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11900000005

第5章

“就叫十三吧。”父亲做出最终裁决。不是偷懒,他们一家人都不擅长取名字。取名的时候,父亲看着墙上的挂钟正指向一点钟。她名叫杨一,这个名字属于她有二十三年了。从她出生开始,父亲就叫她老大,好像孩子们将源源不断地降临这个家庭似的,而她将是这支队伍的领路人。老大当了一年,要登记户籍的时候出了麻烦。前一天晚上,全家围着餐桌想取名这个问题,煎熬的程度接近填报大学志愿。

“不能有红或者虹,也不能是丽、华、兰、婷。”父亲发出预警,奶奶很不开心,她本来准备好了“丽”这个字,但是仍然归属于这个禁用字表里。爷爷提议翻字典,一个人发出口令,喊停后落在哪页算哪页。第一次就不太走运,那一页的跳出来的字竟然是“笨”。试了几次都差不多,一筹莫展中他们暂时借了“一”这个字。有一就会有二,父亲说,这与被称作老大很接近,可那时候其实是没有可能的,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暂时就叫杨一,如果有一天想出更好的字来,随时可以给她更改名字。可是,杨一再没有更换过别的名字。全家人经常围坐在桌边吃饭和打麻将,但没人再提取名字这类伤脑筋的事情了。他们家也没再出现二和三。

十三就是一,在挂钟的表盘上。十三点了,可他们还是习惯说是一点钟。一个轮回,又轮到我们起名字了,父亲如同发现一个奥秘般地宣布。“但是一个轮回间隔十二年啊,不是十三年。”杨一纠正他。“你用十三年减去一年等于多少?”父亲问道。她闭了嘴,父亲总有自己的逻辑,无论那是不是解释得通。“十三遇见一,真是巧了。”父亲说。

十三在下午一点钟的时候变成了一只猫的名字。它溜进杨一的咖啡馆,这时开业只有一周,生意不太好,父母都来帮忙,他们还是感觉手忙脚乱。杨一本来想丢给它一块肉就赶走它的,父亲走了过来。“你不觉得是天意吗?”他用手指了指柜台上放着的招财猫瓷像。是瓷像招来了真实的猫,还是未来的好运气正在隐约指引着他们的生活,现在他们没有时间去深究,但是只要有一丝征兆,哪怕这个征兆是一只蜈蚣提示出来的,他们都会欣然接受并且扩大它的寓意。

小猫留下来了,它对周围完全不感觉陌生,还跳到柜台的招财猫旁边卧下。这基本上算是一只白猫,杂交的血统让它的半只耳朵变成黑色,像一顶歪戴的帽子。跟招财猫红润的耳朵和微笑的眼睛比起来,它看上去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老大,汤姆来了。”父亲说道。他一直这样叫她,只有在生气的时候才会提高调门大喊:“杨一!”

汤姆是马路对面音像店的,一只橘猫。店主何丽给它称过体重,三十一斤,她惊讶而骄傲地宣布这个结果,逢人便说。汤姆经常占据柜台后面主人的座位,何丽只好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每个进到店里来的顾客都会被端坐的汤姆吓一跳,店主变成了猫,无论如何人的脑子都得转一转才能反应过来。何丽到收银机前给客人结账的时候,汤姆就会走到里面的屋子,趴在堆满光碟的桌子上,眼睛紧盯着客人的举动。

“它是最好的伙计,不要工钱,还那么尽责。”何丽常这么说。如果给点儿吃的东西,汤姆就干得更加出色。“把那个酸奶盒拿过来。”她吩咐正在逗汤姆玩的儿子,小男孩把空盒子递到汤姆跟前,汤姆伸出舌头,把盒子仔仔细细舔干净。这时候,何丽就摸摸它的脑袋。

不过,汤姆是只母猫。做过绝育手术,他们因此把它当作没有性别的猫。这个名字还是何丽的儿子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后给它取的。在没有这个名字之前,他们都叫它小东西。刚收养的时候,它连眼睛都睁不开,却已经喜欢跟在他们后面到处转悠了。何丽不得不在它脖子上拴了只铃铛,提醒客人不要踩到它。这个时间没有持续多久,小东西就膨胀成庞然大物,它站在柜台上的凛然之姿,颇有动画里汤姆的气势。他们也觉得这么叫它很不错,因为那种虚张声势的劲头的确很像汤姆猫。

