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98900000003

第3章 早年时世

1.汉末风云

东汉末年,汉王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在朝中,宦官专权已非一日之弊,皇帝越来越依赖宦官,而宦官依仗皇帝权威越发肆无忌惮,这就导致朝政昏暗,宦官弄权,各级官僚凭借权势巧取豪夺。各种类型的地主包括贵族、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富商等,无不广占田地,役使百姓,敲诈勒索。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饥寒交迫,不得不走向反抗斗争之路。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张角发动起义,自称“天公将军”。张角是河北巨鹿(今河北平乡)人,一开始,张角是以太平道的名义、打着给病人治病的旗号开展活动的,他让病人像拜神一样跪拜他,有些病人偶然好了,大家竞相传开,都以为他很神奇,大家就对他顶礼膜拜,信奉不疑。张角借此广收信徒,游走四方,十余年间,信徒达到数十万,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荆州、扬州、兖州、豫州八州民众群起呼应。追随者前后相继,充塞道路,有些人甚至变卖家产随他辗转奔波,途中病死者数以万计。

张角的信徒越来越多,他就把众人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一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有将领指挥。同时,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举起了反抗统治者的大旗。

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迅速席卷全国,给京师洛阳造成了巨大的震动。朝廷迅速派遣军队进行镇压,曹操、孙坚、刘备等人都参加了平定黄巾起义的行动。不久,黄巾军主力被镇压了下去。

黄巾起义严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使本来就摇摇欲坠的东汉政权一蹶不振。各地军阀乘机而起,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巩固自己的势力,壮大实力,扩大地盘。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十七岁的长子刘辩继立为帝,其生母何太后临朝听政,于是,在东汉一朝持续不断的外戚与宦官斗争再度燃起。何太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为了一举杀尽宦官,将并州牧董卓带兵召进京城。但是,董卓还没有赶到,何进已经被宦官所杀,手握重兵又是世家大族的袁绍趁机对宦官大开杀戒,一时间,京城洛阳血雨腥风,乌云密布。袁绍杀尽专权宦官之后,带着大队人马的董卓也进驻京城,并迅速控制了皇帝,不久,又废掉少帝刘辩而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

至此,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看到董卓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朝中不少大臣义愤填膺,其中,最有实力的是袁绍。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州郡共同结盟,起兵讨伐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但是,各路军阀为了保存实力,竟然畏缩不前,当时敢于与董卓作战的,只有曹操和孙坚。不过,仅仅凭借二人当时拥有的实力,对董卓是无可奈何的。最终,董卓把洛阳宫殿一把火烧毁了之后,带着献帝逃到了西京长安。

直到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献帝迎接到许昌之后,朝政才逐渐得以安稳。但是,各路军阀的争斗才刚刚开始。

【链接】三国时期军队的建制

从秦代开始,为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并由太尉(汉武帝以后称“大司马”)掌管军政事务。到战争时期,国家临时任命将军统领全国兵马,将军又有上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

汉代地位最高的是大将军,其下依次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等。将军出征时常在军中设置幕府机构,帮助将军参谋军事。除中央设置太尉(大司马)外,地方也设有掌管军事的官吏,即郡之郡尉、县之县尉。东汉末年,地方设州牧,负责州郡的行政与军事事务。

汉代军队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警卫。负责守卫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统领。地方兵置于郡、县,一般由郡尉﹑县尉协助郡守或县令统率。征调地方兵,需以皇帝“虎符”为凭。边兵主要负责戍守边郡,由边郡郡守统领,下辖都尉和部都尉。

三国时期的军事体制基本沿袭了秦汉编制,但有所变化。

曹魏的军事大权也集中于中央,下设各将军、校尉,分领中军诸营。军队分为中军、外军和州郡兵。中军由曹氏父子以及后来的司马氏直接统辖,主要负责宫廷和京城安全。外军是派驻边境的军队。当时驻守在与蜀、吴交界地区的外军,实行屯田,亦耕亦守。州郡兵属地方统领,其任务主要是守备本州、郡,必要时也出征。

