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54600000006

第6章 无谓抱怨增烦恼,盲目攀比生痛苦

假如你失去工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有比较就会有差距,有差距就会有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进步,但是盲目地比较容易陷入误区。你羡慕我不用坐班,我眼红你固定双休,于是,你就会在别人的拥有里寻找痛苦。你见过哪位成功人士整天牢骚满腹,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的?请把心思用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其结果是改变了现状。善待并做好你的本职工作,才是你真正的本分。

工作中,面对繁重的任务、微薄的薪水甚至一些毫无缘由的加班等一系列令你不满的问题,你也许恨不得马上离开公司,丢下这些恼人的事情,去寻找一个自己完全称心如意的工作,甚至再也不想工作,逃脱一切束缚和压力。但是,你可曾想过,如果没有了工作,你真的会轻松、快乐吗?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为了某些原因放弃了工作,可是不用工作的他们,是否得到了幸福呢?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里讲述的故事现在可谓家喻户晓,剧中的女主人公林小枫原本是一名小学教师,有着稳定的工作。但是,为了照顾家庭,为了支持丈夫宋建平的事业,林小枫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一心一意地操持起了家务。丈夫宋建平也由于妻子的无私奉献而拼搏成功,当上了合资医院的院长。

按照很多人的想象,这应该是一个非常美满的家庭,林小枫也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女人,可以不工作,还有一个事业有成的丈夫。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往往并不遂人愿。没有了工作的林小枫基本上成了“家庭妇女”,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每天接触的都是柴米油盐的琐事,这不但没有让她感受到幸福,恰恰相反,失去了朋友圈子,得不到认同的她逐渐发现自己和丈夫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开始怀疑丈夫,也因为害怕失去丈夫而采取了极端的措施去监督丈夫,甚至无理取闹。林小枫无休止近乎疯狂的闹腾引起了医院外籍老板的不满,让宋建平在单位处境尴尬,几乎面临着被解雇的危险。

当面目扭曲、头发蓬乱的林小枫出现在丈夫工作的医院大吵大闹的时候,相信任何一个丈夫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妻子。林小枫的行为也导致了夫妻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矛盾加深,最终难逃离婚的结局。

同时,与林小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剧中的另外一名女性肖莉。肖莉由于丈夫有外遇而离婚,自己带着女儿生活。但她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把自己和女儿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同时,努力地工作,还被提拔成了正处。她的健康心态与她在工作上得到的认可不无关系。

试想一下,如果林小枫没有放弃工作,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每天都有身边同事和朋友的鼓励,有上司的欣赏,那样的林小枫还会采取这样极端的行为吗?

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在《工作与时日》中曾经讲过:劳动不是耻辱,耻辱是懒惰,只有从事劳动才能备受永生神灵的眷爱。努力工作,学会感恩,相信工作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份最好的礼物吧。

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维持生活的主要途径。在社会中,一个人不工作就无法体现价值,同时人生也将失去意义,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就算你放弃了眼前所谓“不如意”的工作,为了生存你仍然要去寻找另外一份工作,你同样会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面对多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你放弃工作的原因不是为了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寻找更好的发展途径,而仅仅是由于你对其抱有很大的不满,总认为公司布置的任务超出了你的承受能力,不愿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即便你到了新的公司,仍然有可能完不成任务,重蹈覆辙。

素有“日本推销之神”的原一平,在27岁进入明治保险公司应聘时,曾一连几次被面试官拒绝,并被告知:“推销保险非常困难,老实对你说吧,你根本不是干这个的料。”在一番努力后,原一平勉强成了一名“见习推销员”。当时所谓的“见习推销员”,不仅没有底薪,而且没有一张专属的办公桌。如果员工拉不到客户,就一分钱也拿不到。

在开始的7个月中,由于没有拉到任何客户,原一平一直没有领到薪水,为了省钱,他去哪里都尽量步行,每天中午都不吃饭,晚上就睡在公园的长椅上,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对此,原一平没有抱怨,更没有选择退却,他将应聘那天的屈辱看成一条鞭子,将生活的艰辛当作一种动力,坚定地告诉自己:“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原一平,有超人的毅力和旺盛的斗志,所有的落魄都是暂时的,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会成功。”于是开始整日拼命工作、四处奔波,以求得现状的改变。

原一平每天早早就“起床”,然后徒步赶往公司,并一路保持微笑,和路上的每个人都打招呼。后来,他的乐观感染了一位绅士,并被邀请共进晚餐,但是原一平委婉地回绝了。交谈之间得知原一平是保险公司的推销员,这位绅士便说:“既然你不赏脸和我吃顿饭,我就投你的保好啦!”于是,原一平拿到了他工作以来的第一张成交单。

从此,原一平的工作业绩直线上升。在后来的9个月里,他的总业绩达到16。8万日元。3年内他创下了全日本第一的推销纪录,到43岁后连续保持15年全国推销冠军,连续17年推销额达百万美元。1962年,58岁的原一平获得日本政府的嘉奖。

原一平用真实经历告诉我们:没有工作的生活比承受压力的工作更加艰辛,失去工作比承受工作上的压力更可怕。

工作不只是谋生手段,更是我们的人生。通过工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赞美,可以享受成功带给我们的喜悦。时刻提醒自己:假如我失去了工作,生活还会像现在这样吗?

不存在怀才不遇。

现代社会,跳槽可谓司空见惯。人们希望通过跳槽来实现个人与工作之间的最佳搭配本无可厚非。无论何种形式的跳槽总得有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比方待遇不好、职位不满意、专业不对口……

小周毕业已经3年,无论在同学还是在同事眼中,小周都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人。在大家看来,小周的前途一片光明。可近日,小周却向公司领导提出了辞职。这是小周今年的第3次跳槽,还算好,这次坚持了将近3个月。工作3年来,这已经是小周第15次跳槽了。问其原因,小周答曰:“也许是怀才不遇吧。”

小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职业的不适应,即很难融入新的团队。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角色认识不清,即角色错位,自视甚高,不切实际。想想看,一个老板怎么会让一个普通的操作层、执行层的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决策呢?更何况领导的意志、习惯哪是你一个新人所能左右的。

小周可能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分不清自身的角色,管不该管的事,而自己的事却不一定做好。长久下来,自然是同事不欢迎,领导不喜欢。这时很自然就落得个走人的下场。

