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24400000035

第35章 公司章程(3)

现代公司法对公司章程的强制性要求已经呈现出一种简化的倾向。如美国旧式公司法大都要求公司设立章程必须记载如下最低限度的信息:公司名称、期限、目的、权力、证券、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名称和地址、初选董事的姓名和地址(只有要求初选董事完成公司设立的州才要求记载这一信息)、设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地址。经验表明,几乎所有公司都选择“永久期限”(perpetualduration)和“任何合法营业”(anylawfulbusiness),结果导致法律干脆省略了这两个条款,代之以规定,公司可以从事任何合法的营业,除非设立章程对其目的另有规定;公司可以永久存在,除非公司章程选择了一定期限。同时,MBCA将初选董事(initialdirectors)列入任意记载事项。公司章程无须记载公司权力,因为公司法已经列举了公司的权力,这种权力范围非常广泛。其结果是,在今天的美国,许多州对公司章程所要求提供的信息已经非常简单(通常只有4项记载),可以说,只需要一张明信片就可以了。比较而言,中国公司法关于公司章程中应当记载的事项就显得特别繁杂。其实,在中国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章程应当记载的事项之中,相当多的条款均可以作为任意记载事项,或者可以纳入公司细则之中。当然,中国公司法之所以规定公司章程须记载如此之多的事项,与中国公司法采取的强制干预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譬如,关于公司的经营范围、公司的资本、公司治理结构及权力的分配、利润分配、解散与清算等事项均具有很强的法定性,这些事项必然反映到公司章程中。另外,如前所述,也与中国法律采用单一公司章程制有着直接关系。譬如,有关公司内部治理规则充斥了公司章程的绝大部分内容。但值得一提的是,与1993年《公司法》相比,2005年《公司法》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公司章程的内容。如《公司法》第25条取消了旧公司法要求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记载股东权利义务、股东转让出资的条件、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等要求。《公司法》第82条取消了旧公司法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记载股东权利义务的要求。

2.相对必要记载事项

所谓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是指公司法中规定的可以记载也可以不记载于公司章程的事项。就性质而言,公司法有关相对必要记载事项的法律规范,属于授权性的法律规范。这些事项记载与否,都不影响公司章程的效力。事项一旦记载于公司章程,就要产生约束力。当然,没有记载于公司章程的事项不生效。例如,日本《商法》

第168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包括:实物出资者的姓名,出资标的的财产,其价格及给予其股份的面额股,无额面股之区别、种类和数量,公司成立后约定接受转让的财产、其价格和转让人的姓名,发起人应接受的报酬数额,应归公司负担的设立费用等。

3.任意记载事项

所谓任意记载事项,是指在公司法规定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及相对必要记载事项之外,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行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由股东自己来决定是否需要记载的事项。

根据中国公司法的规定,在有限责任公司,由股东会会议认定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在股份有限公司,由股东大会会议认定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这就是说,在中国,除法律要求的应当记载事项外,还允许公司股东在其章程中设置任意记载事项,只要这种任意记载事项的设置不与强行法律或者公共政策相冲突。任意记载事项的规定充分地体现了对公司自主经营的尊重,体现了公司中强制与自治关系的自治方面,是公司法中意思自治理念的贯彻。任意记载事项与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既相类似也有不同。类似之处就在于相关事项记载与否可以自由选择。不同之处则在于公司法列举了相对必要记载事项,但是对于任意记载事项公司法并没有提及。

现代公司法呈现出扩大任意记载事项的倾向。如在美国,除了强制性最低条款外,各州公司法允许公司章程记载任意性条款。这些任意性条款包括:初选董事姓名和地址,以及任何与法律不相冲突的条款。譬如,公司目的、公司治理、授权股份的票面价值以及种类股份、股东对公司的责任范围和条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补偿和责任限制、免除和保险等。

同时,现代公司法允许公司章程对公司法上的一些有关公司治理的规则进行选择适用。譬如,美国有的州公司法特别规定,有关公司治理的规则自动适用,除非公司在其设立章程中以特别条款的形式选择废除或者修正这些规则。这种条款叫做“排除条款”

