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8800000056

第56章 初为帝师遭挑战

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曾担任同治帝的老师,他去世后,皇太后出于优礼慰勉之意,命翁同龢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辅导年幼的同治帝读书。弘德殿乃是穆宗同治皇帝的读书之地,同治元年(1862年)翁心存、祁郡藻等担任穆宗的“师傅”,就是在弘德殿教读的。现在两宫皇太后再把翁心存遗下的“师傅”之任交给了翁同龢,谕旨中还叫他“勉承先人未竟之志”。这一分异常的恩礼,真可说是难得的“殊遇”。翁同龢此时30岁出头,真是年轻的帝师,但他教学有方,深受小皇帝的喜爱,也颇为两宫皇太后看重。俗语云:“枪打出头鸟”,教学的成功给他带来了欢乐,也带来很多麻烦和苦恼。从资历上看,他入值弘德殿时间较晚,年龄又小,因而引起了“满洲诸公”的妒忌。妒忌最厉害的是徐桐。徐桐见太后经常称赞翁同龢,不表扬自己,急得直吐血。于是,他表面对翁彬彬有礼,暗中却挑拨翁和谙达们的关系,常在背后搞些小动作。

按清代书房的规矩,皇帝出入书房,师傅和谙达(满语教师)们都要站好队,在门口迎送皇帝。站队时,谙达们只能站在汉族师傅的后面。于是,谙达们心里不服气,觉得这样是低人一等。最使他们不满的是,师傅们可以坐着进讲,而谙达们则只能站着授书。谙达们几次想推翻这个规定,都没有成功。

翁同龢在同治四年(1865年)十二月初十日第一次进讲时,就遇到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他早已知道书房中的“站”“坐”之争。这个争端始于醇亲王奕同治四年(1865年)取代恭亲王奕任弘德殿稽查。一次,他传皇太后谕旨,命授读者在案旁就坐,其余的人可暂时退出书房,但他没说明其余的人是否可以侍坐。奕传了这个语意不明的旨意后,一些谙达认为有机可乘,教满语的谙达伊精阿首先公开在旁边坐着。不久,奕发现了这个现象,立即弹劾伊精阿,制止谙达在书房就坐。于是,谙达们愤愤不平,议论纷纷,要求改变这一不合理的规定。

翁同龢第一次入值弘德殿,觉得自己年纪轻轻,看见岁数比自己大得多的谙达们站着,而自己却要坐着,于心不安,尤其是知道“站”“坐”之争的内幕后,怕招来议论,因而对是否就座一时有些犹豫。但他又一想,这是大清旧制,不可随便更易,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谦虚而顿改旧制。想到这,他就毅然决然地入座进讲。

谙达们没有达到目的,便迁怒于汉族师傅。而徐桐则利用自己一半旗人的身份,挑动谙达们把不满情绪集中到翁同龢身上,掀起了反对翁同龢的小风波。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在徐桐的挑动下,谙达奕庆、桂清等人相继“掀腾”,在授课时也仿汉人师傅例就座。翁同龢不知是计,就以一个卫道士的身份公开表示反对,认为这个规矩沿袭已久,若要更改,须请旨方可。翁的态度加深了谙达们对他的怨恨。于是,他们故意延长自己膳前授课的时间,挤掉翁同龢讲授汉功课的时间,企图要翁同龢担当授读“不尽心”的责任。

同治七年(1868年),书房改为整功课。整功课极其繁重,小皇帝早五点起床,六点上课。冬季天还没亮,小皇帝就已到书房了。一天下来,读生书、背熟书、练字、默写、温课、写诗、作论、拉弓、打枪,真是又忙又累。在上课的同时,又要参加很多仪式,往往影响功课进度,加重课业负担,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哪能堪此重负,因而经常生病,上课时也常常无精打采。另外,当时两宫太后又张罗给小皇帝选秀女,同治帝越发神思不定,因而功课进展十分缓慢。

本来课业负担就很重,而谙达们为了与翁同龢争夺授课时间,又不断加大满语的课业量,有时一讲就是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最后连小皇帝用膳的时间都被挤占了,两宫太后不得不空腹等着小皇帝下课进膳。进了膳后,小皇帝早已累得筋疲力竭,就是你翁同龢讲得再好,对一个已经打不起精神的学生也是无可奈何的了。这样,帝师们争斗的结果,牺牲的首先是小皇帝。