3年跳槽15次,理由大同小异,或不满意老板,或不能做主,或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看来小周已走进了“怀才不遇”的误区。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古往今来,多少人感叹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确实,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千里马”一辈子都遇不到“伯乐”的事也不胜枚举。但反过来,历史上倒也常有慧眼识真才的“伯乐”。鲍叔牙荐管仲,萧何月下追韩信,徐庶走马荐诸葛,宗泽国难当头举岳飞,熊庆来力排异议擢拔华罗庚,王亚南见微知著赏识陈景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管是出于职业发展考虑,还是对高薪的期望,或是想换个工作环境,优秀人才流向更有发展前途的单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工作成就的取得、薪水的增加都要靠脚踏实地的打拼和经验的长久积累。

如果我们把它放到一生的职业天平来看,却发现它不但不利于职业的发展,而且和职业取向是完全相偏的或者是相违背的。到头来,在外面无奈走了一圈后,还是回到了原来的职业起点,重新回归自己的职业认知和规划。而此时,往往又错失了很多有利于职业积累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里有不少离开的人又回流的原因所在。

跳槽其实是折磨人的事。这里至少涉及你在新公司是不是适应的问题,而这是个未知数。如果不小心,你触犯了公司的“天条”,可能是“死路一条”。就像一个学游泳的人,当你到一个新的游泳池学游泳时,若不知深浅贸然试水,你有可能会遭遇危险。

因此,职场新人入市,适应水土是第一需要,否则就扎不下根。没有根深,哪来叶茂?其他都无从谈起。如果自身毛病不改,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就是找到了,也会因为自己的毛病被企业炒掉,永远是一个奔来跑去的求职者。因此,及时审视自己,改正不足,为今后职场发展打好基础,这才是当务之急。

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必然会经常私下抱怨工作环境的恶劣,想方设法为延误的工作找借口;将“虐待老板”的游戏,视为最爱的发泄方式;将“有朝一日成为一个有钱人后,雇用老板和主管,每天变着法儿地折磨他们”的想法,作为打工的唯一精神寄托。你便由此陷入怨天尤人从而更加贫穷的旋涡,无法自拔。

与其时刻抱怨,不如换个思维方式:老板虽苛刻,但总发给你薪酬以度日;主管是无情,但你也从他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从而完成由懵懂少年成长为职场老手的蜕变;宿舍太拥挤,但总为你节省了一大笔房租或月供;工资是太少,但总比坐吃山空强……

这似乎有点阿Q,但在你一贫如洗之时,唯有打工,才能不断成长。最重要的是,你将从工作中,积累到经验、方法、技巧、人脉、机会等资源,从而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开创美好的前景,使远大梦想的实现成为可能……所有这些,都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每个年轻人都幻想有朝一日,能像英国的亿万富翁斯考特·;亚历山大那样生活:购置大量价值不菲的名车靓屋;为了保证自己青春永驻,活到140岁,每年不惜耗费10万英镑注射荷尔蒙;甚至一掷300万英镑,将保加利亚一个人口约一千人的小镇购入囊中,再以自己的名字为小镇更名。

但他背后的故事,谁又知道呢?

斯考特·;亚历山大原本是法律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却阴差阳错地当上了健身教练。在常人看来,律师行业前途光明,借助一两个案件轻松上位,名利双收,从而拥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的事例不胜枚举。

大可有所作为的律师,却做起健身教练,为名人们打工,这应该称得上“怀才不遇”。

不过斯考特·;亚历山大没有任何抱怨,而是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现实,并以此为事业,不断积累人脉和经验。正是这次打工的经历,为他成为亿万富翁奠定了基础。

如果将打工视为一项沉重的负担,年轻人永远也难以逾越与平庸与卓越之间的鸿沟。如果将打工视为一项事业,那就有可能擦亮自己事业的阿拉丁神灯。后事如何,全在你的一念之间。

除非个别专才,没有用对地方,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怀才不遇。大多人的怀才不遇情结仅仅是自我陶醉而已。人们常说,一定要适应社会,不能让社会适应你。推而广之,我们可以说,要适应环境,而不能让环境适应你;要适应工作,而不能让工作适应你;要适应生活,而不能让生活适应你。因此,如其牢骚满腹整天叫喊怀才不遇,这山望到那山高拼命跳槽,倒不如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克服困难,去争取获得成功。

积累资源莫浪费。

从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那一刻开始,我们便与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每个人都在工作,却有很多人并不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平日里同事闲聊或者朋友聚会,很多时候都听到大家在说:如果能不工作该有多好!然而,我们是否真正思考过:我们到底为什么而工作?

今年29岁的王先生,在毕业后的几年里已经换了不下5次工作。

刚刚大学毕业那年,学设计专业的他在一家装修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由于社会经验不够,领导总是安排他做些零活,于是他想:我是学设计出身的,怎么能每天做这样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因此,他工作没多久就辞职了。接下来,他又换了两家公司,也都因为同样的原因离开了。

一年之后,王先生终于找到了一家小型的设计公司,试用期的时候,老板让他负责一个家庭装修的设计工作,他很高兴,也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了工作,于是,王先生终于开始正式做设计工作了。然而好景不长,过了两个月,王先生又开始想,这工作太累了,经常要去工地,还要听客户的抱怨,我要从事的应该是更好的工作。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王先生认为做销售不错,每天西服革履,还可以陪客户聊聊天、吃吃饭,薪水又很高,于是,他又找了一份医疗公司销售代表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王先生感觉终于找到了自己梦想的工作,每天出入高级写字楼、高级餐厅。可是没多久,王先生就被老板给他定的销售指标压的焦头烂额,不得不每天拜访客户,还要经常求人,三个月试用期结束了,王先生也因为完不成销售任务而被解雇。失去工作的王先生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自己。

一次,苦闷的王先生遇到了大学时的同学张先生,张先生从毕业开始就在一家装修公司工作,已经从做零活的小工发展成了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可谓春风得意。两人来到了一家咖啡馆聊天,一坐下,王先生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吐苦水,说自己在工作上多么不顺利,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多么枯燥。张先生一直笑而不答。最后,张先生问道:“那么,你梦想中的工作是什么样子呢?”听了这句话,王先生突然陷入了沉思,他发现,其实自己只是一直在埋怨工作的不顺利,却从来没有真正地想过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更从来没有用心感受过工作为自己带来了什么。

