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75300000005

第5章 侧耳聆听

科学只能描述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却无法分析用来理解事物的人心。就拿“声音”来说,科学将“声音”分为刺耳与悦耳两大类。刺耳之声只是噪音,而悦耳之声是谱写而成的旋律,其中单音与和弦被连续地连接起来。不管是刺耳还是悦耳,不同的“人心”都对它们各有喜好。而相同的刺耳或悦耳之声也会以类似的方式影响不同的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在辞国之初的那些年里熟悉华乐却对西洋音乐感到陌生。现在,我可以说自己已经熟悉了西洋音乐,但仍然说不清为何自己对其中的一些作品情有独钟。

我曾经尝试侧耳聆听西方世界的许多陌生声音。不幸的是,其中一些声音,如拥挤街道上咆哮的汽车喇叭声、头顶上飞机疯狂的轰鸣声、邻家广播的嘈杂声、地铁经过时沉闷的咔咔声,以及人群在一座高高的公寓大楼下咕哝细语的声音,不管是刺耳还是悦耳,全都强行钻进我的耳朵,迫使我熟悉了它们。

幸好,旧金山有三种陌生的声音从未强行敲打我的耳鼓,而是让我主动怡然谛听。虽然科学家会把它们描述为“刺耳”,它们却赋予旧金山独特的个性,其中之一便是金门大桥的雾号。

伦敦是闻名于世的“雾都”,据说那里的大雾浓如豌豆汤(不过根据我的经历,这样的浓雾多年只见过一次),河流沿岸却没有任何警报声保护航运。另一方面,伦敦的浓雾似乎为英国人提供了幽默的谈资。在1935年出现那场浓如豌豆汤的大雾的次日清晨,我从报上读到有七名伦敦行人直接跌入泰晤士河里的消息。我也写了一首小诗调侃一番:

全城都在夜中过,

对此茫茫唤奈何。

怪汝掉头狂笑去,

不知人世有江河。

最后一行诗句暗示很多伦敦人将大雾视作笑料,对其中潜藏的危险不屑一顾。当然,伦敦距大海尚有一段距离,大型船只仅可按照特定的路线沿泰晤士河溯流而上。就算有雾号声,伦敦的很多地方也听不到。

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海岸上的哈利法克斯(Halifax)也经常笼罩在大雾之中。尽管我在此地并未停留多久,却听说了很多渔夫被大雾吞没的故事。曾经有个渔夫在雾中驾驶帆船,他以为自己在向前行驶,实际却一直停留在同一个地点周围几码远的地方。另一艘船上有人冲他叫道:“如果你在雾中找不到方向,那你就做不了新斯科舍的渔夫!”然而哈利法克斯海岸上却没有雾号发出的警报。

我第一次听到雾号是1953年2月在索萨利托,乘坐吾友莫里斯夫妇的轿车抵达金门大桥时。我吓了一跳,但那种惊诧仅持续了片刻,因为当时我们正与平行车道上的其他车辆以相同的速度在宽阔的桥面上移动,而我全身心地沉浸于雾霭之中。次日清晨,我从湖滨街的劳森宅邸(Lawson House)醒来,耳边传来清晰而有规则的雾号声。然后它停顿片刻,又反复响起。乍然听见,我既惊讶又惊恐。它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带回战时的英国。在长达四年的“二战”期间,我有三年都不得不听空袭的警报声,几乎天天如此。我本应习惯这声音,但它每次都把我撕扯得肝肠寸断。它就像铁锤一般敲击着我的脑袋,逼迫我加快步伐。我从未想到居然有空袭警报那样令人不堪忍受的声音。现代生活有太多让人失衡的东西,我认为任何权力机构都不应该为演习之故而拉响警报。

不过,一旦习惯了雾号的声音,我便觉得颇为惬意了。它是一种警报,带着几分哀伤,如泣如诉,但不会扰乱人的心神。“哀伤”暗示了对他人如父母、亲朋的关切。例如,母牛呼唤离群的牛犊或对饲草心满意足时,就会发出哀伤的“哞哞”叫声。旧金山的雾号必定架设在金门大桥外相当远的地方,如此方可指引船只进出港口。那些住处临近金门大桥的人经常听见它的声音,当我住在湖滨街时,它差不多每天早上都会传入我的耳鼓。在远离金门大桥的地方偶尔也能听到,但那不过是随风飘来的声音,它忧伤的腔调柔化为令人宽慰的声音。我曾经在攀登塔玛佩斯山的途中侧耳聆听它随着一阵强风传来,感觉自己如同回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仿佛听到了牧人所唱的约德尔调(Yodelling)[8]的回响。我意识到,身为大都会的旧金山在内心深处仍保留了昔日乡村的宁静。我还曾经意外地在俄罗斯山、电报山和双子峰附近听到雾号。有天夜里,我意识到次日便是复活节,早上会有大型唱诗班在戴维森山(Mount Davidson)顶上的十字架周围唱歌。我一大早便溜出寓所,并设法叫到一辆出租车载我来到彼处。节日庆典业已开始,一大群人正在歌唱。我并非基督徒,但我怀着对所有宗教的敬畏倾听他们的合唱。突然之间,一阵柔和而略带呜咽的声音随风传来:我凝神细听,发现雾号居然融入了合唱曲调的节拍。我就这样倾听着,直到雾号声与歌声都逐渐消失。