翁同龢鉴于小皇帝课业负担过重,想在教学方法上做一些改良。他采取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一会儿领着读,一会儿教他写字,一会儿又让他下来走动走动。他的这些改良方法遭到了倭仁、徐桐的反对。倭、徐在小皇帝情绪不佳、精神不聚之时,往往采用罚读、罚写的办法,逼迫小皇帝学自己教的课。尤其是倭仁,对自己讲的《尚书》要求极严,常让小皇帝默写《尚书》段落。小皇帝本来对这门课就不感兴趣,又让他把大段大段的课文背熟,真是难上加难。默写时,往往半天想不起来,急得直冒汗。连别的师傅都觉得于心不忍,但倭仁仍然严肃地瞪着眼睛看着,从不肯提示一个字。这样一来,小皇帝对这门课更是感到厌恶,不愿学了。

翁同龢反对这种教育方法,认为罚读罚写于事无补,主张“顺情劝诱”,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小皇帝的学习兴趣。但这些建议遭到徐桐的反对,他指责翁同龢是“另开台面”,“借此取悦圣心”,是向小皇帝献媚买好。这些议论传到翁的耳朵里,气得他“肝气作痛”。

由于他们常罚读罚写,又加之谙达们故意延长满语课时间,翁同龢膳后的课时大多被侵占,有一次膳前竟拖到下午两点,膳后课几乎全部挤掉。翁同龢焦急万分,而徐桐和谙达们则暗中高兴,私下里幸灾乐祸地说:“这下有翁叔平好瞧的。”见翁同龢整天愁眉苦脸,认为可把这个年轻气盛的帝师给“降”住了。

小皇帝可遭罪了。喜欢上的课没多少时间,而不喜欢上的课却没完没了,一天累得连话都懒得说,偶尔想轻松一下,说几句笑话,或画个小人什么的,立即惹出师傅们喋喋不休的一套大道理。这样一来,他身心交瘁,常闹小毛病。小皇帝也乐得生病,因为那样可以免去书房之苦。

两宫太后见小皇帝学业进展不大,还经常生病,心中忧虑,每次在翁同龢帘前进讲时,都细问小皇帝功课,并告诉他皇上易于疲倦,胃口不好。翁同龢明知这是因徐桐和谙达们作祟,加重了小皇帝的身心负担,但这话又说不出口;只是自言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增进皇上学习兴趣,对问题的实质避而不谈。

但人的忍耐终是有限的。翁同龢看到师傅、谙达们的争课影响了小皇帝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深感内疚和不安。无论是从师生感情出发,还是忠君责任感的驱使,他终于抛弃了个人的恩怨得失,向醇亲王诉说了自己的苦衷。醇亲王很同情他,就向两宫太后陈奏改良授课制度,翁同龢又与他协商解决办法,取得李鸿藻的支持。在醇亲王和李鸿藻的建议下,两宫皇太后正式传谕,满功课改在膳后上,时间不必过长;并要李鸿藻多抽出些时间,常去书房进讲。

满功课改在膳后的规定一公布,立即遭到谙达们的反对。在他们的鼓动和唆使下,宗人府理事官阿里汉陈奏:满功课改在膳后是重汉抑满,违犯祖规,大为不妥。太后见到这个奏折后,十分生气,斥之为无知妄言,把原折掷还,并再次传谕:嗣后膳前专读汉书,可用六刻钟;满语改在膳后,毋庸多读,酌减为要。在两宫太后出面干预下,抢占课时间问题才得到解决。

帝师们的争斗给翁同龢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使他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同时,经过这番折腾,小皇帝的学习兴趣锐减,功课不好。西太后为此屡加斥责,说师傅们教导不力,甚至有一天竟说出了“恨不得我自己来教”的牢骚话。这些严谕责备,虽不是指翁同龢,但他心里也是惴惴不安。这时,又遇李鸿藻嗣母姚太夫人病逝,李遂力请回籍“丁忧”。这样,翁同龢感到自己势孤力单,书房颓局难挽,曾一度产生辞职之念。但他一想到国家多难,皇上典学未成,为臣责任重大,不忍离去,因而极力克制,坚持下来。

同治七年(1868年)十月,李鸿藻守孝满复任,仍在弘德殿、军机大臣上行走。他回到书房后,在翁同龢的支持下,全力整顿书房。鉴于徐桐讲课效果太差,同治帝实在听不懂,李认为他难胜进讲重任,便奏请两宫皇太后将他撤下,改由翁同龢领讲。李的奏请得到批准,从此翁同龢取代了徐桐的位置。徐桐被撤后,气得大发牢骚,说翁、李二人互相标榜,存心打击他。翁、李则不以为然,全力进讲,同治帝的学业渐有起色。但不久之后,同治十年(1871年),翁母病逝,翁同龢回籍守孝。

