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55800000002

第2章 执著——顽强的“造车梦”

詹·哈尼克说过,“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创业者心中如果没有梦想,很难采取行动,没有行动,也就谈不上成功。

年少时,老师曾经问过我们关于梦想或理想的问题,大家的回答大多数逃不出这几个标准答案:老师、医生、科学家、宇航员……随着成长,我们也会为自己树立理想,构筑梦想,开始有了自我主张,想法变得切合实际。可是,长大后,真正成为自己心目中那个理想人物的又有几人呢?有多少人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实现梦想的关键在于是否采取了行动,以及行动是否足够坚定。很多人的梦想十分高远,他们也为梦想做着各种准备,但很多时候患得患失,或根本就不相信以自己现在的实力能够取得成功,于是畏首畏尾,让梦想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践行梦想,真的需要勇气。李书福对汽车的偏执喜爱,以及坚决要做汽车的梦想,在有些人看来不切实际,认为他仅仅是个思想上的巨人,不知天高地厚。因为,造汽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外,还必须懂技术,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允许等,工程浩大,需要做足准备。可就是这么一个在旁人看来有着不现实梦想的创业者,却最终迈向了成功。

初期,他要为“准生证”、造汽车所需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四处奔波,等到吉利一天天壮大起来,还得顶着巨大的压力为企业制订长远规划,并发出“让全世界都跑上吉利车”的振聋发聩之声。他的一步步行动和一个个决定,显露着疯狂,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就是这么一个对梦想偏执、敢于不折不扣践行梦想的人,扛着吉利的牌子一路走来,并肩负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让梦想一点一点照进了现实。

李书福在践行“造车梦”时,条件很不成熟。“三无”的现状,亲朋好友的极力反对,创业条件的艰苦……不管哪一项,几乎都会让和他有着同样梦想的人望而却步,不敢采取行动。面对处处捉襟见肘的创业之路,李书福却硬是坚持下来,并且做得风生水起。在我们周围,很多人都有创业梦想,但是他们却迟迟没有行动。询问这些人,大多数会说,时机还不成熟,资金还没到位,准备不够充分等。这些原因自然有其客观合理性,但不可否认,没有行动,创业只能成为一个未知的梦想。

李书福不仅践行着梦想,并且让梦想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演进。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扛着吉利的牌子不断抢占汽车工业的高地,造车之路犹如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从“豪情”到“远景”,从主营经济型低档轿车到转战中高级轿车,从自主研发的3缸发动机到如今装在AGF赛车上的CVVT发动机,吉利轿车的迅猛发展势头让中国人刮目相看,也令世界汽车制造业震惊。此前几乎被合资浪潮淹没的中国本土汽车工业,终于冲破黎明前的寂静夜色,露出重新振兴的曙光,李书福也因此成为中国民营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物。

让我们像李书福那样,做一个勇敢的践梦者。不要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再采取行动,有了创业梦想,就要敢于践行,并具有不断挑战的勇气,不仅不让梦想歼灭在梦中,还要有将梦想做强做大的决心和更为坚实的行动。

偏执梦想:“不抛弃,不放弃”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

是不是应该放弃

花开花落又是雨季

春天啊你在哪里

——《老男孩》歌词

一首《老男孩》让很多人潸然泪下,那是青春与梦想碰撞的共鸣。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梦,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寄予一定的期许,也曾为心中的那个梦想奋斗过、拼搏过。然而,最终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实现了梦想,迎来了梦想在现实扎根的喜悦。这是因为,我们之中很多人在奋斗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自己的初衷,抛弃了原来的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他们不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梦想,没有追求。相反,他们的梦想足够远大,然而他们缺少对梦想的执著,不具备许三多式的“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和不服输精神,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执行力不足。

成功者需要有坚定追求梦想的勇气,不被现实的残酷所吓倒,无论前方道路有多艰险也不选择退缩,认准了目标就一路走下去。他们在苦难中保持足够的韧性,能够承受一切不可知的打击和磨难……

李书福19岁开始下海经商,从做照相生意开始,到涉足冰箱行业掘得第一桶金,再到搞房地产栽了一个大跟头,从而坚定了走实业之路,然后进军摩托车制造业。1994年之前,李书福的汽车梦还没那么清晰,起码人们还未看出他想造汽车的端倪。但从他“屡败屡战”中,可以看出他对创富愿景的偏执。

1994年,李书福一头扎进汽车行业,开始践行一场旁人看来天方夜谭般的“造车梦”。造车,这个梦,一做就是数年、十几年,直到现在,李书福还在追随他的“造车梦”。

2005年,由W。钱·金、勒妮·莫博涅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在全球管理界引发了一场轰动,先后获得“《华尔街日报》畅销书”、“全美畅销书”等称号,并迅速火遍中国,给中国企业家灌输了“蓝海”这个前所未闻的“舶来”词汇,“蓝海战略”也随之被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这本书告诫企业家们,在商业竞争中要开拓思维,不必死守固有市场;应跳出传统的“红色血腥”竞争,大胆开辟新的“蓝海”,这才是企业发展的王道。