吴﹑蜀的军事体制大体与曹魏相同,但也有差异。如吴、蜀中央均置有中、前、左、右、后五军。吴军以舟师为主、步兵次之;蜀军以步兵为主,骑兵次之。在武器装备方面,比秦汉时有所发展。相传蜀相诸葛亮曾改制成一次可发十矢的连弩,又造“木牛流马”运送物资,提高了军队的补给效率。吴国所造名为“长安”的战船,可载士兵千余人。

2.中条山色

关羽的家乡所在地河东郡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位于今山西省南部中条山脉脚下。

中条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东面与太行山脉相连,南面濒临黄河,因山势狭长而得名。

莽莽苍苍的中条山气候温和,植被茂密,环境优美。因它东望东都洛阳,南靠黄河、函谷关和潼关,西卫西京长安,处于河南、山西、陕西的交界位置,是中原通向西北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关羽出生在河东郡,最早以解为地名者指的是盐池。据《孔子三朝记》记载:“黄帝在中冀斩杀蚩尤,蚩尤的四肢、头颅被四散抛弃在各地,他的血液变化为盐卤,就是后来解县的盐池,因为蚩尤的尸体被肢解,所以称这个地方为解。”古代的盐池亦称解池。春秋时期有解国,战国时被魏国吞并后,就称解地为解梁。

灵帝末年,天下大乱,尤其是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动荡。黄巾起义的势力发展到山西,解县也遭到郭太所率领的黄巾军余部“白波贼”的袭击,郭太从西河郡(郡治离石,今属山西吕梁)白波谷起兵,转攻太原,攻破河东,发展到十余万众。受战争的影响,百姓辗转流离,衣食不安。

关羽就生长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和动乱的岁月中。

【链接】东汉十三州

东汉时期,全国共设立十三个州,又称为“十三部”,包括雍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另有一个司隶校尉部,也称为“司州”。州一直是监察区名。州的行政长官在东汉初称为“刺史”,官阶低于各郡太守,负责监察各郡国及其下属各县事务,监督地方豪强,弹劾不法官吏。汉末灵帝时又将刺史改为州牧,州也变成了行政区,州牧由朝廷所选重臣出任,级别高于太守,职责也由单纯的行政监察转变为总揽地方大权的军政长官。曹魏时期,在缘边和重要州郡设置都督,权力又高于刺史。吴、蜀同时设置刺史和州牧。

3.儒雅世家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生年不详。据说,当时有一个人叫范长生,活了一百三十岁,还在服侍昭烈帝刘备,关羽早年听说这个人之后,就把自己的字改为云长了,这是为了避贤者讳。

按照古代史书的惯例,在介绍历史人物时,都要在前面介绍人物的身世、祖上的名人以及他们所取得的功业。但是,在《三国志》中,关羽的身世记载得非常简单,只说他是河东解县人,并没有关羽祖先的介绍。

关羽一生跟随刘备奋勇作战,勇猛异常,取得了辉煌的战绩,甚至连史学家也称赞他“威震华夏”。三国以后,关羽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唐宋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关羽受到统治者的普遍重视,也受到民间的共同膜拜,再加上儒释道等思想、宗教因素的作用,关羽的地位越来越高,爵位由原来的侯爵,一步步上升为公、王、帝,逐渐由历史英雄变成了一个护佑万民、无所不能的神灵,家喻户晓,人们称呼关羽也由直呼其名变成“关公”“关王”“关帝”“关圣”。

在重视出身、门第这样一个封建传统中,关羽的出身就成了人们积极研究、探讨的内容。

经过后世尤其是清代学者的研究发现,被大家公认的关羽家世的说法大体为:

关龙逢,关羽的远祖,是夏代一个忠贞、耿直的官员,因直言进谏而被杀。

关审,字问之,号石磐,关羽的祖父,生于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居住在解梁常平村,学识渊博。因看不惯官场污浊,便“绝尘市轨迹”,洁身自好。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关毅,字道远,关羽的父亲,生卒年不详。父亲死后,关毅“结庐守墓三年”,终生未做官。