令他没想到的是,在他回籍丁忧的三年间,年少的同治帝缺少管束,受恭亲王长子载澄的引诱,偷偷潜出宫,去烟街柳巷鬼混,不久,同治帝染上了梅毒。

原来,同治帝微服私游时所流连的地方,大多是一些普通妓馆,光顾的嫖客种类繁多,人物极滥,妓女接客也是毫无选择,兼收并蓄,因而最易于传染性病。同治帝不知深浅,纵淫无度,在这潭脏水里游来泡去,乐而忘忧,不知不觉,便染上了性病。

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的一天,太监在给同治帝洗澡时,发现他肩背等处,有许多玫瑰样的斑疹。同治帝立即传来太医来看,太医李德立诊视一会儿,眉头不禁一皱,问道:“皇上,身上痒不痒?”同治帝答道:“没感到痒。”李德立一听吓坏了,但嘴上却说:“不要紧。”

根据李德立的经验,这斑疹十有八九是梅毒疹。但说皇上得淫病,事关帝德清名,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他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出来。于是,他就草草地给皇上开了副清热解毒的药,同治帝喝了后,果然红斑渐退,大家便以为万事大吉了。

但在亲政以后,同治帝健康每况愈下。尤其在圆明园之争前后,他更加放纵地私游取乐,并借“查看园工”、“行围”和“校阅”之名,在京郊一带大尽游兴。但此时他已痛感性病的折磨:感到下身痛痒难忍。同治十三年(1874年)春天,他去西山扫墓踏青时,在路旁数以万计跪迎的官民面前,竟痛得直不起腰来,让臣民见到的只是一个面色苍白、未老先衰、佝偻虚弱的病态天子。

很快,同治帝腰部出现溃烂。后又向全身蔓延,在颈、胳膊、膝上都出现痘颗,这些痘颗又迅速溃破流脓。他脉息弱而无力,腰部两个烂洞不停地流着脓和腥水,而且溃烂的根盘极大,脓水不仅向外流,而且向体内深处流,外面的烂口很大,而里面究竟烂了多深多宽,一时看不出来,太医感到十分棘手。

同治十四年十二月五日(1875年1月12日)下午5时,同治帝瞑目而逝,年仅19岁。

穆宗之崩,对于翁同龢的打击极大。原来清宫有一远为前明所不及的传统,即是尊师;自雍正朝创建不立储而秘密择贤,传大位于身后的制度以来,翰林得派在皇子皇孙读书的上书房“行走”,充任师傅,往往即是仕途中康庄的开始。倘或学生得为天子,那就不仅入阁拜相为指间事;子孙亦如家有丹书铁券,除大逆不道以外,他罪皆可免死,如翁同龢即是一个极明显的例子。

因此,本质上是孝悌君子的翁同龢,早就打算好了要将这条路走到底。而李鸿章亦有意培植他做个替手,以便挪出在书房的工夫,专注于军机处。这些主观的意向,客观的助力,在翁同龢服阕起复,重回弘德殿行走后的情形,表现得非常清楚。不过只是半年工夫,龙驭上宾,失去了一个做天子的门生,使得翁同龢的一切打算与希望,都如梦幻泡影了。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动荡。为了匡复汉室,刘秀兄弟二人走上革命征程,并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然而,功高震主的他们很快遭到打压,处于绝境中的刘秀只好韬光养晦。王莽被灭后,刘秀趁机逃出虎口,不断壮大实力,先后消灭了王朗等势力,逼降了铜马等义军,推翻了更始政权,扫清了残余障碍,一统天下,开启了东汉新局面。刘秀以柔治国,很快东汉便国富民强。飘雪楼主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整个故事始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引人入胜的光和热。刘秀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真的是个近乎完美的帝王吗?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2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2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国家面临灾难之时,不仅朝廷中有挺身而出的大臣,军队中有浴血奋战的将领,尤其是平民百姓,农民起义军中,有更多的爱国志士。他们勇当国难,无私无畏,可惜大多成了无名英雄。只有一些重要的义军首领的名字和事迹,才被历史记录下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大凡把国家、民族的兴衰放在首位,一心报效祖国的热血男儿,早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则为敌军叛党所俘,身陷囹圄。面对威逼利诱、严刑拷问而不屈不挠,最后凛然赴死、慷慨就义,表现了爱国志士的大无畏精神和气节。
  •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本书记录了陈独秀传奇人生,内容包括:青年时代、上下求索、辛亥风云、创办《青年杂志》、北大文科学长、五四运动前后、创党、广东教育委员长、加入国民党等。
  •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被世人蔑称为“七为夫人”、“九为寡妇”的夏姬真的嫁了七次,以采补术克死了九个男人吗?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真的如史话中那样,是一个淫乱无度的妓女吗?一代明君唐太宗宠爱的高阳公主为什么性情乖戾,身为皇家金枝玉叶却作奸犯险?千古第一女“丞相”上官婉儿有着怎样波折艰辛的人生经历?在这些众口相传的坏女人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刻骨铭心的事情,让她们前后性情大变,在人性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偏偏爱上你

    tfboys之偏偏爱上你

    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的女主遇见了三只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少帅娇妻难宠