这几天,汤姆每天穿过马路到杨一的店里来。它从院子转到座位旁,再走进厨房和厕所,把店里巡视个遍,很有耐心地接受杨一和客人们的逗弄,然后转身离开。这一次它发现了趴在柜台上的十三后就停住不动了。十三跳了下来,凑近汤姆。十三是个胆大的家伙,从它到店里来的那个时候起,杨一就发现了这一点。夏天刚到时,店里安装了纱门,但是进进出出的人还是会带进来几只绿头蝇。咖啡馆背靠一座山墙,墙边是几棵槐树,一片杂草,里面难免寄居着蚊蝇飞虫。十三的眼睛很尖,在别人刚听到苍蝇嗡嗡叫的时候,它已经跳起来扑打从低空飞过的绿头蝇了。它的技术十分高超,很快就有两只落到地面,它走到近前拨弄那两只苍蝇,仿佛在验证它们是否真的死了。

汤姆的出现只是让十三感到片刻困惑,随后它伸出爪子去拍汤姆的耳朵,汤姆被吓了一跳,但也只是身体微微动了一下。它身躯庞大,反应也显得迟缓,或许也不太看得上这种幼稚的行为。对于十三来说,没有回应,嬉闹也变得没意思了,它的注意力很快转到一只在空中盘旋的苍蝇身上。它快速跃起,手起蝇落,随后把地上的苍蝇放到嘴里。这一连串动作只在几秒钟就完成了,这让旁观的汤姆感到震惊。它自己也曾如此灵巧地打过苍蝇吗?它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身手,汤姆瞪大了的眼睛。没几天它们就成了黏在一起的朋友,每天都见一次面,其他时间在各自的店里尽心职守。

杨一把小店粉刷成白色,从旧物店买来的木桌椅,重新漆上天蓝色,菜单也用白色粉笔写在天蓝底色的木板上。坐在座位上的客人是很难看清上面的字迹的,他们缓慢地读出文字,不知不觉地凑到跟前,杨一就会顺着他们手指的地方补充和解释那上面的食物名称。

“奶酪……焗……饭,这是个什么东西?不过尝尝也好,就这个了。”他们像是在攀爬一座山丘,在即将到达山顶的瞬间,一丛苇草助了一臂之力。

“算你有眼光,这是我最拿手的。”杨一心里说,但是她还不习惯说出口,离一个应对自如的小老板形象,她还有点距离。

对于自己的手艺,杨一还是挺有把握的。牛油果意大利面,接骨木果茶,做三明治的面包片火候烤得恰到好处。有人匆忙买了要带走,她坚持让他吃完再离开。“如果要吃一个软塌塌的三明治,你到便利店去买,口感也差不多,价钱可便宜多了。”那种放在玻璃冷柜里的食物,她是不做的。差不多每一个吃过这些食物、喝过咖啡的人都称赞不已。而一年前她还从没有过开店的打算,那时候她是一个会计。

那段时间也很短暂,还不到一年。她突然就干不下去了,跑去看心理医生。

“每天晚上我都做一百米短跑的梦,我跑在最前面,对手跟我相差半步的距离,我听得见她的呼吸声,她的胳膊就要碰到我,即将冲线的时候,我前面突然出现一个跨栏,直接从地下冒出来,她赢了,我却被跨栏绊倒了,膝盖上都是血,看台上的观众都在向她欢呼,没有人注意我。我累了。”她坐在医生对面,不像是在讲述,而是自言自语。

她有一个劲敌,那是同时到财务部工作的一个姑娘,杨一私下里叫她先锋队。上班的第一天,杨一提前十分钟走进办公室,先锋队那时已经处在忙碌忘我的状态,结果在部门例会上得到表扬,先锋队把功劳均分给周围同事和经理,这让杨一感觉到这是对她的潜在批评。第二天,她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先锋队又在那里忙着,看上去已经忙了挺长时间。就这样,上班时间一再提前,她们彼此在较劲儿。直到有一天,杨一早晨五点半来到办公室,天色灰黑,分不清是早上还是夜晚。她走进大门,传达室的看门人打着呵欠说:“你也来啦?”她上楼,走到门口,门半开着,里面亮着灯,先锋队又领先一步,杨一永远是那个气喘吁吁的追赶者。