很明显,关羽祖父、父亲的名字,取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和《论语·泰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等句。从名字看,充满了浓重的儒学意味,也就是说,关羽出生于一个具有浓厚儒学思想的家庭。

同时,关羽早年的资料也有了更多的发现,大略为:

关羽,字云长,出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二日,本名长生,后更名为关羽。祖籍河东郡解县常平里(即今山西运城常平乡常平村),早年务农,长大后娶妻胡氏,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二十三岁时,因与当地恶霸吕熊(一说为熊虎)为敌,把吕熊杀死之后不得不逃出家乡。

【链接】关羽家世的来历

关羽的家世资料史书记载简略,但是,世间所传包括关氏族谱中都记载得相当详细,其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较早地记载关羽家世的史书是北宋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欧阳修认为,关羽之“关”姓出自夏代关龙逢,这是正式将关羽家族世系明确化的开端,为以后关羽身世研究打下了基础。欧阳修还说,关羽的后代都居住在河北冀县,其后裔关播曾做过唐德宗的宰相。

关龙逢是谁呢?据历史资料记载,他是夏代一个非常正直的大臣,因直言进谏而被杀,可谓忠良之士。但是,关龙逢与关羽生活的时代相差近两千年,离欧阳修所生活的宋代时间更长,欧阳修的说法有何依据,后人不得而知。

清代,许多著名学者也参与到了关氏族谱的研究之中,严可均、钱大昕、张澍等人在梳理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时,重新认定关姓是夏代关龙逢的后代,认为较早有记载的关氏始祖是关令尹喜。这一说法影响相当大,被认为是历史上毫无疑义的事实。之后的关氏族谱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说法,如现存山西运城手抄本《关氏家谱》、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刊印的《解梁关帝志》、同治八年(1869年)木刻版《关羽族谱》、台湾1944年手抄本《关氏历代世系图》等。

不过,也有人对这种说法持有异议,现存上海图书馆的五种关姓家谱,即浙江杭州,广东番禺、南海、新会等地,都较为谨慎地称关氏为“汉寿亭侯之后”,山东兖州档案馆也收藏有一部关金标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编修的《武圣府分支关氏宗谱》。这些家谱要么勉强地把关氏与关羽联系起来,要么就不提关羽,只把宋代以后的关氏家族罗列,由此可以看出编撰者对关氏家谱所持的慎重态度。

根据各种历史资料,对于关氏族谱,得出大体上的结论:关氏始祖是夏代忠直之士关龙逢,关羽大概为其二十七世(或云三十七世)孙。关羽、关平被杀之后,关氏后人隐名埋姓避难他乡。唐代德宗宰相(实为检校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关播为关氏之后,贞元十三年(797年)七十九岁卒。

在历史上,也有一些史料把关羽家族说得条理清晰,如说关羽、关平被杀后,关平之妻赵氏携带年仅八岁的儿子关樾逃到岸乡避难,并改姓为门,直到西晋灭吴后,赵氏才敢给儿子恢复关姓。清雍正十年(1732年),为了表彰关氏后人,朝廷特意确定由关樾的后裔世袭五经博士。

立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详细记载了关羽的生平,言其出生于东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此碑现保存于山西运城常平村关帝家庙之中。但历代却有不同的说法,明崇祯二年(1629年),在石磐沟关羽祖茔所立的《祀田碑记》和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编修的《关帝志》,都把关羽的出生日期说成是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不过,关羽家世的相关资料,大都来自于民间,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并未轻易采信,雍正、咸丰时几次加封关羽三代的爵位,也只书爵号,不写名字,可见官方的慎重态度。

现在的常平关庙圣祖殿内,供奉着关羽的始祖忠谏公、曾祖先昭公、祖父裕昌公、父亲成忠公,以及关羽的始祖、曾祖、祖父的夫人像,为其他关庙中所未见。还有八角七层砖塔一座,相传为关羽父母亲之墓。庙南古柏苍翠,石碑林立,即为关羽的祖茔。