早在“蓝海战略”问世之前,已经有很多人选择了投身“蓝海”。李书福就是其中一员。民营企业家选择造车,他是第一人,汽车行业对于当时的中国就是一片蓝海。有时候,商海中缺少的不是蓝海,而是发现蓝海的敏锐眼光。李书福盯准了这片蓝海,并让自己的“造车梦”稳稳地走进了现实。

但在政策不允许民营企业生产汽车的年代,李书福无法获得汽车“准生证”。这种来自政策的障碍,往往是最难以突破的,也是最容易让企业家灰心的。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压力很大,其致命根源在于民营企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制度开放中,缺乏自主人格。很多政策走走,看看,停停,甚至有时会骤然更改风向。而脱胎民间的民营企业,很多时候站在政策风险的第一线,他们反复突破旧政策,又反复违规,极有可能背负上原罪,于是无数悲剧上演。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在规避政策壁垒的过程中都会上演悲剧。李书福采取“先把孩子生下来再说”的“赌博”策略,一路闯“红灯”,最终为自己的“造车梦”杀出了一条生路。

实现梦想不是一时兴起、瞬间点燃的星火,也没有任何捷径可循,梦想的实现需要长期细致、踏实、毫不畏惧的坚持。同时,破釜沉舟的勇气、卧薪尝胆的隐忍以及坚忍不拔的追逐,也是必不可少的。

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安迪·格鲁夫充满传奇的一生印证着他的那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而李书福的造车之梦也印证了这句话。这位从浙江台州一个贫困小山村里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用他那偏执的特殊性格,为我们抒写了一个由草根走向富翁的传奇故事。他像“疯子”一样,顽强地追逐自己的“造车梦”。他无所畏惧,自然可以甩开膀子大胆地大干一场。商海如战海,一旦踏入,就是一片汪洋恣肆,而最终的成败往往就在于能否坚持到最后。

人与人之间差别并不大,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最终决定胜负的往往是一个人的耐力和坚持力。这个“草根”民营企业家的造车梦想就是凭借他与生俱来的偏执实现的。他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的这种个性会让他走得更远。

案例1·汽车——我选择了你

选择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番审慎的思索,也需要作出割舍。选择是通往辉煌的必经之路,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一番曲折和坎坷,犹如产妇分娩前深入骨髓的阵痛,让人辗转反侧,刻骨铭心。如果选择正确,会为自己的人生带来璀璨未来,那么阵痛就是涅槃;如果选择失误,则会走入迷途,那么当初的选择便如同指错方向的路标,使我们与成功背道而驰,甚至付出惨痛的代价。

选择的过程是艰辛的,特别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有些人犹豫不决,害怕失败,不敢迈出第一步。然而,李书福却坚定地选择了从事汽车制造业,尽管他的家人极力反对、周围人也觉得不可思议。

不少人在抉择的时候往往不是心血来潮,他们都有自己的根据,例如经验、情结甚至别人的游说。李书福能够在摩托车生意红火的情况下毅然选择进军汽车这个陌生的行业,甚至愿意为此倾家荡产,这与他早年的汽车情结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他小时候“特立独行”的行为中看出一些端倪。

李书福小时候,会把随处可见的泥巴收集起来,然后捏出各式各样的玩具。可能是天性使然,他捏得最多的就是汽车。李书福至今还记得童年的这段往事:“小时候玩的车,是我用泥巴做成的,汽车、拖拉机都有。因为床底下比较凉,泥巴放在下面不容易开裂,我就把它们统统放在床底下。爸爸发现以后打了我,说床底下是我们家放粮食的,却被我的泥巴车堆满了。”

或许在幼年用泥巴捏汽车的时候,汽车情结就悄悄地在他心中扎根了。只是那个时候的梦很模糊,只能算得上是对汽车的懵懂喜爱。而真正让李书福萌生造汽车的想法,则要追溯到他买第一辆车的时候。李书福也直言不讳:“从买第一辆汽车以后,我就想造汽车了。”

1989年,在深圳进修的李书福买了他有生以来第一辆汽车——深圳市中华汽车制造公司造的国产中华牌轿车。机缘巧合,当人们对洋汽车趋之若鹜时,这位当时已经身价上千万的老板却买了一辆国产轿车。当时,中华牌轿车价格相对便宜,但从性能、安全性以及口碑等方面来看,与世界顶尖品牌尚有一定差距。然而,可能就是因为这辆轿车是国产的,才吸引了他。

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汽车市场几乎被进口车辆占据。因此,这辆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轿车让李书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辆中华牌轿车。

同时,这辆中华牌国产轿车也点燃了李书福“造车”的火花,如今火花已成燎原之势。

李书福从深圳一路开着中华牌轿车回到浙江台州老家,同时,这次南下深圳,他也带回来了新的商机——一种做装修要用的镁铝曲板。之后,李书福成立了黄岩吉利装潢材料厂,做起了建材生意。这种镁铝曲板在当时被认为是高档货,大陆市场上流行的基本上来自台湾,一张价格为220元,然而到了2005年,这种建材的售价每张只要10块钱左右。由此可以管窥李书福家族当年因为这个生意所产生的高额利润。

