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17600000005

第5章 二三十年代涌现的诗人(1)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渐渐沉寂。1919年初,巴黎和会开幕,凡尔赛宫内经过5个多月的唇枪舌剑、讨价还价,列强对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终于尘埃落定,仿佛从此天下太平了。不过,巴黎和会刚一落幕,就爆发了几场局部战争——20年代初的土耳其独立战争以及波兰与苏俄之间的战争。一些欧洲国家内部也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从20年代起,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进一步巩固,共产党在欧洲各国兴起并日益壮大。但同时,信奉法西斯主义的墨索里尼也在意大利上台,开始对外推行扩张政策,入侵周边国家。在德国,希特勒领导纳粹党徒在啤酒馆暴动失败后,却不断发展壮大,并于1933年初窃取了德国政权。此后,纳粹德国不断并吞周边国家,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到了1939年,最终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此前,西班牙已陷入内战的烽火,佛朗哥最终夺取了政权,开始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实行长达数十年的独裁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战场上枪林弹雨,集中营里苦难深重,大批犹太人死在纳粹的屠刀之下。在那些社会动荡的年代,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很多有名和无名诗人都写下了或澎湃或沉思的诗篇。

不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余年,欧洲也相对安宁,这为诗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此时的欧洲诗坛可谓气象万千,诗人佳作迭出。192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诗人叶芝虽已步入晚年,却壮心不已,继续推出了一系列诗歌和散文大作;美国诗人庞德活虽然生于美利坚,此时却活跃于欧洲大陆,在意象中寻求出路,还帮助T·S.艾略特在1922年发表了“20世纪最重要的诗篇之一”、现代主义经典长诗《荒原》,赢得一片喝彩声。里尔克把自己关在瑞士的一座古堡里面,在经历了一场“灵感的风暴”后,终于完成了始于一战前的《杜伊诺哀歌》,还完成了《献给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在安达卢西亚的格拉纳达,年轻的洛尔迦漫步在苍翠的橘子丛中,或徜徉在山坡上的阿尔罕布拉宫里,吟唱着“深歌”,但不久便罹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诗坛上发生的最大事件,莫过于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出现、兴起与发展,以及超现实主义诗人团体的建立。1924年,身为医生的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列东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聚集起了一批锐意创新的年轻诗人——苏波、艾吕雅、德斯诺斯、阿拉贡、阿尔托……1929-1941年,超现实主义到达了鼎盛时期,成为20世纪世界诗坛上最具影响力的大事。在这期间,他们举办了十几次国际超现实主义展览会,使得这种诗歌手法逐渐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而且后来还随着二战的爆发,该流派的许多诗人被迫流亡他乡,离开了欧洲,这又使得它进一步扩展到欧洲之外的地方,逐渐成为一种真正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诗歌创作手法。

1

本辑中收入的8位诗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与文学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生于20世纪的前10年,童年或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战,在二三十年代度过了自己的青年时光,接着又经历了二战,目击、经历和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正是两次大战之间的那段时期,他们开始创作并发表诗歌,或崭露头角,或已小有名气。

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间面朝大海的地下室公寓里面,用瑞典语写作的芬兰诗人贡纳尔·比约林(1887-1960)长期生活在贫困中,但他却像隐士一般忘我的写诗。他因为是同性恋者而一生饱受社会排斥,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创作热情。尽管公众难以理解和接受他的那些比较朦胧的抒情短诗,但他却拥有很多朋友、赞美者和支持者,每年不断有来自芬兰各地的青年诗人和艺术家到那间地下室公寓去拜访他。从20年代到50年代,他整整出版了20余部诗集,成为20世纪上半叶芬兰现代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著名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就曾受其影响。

同样生活在北欧的挪威诗人奥拉夫·H·豪格(1908-1914),虽然从20年代开始写诗,但由于性格内向而被湮没了很多年。大约20年前,具有挪威血统的美国诗人罗伯特·勃莱向我推荐了他,并送来一本他所英译的薄薄的豪格诗集。读过豪格的作品之后,我便被他的生活与诗歌吸引住了。这位北欧隐士几乎一生都生活在挪威峡湾中的一个小渔村,不求功名,仅靠种植一英亩苹果园为生,是一位真正的园丁,更是一位安静的诗人。平时,他或采摘果子,或独酌自酿的苹果酒,或阅读中国古典诗歌,与世无争,过着陶潜式的田园生活,其作品没有鸿篇巨制,却犹如一颗颗小巧的珍珠,朴质的外表下隐藏着熠熠生辉的品质,只不过需要读者的目光去将它们轻轻抚摸,你一定会有意外收获。