每次我到旧金山,都会听到别人抱怨雾号声令人无法忍受。但在我听来,雾号声却与我对旧金山的感情联系起来。若是在这座城市待上几日却没有听到雾号,我就会特意前往金门大桥,去听它的声音。每当我想起旧金山,耳畔就仿佛会响起雾号声。我坚信,很多旧金山本地人就算以前从未想到它,也会在远离这座城市后反复说:“真希望再次听到雾号声!”

电缆车的声音也对我产生了相同的影响。在它第一次进入我的耳朵时,就像雾号当初一样,听起来并非全然陌生。它顿时将我带回上海街头,四十年前,作为年轻学子的我曾在那里乘坐有轨电车。这些交通工具早已从上海街头消失,我想城里那些由欧洲人、美洲人和中国人构成的多民族人口不会对它们的消失表示反对。倒不是因为有轨电车与上海的历史毫无关系,而是因为几乎没人——尤其是中国人——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抱有任何感情。尽管上海最初只是一片平坦的沼泽地,但已崛起为全球最富有、人口最多的商业城市之一,只是它的辉煌时代却并不属于中国人。在发展达到鼎盛时,上海被分割成众多外国租界,其中比较大的被称为“国际租界”。有轨电车的经营者是一群外国人,唯有他们能够决定这个企业的存废。要等到中国在1942年成为公认的二战盟国之后,这些租界才放弃其治外法权。想到只有战争才能带来这样的结果,未免令人悲伤,但另一方面战争也确实有助于抹去人类史上的一个污点。我在上海生活了两年,但从未喜欢上它。不过有轨电车的铃声却在我的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

讲述上面的事情是为了说明为何电缆车的声音对我具有特殊意义。第一次听到,我还以为它跟有轨电车一样。在翻来覆去地听过这声音后,我意识到它宣告的是电缆车的抵离,而非如有轨电车铃声一般作为警报。电缆车司机有一套特定的打铃方式——先敲击一下前面的铃,再敲一下侧面的铃,然后很快地把这个过程重复三遍。这铃声不单是科学上所谓的刺耳之声,也是以固定节奏联系起来一系列声响。我渐渐开始喜欢上它——当它让我忘记那些飞驰的汽车时尤其如此。它会对我产生奇妙的影响,它微弱的声音即便远远传来,似乎也能盖过附近一辆“凯迪拉克”或“美洲虎”汽车刺耳的喇叭声。我喜欢从诺布山(Nob Hill)上倾听电缆车的铃声,如果是上山的电缆车,它的铃声就会发出悦耳的颤音,让人顿觉宽慰,脸上绽出微笑。如果是下山的电缆车,其铃声便会逐渐减弱,由响亮变得越来越柔和,直至消失殆尽,缭缭余音,充满深情,仿佛一个年幼的孩童不断回首,向自己深爱的某个人道别,直至渺不可闻。

电缆车的声音仅在旧金山有限的区域内才可听到,以那些与市场相连的繁忙街道为核心。在最初几次造访旧金山时,我听到此起彼伏的铃声,因为当时这里尚有三条电缆车线。如今仅存一条,即加州——鲍威尔线。在最末几次造访旧金山时,我听到越来越多有关彻底废除电缆车的议论。它们已经难以为继。我对上海取消有轨电车无动于衷,但听到人们谈起废除旧金山的电缆车,却忍不住翻来覆去地说:“这真是一大憾事!”我通过阅读得知,它曾在旧金山的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我曾读到安德鲁·S.哈勒迪(Andrew S.Hallidie)在它设计完成和投入运营时感到兴高采烈,读到它仪式性的首次运行所引起的轰动。它是人类最早在这座城市创造的成果之一,至今仍是一处吸引游人的景致。很多城市都想方设法地要吸引游客和观光者,旧金山为什么就不能投入足够的资金维持其运营呢?在我看来,它是旧金山的一大特色,我很高兴记录下自己对它的赞赏。

第三种让我想起旧金山的声音是海狮的叫声。我说的可不是渔人码头(Fisherman's Wharf)一家古玩店外养在水池里的一头孤零零的海狮,而是大海中那些经常光顾海豹岩(Seal Rock)的野生海狮。如果风向正好,偶尔便可在悬崖小屋(Cliff House)的露台上以及大洋海滩一带和苏特罗高地(Sutro Heights)听到它们的叫声。海豹岩虽以海豹命名,却并非普通海豹的游戏场,它们的叫声亦很难随风飘到海岸上来。说到这里,我必须引用J.G.伍德(J.G.Wood)写于1875年的一段话:

它们(加州海狮)是些特别吵闹的动物,只要身在陆地上,就会一直嚷嚷个不停。年老的雄性是其中嗓门最大的,会发出刺耳的鼾声,或者像庄严的雄狮那样咆哮。雌性则会以哀怨、响亮的声音作答,而年幼的海狮也会为这一片吵闹添上自己音量较小的叫声。一大群海狮的嘈杂叫声堪称震耳欲聋,几乎让人难以忍受。

因此这些在海豹岩上独霸一方的哺乳动物并非普通海豹,而是加州海狮。我不在意伍德用“吵闹”(blatant)一词形容我这些哺乳动物伙伴的交谈。根据《牛津英语词典》,“blatant”的意思是“粗野地大喊大叫”。不管它们的大喊大叫从近处听起来是如何粗野,当这声音穿过雾岚,或远远地越过海面,古今一辙地飘向航海家及其水手和乘客时,音量都会减弱,变得十分柔和。在一次次海上旅行中,一连多日望着茫茫大海之后,我一想到即将到达陆地,那种喜悦从来都是那么强烈。不幸的是,我尚无机会经海路抵达旧金山,但我可以想象,在旧金山朦胧的轮廓映入眼帘之前,海豹岩上加州海狮的叫声是多么令人满足。如果说雾号善意地警告水手当心前方的金门大桥,那么海豹岩上的海狮则像一支大型乐队,向即将到来的访客奏响欢迎的乐曲。拥有这样一支独特的自然乐队,旧金山是多么幸运!

在莫斯比奇(Moss Beach)的望后石港(Pillar Point)到德雷克湾(Sir Francis Drake Bay)之间的太平洋海岸上,我曾看见很多礁石,我不明白为何海狮单独选中悬崖小屋对面的三块礁石建立自己的领地。我曾透过望远镜观察它们的滑稽动作,还曾在大洋海滩和悬崖小屋的露台上倾听它们的叫声。不时传入我耳鼓的叫喊其实只是温和的吠叫,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满足感。我发现,跟惊涛拍岸的单调声音以及高速公路海滩另一侧那个康尼岛(Coney Island)[9]似的游乐场传来的嘈杂声相比,海狮的叫声倒显得和谐动听。众所周知,海豹与海狮的叫声都跟犬吠声类似。就个人而言,我更喜欢从远处倾听犬吠,不过我也非常清楚,这种吠声并不意味着狗儿对我的到来充满恶意,实际上它很可能是在热情地欢迎我。

我不知道雾号是何时设计、安装并投入使用的。这是一种人造的声音。不过,只要金门大桥周围有雾,它无疑还会继续存在。电缆车的铃声虽然也是人造声音,但我必须遗憾地承认,它的消失是迟早的事情。至于海豹岩上海狮的叫声在遥远的未来是否会消失,那就很难说了,因为人类作为最聪明的哺乳动物,狡诈而又灵巧,而他们的新发明——海洋学——又如此不可预料。不过,我却庆幸自己能够同时侧耳聆听到这三种在旧金山如此典型的声音。

同类推荐
  • 尘嚣:一个中国半农民的故事

    尘嚣:一个中国半农民的故事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作品把游走于乡村、城市之间的读书人的生活口述出来,是希望这个阶层的人不再只是被动地逃离乡村,而是选择主动适切、守住乡村,在乡村与城市的互动中坚守固穷与担荷,慢慢软化自己的心灵。《腊八走在尘嚣之外》一文是作者在腊八节回忆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回忆脾气暴躁的爸爸、总是护着自己的爷爷,以及和哥哥放冰马,和邻居家姐姐描灯花。随着时间流逝,爷爷走了,爸爸走了,姐姐们出嫁了,妈妈也老了,而作者自己,也有了女儿,只是,腊八节好像更远了。而在《爸爸的回忆犹在梦中》一文中,作者回忆他的父亲,回忆儿时自己犯了错,父亲的骂与泪。在回忆时,作者也逐渐明白,父亲其实是疼爱自己的。自己一天天长大,父亲一天天变老,在长大与变老中,自己结婚了,而父亲也离去了……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是娓娓道来,不慌不忙,在文字的品读中,细细感受生活,体悟生命。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史称“四大悲剧”。主要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描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四大悲剧”完成於莎翁戏剧创作发展的中心时期,至此达到了卓越艺术成就的高峰。
  • 拒绝隐喻

