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3100000051

第51章 圣贤论为政(14)

孟子说:“桀纣之所以会失去天下,是由于失去了老百姓的拥护;而失去老百姓拥护的根源,又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要得到天下有它的定律:得到天下老百姓的拥护,就能得到天下;得到天下老百姓拥护有它的定律:得到天下的民心,便能得到天下老百姓的拥护;得到天下民心有它的定律:他们所需要的,便替他们收集起来,他们所憎恨的,就不要强加到他们头上去,不过这样罢了,(难道还有别的窍门吗?)老百姓投奔于仁政,就象水往低处流,兽向广大原野跑。所以替深渊赶来游鱼的是水獭;替森林赶来飞鸟的是鹞鹰;替汤王和武王赶来老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

【原文】

圣人无恒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恐惧不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

【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心,只是以百姓的心为心。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会使大家都成为诚信的人。圣人治理天下,心里惴惴不安,想方使天下百姓之心归于古朴纯真。百姓把耳目专注于圣人,圣人则把百姓看作自己的天真无邪的孩子。

【原文】

孔子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礼记·哀公问》

【译文】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治理政事,爱护别人最重要;不能爱护别人,别人就要伤害他,也就不能保护自身;不能保护自身,就要经常流移,而没有安定的居处; 没有安定的居处,就会归罪于天,不能爱乐天道;不能爱乐天道,就不能欢悦地做事情,因而自己就不能有所成就。”

【原文】

古今立国规摹(规模)虽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天下心,得天下心无他,爱与公而已矣。爱则民心顺,公则民心服,既顺且服,于为治也何有?

——《国朝文类》

【译文】

古今建立国家的规模,虽然各不相同,然而他们的主要宗旨,在于得到天下的民心,得到天下的民心不靠别的,爱护和公平就够了。爱护人民,民心就会归顺,对人民公平,民心就会服从,民心既归顺又服从,那么治理国家还有什么要做的?

【原文】

得天下者得民也。夫老者民之父母,幼者民之子弟,恤其老则天下之为子弟者悦,恤其幼则天下之为父母者悦,天下之老幼咸悦矣,其心有不归者寡焉。苟取其穷困而不知恤,民将怃然曰:“恶在其为我上也。”故周穷乏者,不患无余财,惟患无是心,能推是心,何忧不足今日之务此最为先,宜速行之。

——《明太祖实录》

【译文】

得到天下的人是因为得到了百姓的拥护。老人是百姓的父母,年龄小的人是百姓的子弟。体恤老人,那天下做子弟的就会高兴,体恤年幼的人,那天下做父母的也会因此而高兴。天下年老和年幼的人都高兴了,民心有不愿意归顺的就很少了。如果索取那些穷困的人而不是体恤他们,百姓将会失意地说:“憎恨他作为我们的君主。”所以救济穷困贫乏的人,不担心没有多余的财物,只担心没有这种仁心,能够推广这种仁心,何必忧虑财物的不足。现在的各种事务中这件事最为紧迫,应该赶快实行它。

【原文】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尔其戒哉!

——《尚书·蔡仲之命》

【译文】

上天对人无亲无疏,它只辅助德行高尚的人。民心向背没有定规,它只归附爱万民的君王。行善事的方法各有不同,结果都能使天下大治;做恶事的方法也各有不同,结果都能导致天下大乱。

【原文】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

【译文】

仁厚的言辞不如仁厚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人民敬畏它;良好的教育,人民喜爱它。良好的政治可获得民财,良好的教育可获得民心。

【原文】

明王有过则反之于身,有善则归之于民。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有善而归之民****喜。

——《管子·小称》

【译文】

贤明的君主有过错就善于反身自省,有成就就归到百姓的身上。有过错能自我检讨就能自己警惕,以免再出错,有成就归于百姓,则百姓欢喜。

【原文】

民富则国富,民贫则国贫,民安则国安,民困则国困,其理然也。

——《国朝文类》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

【译文】

人民所以饥饿,是由于在上者吞食的租税太多;人民所以难统治,是由于在上者喜欢有所作为,因此难统治;人民所以轻死,由于在上者拼命追求自己生活上的优厚,因此人民轻死。只有不看重生命的人,才比过分看重生命的人高明。