之后,李书福在海南的房地产生意一下损失了几千万元,但是,也坚定了他走实业这条路的想法。然后,他辗转进入了摩托车行业,一样干得风生水起。

尽管摩托车生意让李书福获利丰厚,但是他的目标和想法并不在此,不安分的个性注定他要实践自己的汽车梦。或许李书福觉得造车的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让那个梦还停留在想象阶段,必须马上开始着手付诸行动。

李书福偏执而倔强的性格决定了其“言必行,行必果”的行事风格——找准了目标马上行动。虽然他的决断有时候会出现偏差,比如海南的惨败。但这些年来,他辗转于冰箱、建材、摩托车等多个行业,都证明了其具有精准的战略眼光,也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获得了切实的利益。

当他提出造汽车的想法时,除了家人反对之外,大多数人也都认为他有些不切实际,甚至觉得是天方夜谭。因为当时他在造车方面一穷二白,从哪里看都不具备造汽车的条件。原一汽党委副书记方劼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他当年对李书福的选择表示很大的质疑:“你搞个个体、搞个私营,在我的脑子里,你卖鸡蛋、缝个衣服、开个布店,大概就差不多了。你要干汽车行业也可以,开个修理店、维修店,或是造农用车就差不多啦。他要造汽车,我不敢投信任票。不但我不投信任票,更多的比我资格还老的人,都不投信任票。一句话,意料之外。”

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料到李书福能造出汽车,更多的是质疑,甚至嘲讽。但是,他就是在周围人的一片唏嘘声中开始了汽车之旅。不过,他的选择并非出于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明智决策。

如果将现存的市场划分为红海和蓝海,那么红海代表现今存在的所有产业,即我们已知的市场空间,而蓝海则代表未知的市场空间。汽车工业在当时的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李书福正是看到了这片蓝海:“其实中国想造汽车的人很多,因为它有巨大的空间,所以实现起来也相对比较容易。另外,在那个时候,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闲置,这是我们所了解到的。因为外国人不用中国的工程师,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有一汽、二汽,包括其他汽车厂,培养了不少工程师,这些工程师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所以有很多客观的条件,给我们这个决策带来了信心。”

他对汽车饱含热情,除了看到这片蓝海之外,还看到了汽车市场的巨大利润。拆了那辆中华牌轿车之后,他发现汽车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复杂,技术堡垒并非难以攻破。技术完全可以复制的汽车售价竟高达6万元,可见汽车行业有着惊人的利润。因此,李书福的造车梦要一直向着现实的土壤延伸下去。李书福去美国考察时,发现美国的汽车要比中国多很多,这让他看到了商机,并断言中国的汽车行业一定可以做大。于是,他坚定地选择了汽车行业,并且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也!”李书福曾经走在“钢丝线”上,随时都有粉身碎骨的危险。不过,他最终冲破种种阻碍,坚持了下来。选择了汽车,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坎坷不平的路。他本可以安于已有的成绩,即使这样也能生活得很自在。然而,他喜欢跋涉,对挑战富有激情,也喜欢追逐梦想的过程。多年之后他感慨:“人生的过程是美好的、彩色的、斑斓的,但是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是黑白的、枯燥的,关键是追求这个过程。”

案例2·巧为无米之炊

做出了选择,就应为自己的选择进行前期的准备,并付出努力。如同厨师做饭菜一样,如果他打算来一桌中国传统的四菜一汤,那么,在做菜之前,首先必须准备好做这些菜和汤所需要的材料。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做菜和汤的材料,即便有再高超的厨艺,也不可能烹饪出一桌美味的佳肴。

造汽车也是如此。首先,李书福必须为造汽车准备足够的资金。因为造汽车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只有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造车的计划才有可能得以践行,成为现实。同时,制造汽车所需要的人力、技术等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那么,当时李书福为自己的造车计划到底做了哪些准备呢?

到1996年为止,李书福通过做冰箱、搞建材、造摩托车等生意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有钱人。但是,如果把他的这些钱用来造汽车,却显得有些寒酸。

而且对于汽车行业,李书福还是个门外汉。在他计划造汽车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与之相关的行业。摩托车生意算是和汽车有关联,但李书福做得也并不久,造摩托车的难度与造汽车的难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在技术、经验等条件皆不具备的情况下,造车所需的要素只能用钱来购买。因此,巨额投资是资本高度密集型汽车产业的血脉。没有大量的资金做支撑,造汽车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时李书福兜里揣的钱不过才1个亿左右,虽然他对外界宣称是5个亿。要知道,1996年投产的桑塔纳轿车,国家为此投了十几个亿,而且当时上海汽车制造厂已经拥有了十几年的造车经验,并拥有一批成熟的设计师。相形之下,李书福的吉利集团还在蹒跚学步阶段。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1994年对地方政府进入汽车产业规定了15亿元的准入门槛,并且前提是得到政府的批准。这样的规定一直延续到2005年。从2005年开始,政府在政策层面对民营企业打开了生产汽车的大门,但是准入门槛也随之增加到了20亿元。

李书福要想造汽车,在资金投入方面显然是捉襟见肘的。即使暂将“准生证”的问题搁置一边,单看准入门槛这一规定,李书福拥有的资金也相差甚远。

资金如此短缺就开始要大刀阔斧地造汽车,自然会受到外界的嘲讽和鄙夷。李书福也因此被冠以“疯子”的称号。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为他人所不敢为,即使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仍励精图治,绝不退缩。

反观如今的一些创业者,他们在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碰到一些挫折和困境就开始叫苦不迭,甚至大有生不逢时的感慨,抱怨远远超过了付诸实践的努力。试问,哪个创业者在事业之初没有遭受磨难?