(optoutprovision)。例如,许多州公司法规定,每个股东都享有优先认购权(preemptiveright)和累积表决权(cumulativeright),除非设立章程的条款特别地予以限制或者排除。但也有一些州公司法规定,公司可以在设立章程中以特别条款的形式选择适用有关公司治理的规则,这种条款被称为“引进条款”(optinprovision)。例如,优先认购权和累积表决权均属于引进条款。如果公司愿意引进这些规则,则必须在设立章程中明确规定。这一变化是因为人们相信这些规则经常成为粗心人的陷阱。又如,如果公司希望降低或者提高股东会议的法定出席率(quorum)以及表决通过率(votingrequirment),公司可以在设立章程中将该种比例予以降低或者提高。当然,这样的内容最好同时还出现在公司细则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与1993年《公司法》比较,在2005年《公司法》中,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得到较大提升。现行公司法大大增加了赋权性规范,表明公司法更加注重公司自治,使公司治理环境更为宽松。这主要体现在有限责任公司,恰好符合封闭公司的治理要宽松,公众公司的治理要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关于公司章程另行规定的赋权充斥着公司法的各个方面,譬如,公司法允许公司章程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程式以及董事(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执行董事)、监事、经理的选举、职权或者任期等方面在法律规定之外另行规定。

(二)中国公司章程的记载事项

1.中国公司法的规定

中国《公司法》第25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的事项:“(一)公司名称和住所;(二)公司经营范围;(三)公司注册资本;(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五)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六)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七)公司法定代表人;(八)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中国《公司法》第82条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应当载明的事项:(一)公司名称和住所;(二)公司经营范围;(三)公司设立方式;(四)公司股份总数、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五)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认购的股份数、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六)董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七)公司法定代表人;(八)监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九)公司利润分配办法;(十)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十一)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十二)股东大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从法律规范的性质的角度分析,公司法第25条和第82条属于强制性规范,公司章程应当遵循。具体来讲,公司法第25条所列举的前7项、公司法82条所列举的前1l项,都是公司章程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公司法第25条第8项和第82条第12项,要求并且肯定了公司章程可以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做出相应的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可以认为属于任意记载事项。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公司法所列举的公司章程内容包括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但缺少相对必要记载事项的规定。对于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公司章程意识淡薄,公司章程运用能力低下的情形,这样的立法模式有制度供给不足之嫌。

2.其他规范文件的规定

(1)《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为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适应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实际需要,1997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作为上市公司章程的起草或修订工作依据。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其章程中规定《指引》包含内容以外的、适合本公司实际需要的其他内容,也可以在不改变《指引》正文部分内容含义的前提下,对《指引》规定的内容做文字和顺序的调整或变动。

(2)《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为适应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外募集股份和到境外上市的需要,规范到境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为,国务院证券委、国家体改委1994年8月27日制定了《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到境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在其公司章程中载明《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所要求的内容,并不得擅自修改或者删除其内容。

三、公司章程与公司设立协议的关系实践中,公司股东之间以及公司与股东之间发生的争执和诉讼,经常是以公司的设立协议作为其诉讼请求的依据,甚至有的股东直接提出解除合同的诉讼请求。而与此同时,对应的当事人也往往会以公司章程的规定作为其抗辩的理由。公司的设立协议与公司章程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思考。

(一)公司章程与设立协议的异同

1.公司章程与公司设立协议有许多相似之处公司设立协议又称发起人协议,是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发起人订立的关于公司设立事项的协议。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东构成、出资形式等事项,不仅是公司设立协议的主要内容,也是公司章程的主要内容。有的协议甚至还规定未来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份转让、增资、减资等事项。在实务中,如果订有公司设立协议,往往以公司设立协议为基础订立公司章程。

2.公司章程与公司设立协议具有较大区别第一,公司设立协议的性质是契约性的,公司章程的性质是自治性的。第二,公司设立协议是任意性文件,而公司章程是必备性文件,任何公司成立都必须以提供章程为法定要件。第三,设立协议是非要式文件,主要根据当事人的意思形成,其内容更多体现了当事人的意志和要求,需要遵守合同法的一般规则;而公司章程是要式法律文件,公司法对公司章程的内容有明确规定,章程反映和体现的是对公司内外关系的强制性要求,必须按照公司法制定。第四,公司设立协议只在发起人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公司章程调整的是所有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公司的管理机构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制定章程时的原始股东和章程制定后加入公司的新股东,都受章程约束。