【链接】关羽出生、红脸的传说

关羽出生的历史资料很少,后来关羽被神化之后,人们对关羽更是满怀敬畏之心,所以,传说中就出现了许多关羽出生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充满着神秘气息和神奇想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关羽是真龙转世、赤帝下凡等,这些故事意在说明关羽是神灵而不是凡人。

在众多有关关羽出生的故事中,仅仅是和龙有关的故事就有关羽的前生是老龙、仙龙、海龙、火龙、草龙等诸多说法。在关羽老家解州,有一个传说,说是东汉桓帝时,解州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便聚在一起,向苍天祈雨。天上的老龙不忍心看着百姓受灾,便不顾天帝禁令,降下了大雨。但是,老龙触犯禁令,天帝盛怒之下,将老龙斩首。龙首落到人间之后,被一个高德和尚发现了,和尚同情老龙,将龙首放在缸中,连续九天默默为老龙诵经。九天以后,龙首变化成了一个婴儿,降生在一个普通农家。这个婴儿就是关羽。

龙是古代神奇、威猛,又代表着正义的神灵,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图腾,一直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关羽的出生传说和龙联系在一起,本身就说明了百姓对关羽的敬畏。

和关羽的出生相联系,在清代关公崇拜达到鼎盛的时候,关羽的姓名、红脸等也出现了很多传说。关羽的姓名本来在《三国志》中记载得非常清楚,但后来的野史材料中仍有不同说法。如清代《清音小集·卷四夜看春秋》、褚人获《坚瓠集》、梁章钜《归田琐记》等文献,都说关羽姓冯名贤,字寿长,冯贤为人豪爽,仗义执言,不畏权贵,而且还有一身好功夫。当地有一个恶霸,欺男霸女,巧取豪夺,无恶不作。冯贤愤然将恶霸杀死,为当地百姓铲除了一大祸害,却受到官府的缉拿,冯贤不得已逃往他乡。当他逃到潼关时,追兵也追了过来,冯贤只好来到水边假装洗脸。当追兵过去之后,他突然发现自己面色通红,容颜全改。他来到关门前过关,把关者问他姓名时,他仰头看见关门,随口说道姓关,以后便一直姓关了。

4.逃难涿郡

关羽从老家河东郡解县怎么来到涿郡(郡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呢?《三国志》记载是“亡命奔涿郡”,至于关羽为何“亡命”,史书并未详细记载。后世有不少传说,对关羽逃亡进行了描述。有一个流传较广的是“杀吕熊”的故事。关羽老家有一个恶霸叫吕熊(也有的说叫熊虎),欺男霸女,为害一方,无恶不作。一天,又有一个女子被吕熊霸占,关羽知道后十分气愤,当时就用青龙宝剑把吕熊杀了,然后不得不逃往他乡。

关羽逃走之后,关羽的父母为了不连累儿子,投井身亡。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就在他们投井而死的井上,修建了一座砖塔,这座砖塔被称作“塔林”。一年四季都有从各地赶来祭祀的人们。

关羽来到涿郡的时候,遇到了后来成为生死兄弟的刘备。

刘备就是涿郡涿县人,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是一个沉溺于酒肉声色之人,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他还曾经斥责他的哥哥赵王刘彭祖说:“作为封国之王,就应该听听音乐,玩玩女人,不应该代替官吏处理政务。”刘胜的儿子刘贞,汉武帝时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失去侯位,就在涿县定居了下来。二百多年后的东汉末年,刘贞的后代刘雄,就是刘备的祖父,被举为孝廉,官职做到了东郡(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的范县(今河南范县)县令。刘备的父亲叫刘弘,也在州郡做官。

刘备小时候,家道已经衰落,他只好和母亲一起以贩履织席为业,勉强维持生活。十五岁的时候,刘备与本家刘德然、辽西的公孙瓒一起,追随曾经任职过九江太守的老乡卢植。刘备胸怀大志,并长有异相,身高七尺五寸,双手下垂时能摸到膝盖,还能够看见自己的耳朵。但是,他不喜欢读书,整日声色犬马,不善言谈,为人低调,善于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喜欢与豪侠交结,身边聚集了许多争相追随他的年轻人,还有不少富商也看到了刘备将来一定有出息,捐赠了很多财物。因此,刘备手下的人马越来越多。