今天,吉利汽车在李书福的带领下确实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身处草根阶层、资金极度短缺,居然还能够获得成功,这让很多同样境遇的创业者羡慕不已。同时,也不禁生出疑问,李书福如何在仅有1个亿资金的情况下进行汽车生产,创造出以小搏大的造车奇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道理我们都懂,李书福却巧妙地做了这无米之炊。创业之初,李书福买下临海地区的800亩土地建成生产汽车的产房,同时,他还需要采购生产汽车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零部件,因此1个亿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他的家人虽然也在做生意,但是他们经营的工厂生产的大多数是轻工业产品,产值最高也不过数亿元。作为民营企业,向银行贷款也行不通。据说,当初只有民间银行银座和泰隆贷给他几千万元。因此,资金短缺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十分严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李书福硬是把这个硬骨头啃下了。

任何企业都不是社会上的孤立链条,企业的发展除了需要具备优秀的企业领袖和卓越的内部管理外,还需要和谐融洽的外部环境。不要小觑任何资源的能量,在关键时刻,那最不起眼的外部资源可能就是企业的救命稻草。李书福能为这无米之炊,自然也少不了借势外部资源。吉利历史上有名的“老板工程”就是巧妙整合、利用外部资源,从而解决创业之初资金困境的范例。

何谓“老板工程”?

李书福曾经这样解释:请资金持有者加盟吉利,与吉利合伙创办子公司或分厂,让有钱人成为“老板”;请缺乏资金但有管理才能的人加盟吉利,成为吉利的管理人员,靠自己的才能成为“老板”。

“老板工程”事实上就是吉利集团凭借吸收外部资金和人力资源,为汽车的生产储备前期的资金和人才,使企业正常运作,并为将来的大规模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在当时吉利集团资金匮乏和人才不足的情况下想出来的一个权宜之计,这一“工程”确实缓解了李书福创业之初的种种困境,缓和了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风险自担,利益共享”的“老板工程”为吉利集团吸引了大量有资金实力的老板前来注资。据说,为吉利的首款轿车吉利豪情生产配套设备的车身一分厂、车身二分厂、变速箱分厂以及发动机分厂等众多分厂都是通过“老板工程”吸引各个老板注资生产的。

说白了,“老板工程”就是李书福准备好土地、厂房和生产设备,然后把这些土地、产房和生产设备租给参与“老板工程”的众多老板,由这些老板来出资进行汽车配套部件的生产,再把生产出的产品用来交付租金并获取相应的利润。也就是说,李书福把分厂承包给众多老板,并由这些老板来投钱进行分厂的生产运作,然后通过各个分厂的配件生产来联结吉利轿车的各个生产部门。

优秀的企业家不仅需要保持自信、勇敢,还需要有远见,并能“见缝插针”地利用、整合一切可以操作的资源。李书福的这一决策为他的事业吸纳了众多的资金和管理人才,也为这个汽车狂人能够顺利地展开“疯狂”的造车计划拉开了帷幕。敢想、敢干,还要会干,会干不但需要魄力、勇气,还需要一定的智慧和谋略,运筹帷幄,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整合,以获得最大的成功。

有位知情人士对此进行了一番直白的解说,他说:“李书福在台州建立汽车城后,就把汽车制造厂分成了若干个分厂,你做车架,他做车身,这些投资都由承包者自己来完成,就连总装车间也是承包出去的。大家都用吉利的牌子,资金也统一打到吉利的账上,然后再按照投资比例与各个分厂分别进行核算……但是对外宣称整个产业都是李书福的,工商营业登记上面写的也是李书福的名字,企业的年检报表也是属于李书福的。虽然各个分厂的老板都是自己投资进行生产的,但也只是挂在了零部件公司的名下。”

李书福曾经在“老板工程”的语录中这样说道:“在新建的分厂、分公司中,吉利集团有的是全资投入,有的是控股、参股。”就这样,吉利集团内部形成了各个老板之间、各个分厂和总厂之间复杂的股权关系。而对外,吉利集团则由李书福统一做代表。

他能够通过巧妙的方式解决造车之初的种种困境,促使造车这一想法不再停留在想象的阶段。因为“老板工程”,李书福成为中国股份制最早的实践者和获益者。“老板工程”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民间集资,只是他的方式更加巧妙,集的不是资,而是组装、生产汽车的配套产品。资金短缺这一挠头问题因此得到了解决。

同时,我们也会心生一种疑问:这些老板怎么能那么放心地投入资金为李书福的造车提供方便呢?