【原文】

言而不信****不附,行而贼暴则天下怨。

——《管子·形势解》

【译文】

国君说话不讲信用,老百姓就不愿归附,行为残暴,老百姓就会怨恨。

【原文】

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

——《管子·小问》

【译文】

统治者讲信用,百姓就信任他;统治者讲忠诚,百姓就拥护他;统治者严肃苛刻,百姓就畏惧他;统治者讲求礼仪,百姓就赞美他。

【原文】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荀子·大略》

【译文】

不富足,就没办法培养人民的感情;不教育,就没办法理顺人民的本性。

【原文】

国无怨民曰强国。

——《商君书·去强》

【译文】

一个国家没有怨恨统治者的民众,这个国家就肯定是强国。

【原文】

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亡为奸邪,不可得也。

——《汉书·贾谊传》

【译文】

饥寒切入人民的肌肤,希望人民不为奸邪,是不可能的事。

【原文】

饰民之欲,而严其听,禁其心,圣人所难也。

——《晏子春秋》

【译文】

要紧锢住百姓的欲望,限制住百姓的见闻,束缚住他们的思想,即是再有权威的统治者也难以办到。

【原文】

国以民为兴坏。

——【西汉】贾谊《新书·大政》

【译文】

国家的兴亡以人民的富强或败落为转移。

【原文】

安上在于悦下,为己存乎利人。

——【西晋】陆机《五等诸侯论》

【译文】

使统治者得安宁的要诀在于使百姓得到欢乐,使自己权位牢固的根本存在于关注百姓的利益之中。

【原文】

得人者,卑而不可胜。

——《管子·侈靡》

【译文】

得人心的赢得百姓拥护的统治者,虽地位卑微却不可战胜。

【原文】

胜民之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使民畏公而不见亲,祸亟及于身。

——《管子·小问》

【译文】

以征服百姓作为治国原则,并不是治理好天下的好方法。使百姓惧怕国君而不是亲近国君,祸患很快就会降临。

【原文】

圣人无恒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

【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个人意志,以百姓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

【原文】

有社稷者而不能达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君道》

【译文】

掌据政权的人如果不能爱护百姓,不能为百姓谋求利益,却反而要求百姓拥护爱戴自己,这是不可能的。

【原文】

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荀子·议兵》

【译文】

国君爱民,国家就强盛;国君不爱民,国家就削弱。

【原文】

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故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贤佐者士归之。

——《说苑》

【译文】

国家没有贤能的臣佐和优秀的人才,而能成就功业、树立名声、转危为安、延续亡国的,是从来没有的事。所以国家安定的关键不在大,而在于赢得民心;辅佐的人不在多,而在于得到贤俊之人。得民心的人,人民自然会拥护他;有贤臣辅佐的人,士人自然来归附他。

【原文】

政必合乎民。事因于民者必成。

逃人而谟,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译文】

政策必须合乎民心。国家政务依靠老百姓而推行,并得到百姓拥护的,必定能成功。

脱离民众意愿的权谋规划,虽然计划是完备的,但却难以实施;轻视民意民声而推行的事,即是成功了,也没有什么可光荣的。

【原文】

人主所恃者,人心而已。人心之于人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有田,如商贾之有财。木无根则槁,灯无膏则灭,鱼无水则死,农夫无田则饥,商贾无财则贫,人主失人心则亡。此必然之理,不可遁之灾也。其力不畏,从古以然。

——【北宋】苏轼《苏轼文集》

【译文】

君主所依仗的是民心。民心对于君主,像树木有根,像灯有油,像鱼有水,像农夫有田地,像商人有钱财。树木没有根就会枯干,灯没有油就会熄灭,鱼没有水就会死亡,农夫没有田地就会饥饿,商人没有钱就会贫困,君主丧失民心就会灭亡。这是确定不移的真理,不可逃避的灾祸。民心可畏,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10、居安思危,长治久安。

