道所以受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在它不加干涉,而顺任自然。

所以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使万物生长作育;使万物安宁心性;使万物爱养调护。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却不自恃已能,长养万物却不为主宰,这就是最深的德。

【解读】

老子认为:万物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阶段。“道”化生,道是万物之母,这就是“道生之”;万物化生以后,都依靠自己的本性得以维持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德蓄之”;有了自己的本性,寄托在一定的形体里,才能成为物体,这就是“物形之”;事物的发展变化还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限制,这就是“势成之”。在这四个阶段中,“道”和“德”是基础。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五十六章》

【译文】

有智慧的人是不多言说的,多话的人就不是知者。

【解文】

老子所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很有意思的。白居易写过一首诗,来开老子的玩笑:“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读老子》)

其实,人必须先说很多话才能保持缄默。对知识持否定态度的人,大多数是很有知识的人。在否定知识之前,还是先让自己尽量多地掌握知识吧!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六十三章》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不搅扰的方式去做事,以恬淡无味当作至味。

大其小,多其少,以德报怨。克服困难要从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目标要从细微的小事入手;天下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做起。所以,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大,因此能成就大事。

轻易允诺的一定会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会遭遇更多的困难。所以圣人说:把事情看得艰难,因此终究没有困难。

【解读】

老子常常直面人生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加以哲理的阐发。人往往不甘于平庸,想成就大事。但也往往好高骛远,不愿做细致扎实的基础工作。老子在这里总结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规律,认为这是圣人能够成其大的关键。

以无所作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无所事事的方式去成就大事,从恬淡无味中品味至味——这些话品味起来,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原文】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

——《老子·五十八章》

【译文】

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之中。谁知道它们的究竟?它们并没有一个定理!

【解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恐怕是最为人们熟悉的老子的名言之一了。它寓含着扑素的辩证法思想,也是“反者道之动”的具体说明。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五十九章》

【译文】

治理国家、养护身心,没有比养精蓄锐更重要的。

【解读】

老子哲学注重人的内在精神的保养,他在这里提出的“啬”的观念,也是更加重视精神上的,而非仅仅是物质上的节俭。在他看来,只有摒弃对物欲的追求,对名利的追求,爱惜涵养自己的精神,人才能尽早地体认大道。体认大道的过程就是积累德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不断摒弃一己的私欲而逐步完成的。所以,老子的“啬”,是对人内在生命力的充实。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之在民前也,必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必以言下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老子·六十六章》

【译文】

江海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汇往的地方,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汇往的地方。

所以圣人处于众人前列时,必定自居谦退;居于上位时,必定不忘卑下。圣人居于上位而人民不感到负累;居于前而人民不感到受害。天下人民乐于推戴而不厌弃。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六十八章》

【译文】

善于统帅士卒的不崇尚勇武;善于作战的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对人谦下。

【原文】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也。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七十一章》

【译文】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弊病。只有厌恶这种弊病,才能不犯这种弊病。有道的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所以他是没有缺点的。

【解读】

古今中外的哲人莫不以“自知”为人的明智之处。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知道自己不知道。”可谓同出一辙。

很多人以为老子反对知识,其实,他本身就是那个时代最有知识的人,是对知识的肯定。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老子·七十二章》

【译文】

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那么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解读】

同类推荐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中庸(君子之道)

    中庸(君子之道)

    作者从一位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注析解读了经典著作《中庸》。本书按章句解读的形式,逐步解析了《中庸》。让“中庸之道”这门处世哲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变迁,而再次焕发光彩,成为真正经世致用的学问。
  • 在低处在云端

    在低处在云端

    本书为宁夏作家高丽君的个人散文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中有有对亲情、友情,还有对读书、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热情赞美。语言优美,富有韵味,有一定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 被翻译了的意象

    被翻译了的意象

    "诗人",可以说,二十多年来,我行走在四条路上:诗歌之路,学术之路,翻译之路,散文之路,而这四条路,似乎都重叠在一条路上:诗人之路。于是,回首往昔,我所走过的大抵是一条诗歌人生路。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丰收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丰收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丛书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作品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热门推荐
  • 战气纵横

    战气纵横

    天地棋盘,众生棋子。翻手覆手,任我生死。魔法斗气靠边站,在这里鬼斗技才是王道。凶残的上古八凶兽,奇妙的鬼元力,强横的鬼斗技,古老的信奉图腾……横行霸道,战气纵横,且看得到阎神大帝真传的厉空又是怎样再次走向颠峰!
  • 玩了我的蜗牛就是我的人了

    玩了我的蜗牛就是我的人了

    小朋友的可爱小故事,还有姑姑强势强镜
  • 人性的弱点全集(完整全译本)

    人性的弱点全集(完整全译本)

    《人性的弱点全集》是戴尔·卡耐基的经典励志杰作。卡耐基用丰富的事例、严谨的逻辑、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不同方面,对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平安快乐的要诀、如何使人喜欢你、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让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乐等处世智慧,进行了指向性、实用性极强的论述。
  • 神尊杨青

    神尊杨青

    “爷爷,唐爷爷怎么舍得把真迹送给你啊?”少女开口问道。“呵呵,爷爷自然有办法,王羲之的真迹啊,现在不多见咯!”老者爱不释手的说道。杨青看了过去,淡淡的说道:“假的。”
  • 黑眼魔女

    黑眼魔女

    黑眼、黑发是这个世界是大部分人的模样。但是,在那个世界,黑色是邪恶、是毁灭、是魔鬼……当她从睡梦中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另一个世界恐慌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之血

    道之血

    大道之血,苍穹之精!为何我泱泱华夏人杰地灵却灵气尽失步入末法时代?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偶触道血穿越异世,强大的修士,逆天的功法,无尽的天材地宝……自洪荒的神魔文明一点点展现在他眼前,炎黄的子孙能否在异世雄霸天下,揭露苍天之谜?
  • 倾世江山千寒飞雪

    倾世江山千寒飞雪

    简介:女主夜千寒和夜飞雪本是拥有奇术的神族后人,因在现世无法得到认可,所以过着孤孤单单的生活,但是自从那场意外穿越到盛阳大陆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金钱,权势,地位,神兽,神器……等等,我们只要有这些就够了啊,干嘛还要做那个酷帅的妖王的情感专家啊?还有,谁能告诉我这妖孽傲娇的国师和那个腹黑呆萌的王爷究竟是什么鬼啊!?
  • 菀菀知南风

    菀菀知南风

    迟菀菀:甜甜的恋爱应该是什么样?顾南晚总觉得自家女友人如其名蠢笨“迟”钝。顾南晚:这呢,我就是的真命天子!
  • 今天开始做大能

    今天开始做大能

    某路过大能:他说想迎娶您的徒……大能卒!我很有气度和涵养,对了,他们刚刚说了什么?众人摇头。李修缘满意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