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83500000012

第12章 不可预见法则

没有人能准确地预见未来,市场计划也不能。从多数情况来看,市场研究只能很好地分析过去,新的思想和概念则几乎是不可能通过分析得到的。

1.新世纪的网络泡沫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把人类历史上的文明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浪潮,即农业文明阶段,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1650年;第二次浪潮,即工业文明阶段,大约在1650~1955年;第三次浪潮,即现在正在开始的阶段,叫“信息社会文明”。

1946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信息成为生产的组织原则。一个新文明应运而生了,托夫勒称之为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浪潮形成了“后工业社会”或“超工业社会”。与工业文明不同,在后工业社会里,不仅信息、生产和家庭生活,而且市场地点、劳动就业等,都开始分得更细、更多样了。

与此同时,世界经合组织也在1996年初发表了一份年度报告,其题目叫“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简称为“知识经济”。这篇报告谈到,所以使用“知识经济”这一术语,是因为看到了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体现了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而当时的决策者估计,在世界经合组织的主要成员国中,知识经济所创造的产值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

没有人否认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但是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我们的预测应该是准确的,问题是未来的发展是否如我们想像的那么乐观。无论是第三次浪潮还是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后信息社会,这些震撼性的用语或许只是为了适应世界上的新风尚而产生的。

社会的前进有它自己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或许这些词汇是来自于充满危机感的政界领导人、困惑的企业家、惊慌的学者以及惊愕的媒体业者的美好愿望,但是现实的发展只有那些商业世界里的投资者冷暖自知。表面的繁华如美酒一样,常常让人们沉醉其中,而忘记背后掩藏的危机。风险投资异常的热情,曾经被20世纪末那个互联网泡沫带进了幻灭的境地。

当时.com公司是人们心目中创新、财富和新经济的象征,更是风险资本追逐的热点、资本市场的“宠儿”。在互联网崛起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网络就是高科技,投资网络就是投资高科技,网络就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这种认识源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导致的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广泛。

20世纪末的最后几年是网络经济迅速扩张并深入人心的非常时期,网络企业规模急剧膨胀,业务范围覆盖面越来越大,并迅速挤占传统经济领域行业的业务范围和规模,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在资本市场上,网络企业股票价格不断翻番,企业资产急剧膨胀,几年内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性私人小企业就会迅速扩充为现代产业巨人。风险资本在现时利益的推动下,紧紧追逐网络企业的动向,投资网络企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但网络产业的资金需求早已供过于求,巨额资金投入只能在网络产业中分到一小杯羹,可见投资人已失去了正常的判断理智。国内网络产业的情景也毫不逊色,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络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成功上市,更使国内投资者疯狂地介入网络企业。网络成了新经济的热点,成了人们心目中高科技的代名词,似乎是风险投资必然要投资高科技产业,而投资高科技则必须投资网络企业。一时间,“沾网就灵”、“沾网就盈”几乎成了风险投资人的共识。

市场是无情的,在许多时候它也是不可预测的。2001年10月10日,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收盘跌破1200点,创下三年来其股市的新低,与2000年4月最高时达到的4800点的点位相比,股指降幅达75%,财富大幅缩水,而网络公司则成为此轮泡沫的主要组成部分。

今天,在网络泡沫消退,狂热趋于沉寂之后,如何认识“网络经济”,.com公司在蒸发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之后,能否为风险投资机构积淀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值得人们深思和总结。同样的道理,即使在传统的行业以及其他企业的市场营销等管理诸方面,市场预测与先前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必须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而如果希望获得市场奇迹与企业的迅猛发展,则需要在不可预测的市场竞争中具备足够的商业智慧。

2·如何控制变化

在知识经济中,由于万事瞬变且速度至快,我们不得不面临前所未有的形势,必须适应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短暂性的新文化。

我们可能正在接近最大的适应限度,这种试验是前人从未经历过的。赞同维持现状的人可能会以未来冲击为借口,主张推迟变革。

想阻止变革是注定要失败的,反而会触发比现在更大、更惊心动魄、更难对付的变革,因而也是愚蠢的。以人类进步的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个社会早就该实行某些根本性的变革了。对待未来冲击不许变是不行的,而是要实行一种不同性质的变。

工业革命发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也给我们一个启示:维持发展平衡的惟一办法是用发明对付发明,即以新的办法来调节个人和社会的变化。因此,我们既不必盲目接受,也不必盲目拒绝,而是以一系列创造性的策略有选择地促使变化实现或改变其趋势,加快或降低其速度。人们需要以新的原则和新的教育来安排生活和它的节奏。

