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1500000030

第30章 抵制日货:民族的吼声

救亡图存,整个民族动员起来与强敌进行总体战。能否为了民族大义放弃自身的利益,是爱国者和汉奸的天然分水岭。天佑中华,人民的付出永远是最可贵和最有价值的。

内争必招外侮,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沉痛教训,尤其是孤注一掷的外侮更是穷凶极恶。“一战”以后,日本经济保持了多年的持续成长。但自2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在连续不断的危机打击下,陷入了长期慢性萧条之中。1921年至1929年,日本的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只增长3%,在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仅高于英国。祸不单行,1929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大萧条给日本的打击更为沉重。1931年与1929年相比,工业生产总产值下降了32%,每6个职工中就有1个失业。

危机对日本农业的打击尤其严重,1931年两大支柱产品蚕茧和大米的价格比1929年都下跌了一半左右。因米价暴跌,农民无法收回生产投资,即使获得丰收也一样破产。农民被迫外出逃荒,卖儿卖女,甚至全家自杀。在经济危机的猛烈冲击下,日本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国内矛盾迅速激化。

本土经济既然如此不堪,日本人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邻居,并把邻居的家园看成了自己的自留地。与今天人们的印象相反,当时普通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很低,日军士兵往往惊诧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富庶。

此时日本对华投资占其海外总投资额的90%,控制了中国近一半的煤、铁矿产量,其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东北地区。1931年9月18日前,沈阳城生活着20万日本人,日本人集聚区满街都是日文招牌,恍若小东京。这里的建筑设计比东京还要新潮,因为很多日本设计师在国内无法施展才华,都来此寻求发展。日本国内的报纸都开始探讨“新满蒙现象”,讨论为什么东京的城市建设比不上沈阳。

但是,日本人要实现“新满蒙”理想有个重大的障碍:这里是中国的土地,而东北的中国民族工商业也在发展,并日益成为日本经济的威胁,这成为“九一八事变”的经济诱因。张学良限制中日合办各项事业,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加强与欧美的经济往来,对日本的大陆政策是一个沉重打击。日本军部的少壮派军官认为,“满洲”是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的生命线,一旦中国政局发生剧变,对于日本而言将是致命打击,而日本内阁在“满蒙问题”上过于软弱,因此主张采取军事手段解决东北问题。

“九一八事变”不是一天酿成的。1931年的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早就频频在中国人眼皮下进行军事演习,紧张空气越来越浓。1931年6月连续发生的“万宝山事件”和“中村大尉事件”则是这一火药桶上的导火索。前者是吉林农民与朝鲜侨民就农田引水问题发生争执,日本利用此事件煽动朝鲜人制造排华惨剧,仅平壤一地便有华侨126人死亡,损失财产达2000余万元。后者是关东军间谍中村震太郎被东北军逮捕处决,日本右翼势力借机在民众中煽风点火,对政界拼命活动,将战争推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

“九一八”之时,沈阳的日军不过万人而已,而全东北驻守的中国军队超过20万人。东北军长期以来占据东北,背靠富饶的大后方,养成了骄横奢靡之气。当时东北军拥有全国最强大的海空力量,有飞机200架,装备比中央军还好。亚洲规模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占地1000亩,员工3万多人,生产了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载重卡车。东北军不但在人数上远远超过了关东军,而且在武器火力上也远远超过了关东军,但人员素质差,缺乏战斗精神。

关东军对沈阳的进攻并没有经过上层的授权,日本参谋本部一日之内连下四次命令要求关东军撤出沈阳。但是令日本人也没有想到的是,强大的对手竟然选择了毫不抵抗的撤退。除北大营士兵被迫还击几枪外,沈阳的所有军队一律被缴械。攻打北大营的日军只有600多人,而北大营内有东北军12000多人。这一战中国军队伤亡、失踪800多人,日军仅死伤20多人。

关东军随即将沈阳的各银行金库洗劫一空,掠取资金达18亿元以上。张学良在边业银行金库中存放了7000多两黄金、200万银元现大洋,以及各项古玩字画珍宝,这些统统成了日本人的战利品。关东军从张学良的保险柜中搜出多张日本政界要人的收款单,这些要人的受贿丑闻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极大反感,舆论普遍倾向于这些“为了大家”而挑事的军人,声称“宁要清廉的军人,不要腐败的政治家”,这也成了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的推动力量。

几乎兵不血刃夺得大城市,日军不能不得意忘形地长驱北进,迅速占领了东北全境,获得了中国30%的煤产量、71%的铁产量、26%的发电量、47%的水泥产量。东北的沦陷极大地增强了日本的战争潜力,更重要的是刺激了日本军部对中国野心的膨胀。日本开始认真考虑彻底解决“支那问题”。

