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316000000012

第12章 秦孝公继往开来(上)

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

——《资治通鉴》

【场景1:公元前361年某日,秦国栎阳,秦王宫】

秦孝公继位时,已经二十一岁了。这一天,秦孝公在朝堂上对大家说:

“而今天下,王室颓微,诸侯并起。黄河和肴山以东,有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文公、韩昭侯、赵成侯。此东部六强。淮河、泗水之间还有十多个小国,常被欺凌,时刻有亡国之危。六强之中,楚国、魏国与我秦国接壤。魏国从郑县(今陕西省华县)沿洛河北上修筑长城。楚国自汉中郡往南,占有巫郡和黔中郡。秦国地处西陲,才俊之士,鲜有来秦,诸侯更将我秦视为夷狄,中原各国诸侯盟会,也从不邀约我们参加。如今寡人继位,刚平息西戎獂王造反,赵、韩两国便又结盟来犯,皆欺我秦国无人!寡人今要颁《求贤令》,广招天下英才来秦效力,助我大秦复穆公之霸业!”

“大王英明!”下面许多贵族大臣们言不由衷的称贺道,因为他们都是朝廷重臣,如今秦孝公向天下发《求贤令》,其实就是在打他们的脸。

【场景2:魏国大梁,国相公叔痤府邸】

“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孝公的招聘文案《求贤令》写的真是十分诚恳,感动了一位在魏国的大才子。这位大才子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商鞅。

此时,他还是岌岌无名的卫鞅,在魏国国相公叔痤府邸,任中庶子。所以也有人叫他公孙鞅。卫鞅是卫国人,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是李悝、吴起的铁杆粉丝,但并不是个脑残粉,他不只局限于一家一派之言论,也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在那个百家争鸣的年代,正好可以博采众长。公叔痤也对他十分器重。卫鞅心存大志,因而来到魏国,他原想通过公叔痤引荐,辅助魏王来大展宏图。

一日,公叔痤病重,魏惠王前来慰问,席间问道:“公孙相国,您如果离开寡人了,魏国社稷将托于何人啊?”

“我府中有一个叫卫鞅的年轻人,现在我这任中庶子,这才华盖世,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公叔痤回答道。

其实自从少梁之战以后,魏惠王就对公叔痤心存芥蒂了,但是念在他劳苦功高,又是两朝元老,就没有和他认真,这次来也是做做样子。没想到他还认真了,哼!卫鞅?推荐一个中庶子就要当相国?还真以为魏国离开了他就完蛋了不成?寡人身边就没人了吗?莫不是老糊涂了吧?

公叔痤见魏惠王不以为意,更加郑重其事的说:“主公如果不用卫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

魏惠王心想,这老头确实是老糊涂了,假装答应而去。

几日后,公叔痤又把卫鞅叫到跟前,郑重其事的对他说:“鞅,你快跑吧。快离开魏国。”

“老师您如今卧病,我自当在旁照料,何出此言呢?”卫鞅诧异道。

“前几日魏王来看望我,我向魏王推荐重用你。并和他说,如果不重用你,就一定要杀了你,以免你投奔他国,如今我看魏王可能并不愿重用与你,我行将就木,也不希望临死前害你丢了性命。你还是快逃吧。”公叔痤矛盾的说。

“哈哈哈”不料卫鞅听完,竟然大笑了起来,这笑声既是嘲笑,又是苦笑。

“老师多虑了,魏王既然不肯相信老师之言,重用我,又怎么会听老师之言来杀我呢?”卫鞅回答道。

公叔痤感到,自己确实老了。

【场景3:公元前361年,秦国栎阳,秦国某馆驿】

卫鞅长途跋涉来到秦国,盘缠已结用的差不多了,只得找了一家比较次的馆驿住下。吃饭时听到有人议论。

“《求贤令》一发,这些日来我大秦的读书人真是不少啊。”店主开心的说。

“可不是嘛,各王公大臣高门之外等候的人能从门口排到街尾。”店小二附和道。

这时来了几位客官,寻桌落座。

“哎,我等长途跋涉来到此地,策略书简已递交半月有余,在大臣高门外苦等了多时,每次门童只告我等稍安勿躁,静候佳音。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才能进宫面见秦王。”刚落座,一人就郁闷的抱怨的道。