(二)公司设立协议的终止问题

合同履行完毕是合同终止的基本原因,公司的设立过程就是履行设立协议的过程。公司的成立作为履行设立协议的结果,标志着公司设立过程的结束和设立协议的终止。公司成立时,设立协议可能已全部履行。也可能部分履行。有些条款,特别是关于公司成立之后的法律事项,如关于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等事项的约定尚不可能履行。但笔者认为,由于这些事项作为公司组织自身的法律关系已转成公司法规范的对象,或成为公司章程规定的内容,因而设立协议中未履行的条款原则上也同样终止。

股东或投资者间的关系和利益冲突,在公司成立之前,是由发起人协议调整。而在公司成立之后,则由公司章程和公司法调整。

公司设立过程中发起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合同关系,在公司成立后,这种关系即转变为法定关系,股东享有什么权利、承担什么义务以及违反义务时应承担什么责任等,都不再是股东可以自由约定的,而必须服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除出资不到位,股东之间和股东与公司之间的争议也不再是违约之争,而通常都是侵权之争,即因股东相互之间侵犯他人权利、股东侵犯公司权利或公司侵犯股东权利而产生的争议。此种案件也不应作为合同纠纷,而应作为公司纠纷受理。解决这种争议的依据当然是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而不是股东作为发起人时签订的设立协议。

对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行为,公司法规定了未出资股东的出资填补责任和其他发起人的连带认缴责任。这种责任的追究属于公司对股东的权利,而不属于股东对股东的权利,因此,相应的诉讼当事人应该是公司为原告,以未出资的股东为被告。同时,出资责任是违反出资义务的直接法律后果,对出资责任的追究是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无论公司本身还是公司的股东都无权改变或放弃。如果公司不予追究,股东应有权代表公司提起诉讼。如果公司放任不履行出资的行为持续,将构成公司法上的违法行为———虚假出资。另外,根据新公司法第28条规定,股东不按照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对股东资格和股权的认定是更进一步的法律问题,即未履行出资义务是否当然丧失或根本就不享有股权,是需要专门研究的复杂问题。但至少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在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下,股东在其已出资金额范围内享有的股权是不可否定的。其二,在任何情况下,对股权的认定,包括股权的转让和处置都只能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而不是根据设立协议。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在公司成立之后,以设立协议为依据提出诉讼请求,要求确认发起人协议无效或请求判令终止或解除设立协议,这都是对设立协议性质和作用的误解。既然设立协议的使命在公司成立后已告完结,因而确认设立协议无效的确认之诉,或请求终止或解除设立协议的变更之诉也就无从提起。

四、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的协调

公司法确立的是一般规则或原则,是对所有公司都适用的规定;而由于各个公司自身存在独特性,这就要由公司章程对公司法所确立的一般规则或原则加以细化,使其具体化。从内容的关联性上看,公司章程的规定与公司法规定之间的关系大致呈现出三种样态:

其一,公司章程的规定是对公司法规定的细化。例如,《公司法》第45条第3款规定,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

同类推荐
  • 农民维权一本通

    农民维权一本通

    从历史来看,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亟须维权。在我国历史上,农民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自身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们翻身做了主人,改变了以往社会底层的弱势处境。但是,由于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以及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时期,他们一方面勒紧裤腰带支持我国工业化建设,几乎把土地产出的一半拿出来上交国家;另一方面,他们还在国家的动员之下,纷纷离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产业工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为了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加强对英烈姓名、名誉、荣誉等的法律保护,本法对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开放和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 知识产权制度论

    知识产权制度论

    长期以来,知识产权就是一个世界瞩目的话题,但知识产权制度在理论及实践上却存在许多空白。特别是不少学者认为,知识产权制度仅是一项法律制度,而未能将其看成是一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制度或关系。本书通过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关系的研究,较全面地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界定、分类,并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
  • 隐秘的江湖:美国最高法院要案审理内幕

