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5100000078

第78章 沉重的反思(2)

【移民的绝症——返迁】移民,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是的,只要接触过这项工作的人,就会觉得,无论用什么词语去形容它的艰难,都不过分。如果在移民工程中出现了返迁移民,就更不得了了。“返迁”可以称谓一种绝症,简直无法救药,面对返迁移民,即使拥有权力的政府,也往往彷徨不定,茫然不知所措了。所谓返迁,即移民被安置到规划的异地新居以后,突然又从异地新居返回老家。这时候,老家没有了,记忆中的美好故园已埋入深深的库底,先前的耕地成为一片汪洋大水,面对如此场景,返迁的移民并不会再回去。这不仅有他们对故乡故土故园故居的深厚感情的缘故,更有安置地的诸多问题所致。移民之所以返迁,是因为移民新村不如老家故土。无论是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倘若我们的移民能有地种、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有路走,娃娃们有学上,他们就不会返迁,他们就会在移民新村安居下来。其实农民的要求一点不高,不过分,农民有个特点,就是忍。能忍的事就忍,能下咽的气就咽下去。特别是七八十年代。那时的农民更老实,只要能生活得下去,他们就不再去“折腾”。

然而,在潘、大水库周边,返迁移民如一股汹涌的洪水,滚滚而来。政府干部就像抗洪抢险的卫士,企图阻挡住这股“洪流”,劝其重回移民新村。可是,干部好话说尽,口舌磨破,返迁至库区的移民依然我行我素,坚决滞留库区,誓死不走。与他们讲大道理嘛,他们每家每户都有一肚子苦水,一本难念的经,倒出来,说给你听,他们都有充足的理由。就这样,他们成了返迁移民。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一直没能安居,更谈不上乐业。他们一直在上访,从县里到省里,从省里到中央,从县政府到省水利厅,直至国家机关。他们质问政府,引滦工程成功了,受益的人高兴了,为什么不能叫为工程奉献了家园的他们到受益的地方安居呢,那里何以不安置移民?他们理应分享水利工程带来的益处。

从1980年到1983年,迁往乐亭、平泉及辽宁省大洼的移民,一下子返回库区3529人,这些人在这里已熬过10多个寒暑了,生活极端困难,临时搭建的小屋,根本不能称谓房子,只是一个小窝,冬不御寒,夏不避雨,又无土地,又无山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就这样的饥一顿饱一顿地硬挺着熬着。这里虽然是他们的老家,虽然有他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印证,可是,如今国家已指令他们搬迁出走,他们已不再是这地方的人,这里的户口册上就没有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一切关系都在异地安置的移民新村。他们却离开了安置区,脱离了当地政府的管辖,成了谁都不管的公民,处于失控状态。在这种四不管的环境中生存,他们像没有家长的孩子,什么也不顾忌,乱生孩子,乱开荒,乱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他们的行为严重的毁坏着库区的环境,可是,在他们无所顾忌一切的同时,该享有的权力也不再顾及他们,如就业、参军、上学等等。已经十多个年头了,如此下去,移民的子孙要被耽误掉啊!

有一个移民村,座落在库区山坡上,村子里只有安置在这里的300个移民,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一望无边的水域。先前的耕地和故园都被这汪洋大水埋在库底,如今,他们并没有安居乐业。就是在这方条件恶劣的山坡上,一下子又返迁来1100多人。这些从异地返迁的移民原来都是自家的邻里街坊,乡里乡亲。如今他们回来了,这里并没有他们的安身之地,他们要生活,就只有与自家争山场,抢耕地,占资源。本来一个人还吃饱的那点东西,却硬要供几个人吃,唉——怎么会是这样?怎么能够这样?村民相互结下怨恨,乡亲成了仇人。人们一旦为了生存去争夺资源,立马反目成仇,六亲不认了。眼下是300人的饭叫1000多口子去分吃,能不出事吗?