这就在于李书福多年的商海生涯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商誉,以前的冰箱、建材和摩托车等生意切实地为那些老板们创造过收益。因此,当他把视线瞄准汽车这个行业的时候,尽管外界有很多的嘲讽与不解,但这些浙江的老板却相信他的眼光,相信李书福能再次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回报。于是,他们慷慨解囊,义无反顾地追随李书福的造车梦。

而对于李书福来说,这一决策存在巨大风险。此举可谓釜底抽薪,成败两重天。如果赌赢了,皆大欢喜;如果赌输了,李书福这么多年在商海建立的商誉将荡然无存,从此,翻身将变得异常艰难。对于商人,商誉有时候比利润更重要。

李书福这种不计后果、敢于拿商誉去赌的行为大有成败在此一举的气魄,也正因此,解决了造车资金短缺这一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巧为了这无米之炊,给同样处于创业阶段而资金条件不具备的人提供了一些借鉴。

案例3·艰难的准生证

资金问题解决之后,横亘在李书福面前的一个更加艰巨的现实就是关于汽车“准生证”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张生产许可牌照,吉利集团生产的汽车就无法投入市场。然而,当时的现实是国家禁止民营企业造车。

在从经济此岸走向彼岸的过程中,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波三折。先于政策而行的民营资本,往往承担着更大的政策风险。有时,他们可以侥幸过关,以领跑者的姿态占领先机;有时,因为无视政策的存在,而撞在宏观调控的枪口上。在民营企业没有资格涉足的汽车行业,李书福又该如何为自己的造车梦获得准入资格呢?

回忆取得“准生证”的过程时,他感慨道:“我们当初想要造汽车的话,不允许的。但是我也向有关部门请求了,我说我们想要造车可不可以,他们说不可以。我就说我们搞研究可不可以。我担心搞研究也不可以,因为我不知道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我没有学过法律。他说搞研究可以,那好,我就开始研究,所以我们一帮人就开始研究了。研究了几年以后,我们认为这东西可以干,可以生产;所以就要想办法怎么样才能拿到一个生产的通行证。这样就走了比较曲折的道路——很艰难。”

要想获得“准生证”,当时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向政府主管部门申报,请求批准或给吉利汽车试点生产的机会;另一个就是收购一些能够生产轿车的国有企业,从而获得牌照。

但对于李书福来说,收购国有企业显然不太可能;同时,他与政府部门不熟,也不可能指望主管部门能把吉利集团作为生产汽车的试点单位。第二条路被堵死了,所以要想顺利获得造车资格,就只能不断地去申请,不断地吃闭门羹。

尽管屡败,李书福依然信心满满,“虽然因为产业政策的限制,现在申报新车有困难,但我相信总会有一天能够成功”。

他的信心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根据的。当年生产冰箱,因为没有上定点目录,他的北极花冰箱厂被迫停办;然而,当时同样是民营企业,同样没有生产目录的美的、科隆等国内冰箱企业通过其他各种方法却坚持下来了。如今,它们成为了国内冰箱企业的名牌产品。同样,他的摩托车生产当时也面临着壁垒严峻的政策规定,但是,最终还是取得了合法的生产资格。

正是因为做过各种行业,领教过民营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让李书福对汽车生产充满信心。他意识到,国家产业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开放程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顺应经济发展大势,认准了就要坚持。

为了一张“准生证”,他四处奔走,频频往返于北京和浙江,不停地在相关政府部门之间游说。申请“准生证”的过程异常艰辛坎坷,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只是这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山穷水尽处,终于柳暗花明。一次,李书福在四川德阳与几个朋友吃饭闲聊时居然为汽车的生产执照找到了出路。当时,德阳一个监狱下属的汽车厂可以生产汽车,而且,这个监狱的监狱长是其中一个人的朋友,主管这家汽车厂。虽然只能生产轻型客车和两厢轿车,但对于李书福来说,这是天大的喜讯,他当即和这家监狱下属的汽车厂谈起了合作。

李书福对这个汽车厂入股70%,为其取名“四川波音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就这样,李书福用客车生产许可证打起了生产轿车的“擦边球”。国家的政策壁垒森严,李书福不能硬闯“红灯”,但是先绕道而行再伺机等待机会,这倒是另一种生存智慧。

“先投入战斗,然后再去想解决的办法。”拿破仑的话的确有可行性,这也是李书福造车之旅的真实写照。敢于决策并承担风险,只要看到市场机会就决不放手。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政策壁垒最难攻克的汽车行业里让吉利汽车顺利降生并成长起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民营企业于政策夹缝中生存的一个明智选择。

然而,与这家汽车厂的合作并不愉快。李书福对此的评价是,这个汽车厂的唯一优点是人力比较便宜,但它的效率很低,而且进出很不方便,无法让客户观看汽车的生产过程。

不管怎样,李书福总算为自己的汽车觅得了一件合法的外衣。尽管这家汽车厂在汽车生产目录上的代码是以“7”开头的,不能生产他梦寐以求的三厢轿车,但起码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合作期间,监狱长不幸去世。李书福有心自己造汽车,于是走通一些关系,买下了“四川波音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剩下30%的股份。至此,李书福得到了在浙江临海自己生产汽车的机会,吉利汽车真正开始自己造汽车的历程。不过,李书福的这一做法是十分冒险的,因为异地造车在当时也是不合法的。

1998年8月8日,吉利集团的第一辆汽车——吉利豪情下线了。李书福看到自己孕育的“新生婴儿”,心中充满了喜悦和难言的成就感。然而,当他发出700多张邀请函,准备了100桌酒席请相关部门的人员来见证吉利豪情的诞生的时候,很多人接到邀请函后当即表示不可能参加,这就意味着“吉利豪情”风风光光的下线仪式可能泡汤。

可以不管不顾周围人的冷言冷语,但是,面对自己造的第一辆轿车的下线仪式,却没有人来捧场,这样的打击对李书福是巨大的。

当时,国家政策制定了“3+6”的产业格局,在汽车行业形成了以三家汽车公司和六家中型汽车公司准垄断的格局。吉利集团这个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是游离于政策之外的,自然很难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谁又敢以身试法来参加这个下线仪式呢?