【原文】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

——《易经·系辞下》

【译文】

孔子说:“危险,由于认为安全而发生;灭亡,由于认为可以长久而发生。混乱由于认为治安良好而发生。因而,君子在安稳的时刻,不可忘记危险;在生存的时刻,不可忘记灭亡;在治安良好的时刻,不可忘记混乱。这样,自身才能安全,国家才能保存。《易经》否卦“九五”的“爻辞”说:“灭亡!灭亡!要时刻这样警惕,就像牛马要拴在稳固的丛生桑树上”。

【原文】

帝尝问:“创业、守文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徵曰:“王者之兴,必乘衰乱,覆昏暴,殆天授人与者。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人欲静,徭役毒之;世方敝,裒刻穷之。国繇此衰,则守文为难。”帝曰:“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然创业之不易,既往矣;守成之难,方与公等慎之。”

——《新唐书·房玄龄传》

【译文】

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更艰难?”房玄龄答:“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然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徵说:“帝王的兴起,必须乘前朝的衰败没落,消灭昏庸残暴的君主。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徵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对待。”

【原文】

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

——《北史·后妃列传》

【译文】

身居高位者一定要有危机意识,任何东西只要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

【原文】

善谏者不谏于已然。盖必先得于心术之微,如察脉者,先其病而治之,则易为功。

——《辽史·列传》

【译文】

善于进谏的人不在事情已经发生后再劝谏,而是一定要在事情发生之前先预知事情的微妙之处,就像把脉的人,在病发之前而治疗它,就比较容易成功。

【原文】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敝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

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纵观古代的帝王,有的兴起有的衰亡,好像有了早晨就必有夜晚一样。这都是由于耳目受到蒙蔽,不了解当时政治的得失,忠诚正直的人不敢直言劝谏,邪恶谄谀的人却一天天得势,君主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最终自然灭亡。我既然身居九重深宫,不可能对天下的事情都看到,所以委托卿等,作为我的耳目了解下情。千万不可以认为天下无事,四海安宁,就不在意。民可爱的是君,君可畏的是民。做天子的,如果有道,人们就推戴他作人主;如果无道,人们就把他废弃而不用。这真可怕啊!”魏征回答说:“从古以来的失国之君,都是因为在安定的时候忘记了危亡,在清平的时候忘记了****,所以不能长治久安。如今陛下拥有天下,内外清平安定,能够留心治国的方法,经常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谨慎的姿态,国运自然会长久。我又听古人说过:‘君主是船,百姓是水,水能浮载船,也能把船掀翻。’陛下认为百姓的力量可畏,确实讲得很对。”

【原文】

同类推荐
  •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当代中国工人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譬如19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诗歌选本,工人诗歌基本是缺席的,在当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中也难觅其踪影。这部诗集的作者是这样一批特殊的工人,如巷道爆破工陈年喜、酿酒工人绳子、失业不久的薄膜厂流水线工人乌鸟鸟、炼钢厂工人田力、建筑工人铁骨、农闲时的锅炉工白庆国、十四岁就开始打工的服装厂女工邬霞、羽绒服厂的填鸭毛工彝族小伙吉克阿优、在大地深处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煤矿工人老井,以及不久前堕楼辞世的富士康工人许立志……
  • 我们这些人的幸与不幸

    我们这些人的幸与不幸

    本书是作家、学人鄢烈山的自述文集,收录他的三十余篇散文,分为故园乡情、求学之旅、从业生涯、人情世态,以及心路历程几部分,从中可以大体展现作者作为一位有一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和精神面貌。本书可以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部成长史来阅读。
  • 相识在花开的季节