“我听说有个叫孟轲的很厉害,他去各国游说,各国王公大臣都会盛情款待。”同桌的另一人说道。

“盛情款待?做个礼贤下士的样子罢了。”突然旁边有人插话。大家寻声望去,只见是个相貌平平,素衣无华,腰无佩玉,落魄寒酸的年轻人。

“哦?小兄弟,我听说孟轲是孔子的高徒,各地百姓尊称为孟子。不知你是何人?恐怕你到各国,人家连做做样子都懒得做吧?”一人挖苦道。

听到挖苦,那人放下手中的竹简,也不生气,只平静的说:“邹国孟轲乃一介腐儒,不足道载。当今乱世,诸侯争霸,各国无不变法图强以求兼并天下,其却推崇仁政,循古法,根本拿不出什么切实有效的富国强兵之策。何况还老爱在诸侯面前宣扬'民贵君轻',你说有哪个君主会真正采纳他那一套?倒是他那'天时地利人和之说'还有点意思,比墨家的什么‘兼爱非攻尚贤’要实用一些。”

“小兄弟,口气好大啊,你说孟子之道,墨家之言都无用,你又有何经世济民之学?如今秦孝公在广发《招贤令》,你若真有富国强兵之策,大可进言,当你裂土封侯之日再来逞口舌之快不迟。”对桌人回怼道。

“鲲鹏展翅九天外,蚍蜉无须问何方。云开再现金龙日,浅水谁知暗无光。哈哈哈...”

只见此人,自饮自酌,自鸣得意,也不再理会他人议论,放下《吴起兵法》,独自打开李悝的《法经》又看了起来。

【场景3:公元前361年,秦国栎阳,秦孝公景监府邸】

背景:卫鞅变卖了身上贵重之物,加上公孙痤行前送他的一些盘缠,打听到秦国大臣景监目前是秦孝公的宠臣,于是备了厚礼拖他引荐。景监和卫鞅一谈,也知其是大才,于是很快就安排他面见了秦孝公。景监万万没想到秦孝公见了卫鞅之后,把自己骂了一顿。说:“景监,你推荐的这卫鞅是什么人才?他一上来就跟我谈什么要效法三皇五帝,又说推行什么‘仁者爱人,民贵君轻’的王道,这些陈词滥调听得我都睡着了。以后这种人不要再推荐给寡人了!简直浪费时间!”

景监回府后立即派人传卫鞅来见。

“我说卫老弟,你在我这夸夸其谈法家富国之策,兵家致胜之道,到了主公那里,你谈什么帝道,王道啊?你这不是明摆着害我吗?亏我还在主公面前夸你有经天纬地之才。”

“大人莫怪。我在外听说各国对儒家孟子礼遇有加,故以孔孟之道以试君上。”

“我主公只对能富国强兵的霸道感兴趣,对那些无用的儒墨之言早就听腻了,还希望卫老弟不要再藏着掖着了。”

于是安排卫鞅再次面见秦孝公。这次卫鞅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向孝公展现了改革强兵后争霸天下的蓝图,孝公听后大喜,两人促膝长谈到深夜,一连几日,毫无倦意。

【场景4:公元前359年,秦国国都栎阳,秦王宫】

背景:卫鞅虽然与秦孝公相谈甚欢,但是久久未得重用。十分郁闷,这一日,正欲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秦国,突传秦孝公召见。

“这几日,君为寡人所言富国强兵之策,寡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可寡人担心国内一些老臣抱残守缺,不肯接受。想当年献公迁都到此也是因此。一直到现在,秦国还是一国两制。雍城那些老贵族们根深蒂固,不是一日可改变的。如寡人请先生主持变法,恐陷先生于是非水火。”秦孝公召见卫鞅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君上之意如何?”卫鞅问道。

“犹如此剑!”说完,秦孝公一挥手,将一个老旧的龙书案砍为两段。

卫鞅见秦孝公如此,赶忙跪下拜道:“君上若如此决心,鞅必肝脑涂地,九死无悔!”