’信息过剩、信息超荷与信息眩晕意味着对信息的领悟变得比单纯收集信息更为重要。数据是大量的、充足的,但从中得出的有用的东西却很少。信息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仅仅是一种使人创造性地怀着想像力和希望去建立新体系、提供新资料、创立自己的生存观念的手段。因此,就个人而言,获得信息是为了不使我们处于被告知和被指导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为了使我们每个人探索和把握方向。也就是说,要获得知识,必须对信息进行准确的、合乎目的的选择和取舍,必须理解这些信息并恰当地把这些信息糅合起来,否则就会陷入“信息无知”状态或者“信息消化不良”的泥潭,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

最后,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越来越快的冲击(看来我们对此无能为力),那么,明天的人就不得不去对付比今天更杂乱的变化。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提高人的“应付能力”,即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效率和机体。为了加强适应性,可能还需要特定的新技术作为辅助。与此同时,社会也需要新的机构和组织形式,新的缓冲器和平衡轮。

变革仍然是需要的,不过这种变革的方向和速度应该一开始就能为人所控制,不至于成为闪电式的冲击。这一点不容易做到。我们正在迅速进入社会未知的领域,既无经过检验的技术可用,又无蓝图可循。因此,必须试验大量调整变化的措施,在前进中推陈出新。只有具备试验精神,才能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把它们看做是需要加以试验和讨论的新设想,而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些方法涉及个人、技术和社会三个方面,因为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去引导变革。 如果对这些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能更明智地掌握某些主要过程,我们就能将危机变为机会,不仅能帮助人们渡过难关,而且能使人们学会如何去驾驭变革,从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3.福特汽车成功的启示

亨利.福特——美国汽车之父,这个美国密歇根州的农场主之子,父亲是爱尔兰移民,来美国时不名一文,但却成为了福特汽车工业的创始人。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的数量达到了1500万辆,创下了一个世界记录。

从某种意义上说,诞生于上世纪初期的福特T型车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个传奇,而不仅仅只是一个钢铁、橡胶、木材和玻璃的组合体。福特T型车的问世使人类一下子从马车时代跨进了机器时代。

而亨利·福特这个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也有着传奇般的一生。

1867年,亨利·福特出生于底特律的一座小木屋里。这个好奇心十足的小家伙对机械兴趣盎然。小亨利“常常缠着别人把表借给他,让他看看其中的构造,以至于后来邻居们纷纷警告:‘小心看着点亨利,否则他会把你的表拆了。”’对亨利而言,命运的真正转变是在1876年。当时,亨利和父亲乘马车去底特律,途中他们看到了一个非常轻便的蒸汽机车。亨利曾回忆道:“没等父亲反应过来,我就跳下马车,跟开车的人攀谈上了。”那年亨利才9岁。

1879年,亨利到底特律一个火车车厢生产商那里当学徒,结果6天后就被解雇了。但亨利并没有放弃对机械的狂热,他不停地做实验,想制造出一台减轻运输负担的发动机。1896年的春天,第一辆福特汽车终于诞生了。准备试车时,亨利发现车身太大,无法通过工作间的小门,于是他急不可耐地拿起斧子砸碎墙砖,辟出一条通道。1903年,亨利申请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从1903年到1908年,亨利。福特和他的工程师们夜以继日,一共研制了19款不同的汽车,这些汽车最终成了T型车的技术基础。

第一辆T型车于1908年10月1日推出后,很快就令千百万美国人着了迷,第一年的销量就高达10660辆。一位农场主的妻子在给亨利的信中写道:“您的T型车把我们从辛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我们喜欢它格格作响的声音。”

随着设计和生产的不断改进,T型车终于从850美元降到了260美元,数百万的美国家庭从此拥有了第一辆汽车。1913年,亨利发明了流水作业方式,这一创举使T型车的总数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

到了1921年,T型车的产量已占当时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埃德赛尔·福特曾说:“我们要庆祝的与其说是一款车,不如说是一种概念,一种为百姓提供出行工具的概念。”而在《新工业国》一书中,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写道:“真正的革命是大生产思想。T型车的发展速度和影响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德鲁克的坐标系中,亨利·福特或许比任何人更能代表20世纪,世界现代工业革命的中心是1914年的底特律。

事实上,汽车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个世界,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比亨利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但是,对于汽车是什么,我们却似乎远没有百年前的亨利清醒。对于亨利而言,生产汽车,不仅仅只是制造一种机器,而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自由的、可以主宰人类命运的生活方式。