她病了,先是发烧,退烧之后她知道这不是身体的原因,就在心理医生那里挂了号。心理治疗到底起没起作用,她也说不清楚,每天在那里诉说暂时有缓解作用,可过后一种身心分离的无力感又会重现。她逐渐停止心理咨询,辞了职,开了店,所有不适的症状也都消失不见了。

客人依旧不多,在午饭和晚饭时间会有三四个人,十三喜欢往穿裙子的姑娘跟前凑,抓住裙边沿着姑娘的膝盖向上爬。遇到被吓到的姑娘,杨一赶紧喝止,但是十三像是没听到似的,直到她冲过去,小心地把十三的爪尖从裙子上取下来,把它放到卫生间关一会儿禁闭。大部分姑娘对十三的生猛举动不太介意,而是争着抚摸它,它也伸出爪子去摸姑娘们的手。十三也不是对每个人都这么友好的,杨一观察的结论是,它喜欢声音柔和穿长裙的女孩。十三的表达方式并不柔和,对于中意的女孩,它百般纠缠,直到对方失去耐心。它也好像感觉到女孩的敷衍,这时候就钻到墙角一个沙发上,藏进一堆靠垫里面。咖啡店也随之清静下来。

冬天到来的时候,杨一先后揽到几个生意,都是团体活动。特别是圣诞节的那个聚会,规模是最大的。“你放心,场地、食物做到最好,营造气氛我最拿手啦。”她对跟她接洽的日本人说,他是一个日语角的负责人。现在,这样的自夸她也能自然而然地说出口了。圣诞前夜,一大群人涌进咖啡馆,日本人和中国人混杂在一起,都在用日语交谈。窃窃低语交会起来成为某种节奏,哒哒,哒哒,哒哒,彼此发送着心领神会的密电码。偶尔有几个常客走进来,杨一也不好明说,就让他们坐在柜台前的高脚凳上。然而,这些笑声和谈话声展示出某种群体的合力,把周围的一切都驱赶到角落,零星的散客仿佛乘坐在漂荡的小舟上面,眼巴巴地望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豪华巨轮,却怎么都无法靠近。就这样坐了一会儿,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

天花板上吊着几只日本纸灯,交叉的彩带从纸灯延伸到屋子的每个角落。到处是热气腾腾的灯光、色彩、声音,还有香甜的气味。昨晚杨一很晚才离开,她烤制了足够的饼干和蛋糕。在给那些驯鹿和姜饼人逐一用巧克力点上眼睛之后,她才放松下来。她从点菜单上撕下几页,在上面列出需要的物品、食物和活动的各个环节。她化身为一个接收者,接管了从公司的格子间流向这里的年轻人。

夜晚十二点事情才算就绪,她锁好大门,开车往家走。路上空无一人,车也很少。行驶在宽阔的道路上,周围的建筑都隐身在浓雾之中,失去了参照物,她犹如置身旷野。她耐心地在路口等待交通灯由红色变成黄色,再变成绿色。除了路灯和交通灯指引的方向,周围黑暗茫茫。这个时候,她觉得自己真正从时间当中解脱出来,白天和黑夜不再有界限,什么都慢了下来。早上,她在门口的信箱里看到小伟寄来的明信片,上面是他的钢笔速写,草草勾出一座山的轮廓。看邮戳是在青海,那大概是一座无名山。他画画儿累了,就到偏远的地方徒步行走一段时间。秋天的时候,他回新疆帮助家里的小农场采摘棉花,再跟随父亲开着卡车四处去卖。杨一习惯了他的这种漂泊状态,在他们认识之前他就是这样过的。秋天的棉花田让她想到了充足的阳光,慢慢流淌到她四周的寒夜里,融解了暗沉的天色。