东北的枪声无异于给尚未从内战中安定下来的中国一记重击。1931年的夏天,中国南方正暴发着一场持久的大洪水,受灾区域达16省,5000万人受灾,大约200万人被淹死,痢疾、饥荒和霍乱流行。“九一八”之前报纸的中心基本都集中在救济灾民上,南京国民政府发行了第一批赈灾公债3000万元,在全国为灾民征集冬衣,并要求全国唯一收成正常的东北运粮赈灾。还有政府官员建议,移500万灾民赴东北屯垦。

日本的侵略行径激起了全中国人的愤怒。政府却不作实质反抗行动,寄希望于国联调解,激怒了热血沸腾的青年人。向国民政府请愿的学生砸了外交部,打伤部长,政府里人心惶惶,并迫使蒋介石第二次下野。

张学良被视为丢失东北的罪人,变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1933年,东北军在长城抗战中不堪一击,再次把他逼到了墙角。他被迫辞职后下决心戒除毒瘾,游历欧洲以寻求救国之道。这次旅行历时8个月,每月耗费40万元,相当于当时中央军四个师一月的经费。

政府不作为,民间就要行动。为筹集抗日资金,国内外广泛开展了募捐活动。爱国人士在北平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为义勇军提供武器物资支援。上海“一·二八事变”中,大约4000万中国人捐款支持十九路军对日作战,日本纱厂的中国工人同时停工。长城抗战开始后,世界红字会中华总会会长熊希龄组织设立医院和难民收容所,三个月里筹款40多万元,收容难民5万多人。冯玉祥押出自己的房产,为前方将士做了1万件皮坎肩。

侵占东北之后,日本军部曾设想从华南到华北在中国建立多个政权,以便分治中国。日本出钱出人支持西南派主导的反蒋运动,企图以此建立华南地区的亲日政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运动都标榜“反蒋抗日”。

上述政治目标落空后,日本政府转而开始酝酿制定新的对华政策,以获得实际利益为上。1935年,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提出“对华三原则”:中国取缔一切排日运动;中国承认伪“满洲国”,建立“日满华经济合作”;中日共同防共。日本胁迫国民政府划华北为“非武装区”,加紧推行对华经济侵略,压宋哲元同意让其开采龙烟铁矿、修建建石铁路等。

中日之间的军事仗暂时打不起来,经济仗却已经开打。早在1927年5月日本第一次出兵山东时,南京政府三番五次密令各地不得有罢工和排斥日货之举,但上海、南京等地民众还是冲破重重阻拦,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大会,并成立了“民众对日经济绝交大同盟”,采取种种措施,严重打击了日本的对华贸易。如今国难当头,“抵制日货”再度成为打击日本的经济手段。

很多民众于愤怒之余采取了激烈的手段,对所有日货一律予以查扣没收。各抗日团体的纠察队大批查封日货,经营日货的商人被游街或关在木笼里示众,或处以罚金。日本的对策则是发展走私,大批日本、朝鲜浪人和汉奸在华北大搞武装走私和非法行为,给中国经济及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灾难。

华北走私使国民政府的关税收入大幅度下降,3年里累计减少2亿元,中国主要民族工商业如纺织、缫丝、火柴、卷烟、面粉、食糖等都因抵挡不住走私突袭而陷入绝境。最多时,各地口岸停靠的走私船有上万艘之多,码头上走私货物堆积如山。

日本为备战需要,在华北大批收买废金属私运出口,并大量走私白银,最高时每月偷运出境1500万元,致使不少银行、钱庄倒闭,加深了金融危机。日本企业并以半抢半买的形式霸居中国境内的矿藏,“七七事变”前,关内29%的煤炭产量、90%的铁矿石、95%的现代化炼铁在日本资本控制下。中国土地上挖出的铁砂、炼出的生铁居然大部运往日本铸成武器,反过来用在中国人的身上。

日本不择手段的经济侵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愈益高涨的抗日救亡浪潮。1935年北平爆发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反对武装走私”就是斗争口号之一。

同类推荐
  •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

    本书记录了我国房地产业30年来的成长与发展,揭示出在城市化进程浪潮中房地产业作为城市建设管理面临的诸多新课题,为我国的城市管理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国际金融行业反洗钱规定及操作实践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金融行业反洗钱规定及操作实践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洗钱犯罪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作为现代社会资金融通的主渠道,金融系统是洗钱的易发、高危领域。本书通过对各国或区域性组织对反洗钱实践的分析,简谈中国反洗钱体系的构建和现有问题的解决路径。
  • 产业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研究

    产业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研究

    本书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对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该研究围绕三个问题而展开:集群内部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异质性是否存在?集群知识分布对集群企业知识传播有何影响?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哪些因素?通过浙江大唐袜业集群的案例研究,作者有三点发现:第一,大唐袜业集群的知识分布在技术知识上呈现出一定的同质性,而在市场知识上则具备较高的异质性;第二,大唐袜业集群的知识分布特征,在认知共同体过滤效应和封闭效应的作用下,深刻影响集群内部知识传播,使集群内企业的技术知识传播表现出高度活跃和均匀的特征,而让市场知识传播呈现出较高的非均匀性。
  • 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本书《生活离不开经济学》可分为经济是什么——最负盛名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怎样看清经济的大形势——影响经济的十二大指标等章节。
  • 在国家利益之间