很显然,亨利·福特希望T型车能够让人们买得起、操作简单、结实耐用。亨利·福特的目标是生产“全球车”。不论从哪方面讲,他都成功了。自1908年10月1日第一辆T型车交货以来,直至1927年夏天T型车成为历史,共售出了1500多万辆。到1927年,T型车在全世界备受青睐,它成了便宜和可靠交通的象征。福特汽车公司创造了一个巨大且永恒的汽车市场,带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1913年底,美国售出的汽车近一半是福特生产的。到20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注册汽车都是福特牌的。

T型车的许多创新永远地改变了汽车制造业。流水组装线是亨利·福特于1913年在福特海兰公园工厂首创的。这为汽车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界带来了伟大的变革,以此带来的生产效率促使福特公司还利于客户。

的确,市场的发展是不可预见的,我们必须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也正是这种未知性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这也是商业可以改变世界的魅力所在。

4·创新开拓成功的道路

不可否认,我们这个时代正在经历信息革命的洗礼,而这种变革无疑使商业世界显得更加不可捉摸、难以预测。但是人们并非就此坐以待毙。人类历史的发展说明,挑战自我、大胆创新是应对难以预测的现实世界的法宝。

在知识经济与传统产业并行的未来时刻,以创新为最高层次的经济体系会带给人们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对此我们只能发掘自己的智慧。新增长理论的主要缔造者之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保尔·罗默(PaulRomer)把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很有见地的。他的格言是:点子加技术发明等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所以,应对不可预测商业世界的方法就是在风险机会下大胆创新。

实际上,在工业化以前的经济中,“创新”就早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1903年12月,一个清冷的早晨,在北卡罗莱纳州小鹰镇,莱特兄弟发明了简陋的飞行器,证实了动力飞行是可能的。飞机就此发明了。但是再过三十年,我们才发展出服务一般民众的航空业。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钢铁产业面临严重困境,无法和低成本、高产量的日本钢铁制造业相抗衡。美国不愿意就此让步而推行了产业革新,建起了一种小型制造厂,如恰帕洛钢铁(Cha—parralSt—eeI)和努克钢铁(Nucor)。结果是美国的钢铁产业再次具有生产力、竞争力,并且再次制造出全世界最高品质的钢铁。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亨利·福特的成批生产原则奠定了美国经济在20世纪的大突破;欧内斯特·卢瑟福的才思迎来了原子时代;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Keynes)的理论提供了政府所需要的经济理论,由此改变了社会;托马斯·爱迪生拥有1093项专利并且使电力应用遍及世界。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谁运用智力开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赢得胜利。在工业社会中,人们知道如何增加钢锭和布匹的价值,但对于如何使好主意增值却颇为陌生。早期的IBM为了保有其所建立的电脑王国而奋战周旋于DOS系统的个人电脑、开放式作业系统以及主从式的电脑结构之间。它们的目标不是去淘汰,也不是去创新,而是去保存,并且反抗。它们不愿意报废自己的产品,它们让竞争者替它们做了这件事,而且,整个结果已在商场上毫不留情地展示了出来。

由此可见,市场不可预测的背后是残酷无情的现实。

与IBM相比,微软公司则是信息产业中胜出的黑马。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经过历时数年、耗资数百万美元的研制,在联邦机构开展的反垄断调查的压力下,终于在1995年8月24日推出了计算机软件史上最令人瞩目的产品Windows95.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该公司研制的这种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正式发布会上说:“我们正进入计算机使用的新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联机系统、令人赞叹的多媒体和游戏系统、更丰富的教育软件扩大交流。”视窗95有助于开拓这个新世界,并且“将进一步开发计算机的使用潜力”。视窗95一推出,用户就争相抢购,几个月内就出售了1500~2000万套软件,1997年出售到1亿套。

美国微软的产品是纯粹的智力行为和创新结果,而这种发展战略则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性使得组织在未来不可预期的商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当我们面对市场无能为力时,进行创新活动是最有价值的商业行为。

同类推荐
  • 推销活用36计

    推销活用36计

    靠碰运气永远成不了推销高手,只有正确的策略才能造就成功的推销,《三十六计》智慧如此丰富而实用,用于军事能战无不胜,用于推销也必能大大提高推销效率。《推销活用36计》智慧,让你成为无往不胜的推销高手!《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兵法智慧,而《推销活用36计》则让这种古老的智慧结晶在推销领域重新焕发出了光彩。本书将大量巧妙而又具实战性的推销故事融入《三十六计》之中并呈献给大家,同时,对每条计策和故事都进行了点评,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更多启悟,使你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领略“三十六计”的精髓,从而掌握高超的推销技巧,做个无往而不胜的推销高手。
  • 任正非这个人