“先生为秦国出谋划策,尽心竭力,先生放心,有我嬴渠梁一日,定保先生无虞!”秦孝公将卫鞅扶起道。

“秦国变法能否成功,关键之处,是如何处理君臣、新旧的利害关系,可以说,变法,就是一场无形的战争。臣为谋士,君为主帅,君臣一心,方能克敌制胜。对秦国新老贵族及黎民百姓而言,吾不过是六国入秦沽名钓誉的众多书生中的一个,微不足道。我心中谋划新法久矣,今新法已得君心,然尚未得民心,如何推行新法,突破旧制,深入民心,乃当务之急。”

“报君上,甘龙、杜挚求见”。侍从通报道。

“看吧,硬骨头来了。宣他们进来。”秦孝公半开玩笑的说。

“臣,是否要回避一下?”

“不用,迟早要交手,不如就先过过招”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十分反对变法。早在献公时期就已经忍气吞声了很久,原指望新君继位后不要再折腾了,没想到折腾的更厉害了!

甘龙、杜挚进来,行礼毕,见卫鞅也在,十分不悦。但甘龙还是开口道:“君上,常言道:‘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没有十足的把握和利益,不应该贸然变法,恐伤社稷之根基啊君上。”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变法乱制,易礼乱国啊君上。”杜挚附和道。

卫鞅针锋相对道:“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甘龙、杜挚见秦孝公没有说话,也不敢再喧闹。

卫鞅继续说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那你继续说说,依你之见,不循礼法古,又当如何?”秦孝公终于开口了,而且态度偏向十分明显。

“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语出《商君书·更法篇》)。

“好,寡人深以为然!法,礼二者,本是治国之良器,而非治国之枷锁。理应为我所用,而不是困我所为。魏国文候,重用李悝、吴起,变法改革,历经两代,终称霸中原百余年。当此之时,我秦国倒是十分'循礼法古',结果却是屡败于魏,以至河西沦落,家国破碎。钱不足以养民,军不足以自保,各朝堂重臣不思强秦之策,只知抱残守缺。国内几无青壮,还大行人殉之礼。天下到处荒田,还不改井田之制。昔日献公流亡魏国,每感于此,痛心疾首。天佑大秦,献公归国,迁都栎阳,变法改制,才救我大秦免于水火,励精图治,才收回我河西旧地。我大秦之军,以一敌三,兵过黄河,深入魏土,天子赐袍,封号为伯。此皆变法之功,岂是法古之能?”

秦孝公一番话说的甘龙、杜挚无言以对。

“寡人无才,推《求贤令》以邀天下能者,今有幸遇先生,愿举国相拖,万望先生毫无保留,助我大秦光献公之遗志,复穆公之霸业!”

说完,对着卫鞅深深一拜。卫鞅极为感动,慌忙跪拜回礼道:“粉身碎骨,九死无悔!”

此次论战,奠定了秦国变法的舆论基础,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拉开了秦国变法图强的序幕。

【场景5:公元前359年,秦国栎阳城南】

国都城南集市,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城门旁边,有个官兵指着身边一根长约三丈的木杆高声说道:“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

“这跟木头也不粗,我都能搬动,把这给木头移到北门就能得十金?不会是骗人的吧?”

“就是,城南到城北,也不是非常远。就给那么多钱,够我一家老小吃一年的了。”

来往的行人越聚越多,都议论纷纷,无人敢上前去。

见无人上前,台上那人又说:“能拿过去的赏五十金!”

“我来!如果官家不满意,我不要金子再给搬回来就是!总不至于杀头坐牢吧。”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扛起了木杆。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一路跟着到了北门。

只见那大汉将木杆立到城北新修的高台上,然后立刻获得了五十金的重赏。再看那高台上挂着一幅大旗,上面三个朱红大字:“宣令台”。

领到奖赏,那人刚要走,这时,有个身着官服的人走到他身边把他拦下。那大汉一惊,连忙跪地求饶:“官家莫杀我,我非贪财之人,只因家有卧病老母,待哺妻儿。我无田地,平时只能以砍柴打猎为生,本想打得几只野味到集市卖了换点药和米,没想到今日捕获之物被盗匪半路劫走了,我才大胆前去搬木。五十金全部在此,您拿回去吧,求绕过小人。”

只见那官人扶起来大汉说:“壮士请起,请你收好这金子,我只是还有一事相求,不知道你可识字?”

“小人不识。”

“无妨,你跟着我念,我念一句,你就用你最大的声音喊出来,可以吗?”