    拒绝隐喻

    棕皮手记·1982~1989.当代最需要的是“大乘”诗人。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正直、诚实、善良、爱、人格受到普通人的尊重。不仅仅只征服年轻的一代,而且要征服那些较为世故的人群。不朽之作是没有“代沟”的。从整体把握世界。世间一切皆诗。一阴一阳谓之道。无为无所不为。大巧若拙。大音稀声。
  • 贤士的答辩文书

    贤士的答辩文书

    本书把历朝历代的杰出雄辩家的答辩文书加以归类、筛选,精选出苏秦、李陵、韩安国、董仲舒等历史上杰出的雄辩家的优秀文章。
  • 和幸福捉迷藏

    和幸福捉迷藏

    包容了大悲大喜的感动、关爱呵护的温暖、昂扬向上的感奋、回味无穷的哲思、人性力度的张扬、文清字丽的愉悦;在内容走向上更加关注人心智的成长,关注人精神的慰藉,关注人价值的实现。阅读《文苑精品书系:和幸福捉迷藏》,不仅会使你超越生命的长度、拓展心灵的宽度、增加灵魂的深度,而且会使你发现,蓓蕾初成、芙蕖临波、秋英染金、梅映雪香,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场花季;红光暖尘、日影横江、风驰萧萧、雨洗新色,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幅图画。
热门推荐
  • 天下谋之妃本倾城

    天下谋之妃本倾城

    一朝穿越,误入异世王朝。醒来后,却在一片废墟之上,怎么回事儿?不就是撞了他一下吗,怎么就给自己惹上了一个腹黑阎王爷了呢。还偏偏逃不开,跑不掉,生生要纠缠她一辈子。“阿祈,爷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可好?”“以后娘子赚钱养家,爷就负责美如画可好?”他突然瞧着她,一双勾人的桃花眼透着着淡淡的温柔,即是不语,也带着绵绵的情话,然而说出的话却是:“阿祈,你的智商已经很感人了……一朝穿越,误入异世王朝,她的到来,打乱了整个天下的格局,一纸江山长卷就此展开。覆红尘,祸乱世,谋天下!夙清新作,欢迎大家跳坑。
  • 初恋选我我超甜

    初恋选我我超甜

    三个月后,顾情长将苏清影堵在门上壁咚:“普天之下能让我看上的就只有你,所以要么你嫁,要么我娶,我都可以接受!”苏清影冷笑:“不是说其他的让我想也别想?”顾情长伸手在自己脸上打了一巴掌,很淡定的解释:“我喜欢打脸,不行吗?”苏清影:“……”(男主严重脸盲,在女主面前无时无刻不在打脸,超宠超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韪

    道韪

    这是一个简单的人族与妖族的故事,这是一个不断前进的故事。
  • 圣求传说

    圣求传说

    在一个强者为王,弱者为寇的世界上流传着得到圣求眼的人就能成神,而在古霸城生存的阙莲却一直没有开启属于自己的净纹,在他想要离开这个世界时却遇到了启鲮,结交到了许多的好友,最后走上了一个成神之路的故事!
  • 我们的青春,逐欢

    我们的青春,逐欢

    第一弹,人物由现实中的人化名而成,并以幻想展开恋爱过程,过程温暖诙谐,结局happyend。祭奠我们溺亡的青春。第二弹,微科幻微魔幻,过程烂漫,结局happy。第三弹,女王范来袭,傲娇爱人养成记,吵吵闹闹欢乐多。望收藏+推荐
  • 极品大导演

    极品大导演

    乌宁中枪死亡,鬼魅般的纯白色面具扭转了这一切,并让他重新复活。醒来,世界变了,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电影产业,乌宁所知的电影导演都消失了。不忍心看下去,乌宁决定拿起导演的权杖,把记忆中的禁忌电影再现世间。我是极品大导演,我是乌宁!(Ps:部分章节重口,血腥,暴力!)
  • 大营救——抗战时期营救美军飞虎队大行动

    大营救——抗战时期营救美军飞虎队大行动

    本书是作者在过去十多年从事军史编纂工作中,跑遍皖南、淮北等地,采写的当年新四军、抗日游击队以及人民群众营救美军5起飞机失事、救出20名美军遇难飞行员的纪实。作者细腻描写了每一次营救,以及参与营救的新四军战士、游击队员、人民群众的英勇无畏。全书充满传奇色彩。
  • 游历红尘的道士

    游历红尘的道士

    这是一个来自道教的青衣少年拿着上古神器青冥剑游历人间红尘的故事。
  • 大地神王

    大地神王

    少年武长歌意外融合了一团蒙蒙黄光,从此与大地变得无比亲和。只要是土里生的,所有宝矿、灵药,都是我的!只要站在大地上,我就是无敌霸主!人杰,天骄,前辈,你们站都站不稳,怎么和我斗!想飞行,没有我的允许,不可能,惹恼了我,都给我滚到地上来,哥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地心引力!天空我制霸,大地我为王,我就是大地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