跳槽是从一个熟知的环境到一个全新环境的过程,尽管事先可以做很多准备工作,但不是所有的跳槽人都能够顺利完成这样的角色转换。很多人在这最后的一个阶段会因种种原因而马失前蹄,使跳槽这一过程无法打上完美的句号。

在现代职场中,“跳槽”已如家常便饭、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已经有了好几次跳槽的经历了。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这种行为做出的解释,不过是为了寻找适合自己的、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以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这种角度来看,跳槽的确是展示自己才能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人们观念上的更新。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身边很多频繁跳槽的人除了丰富了自己的履历表内容外,其实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反倒是使自己一次次零起步。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错估了自己的能力,始终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总以为换个环境就能改变自己的心情和状况。殊不知,一次次的跳槽不仅使你技能不精与面临信任危机,更重要的是浪费了之前积累的资源,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的确,有部分人跳槽后工资和职务高了,但由于过去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又要从零开始寻找机会,没有积累,也没有进步。这是不可取的。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不能仅仅考虑工资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要看自己所在的岗位上能学到多少东西和在这个公司是否是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你频繁跳槽,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只要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就想换环境。这样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你的心态会变得越来越浮躁。两三年过去之后,你回头再看,自己实际上还是在原地踏步,永远都是职场新人。

一个有职业规划的年轻人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薪酬,专业能力、经验等资本永远都是你选择跳槽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另外,丰富的产业知识、宽广良好的人际关系、资源整合的能力,还有创新突破的视野都是个人应该掌握的核心能力。如果只是因为高薪而选择一个新的工作,其实是短视近利的做法。

实际上,一个人一生中换几份工作是很正常的。但是每一次的转换是否为你带来正面的效益及自我提升,这是我们在转换工作之前必须要考虑的。很多人为了跟着流行走,只看到新工作、新公司表面的优点,却没有思考自己应持的工作态度,轻易地放弃原本熟悉的工作之后,却陷入另一个每天抱怨的恶性循环中。当你兴起“另起炉灶”念头的时候,不妨先转换一下心情,换个角度看工作、看事情,或许离职的想法会就此打消。进入一家新公司,从熟悉规章制度、环境和业务,理解认同公司理念和文化,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到能够独当一面,并渐渐融入组织,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真正进入角色。心态浮躁,总想一步到位,这不仅会给公司带来损失,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之前积累的资源。

盲目攀比带来痛苦。

在工作中,恰当的攀比是不断向前的动力,但盲目的攀比往往容易出现心态失衡,有的人总认为白领高于蓝领,科研业高于服务业,当老板比替人打工强,下一份工作肯定比现在的好……很多员工因此心态消极,心情陷入低谷而产生沮丧情绪。记住:盲目攀比容易带来痛苦,而且首先受伤害的人就是自己。

得与失之间源于攀比,或与别人,或与自己的过去,或是跟眼前既得利益与未得利益之间的攀比。人都有长短之处,攀比或使人虚荣,或使人抱怨,这对人良好心态的调整是很不利的。

沈林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每天过着安分守己的平静生活。一天,他接到一个高中同学的聚会电话。自从高中毕业后,他们也是很多年没有见过了,他满怀喜悦地前往赴宴。在宴会上,有的同学经商有道,开着名车,住着豪宅,一副功成名就的派头;有的仕途宽阔,前途似锦。这使得沈林从心中莫名地浮起阵阵尴尬。

回到单位后,他像变了一个人,整天唉声叹气,逢人便说自己心中的烦恼。“这小子现在为什么这么牛,以前考试总是不及格,为什么他能住进豪宅,开着名车?”“我们坐办公室的真是命苦,按我们现在的收入,就是一辈子也买不起一辆名车啊!”他的同事开导他:“我们整天坐在办公室,就是有钱也不用买车啊,再说我们每个月挣的钱也不少,是完全够花的呀!”然而,沈林还是整日郁郁寡欢,后来竟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了。这完全是盲目攀比的心理在作怪,攀比总是伴随着抱怨,使我们的心理无法趋于常态。攀比有时就像一把利剑,刺向自己心灵的深处,而且攀比对人、对己都十分不利,最终伤害的只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不同的,上班谋职也一样。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有些人善于推销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强些,最终的职业取向、职位、薪酬、福利等回报都要好些,而另一些人本自身实力就相差甚远,只能适合做普通员工,却一相情愿地同别人比岗位、比薪酬,这就不切合实际了。

一些人总是对别人的优点望洋兴叹,然后不断地自责,不停地埋怨,甚至认为自己“很没有用,简直是一个废人、多余的人”。如果攀比的结果是使自己陷入自卑和烦恼,那么这样的攀比是不值得的。

人在社会上生存,无论做任何事情,想一步成功都是很难的。只有努力从底层做起的人才能稳扎稳打,能上能下。也许自己工作的地方没有空调,也许每天的工作十分琐碎,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就首先战胜了自己。当遇到烦心事情的时候,用一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话来安慰一下自己,烦闷也就一笑而去了。

有人说:“与他人比是懦夫的行为,与自己比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生没有绝对的输赢,盲目攀比只会搅乱自己的心理平衡。多用积极乐观的眼光看待自己,生活就会多一份快乐与满足。

22岁的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他的同学多数都去了大财团、大公司,只有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10年。10年中,他的生活收入非常低廉,30岁了还买不起房子。而他的同学们已经是月收入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大老板。他们开着高档车,住着大房子,带着漂亮的妻子。而王章程连女朋友都没有。好在他从来不羡慕别人,只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虽然他的生活比别人差了几个等级,但他本人似乎全然不知。在外人看来,王章程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糟的一种。

王章程却不管这些,10年中他默默无闻,如饥似渴地做着自己的研究。在他35岁的时候,他攻克了世界上两项顶尖级数学难题,从此成果迭现,美国十几家大学先后聘请他前去任教。多少年过去,在世界数学界,他被称为“数学之王”。