“这个小人会,小人在村里是有了名的大嗓门,我一嗓子,连天上的大雁都能振下来!”大汉见不是要会金子,也不治罪,只是让他跟着喊话,又十分兴奋起来。

于是,城北宣令台上,一个人手持一卷文书,在高声宣读,他每宣读一句,旁边一位壮汉就跟着高喊:

“即日起,在秦国各地推行新法。

新法第一条: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

新法第二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新法第三条: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新法第四条: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新法第五条: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

不一会,越来越多的行人围聚在宣令台旁。听完新法的内容,台下炸开了锅。

有个人说:“快看,那不是在酒馆遇到的那个小兄弟吗?”

“听说他是卫国人,叫卫鞅”另一个人说。

“霸业由来厚豪杰,何笑英雄薄出生。君一挥刀断天下,再看西北两昆仑。”

不知道是谁说了这句后消失在了人群中。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资治通鉴》

司马光对商鞅城南立木的事迹是如此评价的,他说:

“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只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一败涂地。靠欺骗所占的一点儿便宜救不了致命之伤,所得到的远远少于失去的,这岂不令人痛心!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以胁迫手段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原地而遵守信用,魏文侯不背弃与山野之人打猎的约会,秦孝公不收回对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称不上完美,而公孙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人民之心,又何况今日治理一统天下的当政者呢!”

现在看来,司马光先生评价的还是很客观的。他肯定了商鞅在通过城南立木,取信于民的做法,更加强调了信誉,诚信对于国家,对于君主,甚至对于平民百姓的重要意义。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国而无信就更不知其可了。然而,司马光先生对商鞅的评价不是太高,“而商君尤称刻薄”,这里指的是他为了想办法推行新法,故意设城南立木之局来取信于民,是太过于刻意了。商鞅的本意其实并非要彰显诚信这种品质,而是想通过城南立木告诉百姓,我商鞅推行的新法,说到做到。在这里,商鞅的城南立木,和杀鸡儆猴,其实是一样的。

下面就我就来给大家说说商鞅是如何“杀鸡儆猴”。不过这是《史记》里的故事了。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新法在民间施行了整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又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

厉不厉害?动不了太子,这个卫鞅竟然动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这两位可都是和秦孝公同宗同姓的贵族,而且是大贵族!

这杀鸡儆猴的效果当然也是立竿见影了,第二天,秦国人就都乖乖的遵照新法执行了。

以卫鞅之才,不可能料不到,得罪了将来的君主,以及君主的老师,自己将来的结局也不可能会好。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不能不说,推行变法,他也的确兑现了对秦孝公的承诺,视死如归,九死无悔。而秦孝公也确实兑现了他对卫鞅的许诺,成为了他推行新法的坚强后盾!

同类推荐
  • 宝中宝

    宝中宝

    大宝突然不合时宜的笑了。而且从来没有笑的这样放肆过,几乎眼泪都流了出来。因为他同时听到了一个不大的声音,当下心里所有赞美的词都无法形容这个“噗”的声音,这恐怕是天下最美好的声音了。吕大宝转过身的时候突然愣住了,有的时候最美好的可能也并不是太好,正如他看到的并不是太好的小木。。。。。。
  • 江湖:魔主

    江湖:魔主

    十年前,世家传言:谢家有子,儒雅风流,温良如玉。十年后,江湖传言:魔教有主,茹毛饮血,闻风丧胆。瘸腿才子,金榜题名,断案如神,皆是为了十年前的一场算计猛鬼面具,杀人如麻,深谋远虑,皆是为了百载前的一场冤屈一滴笔墨抹命无数,百年古刹佛像杀人,皇宫凤殿鬼魂游荡……十年前的夺位还牵扯出了什么悬案?猛鬼面具枯骨盈山,华清浮尸口吐人言,泰山脚下巨石镇妖……百载前的罪孽还引诱出了多少谜题?谢家的冤魂何时解脱,祖辈的罪孽何时洗尽下一瞬,刀剑相向。
  • 这座江湖跑偏了

    这座江湖跑偏了

    让人惊叹就能变强?李闲穿越陌生世界,得到神秘系统。一首《侠客行》渡剑仙破镜,一曲《水调歌头》劝头牌从良,百万惊叹点,换了个盗版的天外飞仙,正当诗名满天下时,李闲却跑上山做了小道士,理由竟然是帮助师兄从秃驴手中夺回师太?随手写下几本武侠巨著,引得天下哗然。这是一个不太正经的读书人带偏整个天下的故事。
  • 玉泉一剑