隔着波罗的海,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遥遥相望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尽管在地理上更靠近北欧,但在诗歌地缘上却有些复杂:苏联解体之前,它们曾是这个大国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尽管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留下了一批原来生活在“铁幕”之下的优秀诗人。不过,立陶宛的亨利卡斯·拉道斯卡斯(1910-1970)却没等到“铁幕”崩溃就去世了。拉道斯卡斯在30年代成名,成为20世纪中叶立陶宛诗歌的一个重要代表。不过他似乎运气不佳:刚刚在文学界声名鹊起,便迎来了二战的硝烟。他在自己的祖国经历了战争,战争结束时又成功地逃往西方,这样的经历让他充满了个人的诗歌幻觉。读他的诗,你可以感受到立陶宛的诗歌传统:缓慢的抒情中隐藏着淡淡的忧伤;你可以随着他的诗句穿过白杨树林,漫步在微微起伏的山冈上;或者进入梦境,发现格列柯绘画似的风景;或者跟他一起阅读历史神话,一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他的声音只属于立陶宛,只属于波罗的海。

在法兰西的诺曼底地区,也同样诞生过一位为人低调,诗风朴实的诗人让·福兰(1903-1971)。这位做过律师和法官的诗人无疑是20世纪法国诗歌的一个异数,他的作品被多数法国诗选和欧洲诗选收录。很多年来,这位诗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行走在人、事、物之间——昆虫、植物、小村、仓鸮、主妇、隐居者,用自己的笔从不同角度把这些日常景物呈现得栩栩如生。福兰为同时代的法国诗歌开辟了一条途径——朴质、短小与完整,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微型诗”——小小的细节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难怪福兰诗歌的英译者、美国著名诗人W·S·默温曾感叹地说,福兰的诗是“在沉寂的地面上,部分是习惯,部分是宣告某种无情光辉的不变仪式”。其实,像福兰一样沉迷于自然和客观的诗人还不少,马克斯·雅各布、弗朗西斯·蓬热……他们的诗风成为了法兰西诗歌的一大传统。而在他们当中,福兰则自有特色,那种朴质、淡然而深邃的内涵,有待你去发掘。

2

在意大利诗坛上,继“隐逸派”之后又出现了“第三代诗人”。这一代诗人既继承了前辈的诗歌传统,又有所发展。这样的特色恰好反映在其代表人物之一列奥纳多·西尼斯加利(1908-1981)的诗里。在这位画家出身的诗人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清晰的自然意象:亚平宁山脉中的溪谷、照射到溪谷中的光芒、古老的橡树、探出地洞的鼹鼠……当然,其中还少不了人:你或者我。这样的诗句绝不会让你心情躁动,相反,如果你细细品读或聆听下去,便会沉浸在意大利燕子的呢喃中,沉浸在某一个秋夜或者春夜,久久不愿释卷。

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斯洛文尼亚,出现过一些优秀诗人,爱德瓦德·科奇贝克(1904-1981)就是其中之一。二战后,这位曾经的反纳粹斗士一度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却因不同政见和创作上的“存在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而饱受诟病,长期遭受压制,这些个人境遇都反映在他的作品里面。科奇贝克通过对日常事件的描述与挖掘,集中反映了他本人,也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境遇。读他的诗作,可以感觉到这位诗人一直在黑暗中寻找真理之光,一次次伸出手去,又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跌倒,但又一次次站起来,因而他在黑暗中反讽也与众不同。读他的诗,你可以沉浸在一种深远的悲伤之中,悲伤之余,却能透过黑暗看到光明和希望。