就是在这个时候,关羽来到了涿郡,他和张飞一起紧紧跟随在刘备身边,鞍前马后,成为刘备的得力助手。

【链接】刘备的“皇叔”身份没有依据

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中,献帝见到刘备,听说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就让人取宗族世谱来查看,然后令宗正卿宣读了从刘贞到刘备的各代传承,最后排出家谱辈分,说献帝刘协比刘备还低一辈,因此刘备是献帝的叔叔,称为皇叔,所以后来就称刘备为“刘皇叔”。实际上,这是小说家的虚构。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的儿子刘贞,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来失去侯位(班固《汉书》认为刘贞是汉武帝元朔二年即前127年封侯,到元鼎五年即前112年免爵),就在涿县定居了下来。刘备生于汉桓帝延熹四年(161年),刘备的祖父叫刘雄,也就是说,从刘贞到刘雄,时间从西汉中期到了东汉末年,有二百多年,其间没有任何资料记载刘贞到刘雄的世系传承,刘雄是刘贞的多少代孙已经无从查考,辈分也就无从排起。所以,史书也仅仅说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代,而没有说是第几代孙。

而汉献帝的身份记录是非常准确的,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也是汉景帝的后代。从刘秀到献帝刘协,辈分排列丝毫不乱。

其实,刘备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世,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时,按照惯例要大赦、改元、大封群臣,还要立宗庙,祭祖宗。但是,刘备祭祀的却是刘邦以下所有汉朝皇帝,来了一个祫祭。所谓“祫祭”,就是将所有先祖合起来祭祀。所以连史学家裴松之也说:先主刘备虽说是景帝之后,但是世代久远,辈分不明,说是承继汉朝社稷,却不知哪位皇帝为始祖,也就无法建立直系先亲宗庙。当时众多贤良大臣辅佐,又有儒生在身边,要建立宗庙制度,一定要合乎礼仪典制,但是,有关刘备先祖的各种记载却付诸阙如,实在是遗憾啊。

因此,刘备是献帝“皇叔”的说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此生注定爱就是痛:萧红别传

    此生注定爱就是痛:萧红别传

    本书讲述了一个天才女作家对苦难生命深深的悲悯,一个命薄如花的女性对爱与温暖的深深渴望。她既率真倔强、无畏坚强,又多愁善感、纤柔脆弱,她不能忍受没有爱的日子,从一个爱人到另一个爱人,她品尝过爱的欢欣和温暖,但更多的却是无边的挣扎与苦痛。她遇到过很多男人的爱,可却没有一个真正心疼怜惜懂她的爱人。呼兰河流淌着她的童年,浅水湾聆听过她的叹息。从异乡到异乡,她一生经历风寒,用生命书写传奇。短暂的一生如彗星划过夜空,明亮热烈而又孤独凄凉……
  • 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

    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稻盛哲学的核心是“人生方程式”和“判断基准”,本书将两者结合,讲述两者异曲同工之妙,书中内容包括几大部分,“阳明心学和稻盛哲学的神合”,主要讲述阳明先生和稻盛先生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感悟出“阳明心学”和“稻盛哲学”;“以心为本”,讲述阳明先生与稻盛先生共有的品质——正义、谦虚、攻心、乐观、忍耐;阳明心学的“致良知”、稻盛哲学的“敬天爱人”,并用企业案例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关于人们对“阳明心学”“稻盛哲学”的几点疑问,在书中做出解答。本书对一些企业家、经营者和管理者,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从居里夫人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再现了居里夫人坚毅、勇敢、热忱的品质和为科学事业而奋斗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真切地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坎坷而的人生历程,铭记她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 黎元洪传

    黎元洪传

    他,就是辛亥首义大都督、民国大元帅、两任大总统;坚持共和政体、军民分治,反对军人专权;讲求共和、法治、民主和实业的精神;被孙中山先生称赞为“民国第一伟人”的黎元洪。本书细致地描述了黎元洪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编者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稗官野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乐无穷。适合各年龄段的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你该怎么说