混杂的低语叠加起来产生了振动,越来越响,日语中开始跳出中国话。“老板娘,上酒!”有人在喊。

“来啦!”她也发出欢快的回应。这让她想到在电影里看到的小酒馆那些扎着围裙的老板娘,她们动作灵巧,脸上挂着暖洋洋的笑容,左右逢源地招呼顾客,空气里荡漾着让人产生眩晕感的轻飘快乐。她仍然不习惯这样的称呼,同样的她还不太善于把气氛搅动得热气腾腾,但她竭力让自己适应这个称呼,或者忽略这一称呼与那个形象之间的联系,有人喊老板娘的时候,她听到耳朵里的是“杨一,来瓶啤酒”。

这群人在不停地喝着啤酒,空瓶子堆在脚边,那些站起身的人就会把玻璃瓶子踢倒,噼里啪啦的声音不断响起。杨一利用空闲走过去,把瓶子收进酒箱里,再拖到门外的空地上。陆续有人跑出来观看堆积的酒瓶,再跑回去通报饮酒的战况。

混乱的场面让十三感到兴奋,它在人腿的缝隙间钻来钻去,有人逗它,它就会跳到柜台和桌子上。H君是一个胖乎乎的年轻人,有点儿喝醉了。十三不安生的举动不知怎么惹了他,他不停地伸出手去抓十三,可每次都扑了空。酒精在他脑袋里面浇出一条窄沟,此刻他仿佛只被一个念头控制住,那就是抓住十三,抓住这个不听话的家伙。他狂热的举动带动了另外几个已有醉意的人,他们拥上来一块儿围堵十三。十三有些慌,准备寻机跑出去,这时候H君在空隙中揪住了十三的尾巴。“我,抓住啦!”他叫道,那声音是中彩票时才会发出的极度兴奋的嘶喊。十三更加恐惧,它扑向H君,在那只胖手上狠劲儿挠下去,一道深深的血痕显露出来,H君捂住手。十三跳到柜台上,杨一捉住它,朝着它的脑袋拍了一巴掌,就赶紧跑过去查看H君的伤情。

狂热的人群安静下来,领头的日本人站到椅子上宣布活动结束,屋子里的人陆续摇晃着走了出去。杨一跟在后面不停地道歉,日本人挥了挥手,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其他人脸上也挂着含混的笑容,互相握手或者拥抱,三两个人一伙打车离开了。

屋子里混乱不堪,看上去却十分冷清。杨一低声呼唤十三,但是没有回应。她挨个地方找,还是没有找到。是不是刚才趁乱跑出去了呢?杨一又在屋子周围找了一遍,还是不见小猫的踪影。天很冷,屋外到处是残雪和薄冰,杨一忍不住担心起来。没事儿,猫的命大,会没事儿的。杨一这样想着。

几天过去了,十三还是没有找到。新年前事情繁多,她也无暇多想,只有在早上开张前望见柜台上的招财猫瓷像,才又想起十三来。过了一阵儿,杨一偶尔望向窗外,看到近处的枯草隐约露出绿色,已经到春天了。汤姆还是经常到店里来,这让杨一又想念十三了。

她跟汤姆一起往音像店走的路上,看到有三四只猫正结伴游荡。她一眼就认出了十三,它耳朵上的黑色断断续续地蔓延到头顶,像是顶着一朵乌云。她叫着:“十三,跟我回家吧。”汤姆听到呼唤往前跑过去,十三站住不动了,眼睛里闪着光,冰冷的,它又看了汤姆一眼,随着猫群跑掉了。

杨一在那儿站了很久,汤姆也一动不动地陪着她。她蹲下身抚摸着汤姆的后背,说:“汤姆,你也回家吧。”汤姆看了看她,朝音像店的方向走去。它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杨一还站在原地望着它。

(2015年)

同类推荐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寄岁月书(徐大学作品集)

    寄岁月书(徐大学作品集)

    从小爱诗,也写诗,有感而为,以写为快。不过写后多一扔了之。随着年龄渐老,近年有了时间,游历也较集中,生活也更丰富,情感火花不时闪现,于是记录现在,回忆以往,写下了许多。因不刻意仿古,五七言、四八句(不敢称律)诗及所谓词,许多不合平仄韵律(这类诗有人戏称为“新古体”鄙以为很贴切);因学不来不用标点、不顾行句、表达极为含蓄的高超技艺,所写自由诗又不够新潮。总之古式不够古,新式不够新,在诗界难以入流。然而自信事真情切,通俗易懂,仍结为集子,便于自己保存的同时,还奢望寻觅知音,给那些传统读者及少儿带去点情趣。
  • 当代文坛点将录(四)