还有一个人叫包维尔。包维尔自小就十分喜欢摄影,大学毕业后,他对摄影到了痴迷的程度,无心去挣钱工作。从此包维尔过着简单的生活,从不理会自己的生活是富有还是贫穷,只要能够摄影也就够了。他穿着破裤子,吃着最简单的汉堡。在别人眼里,他是困苦贫穷的象征。而包维尔自己却过得异常快乐。在他27岁时,他的人物摄影技术开始登峰造极,成为世界公认的人物摄影大师,并为英国首相拍摄人物照,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至今为全世界一百多位总统、首相拍过人物摄影。请他摄影的世界名流更是数不胜数,排队等候一两年是常事。

正因为他从来不羡慕别人的生活,才会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扰干自己的事,也才能取得如此的成就。

不去羡慕别人,这样你的生活才会变得悠然平静;不去羡慕别人,你的世界才会更宽更广;不去羡慕别人,你的生活才会精彩;不去羡慕别人,你才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完成自己的事业;不去羡慕别人,你才会更加自信。

理性对待高薪诱惑。

高薪常常是跳槽的一大诱惑。跳槽并不是目的,而是接近个人职业目标的方法之一。跳槽前,首先必须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去追求自己想得到的,每一步应该怎么走,这一次跳槽是否是一个很好的跳板?是否这么一跃,就跳向你幸福的未来?

因此,在跳槽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它是否会带来事业的提升,而事业的提升其实也必然带动薪酬的上升。如果跳槽带来的仅是薪酬的上升,事业反而是下降的话,那么就应当尽量避免。

诱人的高薪摆在面前时,很少有人不动心的。在职场上,为高薪诱惑而跳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面对高薪的诱惑而盲目地跳槽,可能会是陷阱,而不是馅饼,跳“槽”不成反跳了“井”!

某名校动漫设计专业的小张在毕业后加入了上海一家知名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大公司的薪资福利水平受工作年资限制较多,刚入行的小张薪水并不是很高。由于网络游戏行业是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人才的缺口非常之大,刚工作两年的小张就常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市场人才紧缺加上对方公司急需人才,对方公司开出的薪水都比他现在的薪水高30%以上。

半年前,在猎头的精心包装下,小张顺利跳槽去了新公司,职位和原来相比差不多,但薪水如他所愿高了不少。本来,小张的成功让大家都很羡慕,可刚工作两个月之后,小张有点泄气,并不时地回想在原来公司的种种好处。

原来,小张以前的东家是一家新成立不久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无论对于刚入行的新人还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都有比较完整的培训体制,新兴公司也有很多机会和岗位去学习和实践,公司技术平台是开放给各个设计工程师的,工程师本身也有很多学习提高的空间,对于自身的技术提高和能力发挥也很有帮助。

而现在的这家公司是一家老牌的网络公司,按部就班地工作是维护公司正常运作的保证,对于工程师来说,只要天天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就好,每天就和工作机器一样地机械劳动,没有过多的机会去提高自己的技术。长此以往,工程师变成了高级操作工。

对于有上进心的小张来说,这样的工作不是他所希望的,薪水是比较满意了,但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让他不甚满意。还很年轻的他不想就这样为了高薪而放弃学习提高的机会,做个大公司的“小螺丝钉”,现在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做出的决定了。

对于小张来说,跳槽本身并没有错,职场上不安于现状,为求得高薪跳槽,在当今是很平常的事,然而,跳槽要成功,一定要遵循职场的游戏规则。

盲目地追求高薪水,不明确自己跳槽的目的,没有平衡自己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很不可取的。还没在一家公司积累到一定的技术,就草草为薪水而跳槽,这样的年轻人缺乏对自己的长远职业规划,所以容易在高薪面前动摇。他们不了解新公司的公司运作和工作环境,而只为高薪而跳槽。

很多年轻人的跳槽并未建立在理性的职业规划的基础之上,这样盲目地跳槽,很可能带来职业生涯的倒退,高薪就好比是“毒药”,而一旦走入了误区,长此以往,将给职业生涯带来不可逆转的不利影响。

在一个行业做久了,或者在一个公司待久了,一些年轻人会产生倦怠,希望有新的挑战。于是,在他们遇到一个高于现有薪酬的公司时,往往会选择跳槽。

实际上,一个有职业规划的年轻人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薪酬,专业能力、经验等资本永远都是你选择跳槽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丰富的产业知识、宽广良好的人际关系、资源整合的能力,还有创新突破的视野都是个人应该掌握的核心能力。如果只是因为高薪而选择一个新的工作,其实是短视近利的做法。

职业发展中最可怕的就是禁不住外面的诱惑,只看到短期利益,忘了自己的职业取向,在职业理想和现实状况的天平发生严重偏移时,本能地选择了后者。

殊不知,如果我们把它放到一生的职业天平来看,却发现它不但不利于职业的发展,而且和职业取向是完全相偏的或者是相违背的。到头来,在外面无奈走了一圈后,还是回到了原来的职业起点,重新回归自己的职业认知和规划。而此时,往往又错失了很多有利于职业积累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里有不少离开的人又回流的原因所在。

当然,选择的同时是与耐得住寂寞、坚持住方向和对自己的自信联系在一起。很多人在选择了一家公司后,由于在短期内不能快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又看到许多朋友和同学都开始飞黄腾达,于是判断自己短期内等待和努力都不会有机会的,便萌生了去意。哪里知道,机会往往就在他离去之后就降临。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面对高薪的诱惑,你可以心动但千万别盲目冲动。要想跳槽,必须对自己做准确的定位。只有真正明白你需要的是什么,找到适合你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之路,那么,高薪就只是时机问题而已!