    玉泉一剑

    一剑一人,尝尽三生苦。一本莫虚有的逝魔剑决,却把世间所隐藏的真相,从深渊中挖出来。
  • 沙风独影刀

    沙风独影刀

    他是万人唾弃的不孝子,却被当今圣上封为忠孝节义一字平肩王!他是杀人无数的无影客,却做了武林群侠的新盟主!却引他国公主倾其一生!他不是天下第一,却被传颂第一!他不恋红尘!他不爱厚禄,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没有雄才韬略,却退兵数十万!他,是只是个凡人…
热门推荐
  • 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

    中国文学的现代叙事

    现代性与启蒙运动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性产生于以启蒙运动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真正能治疗现代性的疾病甚至是生态危机的唯有现代的文学和诗歌,因为后者是站在前者的对立面的,就像科技永远不可能取代人文科学的警示牌一样,现代性离不开人们对它的反省。只有树立人性的文学思想,才能拯救现代性的危机。
  • 武林高手都市游

    武林高手都市游

    【起点第五编辑组签约作品】〖主人公我爷爷,非一人称小说〗一颗神秘的珠子引发现代武林争端,一个年馑22岁的老实铁匠却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妻子之死,让铁匠背负了血海深仇,铁匠愤然离开故乡,带着两个身怀武林绝学的儿子浪迹都市......岁月更迭,社会已不再是以前的社会,武林却依旧是往常的武林。无法仗剑煮酒,快意江湖,何不提着冲锋枪来次疯狂的杀戮,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牛X而又强悍的人生从此拉开序幕......
  • 浪子人生

    浪子人生

    魔界大君主降临人间,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一场席卷六界的战斗徐徐拉开帷幕……
  • 宇宙探秘之最

    宇宙探秘之最

    本套书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 在阿拉德寻求邂逅

    在阿拉德寻求邂逅

    讲述穿越到名为阿拉德大陆的世界的人们,召集冒险家探索这片大陆,以及被卷入更多麻烦的事件中。地下城的同人小说,看名字就知道,是仿照了日本动漫《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
  • 宁做祸害不为后

    宁做祸害不为后

    21世纪的灵秀女子洛离,因为母亲生她时难产而死,三岁生日时,父亲帮她买苹果时出车祸而死,而且靠近她的人总是灾难不断,从此被认为是不祥之人,得了个“祸害”的称号。洛离十九岁那年考上了某大学的中文系,在去大学的路上,火车出轨,给一车的人带来霉运后,她,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朝代——天应王朝。在天应王朝,洛离结识了很多朋友,同时也被卷入了一场宫廷纠纷内。遭人陷害而流落人间的太子,俊美无双,风华绝代的二皇子,还有有些老谋深算的天下首富之庄——慕容山庄的庄主,一个个优秀的男子出现在了她的身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家有萌妃洛小白

    家有萌妃洛小白

    一朝穿越,巧遇九王爷,问世间懵逼为何物,只待你刮目相看。“洛小白?谁给你取得名字,跟郡主的狗一个名字!”“哈!王爷说的可不就是嘛?我不就是您的狗腿子吗?”
  • 想把心交给你

    想把心交给你

    《想把心交给你》是雪梦相连写的,雪梦相连是雪,梦两人,这部小说是我们两个人花尽心思的杰作,我们在学校里一下课就开始更文,文章只有在放假期间才能上传,请读者们多多见谅,也请你们多多评论。
  • 新人天师

    新人天师

    平凡少年得钟馗元神,从天师之路,斩妖魔,除鬼怪,觅天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跟。鬼很可怕吗?有多可怕?我抓几只来吃吃。妖怪别跑,吃我一剑。玉帝你别怕,我是来护驾的。外星人别嚣张啊!信不信我轰死你去······哦对了,还有女主,主角都这么牛了还会怕没女主角?
  • 冒险团的征程

    冒险团的征程

    以集合了怪物猎人、魔法位面为背景的世界为起点,埃尔却发现,自己要面对的竟然不是各种古龙天灾,也不是传统的异族争霸,而是以世界为单位的世界间的吞噬之旅。本文借鉴了无限流,怪物猎人世界,暗黑破坏神二及诸多未知的游戏、动漫、电影。尽量以这些为背景,写自己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