与传统的希腊诗歌相比,希腊诗人扬尼斯·里索斯(1909-1990)的创作风格有着很大不同,因而显得颇有些“离经叛道”。但正是这样的“离经叛道”才让他独树一帜。20多年前,我仅仅是从英文版《现代世界文学指南·希腊文学》中读到了他的一首名叫《听得见的与听不见的》的短诗,从此便喜欢上了他的作品,并开始不遗余力地搜寻他的诗集,迄今已有多卷放在手边,时常读一下。读里索斯的诗,就是频频与意外相遇,与一个个你不熟悉的世界相遇,它们总会让你惊叹。里索斯似乎总在叙事,几乎每一首诗都有一个场景,那种情节性很强的铺垫,都是为了让你意外:你可以从他的诗句间感受到一种“无限诗意”,却又无法界定那是什么,这就是里索斯的境界及其诗歌所创造的神秘之所在。他的长诗,结构也十分独特:先以一段气氛神秘的叙述性散文类文字作为开场,然后才进入诗歌本身,最后又以一段这样的文字结尾。这些特色,可以在本书选取的他的长诗《月光奏鸣曲》中读到。

几十年来,对于中国读者,大卫·盖斯科因(1916-2001)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容易被人忽略的名字。尽管这位英国超现实主义诗人曾与狄兰·托马斯齐名,但其作品在中国鲜有介绍。在20世纪80年代末,经原籍英国的加拿大超现实主义诗人迈克尔·布洛克介绍,我收到了盖斯科因亲自寄来的签名本诗集。当时读他的诗非常激动,因为在那个年代,读到那种超现实主义呓语般的诗句,让人颇感新颖,也颇感意外。读他的诗,尽管有时会觉得有些晦涩,但你始终会感觉自己在不断进入一道又一道梦幻之门,置身于梦境。

成名于两次大战之间的特色诗人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在这批诗人的鼓舞和影响下,后来一代诗人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逐渐成长起来,并在诗坛上或崭露头角,或大显身手。

【芬兰】贡纳尔·比约林

贡纳尔·比约林,20世纪芬兰瑞典语诗人。生于赫尔辛基,1901-1902年在陆军军官学校学习,不久进入赫尔辛基大学攻读哲学,试图通过成为哲学家来改变自己的人生。1915年,他从大学毕业后,做过教师,但不久便全职投身于诗歌事业。20世纪20年代,在达达主义及其他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他开始探索新诗艺,最终创造出一种达达主义与表现主义融合的独特风格。1922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休息日》,这部诗集比较独特,多由散文诗和和警句构成。此后,他又陆续推出了20部诗集,主要有《十字架与誓约》(1925)、《然而紫罗兰在海洋上吹拂》(1936)、《那种罪孽即蓝色指甲》(1936)、《我知道你》(1938)、《话语,而非别的东西》(1945)、《我们的猫生活时辰》(1949)、《你们去吧,词语》(1955)等。

比约林是20世纪上半期芬兰瑞典语抒情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自己早年的诗风称为“普遍的达达个人主义”,30年代开始,他精心创造了一种诗风,被称为“遗漏句子的部分”或“打破句法”。他的诗歌以日常语言为中心,常常使用最常见的词语,却创造出最罕见的诗意。他的诗洋溢着亲切、可感知的生活的神秘性,这使他成为“真实生活的诗人”。他那种短小、明快的、富于暗示性的抒情诗是从“手稿堆成的群山”里提炼出来的,其独特、清晰、抒情的句法使他的诗风非常个性化,在20世纪北欧诗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颤抖,手,还有绝望

颤抖,手,还有绝望

你有一种权利,你有一个家

你住在那闪烁的微光中,那光芒中

那血液和消亡的事物中

在闪烁的微光中,幸福中

你居住,你有一个家

在往事的

在祝福的

永恒之爱的

在永远不朽的

在不可渗透的

微暗与光明中

它长着你的脚

你的手犹如造物主一样柔韧

无形的线从你四周穿过

眼睛从夜里

闪耀发光。

我没有鸟名和植物课本

我没有鸟名和植物课本

我从自身中说话

如果我听见我寻找的

那个嗓音

我就找到了话语:来吧,

话语,不可理解的

话语,而并非别的东西。

当白昼不存在

当白昼不存在

早晨就不闪耀

但那就是伟大的前夕时刻。

不会再有花期

不会再有春天

花朵不会芳香四溢

我眼里不会有光辉

面颊不会有色彩

动作不会随风而逝。

挣扎不会编织冠冕

我不会有芳香的叶片

我会

消失。

你的饥饿你的痛苦

你的饥饿你的痛苦

就像草叶散发的气味

就像痛苦的斗篷

万物的恐惧

哭喊是为了哭喊

哭喊在那契约安静的大厅里

在沉寂那命定的契约里

所有的光都像狐火

它被扫走的五彩纸屑

是夜间沼泽上闪忽的磷火磷火

唉,你绝望

又像是光!