不抱怨是强者哲学。

职场中,有的人为才华无用武之地而苦恼;有的人为工作不称心而焦急;有的人为工作竭尽全力却无法得到上司赏识而郁闷;有的人为同事的不配合而头疼;有的人为工资偏低而耿耿于怀;有的人为职业发展没有方向而迷茫……并且不幸的是,很多人都采用了抱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烦恼。

我在这家公司前途渺茫,也许永远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看来是没什么发展空间了;老板的抠门让人难以忍受。工资才那么点儿,还要没日没夜地加班,真受不了;这份工作太卑微了,我想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我发现我在这里学不到什么东西,能力没有多少长进,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将会没有任何希望;公司离家太远了,每天来回奔波太累了;……

几乎每个人都向往管理人性化、薪水高、工作轻松的公司。对于很多员工来说,到Google上班简直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职业追求。

一流的办公环境,一日三餐都有五星级中西厨师随时待命,而且完全免费,你可以带宠物上班,零食随用随取,工作累了可以享受免费的按摩和水疗,有20%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干的事情,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装饰自己的办公区域,比如在办公区搭建帐篷或摆上一台跑步机……Google被形容成一个工作的天堂,员工下班后都不想离开办公室,也舍不得跳槽。据称,每25秒就有一份诚恳的求职简历发给Google。

但是,Google不是慈善机构。你不妨扪心自问:如果自己去Google上班,能胜任吗?如果你不能改掉习惯抱怨的毛病,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那么无论你在什么公司,都不会有好的发展。

有好多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心高气傲抑或是眼高手低而做不好工作,在得不到期盼已久的提拔与重用之后,就埋怨企业环境不适合自己,然后开始接二连三地跳槽,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安身立命、施展身手的地方。殊不知,跳槽只是把责任推卸给了环境和别人的借口,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根本不在于外界而在于自身。

只在此山中,不知山外人。论阅历,你比不过那些多跑了几年市场的老员工;论动手能力,你比不过那些多做了几次实践的骨干精英。你唯一可以拿来骄傲乃至炫耀的不过是自认为很渊博的书本知识罢了。如此,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继续犯下同样的错误,从而再度落个精疲力竭、心力交瘁的凄苦下场,而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归向何方。

每一个人的如意工作,都不是从天而降或者是唾手可得的,如果你非要扒拉出种种自己工作不如意的原因,只能说明你自己还很幼稚、缺乏锤炼。抱怨工作不如意,对人生来说永远是个包袱,如果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积极地奋发进取,工作便能得到实质性的改观。

看起来,好像每个人抱怨的似乎都有道理,可是,这样有意义吗,在面对不利的环境或者困境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困顿当作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砺呢?与其牢骚抱怨,不如问问自己:在这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里,我能做些什么?强者靠自己,弱者靠同情,怨天尤人实在于事无补。少抱怨,多行动,才是应对困境的正确方法。爱默生说:“一心朝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同样,我们一心朝着我们的目标努力,又有谁能妨碍我们的上升呢?记住,不抱怨是强者的生存哲学:抱怨者永不成功,成功者永不抱怨。

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曾经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在索尼公司一直非常受欢迎。有个叫大贺典雄的帝国大学高材生,是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在他加入索尼公司之后曾与盛田昭夫争论,盛田昭夫喜欢这个直言无忌的年轻人,非常器重他。

后来出人意料的是,盛田昭夫居然把大贺典雄下放到了生产一线,给一位普通工人做学徒。这让很多员工迷惑不解,甚至怀疑他得罪了盛田昭夫。有人为大贺典雄感到不平,但大贺典雄只是淡淡一笑。

一年后,更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还是学徒工的大贺典雄居然被直接提拔为专业产品总经理,员工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一次员工大会上,盛田昭夫为大家揭开了谜团:“要担任产品总经理的重担,必须要对产品有绝对清楚的了解,这就是我要把大贺典雄下放到基层的原因。让我高兴的是,大贺典雄在他的岗位上干得不错。然而让我坚定提拔的念头的是——整整一年,他在累脏卑微的工作环境下居然没有任何牢骚和抱怨,而且甘之若饴。”

人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不由报以热烈的掌声。5年后,也就是在34岁那年,大贺典雄成为了公司董事会的一员,这在因循守旧的日本企业,简直是前所未闻的奇迹。

西方有句谚语:“无能的水手责怪风向。”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目前的环境不满意,唯一的办法,是让自己战胜环境,超越环境。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说过:“机会看见抱怨者就会远远避开。”喜欢抱怨的人在这个遵循法则的世界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机会隐藏在麻烦里。

有人说:工作的一半是麻烦,另一半是处理麻烦。把麻烦当做朋友,不要敬而远之,否则就会更麻烦。麻烦是朋友,于情,让你懂得爱惜而珍藏;于理,让你学会领悟而豁达;于人,让你学会取舍而宽容。

没有麻烦,工作就没有生机。想要工作得精彩,必须带着麻烦,因为工作是一次旅行,你必然要跋山涉水,走过荆棘。倘若你遗弃了麻烦这个朋友,你永远没有登高望远览胜景的机会,只能停留在原地,做井底之蛙。

在工作中,机会有时候就隐藏在麻烦里,只有那些不怕麻烦的员工才能抓住机会,从而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马上要到下班时间了。快到周末,大家都显得有些慵懒,盘算着怎么休息。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进来问朗格,哪儿能找到一名助手,帮他整理一下资料,因为他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朗格问道:“请问您是干什么的?”他回答:“我们的办公室在一个楼层,我是一位律师。我知道你们这里有速记员。”

朗格本想告诉他,公司的速记员去看体育比赛了,如果那人晚来5分钟,他也会走的。但他说,自己愿意留下来帮他,因为“看比赛以后还有机会,但是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朗格,应该付他多少钱。朗格开玩笑说:“哦,既然是您的工作,那就付我1000美元吧;如果是别人请我帮忙,我可以分文不取。”律师笑了笑,向朗格表示谢意。

朗格不过是开个玩笑,但出乎意料,那位律师竟然当真了。三个月之后,朗格已经忘了此事,律师却找到他,交给他1000美元,并且邀请朗格到他的公司工作,薪水比现在高得多。

我们可以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常常把握不住?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麻烦”的样子。“麻烦”来了,一般人的反应就是逃开,这样就错过了机会。别人让你处理一个难题,也许正是为你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谁的问题谁负责,这是一般人的想法,然而,这样的人充其量算合格;对于一个聪明的人来说,他总是很乐意自找“麻烦”,因为机会就隐藏在麻烦当中。

很多员工总是会被那些所谓的问题难住,于是觉得工作不好开展,找不到出路,越做越难,直至放弃。其实,问题就相当于“出路”,你能够发现、提出的问题越多,你的“出路”就越多。抓住机遇就相当于“选路”,在路多的情况下,才有更多的选择。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但有的员工却把躲避问题看成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处事方法,遇到棘手的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主动绕过去,把问题放在一边,希望问题自己消失。他们在放弃所遇到的问题的时候,没有想到问题的背后可能正孕育着更大的机会。