    任正非这个人

    华为是一家十分独特的企业,其分散的股权结构、出众的国际市场业绩以及对自身形象和战略的严密保护,使得华为成为一条罩上了神秘面纱的“中国龙”……
  • 零售业特许连锁经营战略

    零售业特许连锁经营战略

    本书介绍了零售业特许连锁经营概论,零售企业的先期规划、拓展策略,特许连锁加盟商加盟策略,及零售业特许连锁经营战略等内容。
  •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是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利率的变化对整个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生活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随着管制利率在经济金融领域中所具有的优势逐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消失,利率自由化的呼声逐渐高过了利率管制政策的辩驳。利率应由市场力量来决定,已逐渐成为当今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共识!深入研究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风险管理问题,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更是商业银行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现实诉求。
  • 百年浙商

    百年浙商

    什么是真正的商道智慧?谁拥有商业保险柜?百年浙商发展史,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商业秘密商场如战场的时代,不要做了炮灰在今日中国,商业人士不得不读的一段历史写透浙商百年史说尽商道一点智浙商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商业奇迹。他们是如何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缔造了东方奇迹?在百余年的商业奋斗史中,那些优秀的浙商典范,又是如何开创了伟大的商道智慧?百年浙商,这样一部鲜活的大历史,这样一部商人史话,让人温故而知新,鉴往而察来,掩卷之余更添几分对中国商人的理解和对一切创造的敬畏。
热门推荐
  • 总是元曲最销魂

    总是元曲最销魂

    《总是元曲最销魂》打破以往对于元曲的赏析形式,试图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元曲的大致风貌,呈现每一首元曲的来龙去脉,并从中介绍一些元代名士的奇闻轶事。元曲不如唐诗那么蕴藉、含蓄,令人一唱三叹、吟咏不已,也不及宋诗的精炼。就风格而言,其类似宋词的长调,写的铺排,感情一泻千里,淋漓尽致。其最大的特点是通俗,少用冷僻典故,更贴近现实生活,易于流传。
  • 再见再见二丁目

    再见再见二丁目

    青春是什么,恐怕只有已经失去或者即将失去的时候,才能体会得最为深刻。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独家宠爱:早安,我的假面先生

    独家宠爱:早安,我的假面先生

    如果有选择的话苏沫愿意用十年的生命换来和这个男人的永不相见,可无论苏沫如何的努力都无法逃脱他的魔掌。
  • 最最平凡的事

    最最平凡的事

    宋宸萱和曹景瑶她们在追梦路上经历了最为平凡的事,她们只是想要实现她们热爱的梦想,热爱的事物,她们只是想要一个灿烂的青春!
  • 暗花记

    暗花记

    小心了,你的一生,都在我的笔记里,待续,,
  • 雷破千尊

    雷破千尊

    意外开启雷符,缔造雷神传奇。废物高宇意外开启雷符,两年多没有结成丹海的他竟然意外获知自己是非常罕见的特异体质——木厄雷体,从此高宇踏上雷电之力与元力双修的道路。血族入侵,家国沦陷,有着恐怖雷电之力的高宇是否能战胜血族第一强者赤血鬼灵?神秘古城开启,无数强者涌入,浑身电弧闪耀宛如雷神降临的高宇是否能斩杀仇敌寒煞冰魔?清淑恬静的岑雨萱深深铭刻在高宇心里,可是那个热情奔放的小魔女林若欣却对高宇紧追不放,处在两个美丽女人的漩涡里高宇该何去何从?空间节点提前变得薄弱,魔族打通空间通道大举入侵,人族危在旦夕,高宇是否能得到万人倾慕的圣天神器碧落八荒?又是否能成功晋入难于上青天的天龙境拯救人族?
  • 欣恋之泪盈公主的复仇恋

    欣恋之泪盈公主的复仇恋

    十年前父亲的背叛,小三的介入,使她们从天真可爱变得凶狠无比,轻轻勾起嘴唇:势必让他们生不如死。可是,他们的介入,使得计划有变动,一次次的分离,又让她们重回十年前的痛苦,心又一次麻木了,复仇——正式开始!
  • 通往天国的希望之门

    通往天国的希望之门

    “神灵的钥匙散落人间,通往天国的大门即将打开。”这则预言拉开了创世大陆二十一世纪的帷幕。而在东方共和国江南行省旻天市的旻天中等魔法学院——我暗恋的男生居然自投罗网了!我才暗恋你一周啊!太快了,我还没准备好……可是,你这个方式……这样不太好吧……
  • 光尘皇

    光尘皇

    英雄被埋葬在正义的坟墓中,静看岁月安好。问世间谁是英雄?王图霸业转头空,青山会老,白骨会枯,唯有英雄之心,与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