    相识在花开的季节

    寂寞的心情没有忧伤,没有欢欣,没有欲望。寂寞便是寂寞,一种恬淡的拥有,一种难得的馈赠。享受寂寞,便是在品味人生的真味,感受最真实的自我。
  • 雪飘月舞

    雪飘月舞

    本书主要收录了一些著名的诗歌、散文,供大家品鉴欣赏,最后还提出了一些短评供大家参考学习。
  • 露水的世

    露水的世

    这是一本回忆性质的散文集,作者忠实记载了他从两岁到九岁的一段时光,将幼时情景和明治风俗,娓娓道来,文字朴素,但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天真温暖的回忆。书中所写大多是温馨的事,幼时即使有诸多不愉快,也在暖色的滤镜下,多了柔性的调子。父亲带我去看的活人形展览,隔了四十年回忆起来依然清晰。古屋氏叔父的腌菜店,英夫哥的风筝,一个人在山野里呆过的时光,在温泉沐浴时偶然遇到的艺妓雪白的裸体......这些都被记忆完整地保存,隔了几十年后回忆起来,依然觉得往事如昨。故乡、渔村、蚕豆田,系成了文泉子心中一根扯不断的线。那里是他记忆中的童年,在那个有着带木槿的篱笆,有着古旧瓦屋顶的大门,有带着凌霄花的老樟树的小城寓所,那个有着绢姑、阿幸、多代……也有着雏人形、酒颠童子、鱼鲊……的童年。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他的生命里穿行,又渐渐淡去。通过“我”的眼睛,把市井描绘得热闹又别具温情,质朴中道尽纷繁众生百态。这是主人公纯真温暖的童年。平中见喜,淡定舒缓。洋灯、昆布、单衣,这是透在骨子里的温润。流淌在血液里的诗意,变得和老房子一样浑身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引人向往本书虽然描写儿童生活,但它不是儿童文学,是写给大人看的。如同中国的《城南旧事》,它也不是儿童自己来写自己,而是一个成年人回望童年时留下的一点回忆。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文章传达出的趣味是一种经过历练、经过省察的趣味,如果说这里面也有童趣的话,那它也是一位三十六岁的成年人的童趣。
热门推荐
  • 云散风

    云散风

    三个不同地方的散文,一城市,二自然,三,天空。
  • 我在宋末当土匪

    我在宋末当土匪

    穿越到了南宋末年,徐华欲哭无泪,怎么就身陷匪窝?恰逢襄樊之战开始,蒙元铁骑滚滚而来,汉家儿郎狼奔豕突,大好河山烽烟四起。且看徐华如何在这乱世中荡出个朗朗乾坤.......群号【492056496】嗯,应该会有人进来吧。
  • 艾克斯奥特曼传记

    艾克斯奥特曼传记

    好心救人,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然来到大人们所不相信的世界——奥特曼的世界,从地球开始,他一步一步强大,守护所想守护的东西!!!!!!对了,手机上我会用汤圆创作写的,还有,因为作者是学生,所以上学的时候是不会更新小说的,不过我会在本子上写好来,到休息的时候就会发上来,所以各位读者不要担心。最后,欢迎各位读者加QQ群:295816040
  • 解锁虚空

    解锁虚空

    “你再撩我一下试试看?”“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是有意的……”“……”
  • 星火燎原二十年

    星火燎原二十年

    二十年天涯二十年路远二十年两不相忘二十年为你风雨满襟愿时光在分岔处作短暂的驻停我在天堂等你你却身陷地狱我去地狱找你而你留给我的只有背影————题记(白马非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骷髅做起

    从骷髅做起

    卢明宇来到暗黑世界,成为一个弱小的骷髅,依然保持着他那颗自甘平庸的心,没有大的野心,没有雄心壮志,不想成为天下第一,更没奢望过能万古长存,只是想活下去,活完自己平淡的一生,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暗黑之主失踪,暗黑群龙无首,光明世界开启战端,乱世中,卢明宇随波逐流……
  •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其内涵丰富,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也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本书所呈现的是国学常识,包括官场政事、法典制度、饮食文化、礼仪习俗、文化生活、哲学宗教、择占秘术、行当人物、文艺娱乐、文学语言、轶闻趣话等方面,以追本溯源为目的,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探究传统文化的精髓。石赟编著的这本《国学常识一本通》内容丰富而精练,囊括了人们日常关注的、重要的、喜闻乐见而又不知其然的常识。
  • 世界与你息息相关

    世界与你息息相关

    总有些故事和你相似,总有些人与你相关,与平凡中不平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