生产汽车是一个大工程,牵涉很多部门。无论是交通部门,还是公安部门及运管部门,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打通,就有可能使吉利陷于困境。如果完全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吉利生产的汽车将很难找到经销商。更何况现在是异地生产,这个致命的问题需取得政府的支持才能解决。

吉利豪情在浙江临海市下线,标志着他的造车梦变成了现实。然而,由于没有“准生证”,很多人不愿给他面子。这个仪式,对于李书福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意义重大。没有人敢来,或看不起这个民营企业而不屑来,对他又是一个重大打击。之后他提及此事时,仍然感慨万千:“我当时真想哭。办了100桌酒席,却没有来宾,这是什么滋味?”

当时,他想到了时任浙江省副省长的叶荣宝。听别人说,叶荣宝曾经有一次组织浙江省汽车配件企业的厂长到外地去取经,结果空手而回。此后,叶荣宝下定决心,要让浙江省有自己的整车厂。而李书福的造车梦与叶荣宝的愿望不谋而合。

叶荣宝接到李书福的传真后,便驱车300公里从杭州来到临海,参加了“吉利豪情”的下线仪式。这位副省长的到来,让市里和县里的领导也不再回避,下线仪式得以风风光光地举行。更值得一提的是,叶荣宝副省长日后也为吉利集团“准生证”的申请立下了汗马功劳。

通过“借壳生蛋”的策略,四个轮子的吉利轿车终于在市场上见到天日了。不过,生产汽车的同时,李书福仍念念不忘尽快拥有属于自己的“准生证”。

为了一张生产许可证,李书福四处奔走。1999年,时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来台州进行调研。李书福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当面向曾培炎主任提出申请,并言辞恳切地说:“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

令李书福失望的是,他用力地去撞击那扇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门,但那扇大门依然严丝合缝,没有透露出丝毫想要接纳这个外来者的讯息。

2001年7月,国家经贸委公布了最新一期《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在这一《公告》中,吉利上报的两款新车仍是“榜上无名”。

当时,《中国企业家》杂志中有一篇《生死李书福》的报道,摘录如下:“对那次《公告》,李书福寄托了太多太多的期望。但是,当别人在《公告》刊出当天告诉他,吉利被排除在目录之外时,他甚至没有勇气自己拿起那张刊登《公告》的报纸,找寻吉利的踪影……期望再次落空。这意味着吉利的生产和销售被死死地局限在现有的两款车型——‘豪情’和‘美日’上,这意味着李书福千方百计组织人力财力设计出来的新车型,包括被称为‘中国第一炮’的吉利跑车,都只能陈列在吉利办公楼的大厅里仅供参观……9月,一个宁静的夜晚,走在北京亚运村的街道上,李书福仰望只有一钩残月的夜空,吁叹一声。这真叫英雄气短啊!”

“准生证”的取得艰辛而曲折。然而,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李书福锲而不舍的努力,以及叶荣宝等人的帮助,李书福的奔走和呼吁终于换来了政策的接纳。就在那篇报道刊出一个多月之后,有关部门突然间增发了一批汽车生产许可证,“吉利JL6360”在批文上赫然醒目。第二天,中国加入WTO,吉利汽车也顺利取得了“准生证”。因此,“中国入世”和“李书福入局”这两条新闻一时间同时出现在了各大媒体上。至此,李书福的汽车终于不再是“黑户”,有了政策的阳光,吉利成长得更为茁壮。

从一介草根,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是一个迫切而美好的愿景。因而通过创业实现梦想,已成为很多年轻人追逐的方向。年少轻狂时,意气风发,希望家人过上富足优裕的日子,自己也能名利双收,这些美好的愿望都曾在年轻的思维中闪烁过光辉的影像。然而,影像成真的人并不多。

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是永远不败的英雄,尤其是在变幻莫测的现代商海中。“折戟沉沙铁未销”,创业者需要具备不甘于失败的勇气,以及屡败屡战的韧劲,同时,在倾覆边缘要时刻勉励自己再坚持一下,坚信英雄总有用武之地。

李书福的“造车梦”最后变成现实,就在于他的坚持。如果当年因为资金短缺而退缩,或因为没有“准生证”而放弃,就不会有今天的吉利轿车,李书福本人也将只是浙江台州拥有千万资产的众多富豪中的一员,当今社会上自然也不会流传关于他创业的种种传奇故事,更加不会上演“蛇吞象”的惊人壮举。

通过本章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要敢于坚持梦想,认准了就不放弃

创业要想取得成功,致富的愿望要想得以实现,坚持到底的精神必不可少。没有对梦想的坚定追求,不敢为梦想倾尽所有、痛下决心来一场生命的赌注,成功的喜悦也不会轻易降临。然而,付出不一定会成功,但是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付出。