    隐秘的江湖:美国最高法院要案审理内幕

    本书记录了1969—1975年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受理的、在美国司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案件——包括废除学校种族隔离案、尼克松水门案、死刑的存废、禁止堕胎是否违宪案等。通过揭示这些判决背后不为人知的过程——关键第五票的争夺,自由派与保守派的斗争、形形色色的意见书草案、大法官之间的对峙及协商等,全方位地展示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这一时期运作的内幕。本书虽然只写了7个庭期,但对每一个庭期都描述的很详尽,九位大法官的矛盾也全都展露无遗。成功刻画了这一时期美国法院十余位大法官的形象,伯格的诡诈与愚蠢、道格拉斯的坚定与使命感、布莱克门的小心翼翼,使人们得以走近美国司法体系中这一神秘的群体。
  • 温柔的正义: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康纳和金斯伯格如何改变世界

    温柔的正义: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康纳和金斯伯格如何改变世界

    琳达·赫什曼写的这本合传讲述了她们是如何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职业较量中为得到认可而奋斗,并最终惠泽全美女性的故事。赫什曼还厘清了两位大法官在解决就业歧视、堕胎、平权行动、性骚扰,以及其他对女性生活至关重要的争议中,如何通过创设先例来塑造现代女权主义的法律框架。《温柔的正义》把温情的个人叙事与具体的法律问题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前所未有地了解这两位非凡女性。细致入微地研究,引人入胜地讲述,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改变美国法律和文化的权威著作,也是一个关于伟大友谊的动人故事。
热门推荐
  • 奇思妙想之旅

    奇思妙想之旅

    一个弱冠之龄的少年经历的一些事情。还有就是乱七八糟的想象,称为奇思妙想故作文艺的感慨。
  • 让我们重新在一起

    让我们重新在一起

    边伯贤∶朴灿烈!我恨你!朴灿烈∶白白对不起,让我们重新在一起吧。【已弃】
  • 至尊天王

    至尊天王

    大风起,云飞扬,梦里何处是故乡。情乱星动狼烟起,神龙降世平四方。
  • 昆仑遗孤传

    昆仑遗孤传

    该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江湖中的血雨腥风。昆仑教因故生变,少主顾雪城被敌人劫走,最终在各种经历和前尘往事的回忆中认清自我,扫清反派,重回正道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预知机神

    预知机神

    人类发展到宇宙时代,太空舰,机甲科技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在这时代,本来一无所有的孤儿蓦然拥有预见未来的能力,随着他的预见未来的能力愈来愈深刻,愈来愈有规律,他预见了一场将要毁灭人类的超级病毒,而他所在乎的人,全部都在超强病毒爆发的区域,最为可怕的是,这场超强病毒引发了,更加可怕的灾难!人类联盟秘密研制的克隆人,竟然被病毒侵蚀,成为了反人类的人间凶器……不知道是什么人说过,人类最终会毁灭在自己手中?
  • 柔软的一团

    柔软的一团

    《柔软的一团》是短篇小说怪杰劳马继《潜台词》之后精心创作的一系列优秀短篇集。内容包含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色各式各样。作者以惯有的幽默、犀利之笔,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层层剥开,让人在笑中体略一种辣呛的味道,发人深省。正所谓“带泪的微笑,含笑的讽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跨越半个地球去爱你

    跨越半个地球去爱你

    “还有半年,年底我就回去了,我们再也不分开了,不要再异地恋了,你在哪我就在哪,只要有你就行了。”向肯定并且认真的对着电话另一头的我说着。“那我去讨饭你也要跟着我么?”我调皮的调恺着这个在认真述说的男孩。“嗯,我装可怜,你喊叫。”“不应该我装可怜嘛,你这好手好脚的堂堂一个大男人,谁会觉得你可怜昂,我区区弱女子肯定比你博取同情容易。”“那好吧,依了你了。”我们都会心的一笑,拿着电话彼此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
  • 其心可诛

    其心可诛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求而不得、默默付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