    在国家利益之间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援助探研”研究成果,对“二战”后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援助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不同时期美国发展援助政策的特点及内容,并对美国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援助的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动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尤其是对冷战结束后美国发展援助政策的新特点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美国发展援助的趋势提出了相关看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适合公职人员,政治、经济、历史专业研究人员、学生及时政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仙域时代

    仙域时代

    天地大变,灵气消散,故老相传的修炼体系湮灭后,以道气为基的丹师体系能否成仙得道,完成数个纪元无人能够完成的盛事?无名小辈黑起,一次意外,发现自己血液异变,寿元只剩仅仅十年,也由此,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得以屹立在强者林立的蛮荒异域,跻身于黄金城池巅峰,当他登临巅峰,俯瞰大陆之时,是否已为真仙?......黑起横眉倒竖,荡尽剑上血:我不是杀神,我只杀仙!
  • 斩仙屠魔

    斩仙屠魔

    一个疯癫的男子说他身怀异宝、旷古绝伦。一个破落的宗门分舵天水崖有个不飞升,便独上黄泉的臭规矩,规矩着一群女人。宗门的老祖宗有言:得一潭者可得佳人。于是有个大叔三闯黑水寒潭,无功而返。有一条蛇它想成龙,它有红眼病,有一个小灵鼠它是个贼。我们故事里有一个哑巴少年,长得很俊俏,他有个姐姐,他想娶他姐姐.....他的姐姐去了天水崖......他的师父对一条蛇说:你是蛇,他是龙!......第一次写小说,自我感觉弱弱的,不过还是会写下去,那怕没人看......
  • 细节定成败:成功教学的细节

    细节定成败:成功教学的细节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三册,做教师要优秀,更要注重细节。一本关于教师教学细节的宝典,送给每一位渴望成功的辛勤教师,让贴心的点滴细节温暖你的心。其中的思想、机智、技巧、情感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穿越种田:兽夫太霸道

    穿越种田:兽夫太霸道

    新坑《神医凤后:妖孽魔尊,花式宠》→两次穿越,且看她如何袖手医(打)天下!!【1v1、甜宠】倒霉蛋顾晴天意外穿越到兽人世界,为了生存,又做厨娘又治病,桃花朵朵开;老天看热闹不嫌事儿,忽然送给她一个超级坑爹系统!首次绑定触发隐藏任务竟然是,各种羞耻道具无法直视啊!“本宝宝要抗议!要申述!要……”某狼:“要?好啊,那我们继续吧。”要你sister啊,本宝宝是要回家!
  • 我就这样偷偷喜欢你

    我就这样偷偷喜欢你

    根据我的高中生活改编,一个我暗恋了三年的男生。女主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内向的人,她在高一就一眼定终身的喜欢上同样内向的男主,到最后毕业了也没有表白,但他/她心里彼此都知道对方喜欢自己。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 许尽相思君不知

    许尽相思君不知

    娇憨可爱大小姐&清冷禁欲白和尚人生地不熟的世界里,偏偏喜欢上了你。
  • 桃筏

    桃筏

    历经三世,和尚,我们终于在一起了,可是,为什么却又是这样的结局呢?///和尚,你看,桃囜哭了,不是说妖怪不会流泪的吗,可桃囜哭了,桃囜不是妖怪了吧,桃囜可以和你在一起了吧,可和尚……为什么要死呢?
  • 红尘可见仙

    红尘可见仙

    新手上路,指不定哪天就凉了,且看且珍惜吧。一个很正常的日常,突然就不正常了,知道的越多,发现自己越渺小
  • 符逆九域

    符逆九域

    六千年前,符箓宗大大小小三百余处宗府在一夜之间惨遭灭门。符箓宗开派宗师巫祝,九域唯一的一位九品符师,耗尽全身血符拼死封住濒临死亡儿子巫毅。六千年后,符箓宗已是烟消云散,巫毅借尸还魂却发现他的师兄赵翎尘和未婚妻林菀儿已统御九界,帝号“明德天宗”。这一世而来,他定要报这灭门血仇,“待我修行有成之时,便是你们魂消魄丧之日。”
  • 陈家鬼决

    陈家鬼决

    一本家族传下的书,让陈晓峰走上了捉鬼之路。经过千奇百怪的鬼,丧尸、妖怪的洗礼而变得越来越强大。本书具备了惊悚、恐怖、言情、修仙、神话等元素,让小M带领着诸位,一起目睹陈晓峰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