真正爱岗敬业的人不会躲避问题,也不会被问题困扰而无法脱身,而是透过问题的表面,去把握问题背后的机会。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惧怕问题,更不要逃避问题。只有把问题看做是引导我们前进的导师,我们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句俗语说得好:“嫌货才是买货人。”对你的产品感兴趣的人,才有可能去问更多的问题,千万别把“嫌货问题”当做是麻烦。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不断地发展就会有问题不断地涌现。如果企业风平浪静、顺顺利利,这只能说明企业是在停滞不前或发展还不成熟,从而企业也就没有发展的机会。

联想集团在成立之初,只是为一些国外的企业代理或加工一些电脑的配件。由于其人才、技术的限制,企业的工作效率低下,经常不能满足国外企业的需求,因而失去了许多客户。

在一次为国外著名厂商做显示器的时候,客户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有些强人所难。联想集团经过多次改进后,产品仍然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当时,交货期限将至,客户发出最后通牒,到期交不了货将终止与联想的合作,并且要求联想依照合同承担相关经济责任。

为了维护客户利益和公司的利益,联想集团只能在柳传志的严格监督下,加班加点地改进不合格的地方。经过全体员工的集体努力,联想集团终于在规定的日期做到了让客户满意。这不但维护了企业的信誉,更主要的是加强了双方的合作,促使双方的业务往来越来越密切,同时也为联想的快速成长营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客户的要求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看似无法达到,但只要勇敢去面对,将这种苛刻的条件当成是前进的动力,让问题逼着自己成长,再大的问题也就不会成为问题。假如放弃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够完成目标任务,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信誉,失去合作的机会。

要让问题帮助企业获得发展,不但不能逃避问题,还要主动去寻找和发现市场上潜在的问题,然后主动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躲避问题就相当于躲避机会。对问题置之不理、不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问题,就会使企业因为问题而陷入重重危机之中。只有把问题找出来,经过努力把问题解决掉,才能让企业突破一个个发展的瓶颈,寻找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机会。

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小的时候要解决说话、走路、穿衣的问题;上学的时候,要解决读书、写字的问题;参加工作后,要为企业解决问题。一样的道理,工作中有问题是很正常的,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

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曾说:“任何人都能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只有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才能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无论是处于基层的普通员工,还是身为中层的管理者,那些取得一定成就的杰出人士,都会致力于解决自身的和工作中的问题,努力发现问题,并努力抓住与问题相伴的机遇。一定要记住: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出路。不要拒绝问题,因为,你拒绝了问题,就拒绝了成功的出路!

有原则不怕潜规则。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说:“不要为一个小小的荣誉做出让步,不要因为别人给你一个甜头,或者一个光环,你就去接受所谓领导或高层的握手。不要因为接受了一个体制,而失去了你自由的灵魂。这是作家最重要的态度。”

其实,这不仅是作家最重要的态度,更是所有职业人的处世态度——既要学会运用好潜规则,又要坚守好显原则。

什么是职场潜规则?它是看不见、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一种规则。我们一般所说的职场潜规则大多是指“恶性”潜规则,这是与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相背的。恶性潜规则不仅有损企业形象,而且也不利于员工的长远发展。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会常常看到那些刚刚踏入职场的新人们,尤其是在目前竞争激烈、求职压力大的情况下,有些人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丢失了自己的原则,也渐渐地开始接受了潜规则。其实,如果你是一名有原则的员工,就不需要害怕潜规则。

陈俞倩是某广告公司的一名文职人员,已经工作3年了。在这3年里,她看到很多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很“老道”,也经常遇到身边好心的姐妹们给她说起一些职场的潜规则,但她对这些投机取巧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仍然保持着做人、做事应有的原则。陈俞倩始终相信,只要有原则,就不怕职场潜规则。有一次,陈俞倩和部门主管一起去洽谈一项合作业务,公司定的协议价是6万,而部门主管却记成了5万元。为了不给公司造成损失,陈俞倩果断地在客户面前提醒主管报错了价格,并没有为了给这位主管留面子,主管当时很不高兴,尴尬不已。回到公司后,陈俞倩拿出报价单给主管解释。主管才知道原来确实是他自己记错了,非但没有因此而责怪他,反而因为陈俞倩维护了公司的利益而嘉奖了她。

发生在陈俞倩身边的这种事,我们也会经常遇到或看到,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有些员工往往不愿意得罪领导或同事,而是选择沉默或阿谀奉承,这是职场最普通的一种潜规则。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恶性循环,越没有原则,就越容易掉进职场潜规则的怪圈中。当有一天你不想依照潜规则行事时,却发现自己早已跳不出来了。

有人说:“我有原则啊,可是人家要潜规则我,还能提前通知我不成?”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若是真的坚持原则,被潜规则很难!还有人说:“一辈子坚持原则的人多了,不也一样被潜规则?被潜规则厉害的,还有自杀的呢!”

其实,坚持原则是一件事,而学会灵活运用原则又是一件事。

潜规则在你身边“潜伏”,我们是要做余则成,不动声色地反手还击,各个击破,还是做李涯,强势进攻,弱势败北?

真正的能者其实既非光鲜亮丽被设计的主角,也非平凡无为被忽略的小龙套,而是活在主角与龙套之间却游刃有余的达人。他真正驾驭浪涛,再深的海也只能成为他的坐骑。他不是棋局上的棋子,因为他本身就是棋盘。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敢于“得罪”人,自己首先要心底无私,行得正,充分调查研究,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还需要一定的表达能力;还得有被人误解、中伤、扔石头的心理准备。所以说敢于“得罪”人是一种境界。

1981年,当45岁的杰克·;韦尔奇执掌GE时,这家已经有117年历史的公司机构臃肿,等级森严,对市场反应迟钝,在全球竞争中正走下坡路。按照韦尔奇的理念,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在市场上领先对手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韦尔奇重整结构的衡量标准是:这个企业能否跻身于同行业的前两名,即任何事业部门存在的条件是在市场上“数一数二”,否则就要被砍掉——整顿、关闭或出售。他首先着手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次和冗员,将原来8个层次减到4个层次甚至3个层次,并撤换了部分高层管理人员。此后的几年间,砍掉了25%的企业,削减了10多万份工作,将350个经营单位裁减合并成13个主要的业务部门,卖掉了价值近100亿美元的资产,并新添置了180亿美元的资产,韦尔奇因此得了“中子弹杰克”的绰号。