这能怪移民不讲道理、不守规矩吗?当年动员老百姓搬迁时,口号提的很响,一切为工程让路,无论采用什么手段,必须保证水库按时蓄水,按时蓄水是最大的政治。那时候,政治似乎是一切,是万能,只要把事情提到政治的高度,什么困难和矛盾都不在话下,那么,为什么不将安置好移民的课题提到政治的高度呢?难道这样关乎世代生计的大事不是政治吗?唉——没有人这样提。“重工程、轻移民、重搬迁、轻安置”。早已成为吹拂在水利工程上空的自然风,更使人们不能理解的是,当时一定要将一部分移民安置到河北省的最北部,那方与辽宁、内蒙交界的地方。这是为什么?是因为那地方条件差,气候寒冷,土地瘠薄,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最低吗?还有,由于相距遥远,风俗习惯不同,移民与安置地的农民很难融合,当地农民有一种不自觉排外行为。更加使移民陷入困境。可是,这能怨安置村吗?安置村的农民说,我们这地方确实穷,很穷,农民户户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力量落实移民政策,给移民送温暖。本来土地就少,又不好,又来这么多移民,挤占自己的生产资料,这不是故意制造纠纷、矛盾吗?真不知政府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故意要难为我们啊!河北省这么大,偏偏叫人家(移民)往最坏的地方安家,真不懂……

其实,在做出叫移民北迁冀辽蒙边界的时候,移民返迁就成了必然的后果,这样不负责任的强行安置移民,实质是在移民工程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炸弹”早晚要被点燃爆炸……

当然,返迁的移民并非多数。在冀辽蒙三边交界处,对河北省说,这个最穷最冷最偏北的地方,依然有安居下来的移民。他们没有返迁,老老实实地住了下来,他们也不上访,他们是最听话的农民。可是,当地人都说他们是最窝囊的人,满世界的人没有比他们更无能了,无能的只知道哭,只会哭,在地头哭,回到家还是哭,一家人抱在一块大哭,痛哭,那哭声往往和着北国的凛冽寒风,响彻漫漫长空,那才是“断肠人在天涯”的凄苦呐喊发泄啊!心里苦啊!又没办法改变这种苦,又不会诉说心中的苦楚,一肚子的苦水,连往外倒都不知怎么倒的。唉——多老实的人啊!面对这样老实的人,政府能忍心不顾,撒手不管吗?

【移民新村的房子】当年搬迁异地和后靠安置的移民,如今生活的怎么样?我们想多走一些村子,尽可能多看一看离别故土一二十个年头的移民们。没有想到的是,一走进移民村,不管是哪个村子,移民们就成群结队的围过来,以为是领导来了,他们就拉着“领导”去看房子,看他们居住的屋舍。那是什么房子啊,从盖好至今也就是十多年吧,怎么都成了危房?有墙壁裂缝的,有地基下沉的,间间屋子漏雨早成通病,至于门窗变形、屋顶掉土、四壁损坏之类的毛病,根本就列不进“病”之中,因为都是这种德行,况且这毛病坏不了大事,移民能忍就忍了……

为什么会建这种房子?别说是七八十年代,就是五六十年代建的房子,如今也不会毁到这种样子。原因终于弄清楚了,还是“重工程,轻移民,重搬迁,轻安置”的思想意识惹的祸。潘、大水库库区移民是在“快搬迁、保蓄水”的政治口号下行动的,房子是抢建的,又因为补偿标准低,钱少,致使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资金构建的房舍诞生了,这样的房子,能要求质量吗?

走进一个名字叫黄土坡的村子,房子的故事更是充满血泪。为了省钱,家家户户都是伙山墙、连烟囱。一个40多岁的汉子掉着泪说,他老婆做饭时,不小心把隔壁的房子引烧起来,邻居叫赔偿人家的损失,连肚子还填不饱,哪里有钱赔偿人家。唉,女人家想不开,那天趁男人和孩儿不在家,在房梁上上吊了……

房子真是到了不翻建不行的时候了,危房已经过半,这是最保守的估计。移民干部做过统计,面上有14677间房子需立即翻建,再不翻建要出大事的。其余的房子不是说不用修建,是顾不上。只要不会墙倒屋塌砸死人,都不算啥事。

同类推荐
  •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集(套装共6册)(名家特辑)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集(套装共6册)(名家特辑)

    意识流小说三巨头之一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小说奠基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伍尔夫的作品不输乔伊斯、普鲁斯特的手法而更添唯美诗意的情调。本套装作为市面上唯一全面的伍尔夫作品套装,收录著名翻译家瞿世镜译本。内容包含伍尔夫代表作、意识流小说名篇《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奥兰多》、《海浪》、《弗勒希》以及小说理论研究论文集《论小说与小说家》(含《一间自己的房间》《普通读者》等篇目)共6册。
  • 南渡记 东藏记 西征记 北归记