李书福为了自己的“造车梦”冲破种种壁垒,甚至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然而,他的追逐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根有据的。在他看来,投身汽车制造业是可行的,市场对汽车有需求。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种种权衡之后,他认准了就再没有放弃。

自从李书福宣称要进军汽车行业,就一直面对着种种嘲讽和质疑。大众的猜想和疑惑也不无道理。比如:吉利集团作为体制外的民营企业,怎么可能在准垄断行业取得一席之地?一个只是造了几天摩托车、对汽车完全是个门外汉、几乎没有任何技术经验的后进者,怎么可能在汽车行业有立足之地?一个纯粹草根出身,没有一点关系和背景的人,怎么可能搞好现代企业?

众人都觉得民营企业造汽车是天方夜谭,李书福却用自己的偏执为梦想点亮了前行的夜灯。资金、技术、“准生证”、销售,一件件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得以解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吉利汽车在人们的诧异声中跑遍了中国的大小街道,打破了“民营企业家不可能造汽车”的社会刻板印象。

李书福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追求和毫不畏惧失败的勇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样希望通过创业致富的人们应该具有这种魄力,只要认准一件事,并且觉得这样的事情可行,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半途而废将与成功失之交臂。

2.善于抓住商业蓝海

《史记·商群列传》云:“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事,知者见于未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事者不谋于众。”企业家要想成就大事业,就需要不谋于众,即抓住商业中的蓝海。

从电冰箱到建材,从建材到摩托车,再从摩托车到汽车,李书福的这几次成功创业都选择了很少有人涉足的蓝海,总是走在别人的前面。因此,他几乎每次创业过后,都会有一群紧追其后的模仿者。

李书福商场眼光的独特前瞻性为他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他有一句话:“少谈点金钱,多谈点精神”,为人们总结了他一次次致富的经验。获得财富,不是赚钱技术的问题,而是精神的问题。敢为天下先,拥有追逐梦想的胆略和魄力,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更快地获得成功。

造汽车,在那个年代是民营企业家既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情。但是李书福敢想敢做抓住了这片蓝海,同时,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对市场和环境的精准把握上。对此,李书福曾经这样说过:“我把邓小平理论学得很通,我拿着《邓小平理论》一天到晚在看,我对来对去,看来看去,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嘛!认为那些不好的东西,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原先不合理的政策肯定会改,一定会改得很彻底,我们有信心。”

李书福在进行汽车生产的过程中,是闯过“红灯”的,虽然他做到违规但不违法。现今的创业者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需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和胆识,以及对国家形势和政策的前瞻性把握。唯其如此,才能稳扎稳打,为自己创造切实的财富。

3.优秀的企业家精神——诚信

讲求诚信行商、树立商誉,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有时候要比获得财富更加重要。商人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商誉是其能够获得利润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商誉,做生意不讲诚信,久而久之,企业会面临危机,甚而倒闭。

每个企业主都想和讲信用的企业合作,实现共赢。有崇高商誉的商人即使面临不测的窘境,也会得到合作伙伴的帮助。李书福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启动“老板工程”,靠的是多年经商树立的商誉。众多老板的注资经营,缓解了吉利初期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4.善于借势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脉,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发行债权、上市等方式获得资金。而在吉利,“老板工程”为仅仅拥有1亿资金就试海汽车产业的李书福大大节省了财务成本,为陷入缺乏政府支持,得不到银行贷款的困境的吉利集团带来了希望,创造了仅凭一个亿就撬动汽车帝国的神话。

草根阶层在进行创业之初,资金短缺往往是首要难题。而李书福通过“借鸡生蛋”的巧妙方式,为自己的汽车产业解决了资金问题,其巧妙借势的智慧可见一斑,其融资方式也值得后来的创业者借鉴。

同类推荐
  • 躲在成功背后的50个职场细节

    躲在成功背后的50个职场细节

    很多人觉得自己职场浮沉多年,已深谙职场之道,其实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那些揣在领导心里的盘算,潜伏在深处的游戏规则你未必知晓,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你职场走向的关键。本书通过发生在经理助理爱琳娜、市场部经理郑言、市场部助理许晴、公司高层之间的故事,为你详尽解析公司的重磅秘密,职场的绝对潜规则。相信这些绝密情报会为你的职场打拼推波助澜。
  • 来自哈佛的智慧

    来自哈佛的智慧

    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哈佛大学当之无愧地执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科研之牛耳,拥有数不清的“第一”。这里云集了各个专业领域最为出类拔萃的专家学者,其中不少是诺贝尔经济、化学、物理、医学奖得主和普利策奖得主。要想列举从哈佛发源,而后蔚为大观的学术思潮,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 员工突击精神

    员工突击精神

    本书为企业员工心理激励读本,以电视剧《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成长为线索,结合现代职场员工的工作实际情况,阐述员工突击精神在职场生存、发展、成功的重要作用。
  • 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本书收录的都是和成长息息相关的励志小故事,每一则小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每一段名人的人生片段细节浓缩了生命的真谛。这些名人的小故事正是一缕温情的阳光,将照耀人性的每一个角落,是一把智慧的钥匙,将打开成功的通道,是一位心心相印的朋友,将和青少年一起提升人生的境界。
  • 创业有道