改革带来了巨大成果,仅从1981年到2001年,GE的股票市值从120亿美元上升到1700亿美元。从1998年开始,GE连续被《金融时报》评为“世界最受尊敬的公司”。

一个真正信仰原则的人,并非表面强大,而是内心非常强大。大地是石头的战场,更是小草的疆场。无论被顽石如何压制,坚韧的小草总能在缝隙中重获生机,甚至将顽石拱起移动。石头的潜规则从来不能真正战胜小草的原则。可见,真正能伤害我们的并非他人!在职场上,我们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有原则的核心就是诚实守信,即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一致、讲信用、守承诺、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在对待工作上,要严于律已、走自己的路子,树自己的风范,要与时俱进、胸怀坦荡、求索创新;在与别人相处上,要宽以待人、谦虚待人、以德服人,要明志平心、善于沟通、勇于合作,要去尽浮云、洗却铅华、保持真我。总之,诚实坦荡,是立身、立言、立行之基石。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不会被职场的潜规则所左右。只有有了自己的原则,我们才能够笑对职场潜规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在成长过程中,内心不断经受周围东西的触动。在遭遇潜规则时,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正如古罗马的战士视荣誉为生命,绝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底线。只要有原则,就不怕潜规则!

只有坚持原则,我们才能到达正确的终点!而放弃努力,被潜规则任由派遣,就会令我们偏离正确的方向!有原则,就不怕潜规则。失败和成功只在一念之间,到底如何选择,这就要看我们自己的意愿了!

高水平对抗不公平。

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觉得世界不公平的感觉,当然职场更加不例外:人们都会觉得为什么我做的多反而拿的工资比别人少;老板怎么不赏识我;我满身才气在这种公司却不受重用;自己的提议总是不被采纳……

职场中似乎总是充满了各种不公平,激起我们的负面情绪,阻碍工作的积极性。

的确,职场中不公平的事情很多。对于这些所谓的不成正比、不公平一定要进行调查,即从行业预期出发,不能从自我定价来判断,因为职场强调的是价值的交换,如果付出的是企业所需要的,那么这就是可以纳入考量的价值,反之则不然。正如有的人工作三年没有升职,而新来的同事工作一年就获得了晋升机会,在前者看来这是何等的不公,而在HR的眼中,这一切都合情合理,因为企业考量的标准是能力而非工龄。

职场上并不存在着绝对公平,当内心产生这种不平感时,首先需要检讨自己,到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才会产生不公平,然后对症下药,根据自己的总结改正缺点。我们不是CEO,也改变不了同事和上司,那就调整自己的心态,“为所当为,顺其自然”。只要自己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就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接受好的或不好的结果,而不是担心害怕、怨天尤人、忿忿不平。

“不公平”绝对不应该成为你抱怨公司和老板、对工作缺乏敬业精神的理由,你必须意识到,职场虽然没有绝对的公平,却有相对公平的竞争规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这个世界的法则。任何一家现代企业,都十分看重员工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作为员工,你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着你的发展成败。如果你总是对自己工作的环境大加挑剔,为你所认为的不公平整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因此耽误了本该做好的本职工作。

从企业用人制度的预设来看,对于中下层员工,企业往往采用人性本恶的出发点,因此制度比较严格,惩罚相对较多,而对于中高层员工,企业秉持的是人性本善的观点,因此设置的更多的是激发和鼓励政策,更加人性化。由此来看,职场人若想降低遭遇不公平的概率,不妨积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升职。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社会是不公平的,我们要试着接受它。”社会上有很多公平的原则,无论是司法体系还是道德准则,都在尽量维护公平。可是即便如此,整个社会也不可能实现完全公平,无论你怎样沮丧,如何抱怨,不公平的现象也不会因此而消失。

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优秀的员工在努力向前,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也曾面临困境,也曾感到不公,甚至被困难逼迫得走投无路,然而,他们并没有固执地抱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和希望,而是勇敢地站了起来,成为生活的主人。在他们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而那些自满于现有工作水平的员工,就像没有被磁化的指南针一样,习惯于在原地不动且没有方向,在工作中常常只是依赖既有的经验,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及探索未知的领域,因此根本无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自身的潜在能力也就始终得不到挖掘,所有的潜能也都在机械地操作中埋没,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消失了。

职场中,总是会遇到一些比较困难或者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很多人采取了消极逃避的态度,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些知难而进、勇于接受挑战、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人,往往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自己赢得了公平的机会。

华尔街的大银行是男性的乐园。不能否认,在人们历来的想象中,华尔街这个操纵着整个世界金融命脉的地方一直是那些身着深色三件套装西服、讲究繁文缛节、聪明过度的白种男人们冒险与游戏的天地。在交易、投资银行等关键部门里,女人所占比重一直很低。管理层中,女性和少数族裔更屈指可数。男人可以带着客户打高尔夫球、去狂饮威士忌,他们的女同事则往往被排斥在外。女人在华尔街升迁的机会远不如男人。在这样的传统中,女人缺少了很多公平竞争的机会。

进入21世纪,这一现象仍然没有明显好转。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金融界,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中,有2/3是男性,其中以白人占绝大多数。高级管理人员中,4/5是白人男性。交易、投资银行部、经纪人领域,白人男性占七成。

然而,这种情况在摩根大通发生了改变。2006年度,在香港美国商会和南华早报联合举办的“最具影响力女性”颁奖典礼上,“杰出女性”这一称号被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兼主席李晶获得。

“相信自己、相信梦想,并且勇于追求卓越”是李晶的座右铭。李晶对此深有感触地表示,勤奋、梦想、激情,对于成功来说,缺一不可。“这个行业成功的关键就是勇于进取,勤奋而又热情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付出了自己110%的热情在工作上,而且我极度渴望在这个行业中获得成功。因为工作,每年我要去世界很多地方,甚至一年环球好几次,但我不觉疲倦反而非常兴奋。”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生活非常艰苦。那时候的中国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李晶刚去美国的寄宿学校,很难接受美国的教育模式和他们的文化。这对当时英语说得不大好而且是在哈佛求学的李晶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但这一连串的打击反而激发了她去战胜它们的斗志。

正是凭借着自己优秀的工作水平,使摩根大通的四位精英女性获得了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并用自己的成功向世人证明:不断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人,是可以创造公平的,华尔街也可以是女人奋斗的天地。现在,摩根大通女性雇员的比例高于男性,女性在摩根大通拥有了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不要企图用抱怨赢得公平,要用实力说话,用事实证明,我们要像所有勇于进取的成功者一样,用自己的努力与勤奋去赢得公平的机会。

学会遗忘那句我们在小时候挂在嘴边的话:这不公平。不要将一切寄托于公平,若道命运,休谈公平。想要公平,最好的办法是提高自己的水平,用实力说话,用行动证明。努力搏出位、搏上位,登上成功之巅,把不公平踩在脚下!