    南渡记 东藏记 西征记 北归记

    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本书以七七事变后明仑大学教授孟樾一家的变故为主线,描写北平知识阶层在亡国之际表现出的崇高民族气节,也揭示了一些人懦弱苟且的灵魂。小说富于生活气气息,营造出纯净真挚的艺术氛围,令人回味不已。
  • 自己折磨自己的人

    自己折磨自己的人

    这是一个悲剧——一个在世俗、在社会的阴影下,人性的扭曲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悲剧。
  • 紫宅

    紫宅

    留居国外的富家女周彤带着未婚夫李毅回国继承家族的百年老宅,自她踏人紫宅的那一刻起.诡异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一切遁八迷雾与悬疑之中而不可逆转…这座长年笼罩在浓雾中的紫宅.是周彤的噩梦……那一条条阴暗的过道、门的吱嘎声、窗帘的摇曳、夜半传来的门锁声、神出鬼没的园丁、充满阴气的私人护理、诡异的叶安,这座紫宅更是每到夜晚就阴气弥漫、鬼影憧憧……
  • 7月39日

    7月39日

    赵刚小说的异端性暗藏在他的写作生活中。他已经通过写作和这个世界建立了一种相互游离的互动关系,《活在树上的狗》如此,《7月39日》更是如此。赵刚小说中那些极端具体的生活是从结构不稳定的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从结构和故事中取得生活),这一点显然与其他小说写作者的小说理念相悖,日常生活中的小说人物直接活在作家的想象中。也许赵刚就是一位小说与生活双重身份的僭越者,面对小说传统,当其他作家在常规招式前潜心修炼时,赵刚已经悄然抵达了小说的另外一面,所有的差异由此而生。
热门推荐
  • 大国名片

    大国名片

    丹海市著名学者叶子赫早年有过一段教书的经历,最让他引以自豪的是带过一个94届的毕业班,并涌现几名优秀的学生。在一带一路大潮下,这些学生工作在海外。无论在东南亚热带雨林,还是非洲大陆干燥草原,南美的贫瘠地区,中亚的不毛之地,都留下他们奉献的身影。他们为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传递出一张靓丽的名片。他们为此做出个人巨大的牺牲,流汗,流泪,甚至流血。当国内遭受一场突入其来疫情时,以他们为代表的海外中华儿女展开积极募捐活动,支援祖国抗击灾情,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中国力量。本书着意刻画叶子赫这几位学生为代表的在海外辛勤打拼中国人的感人事迹。(本书为2020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
  • 成神的宿命

    成神的宿命

    人生在世,就是要去寻找一些躲不掉的,抛弃一些不属于自己的。
  • 题曾氏园林

    题曾氏园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校花之最强修真高手

    都市校花之最强修真高手

    有次我走到街上,一群美女拦住我,问我:“你帅吗?”我说:“我不帅!”回应的是五个火辣辣的手指印,然后她们就一起上来打我,边打还边骂我虚伪。杨明感慨自己想要低调都不行,帅又怎么样,能当饭吃吗?好吧,好像可以!
  • 伍六七之我是鸡大飞

    伍六七之我是鸡大飞

    我是王大飞,噢从现在开始就是鸡大飞了,嗯没错鸡大飞,刺客伍六七里被山鸡王打死的那个,现在我穿越到被打死的鸡大飞身上,现在我躺着地上快死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推荐一下我朋友的书:伍六七之刺客炎)
  • 大佬都逃不过真香

    大佬都逃不过真香

    床上的人眼里突然多了几分玩味,故作疑问:“你叫什么名字?”清梦本就不确认是不是他,听他这样问,坚定了不是的想法,淡淡道:“清梦。”止烨眼中笑意更深,“清梦啊......“他脱长了音,留人遐想,莫名多了几分暧昧:“我叫星河呢。”清梦一时不懂,我又没问你名字:“???”这分明就调戏自己,她恼羞成怒,喝道:“!滚!”谁知,眼前这人,哈哈大笑,“哈哈哈......小丫头,几年不见就不认我了?嗯?”笑完眼神炽热的看着她,里面装满了无数的眷念。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 原来我早已经超越了

    原来我早已经超越了

    现在的王道小说就是穿越,修仙,龙傲天,人人都希望能够从平凡沉闷的日常生活中脱离现世,进入一个无限想象的世界。但是如果,我们的现实世界,其实就是异界大陆,你又会怎样办呢?如果你能两个世界自由穿梭潜行,你会创造什么样的传说呢?主角陆仁佳/原擎天,唯一能行走于两个世界的人上之人,英雄史诗,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