    创业有道

    这是一个全民创业的年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创业者,而几乎每个创业者都会经历迷茫、失落、坎坷、无助……他们会遭遇资金、市场、团队、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此刻,他们最渴望的是能够获得他人的明确指点和帮助。《创业有道》将众多成功创业者多年的创业经历凝炼成简洁、平易的话语,为懵懂中的创业者指点迷津,为迷茫中的创业者传道解惑。
热门推荐
  • 神兽始源

    神兽始源

    这一世,轮回成为天启之子。世人唤我,天泽。意为天降福泽!白泽现世,凤凰神女相助,神兽,凶手降临世间。寻求上古之藏,众神兽陨落之谜。敬请观看,天泽寻找遗失神兽之源的秘密。
  • 有所大房子

    有所大房子

    现代失恋的一个小女子归乡创业,看她玩转民宿
  • 末世丧尸围城

    末世丧尸围城

    人类想不到,电影中的末世居然出现在了真实的生活中。一夜之间,风云突变。丧尸,变异兽,疯狂的杀戮,末日祷告,犄角处的存活,苟且偷生。人类……该何去何从……?丧尸末世宣言:人类……你们一定会为自己的抉择……付出代价!小生新书发布,望大家多多支持。欢迎加入书友群,群号码:490756218
  • 武道奇才

    武道奇才

    如果别人辛辛苦苦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将一门武技修炼纯熟,而你却在转瞬间就能毫无阻碍的领会,这种人叫什么?叫武道奇才。张羽,一个资质平常的少年,在他得到一截奇怪的金色竹节后,他的命运就注定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他开始一步一步往武道巅峰进发。
  • 文动九州

    文动九州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远古妖蛮纪元,羲皇联盟人族百余部落射杀龙脉与华野,后黄帝建城邑、仓颉定文字、禹皇治江河,人族方兴。及至夏氏集兵数百万,逐战异族,问鼎中原,拓土三千里,自号为天子,分封王公诸侯,人族数次中落中兴,至诸圣时代,武道昌隆,百家争鸣,文道初兴。西元黄州江陵有秦氏少年,武能镇国,文能传世,于乱世崛起!
  • 熙元纪事

    熙元纪事

    从没想过会脱离自己的人生轨道穿越到一个陌生的年代,也没想到会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熙元朝公主,更没想到会身负龙血成为众人争斗中的棋子。一色美男围着我转,却全不是倾心于我。我只是一副昂贵的药引,同时也是任人宰割的猎物,以为真心,其实假意。重重阴谋与野心全都因我而来。因情而种,百年不可挣脱。他说:〔以后你的解药就是我,不然你会疼痛而死,所以你要听我的话。〕而我却宁愿咬舌自尽,也不愿受他所控。我说:〔我们抛开一切,在一个别人找不到的地方生活。〕他说:〔可惜,我做不到。〕所以我狠心弃了这个如妖孽般的男人,去寻找自己的幸福。然而命运不放过我,心不放过我。一个人真的可以在一场阴谋和爱情中全身而退吗?
  • 苦水塔尔拉

    苦水塔尔拉

    说桑那镇的古朴,是有好多朴素的民风一直还沿袭着。比如像叶尔羌河边的渡口,摆渡的木船是不收费的。至于船工姚栓栓摆渡的工钱,是谁给的,没有人问过,也没有听姚栓栓自己说过。从姚栓栓的上辈,再到上上辈,一直都是这样传下来的。叶尔羌河到了开春,冰雪一融化,水渐渐就多了,这时候需要过河,就得有人摆渡,不然,是没法从河床里涉水过去的,倒不是河水有多深,主要是淤泥深,水淹不死人,淤泥却能把人吸进水里呛死。
  • 王爷您脸皮又掉了

    王爷您脸皮又掉了

    前世的她听信白莲姐姐的挑拨,亲手杀死爱惨了自己的男人,在决定助渣男王爷登上皇位时才发现原来自己错的离谱。重活一世,洛晓晓决定手撕白莲,脚踢渣男,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将那个宠她、爱她入骨的男人完完整整只属于她洛晓晓一人。但是……自己那个白莲姐姐好像……洛晓晓:“皇上,您看,今天的晓晓也是非常爱你的一天哦~”众丫鬟奴才:表示已经习惯每天被皇上皇后喂一嘴狗粮的操作了……某皇帝一脸宠溺:“说吧,朕的晓晓这又是看哪个妃子不顺眼了?”[1V1甜宠,不虐,沙雕简介,欢迎入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哈利波特与神之书橱

    哈利波特与神之书橱

    学生党,爱发电,单赫敏女主。魔法世界总有一群妄想毁灭世界的人。于是,未来的雨果突破次元壁回到另一个世界的过去,带着可以通过看书增强魔力的书橱来拯救世界了!哎哟我去,第一次写书,前面的章节写的太尬了,我自己都有点看不下去(我根本就不应该傻到给每个魔法都取个名字),屏幕前的你如果是新的读者,请自动忽略掉前面章节的尴尬,谢谢配合!——国际巫师联盟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