永远要用微笑对待工作或生活中的不公平。领导的用人原则是:有德有才破格任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尽量不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因为手下强了,才出成绩,这样领导才有面子,所以在相差不多的情况下,领导用人有时是不公平的。站着领导角度想一想你也会理解一些事情。笑着对待不公平,你会得到公平的,微笑自己做主,激情成就未来。

同类推荐
  • 你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

    你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

    本书通过“现象透视、专家评析、走出误区、特别提示”四个部分,针对求职者容易犯的错误,总结、细分出求职道路上的52个误区。
  • 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敢下“狠”手才能成功改变命运,这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没背景、没关系、没资历、没学历,都不是足以致命的缺陷,只要我们对自己敢下“狠”手,就能改变命运,从低谷走向人生高潮。这是一个“残酷”的社会,强者以弱者为食,激烈的竞争容不得弱者偏居一隅,要想不被“吃掉”,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逼迫自己变狠。
  • 机会就在你身边

    机会就在你身边

    《机会就在你身边》是一本充满激励而理性的书,它与那些教你追求迅速致富的书完全不同。作者告诫我们,成功是一种高尚的追求,当我们以高尚的行为去获得成功时,对人类的贡献要比我们穷困时所能做的多得多。这篇演讲达6000多次,鼓舞了成千上万的民众和两代美国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正是通过这条朴素的道理成功地将美国建设成为一个日益强盛的国家,这条道理就是:一切美好的事物现在可能恰恰就在你的身边。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被带到这个世界,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一一去帮助别人。作者不仅用他的演讲激励人们奋进,而且将演讲所得资助了许多穷困的、需要帮助的高中毕业生继续接受大学教育。
  • 非常道

    非常道

    本书以大量的实例和故事,向人们提示应走出思维定式,摆脱惯常思维,以不同的思维去处理事情,才能走出困境,解决矛盾乃至取得成功。
  • 放空,就能过得轻松

    放空,就能过得轻松

    一本让自己学会减少欲望、减少压力、减少心理负担,化繁为简,走向轻松快乐的心灵指南。
热门推荐
  • 沙砾掩埋过的记忆

    沙砾掩埋过的记忆

    沐夏夕,忘掉的记忆,被自己对他的无视而唤醒,俩个人在一起却如同陌生人一般,他看着他心痛,她看着他云淡风轻,到最后才知道谁错了,才知道被伤遍体鳞伤的那个人不是自己,而是他,想要回头,但命运怎么可能让他她如愿以偿!!
  • 问天何为人问天何为道

    问天何为人问天何为道

    来自仙界的夜风,天生圣人,却被自己最亲的抽取圣人骨,父母为了夜风讨回公道,却被族中长老重伤,被逼无奈之下父母带着夜风逃离仙界,来到人间,当夜风得知真相以后看她如何反了这~天
  • 我家王妃太招人

    我家王妃太招人

    我睁开眼,清风明月是你,花草树木是你,翰海山河也是你,于是,我闭上眼,梦里星辰都是你。
  • 我的风和雨和夜和雷

    我的风和雨和夜和雷

    每年都会有那么几天,夜里风雨交加时而打雷,也就是这里我见到了你。
  • 异界七神

    异界七神

    21世纪全球最大的组织里,最优秀的七人,在一次任务中神秘消失,这便成了一个未解之谜……但组织上层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他们这次神秘消失便等于——死亡。但他们却是不知道,正是因为这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让七人到了另一个时空,另一个空间,七人就在那造就了一段传奇中的传奇。其实七人完全不一样,就像,这个人是炼斗气的,而那个又是修魔法的……但,也是因为这七人那天衣无缝的默契,一起创造出了一段神话!
  • King Edward the Third

    King Edward the Thi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一路我们忘记了哭泣

    这一路我们忘记了哭泣

    在漫漫雪夜,是谁遗失了他的爱情,花朵,他们是上天派来的使者,送给那些爱的彻底的人,可是,你知不知道,爱的彻底就痛的撕心裂肺。最后,他们的结局……静静凝望着对方,仿佛隔了几个世纪。想拥抱,可怎么也抓不到,他渐渐变得透明世界变得黑暗了,什么也看不见他们这一世注定是灰暗的,在他们再次相遇后,韩晓筱的病情空袭而来,他,在她病的快要死的时候出现了车祸,可在他死了之后,她却活了下来她不知道,其实,她的命是由他的一切换来的。有的人,快快乐乐一生有的人,永远找不到属于她那一份久违的爱情
  • 心灵减压手册

    心灵减压手册

    让大忙人心灵小憩的小小港湾,将心灵提升一个境界,让幸福提升一个层次。
  • 雨露兮拾

    雨露兮拾

    大学还未毕业的美男子在咖啡馆里打工偶遇校花,她发誓再也不谈恋爱。再见面时,他却发现她躺在电线杆下,机缘巧合来到男生宿舍。舍友见状不津打趣,冰冷男神终于开窍啦?泡到的还是校花级别!
  • 莫名其妙的西游

    莫名其妙的西游

    “嘿,族长你个死变态!还看,还有那边的两个火箭队,你们够了。”站在门口的少年捂脸假如你路遇河神,你想丢些什么?发色决定战斗力?老实交代,你们和七龙珠什么关系!浩瀚宇宙中,无边的飞船尽数全灭,只是因为某人一言。总有一天我会和我的伙伴们站在世界之巅高声宣布:“我不会轻易狗带!”“什么,女主是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