    少帅娇妻难宠

    10年前,一场战争,一声哭喊,上天将他带到她身边。一吻定安慰,他说:“家在哪?哥哥送你回去。”她甚至都不晓得他的名字。10年后,恰似情缘,鬼使神差,他与她在火车上再遇。一吻定怒气,她说:“男人都这般不要脸。”他们都不晓得似曾相识过。★红颜祸水,泰戈尔诗会促使她家破人亡,圆父母遗愿,她一把火烧了虞家,丢了他给她的玉佩,嫁给程家大公子程慎伧,那个他的大哥程慎伧。殊不知,她嫁入程家后大帅就被人打死在床上,兄弟俩闹的厉害,反目成仇。可在当晚,远军突袭洛州城,领头人物居然是他大哥,他悔,他恨,当初怎就轻易不在意。她腹中有他不知道的亲骨肉,她在黄昏时分,等待他打胜仗归来……★一世沧情深,爱恨不由己。你我相逢在一场战争,却不知是生离,还是死别。硝烟弥漫,天寒地冻,你说要把整个江山都锻到我的面前来,幽幽听着风声,我怎么感觉心越来越痛?所谓的一世情,你我所谓的一辈子,你我所谓的坚定不摧的爱情,会不会都比如花似梦的相逢来的短暂?我不求着一世情,我只求着,如果有沧深,你我还能相信爱情…【新人新坑,求支持~~】
  • 萌师出高徒

    萌师出高徒

    姚念念怎么也想不到,在教室门口嘲笑她的那个高个子男生居然是她的高数老师。
  • 我的门派真的不是正派

    我的门派真的不是正派

    反派重生了该怎么办。当然是夺机缘,杀正派,收集弟子,重走反派之路!可这一世,我的弟子怎么被我教成了好人?等会...我tm也不是好人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之我有我的世界系统

    末世之我有我的世界系统

    一个来自地球的人意外遇到车祸,意外穿越到2400年。不仅有无尽的丧尸,更有险恶的人心。不过李图看着无尽的丧尸。不屑地望了一眼丧尸,在想是僵尸军团能不能打过对方呢?
  • 我在异界的成神录

    我在异界的成神录

    这里是魔法和斗气并存的世界,魔法师和斗战士是这个世界最为常见的职业……这里是和平与战争共存的世界,魔种和异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它们为杀戮和毁灭而生!我只想过普通的生活,可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老天非要我成为国王之子,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天赋和绝世容颜于我一身,让我万众瞩目!
  • 魅惑三界之乱世独宠

    魅惑三界之乱世独宠

    一个是千年蝶妖玉蝶,拥有一千的智慧,却败在了一个暴君的手上...一个是百年妖狐莫灵,为了提高自己的法力,不停的吸取男人的精气...在妓院玉蝶遇见了莫灵,同是花魁,却道不同不相为谋,结下仇怨...一个是残暴的君王,因为遇见她变得温柔细腻...一个是不愿涉世的王爷为了她宁可与皇族反目...一个是只为爱她,不惜一切代价,杀人不眨眼的阴险太监,只为得到美人一笑...在这世间最可怕的就是爱,最美好的也是爱...妖真的可以得到爱吗?
  • 闪婚之爱妻入骨

    闪婚之爱妻入骨

    京城最帅气最有权势的刑政天对范思思宠溺无限接地气,却反遭背叛!他恨她,视如鬼魅!她爱他,视如生命!他捏住她的下巴爆吼:“为什么背叛我?”她痛楚闭上双眼一言不发!他轻笑:“没关系。”永远把她禁锢在身边,终有一天,她会回答!这是一本都市婚恋,高门惊情,悬案追踪,恣意挥洒的言情。
  • 山有木兮我悦君

    山有木兮我悦君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身为一个小说家最美的事情就是作品一朝翻身,被改拍成电视剧。冉沂也不例外。她的古代小说《山有木兮》意外被挑中要改拍成电视剧,她已是喜悦不已,而当又被询问能否接下协助改编的工作时,她更是乐不可支连连答应,但她更加没想到的是,被找来拍她这篇故事的男主角,竟然还是自己一直喜欢的男演员路陵,冉沂简直此生无憾。在《山有木兮》的一年多拍摄日子里,冉沂阴错阳差的见识到了娱乐圈以及路陵的不同面貌,而在她不知不觉入迷,越陷越深之时,午夜梦回她总想这样问路陵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可知?”冉沂想告诉路陵,这辈子总有个人让你一见到他心就忍不住软了,而他就是她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