    当代文坛点将录(四)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南河古话

    南河古话

    全书共16万字,收录了《南河谣》、《刺猬告状》、《猴王抢亲》、《罗大人的亲家》、《蜘蛛精深潭捞金船》、《大雁往南飞》、《牯牛坟》、《驴头狼》等作品,荟萃了鄂西北地区的风俗、语言、自然环境、民间传说等。作者写得亦真亦幻,妙趣横生,可谓一部百读不厌的民间神话集、鄂西文化集。
  • 不过一辈子

    不过一辈子

    《不过一辈子(最美文·冯有才卷)》内容简介:有些人,有事,注定用一辈子的时间都无法忘记。当昨天渐行渐远,那些以爱的名义驻足过我们生命中的往事,如盛开在平庸日子里的花儿,饱含了岁月殷殷的叮嘱,让我们在蓦然回首之际,心中泛起,刹那间的温暖。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沉迷

    网游之沉迷

    江枫,从上小学时接触游戏机,到上大学时接触网游,沉迷于游戏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 宇宙始祖

    宇宙始祖

    一个重生异界的八路军团长,以仁义之心争霸异界,以铁血霸道的手段为自己在乎的人拼出一个和平世界。为友者皆兄弟.为敌者必斩之,一路争霸,红颜相伴,兄弟相随,一怒可为红颜拼命,一吼可为兄弟流血,且看他如何在异界建立一只仁义之师一个和平的世界,如何与魔抗争,如何一步步达到巅峰,登临绝巅。
  • 秀色田园:农家小娇妻

    秀色田园:农家小娇妻

    苏云歌一朝穿成农家女,爹娘体弱,弟妹年幼,家里一贫如洗。她正想努力奋斗,带领全家脱贫致富呢,不想迎亲队伍来了,爹娘高高兴兴把她送上了花轿,歪打正着,苏云歌嫁了个如意郎君。程景文虽然性子沉默,可疼媳妇,那叫一个人人羡慕。
  • 绝世萝莉:丫头不好追

    绝世萝莉:丫头不好追

    她,本是一代天才,可惜玄力被封印,成了一个废物,咳咳,没有关系,在现代,修炼玄力的人还是很少的,少之又少,知道有玄力的人也没有几个。一场爱情背叛,她意外的来到了古代。神马!?竟然是架空王朝!?那也就算了,最可恶的还是前世的她居然是一个废物,这也太欺负人了吧?!!!想来她在现代可是个天才啊!!!修炼玄力也是天才,只是与仇人对打,实力被封,仇人虽封了她玄力,不过他终于死了,为爸妈报仇了,重新修炼,冲破封印,那也值了!诶,古代美男多多,美女也多多,虽然自己也是美女,但是美男魅力不可挡啊!!且看我们可爱又腹黑的小妮子,在古代发生的事······
  • 魔幻世界的打工仔

    魔幻世界的打工仔

    “假如身体变成了机械该怎么生活,在线等,很急。”这是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之旅。
  • 星空物

    星空物

    当你凝视星空的时候,星空也在凝视着你。所以不要仿惶,坚定前行
  • 深井里的蛇

    深井里的蛇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总裁在吸血影后你别跑

    总裁在吸血影后你别跑

    女主:苏楚悦,男主:夜墨殇
  • 网王柯南之幽月

    网王柯南之幽月

    三位顶级杀手,重生在网王世界,冷血的她们会有怎样的爱,呐,看着吧
  • 唐朝小阁老

    唐朝小阁老

    李浩穿越到了唐朝,可他惊奇的发现,这个大唐貌似有点不一样,之前的大隋朝不见了,皇帝也变成了赵姓,更奇葩的是杨广跟李二都活着,更更奇葩的是,他不小心背了首诗仙的诗,竟然还有人嘲笑他抄袭,幸好李浩还有个神奇农场,以后都不用辛苦装诗仙了!李浩:“二郎咱们去做海贼王,征服星辰大海吧!”李二:“什么是海贼王?”李浩:“午后去泡澡吧,骊山的花。。”杨广:“忙,勿扰!”【本文乃唐朝架空文,很多历史人物与正史不符,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