    你该怎么说

    本书模拟人生关键处的实战说话场景,介绍了娴熟掌握各种说话技巧:何时嘘寒问暖、何时甜言蜜语、何时谦虚退让、何时慷慨激昂、何时出语反击等等。
  • 异世界的我竟然是条咸鱼

    异世界的我竟然是条咸鱼

    “师傅,我好无聊啊,我可不可以调戏你!”“你不说话我就当是默认了哦!”“师傅,你的剑膈着我的脖子了,很痛的。”“师傅,放下手中的武器,我们好好说话!”穿越之后,被强行拜师,竟然还是个美女~
  • 六维

    六维

    三维世界之外,有着一个名为六次元的世界,这里所有人都有超能力。一个在地球自杀未遂的少年,被一个曾经的地球人带去这个世界。他获得新生,并在老者所创立的只有十四人的组织中慢慢成长。与此同时,一场毁灭风暴也即将席卷整个六次元,男主角是否会被这场浩劫击灭,亦或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极天尊夜少心尖宠

    无极天尊夜少心尖宠

    她是24世纪现代隐世家族『北冥』氏的最后一任家主,拥有一部逆天的九莲音诀遭小人觊觎。没想到重生后竟然在一个孤儿身上。更可怕的是,她没有五岁以前的记忆......在一个寒冷的夜里,一对老夫妻将她捡回去,并收她为直系血脉,在这个家族中,她是唯一一个小姐。重生的日子看似幸福,但因为体内的纯心玉的缺失,导致她无法修练,成为众人耻笑的废材......但这没关系,她随便在空中一挥,布下绝杀法阵,随便从空间一抓,大把的稀有草药以及绝世仙丹,出门随便晃晃,神兽自动送上门,先不说她这欧洲光环了,但这个那男是怎么回是啊!在百姓以及朝廷文武百官面前一副「生人勿近」的冷漠美男,但在她面前却是个「要讨抱抱,抱好抱满」的无耻流氓......她很想说...让她的巅峰之路顺畅点,求不坑爹啊!
  • 妖炼奇谭

    妖炼奇谭

    苍茫之天,九州大地,稷山庆国之修,问道苍茫,踏道而去!六代封妖,乱天时序,封扶妖孽,九州破碎不堪。阴氼列国,天行道下,征战不休!敢问!诸天霸主,可有我命修立足之地!敢问!妖孽横行,可有我命修一席之地!敢问!苍茫九州,我命修......何为命修!岁月中,命修一怒,杀仙十万八千里。传闻中,独断万古,必有命修一脉。可史有记,修蛮者,一蛮足以开天。更有蛮神一怒,灭仙十万八千界。而如今,仙族,八荒四海,五皇三帝,人道庭立,算尽蛮族气运,轰杀进无尽之界,永世不得出,更有命修,灭其道统。时逢今日,阴氼列国征战不修......
  • 网文大神养成纪

    网文大神养成纪

    因为劝说要跳楼的死党,唐潇被一块方砖砸中了脑袋,却无意之中获得了神奇的网文大神系统。系统任务一:帮助女蜗成为网文大神。系统任务二:把萧薰儿变成美少女作家。系统任务三:观音菩萨也要写网文。世界上没有什么问题是写一部网文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写两部!
  • 女总裁的极品女婿

    女总裁的极品女婿

    废物女婿林放,一次意外继承整个昆仑,成为世界首富,救美女,统领三界。
  • 英雄联盟之王朝再起

    英雄联盟之王朝再起

    在世界冠军总决赛赛场,陈毅率领梦飞战队准备实现三连冠的王朝伟业,却出现意外,就当陈毅踌躇满志准备明天再来的时候,又受到致命打击。陈毅究竟能否东山再起,揭穿对方阴谋,实现自己的战队传奇?喜欢英雄联盟,喜欢热血爽文的兄弟姐妹们,千万不要错过了。
  • 神卡制作师

    神卡制作师

    一觉醒来,世界发生了变化。灵气复苏。一种特殊的职业出现,他们称之为制卡师。怪物卡。装备卡。特殊卡。技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