同类推荐
  • 有所不为(林语堂全集12)

    有所不为(林语堂全集12)

    本书主要分为两篇,收录了他的《剪拂集》与《大荒集》,前者是他第一本文集,其宗旨是在说明:“文集是文人的韵事。”关于《大荒集》,林语堂说,是想给人以含意捉摸不定,不知如何解法,或是有许多解法的感觉。本书延续了林语堂先生一贯的文字风格,既透视社会,融合中西文化,也谈读书作文与智慧人生,是林语堂洞幽烛微,精辟睿智人生的写照。语言轻松幽默,朴实不失揶揄,常常在细节处显出大智慧,意韵幽长,引人入胜。
  • 36岁,人生半熟

    36岁,人生半熟

    《36岁,人生半熟》是一个人即将步入中年时的自我反思和发现。27篇随笔篇幅短小而论述入里,有作者寻找自生生命方向之际的刹那体悟,亦是其人生哲学的阶段阐述。质朴静美的文字,以简单包容复杂,以天真启示世故,流泻“人生半熟”之美。面对众多困扰时代众人的谜题,始终坚持本心,选择将障碍看作生活的历练,珍惜生命中的已拥有,逃离不必要的欲望,努力去过自己选择的理想生活。如此,才会在一地鸡毛的真实中,“最珍惜的还是那一点天真”;如此,也才能“心中常得静水流深,如茫茫在外有家,如大雨倾盆而下时,有个着落处”。
  • 米沃什词典:一部20世纪的回忆录

    米沃什词典:一部20世纪的回忆录

    《米沃什词典》就是这样一件替代品。它替代了一部长篇小说,一篇关于整个20世纪的文章,一部回忆录。书中所记的每一个人,都在一个网络中活动,相互阐释,相互依赖,并与20世纪的某些史实相关联。“词典”(Abecadlo)是波兰特有的文学形式,由短文(词条)组成的松散文体,文章按词条名首字母的顺序编排。《米沃什词典》是米沃什亲自经历与见证的20世纪。与他一起到过人间的天堂或地狱的人,几乎都已去了幽灵王国。
  • 开封,开封

    开封,开封

    李俊功著《开封,开封》为文鼎中原,河南省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的《雅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爱情诗歌集之一,作者是公元前960年登基的以色列王所罗门。历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文人雅士对《雅歌》进行了许多美好的解读,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但《雅歌》真的只是在讲所罗门与书拉密女的爱情吗?
热门推荐
  • 辰人故事

    辰人故事

    体质特殊的小师妹,因修行进度极为缓慢,受尽门内弟子白眼,偶然得到大师兄帮助,小师妹实力突飞猛进,两人也因此互生情愫。一个宗门任务让大师兄产生隔阂……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娇女为将:祸国妖妃

    娇女为将:祸国妖妃

    从前,她是人人皆知的小霸王,一夜之间,风云突变,家破人亡。她迅速崛起,成为一代女将。她忠心耿耿,却遭算计,败在“自己人”手上,亲眼目睹心爱之人死在战场.....由此,一代妖妃祸国而生。(简介无能,看文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篮球世界之亦帆神话

    篮球世界之亦帆神话

    这是个运动的时代,而篮球是运动的主流!这个时代,篮球,无数少年为之疯狂、着迷,只因它的“魔性”,激情与火热!而他呢,只是这其中的一员,但他有“野心”,或许这就是他后来成就非凡的原因!他是怎样一个人呢?喔!这样形容吧!他对篮球的领悟,人们望尘莫及;他演绎的人生传奇,人们叹为观止;他的风云事迹,人们津津乐道!他,是篮球的知己;他,是为篮球而生;他,是篮球界的神话;他,是章亦帆!
  • 劫云九啸

    劫云九啸

    当没有灵蕴的他,凭借着一身琴艺啸动九宵劫云之时;当身为妖族太子以破碎妖身证得大道之时。天下只剩两个声音,分别是幕辰,白月初。殊不知,乃是一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的催化剂

    你是我的催化剂

    江苒:我以为我这辈子都不会想谈恋爱,直到遇见了你……温南璟:你是我的1号元素和8号元素缺一不可。…………可是后来的他们又如何了呢???【温南璟and江苒:任时间更迭,我爱你如初】(恋爱小白和化学系男主的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