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700000008

第8章 姜夔《过垂虹》诗和“十四桥”试释

在20世纪70年代初一个肃杀的晚秋,余秋雨先生所在学校的近千名大学毕业生,被派往江苏吴江县松陵镇西南的太湖之滨,去从事筑堤围垦的农田劳动,“用劳役和汗水,洗去身上的污浊”。

在那阶级斗争无处不在的“文化大革命”岁月,什么样的悲剧都会随时发生。一天,有位“漂亮热情、善于交际的女学生”,突然被怀疑组织“反动小集团”而受到审查。傍晚,人们在太湖边发现了她的纱头巾,并从湖里打捞起她的遗体。随后,便派了几位男同学连夜用航船送往苏州。

那天晚上,年仅20多岁的余先生亲眼目睹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在短暂的愕然、木然之后,他究竟想了些什么呢?没有人能够知道。若干年后,已经成为文化名人的他,终于提起笔来,把当时深藏在心底的一些独特想法,写进了《文化苦旅·吴江船》中:

这次夜航,要经过著名的垂虹桥,垂虹桥历时久远,早已老态龙钟,但十四桥孔仍在,不知夜航船会从哪个桥孔通过。

宋代大词人姜夔对垂虹桥最是偏爱,有一次,他在那里与挚友范成大告别,与他所爱的姑娘小红坐船远去,留下诗作一首:

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今夜,烟波桥下,没有歌声箫声,只有橹声嘎嘎。

这段文字,写到了松陵镇畔著名的垂虹古桥,写到了运载遗体的夜航船会从它的哪个桥孔通过,也写到了南宋词人姜夔和歌妓小红的那则令人艳羡的风流韵事,洋溢着淡淡的诗意和浓浓的柔情,写得确实很美。但这些联想,跟刚刚过去的悲剧和女大学生屈死的冤魂能够协调得起来吗?余先生的书袋,也真掉得不是地方!

好了,闲话表过,言归正传。评析余先生的思想,不是本书的主要任务,还是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他这次掉弄的书袋中,有没有什么文史细节的差错。

下面讨论三个问题:

姜夔与范成大是在垂虹桥那里分手的吗?

余先生说:“宋代大词人姜夔对垂虹桥最是偏爱,有一次,他在那里与挚友范成大告别”。这种说法,根据何在呢?

大家知道,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晚年从政坛退出以后,长期住在吴县(今属苏州)西南的石湖别墅,因此号称石湖居士。姜夔(号白石道人)是他的好朋友,比他约小30岁,两人可算忘年之交。姜夔在《暗香》、《疏影》两首长调的小序中说:

辛亥(宋光宗绍熙二年)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徵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隶(一本作“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此外,他还在《庆宫春》词的小序中写道:

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桥),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即垂虹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这两篇内容和时间前后相承的序言告诉我们:姜夔是在绍熙二年的仲冬(当公元1191年末)冒雪前往石湖拜访范成大的。他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应范的请求,填了两首新词,并配制了曲谱,题名《暗香》和《疏影》。范成大看后非常赞赏,让歌妓反复练习弹唱。到了除夕那天,姜夔终于告别范成大,只身乘船返回吴兴(今浙江湖州)。我认为,两人的这次分手,可以肯定不在垂虹桥那里,理由如下:

地处吴县西南的石湖跟位于松陵镇畔的垂虹桥,两者相距约40华里,古代乘船往返,少说也得近四五个小时。这一年,范成大已是66岁的衰病之身(再过两年就去世了),不太可能冒着隆冬的风雪严寒,亲自远出送客;即便他笃于友情想要这么做,作为晚辈的姜夔也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姜夔自己在《庆宫春》词序中说得很清楚:“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可见他确是先在石湖告别范成大,冒雪乘船南行,再在夜晚雪停之后经过垂虹桥的。而且序末所引的小诗也说“只有诗人一舸归”,正好互相印证。一舸归,就是孤身一人从石湖乘船回去,没有谁给他送行。所以,说姜夔在垂虹桥那里与范成大告别,是没有根据的。

姜夔在除夕那天返回吴兴,小红有没有和他乘船同行?《过垂虹》诗是不是他俩恋情的赞歌?

余先生说:“〔姜夔〕在那里(垂虹桥)与挚友范成大告别,与他所爱的姑娘小红坐船远去,留下诗作一首……”这种说法,是对古代文献的误读,并不符合史实。

关于姜夔和歌妓小红的艳情故事,让我们先来看看明人张羽的《白石道人传》是怎样记载的:

时范成大方致政居吴中,〔姜夔〕载雪诣之,馆诸石湖月余,徵新声,夔为制两曲,音节清婉,曰《暗香》、《疏影》。范有妓小红,尤喜其声,比归苕(吴兴别称苕溪),范举以属夔。过垂虹,大雪,红为歌其词,夔吹洞箫和之,人羡之如登仙云。

从这则记载来看,范成大把歌妓小红送给姜夔,是在这位词人离开石湖以前。因此,姜夔返回吴兴时,也就理所当然地带着小红一起乘船同行。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张羽记载的这则故事,不是原始资料,其最早出处,来自元人陆友的《砚北杂志》。该书卷下写道:

小红,顺阳公(范成大)青衣也,有色艺。顺阳公之请老,姜尧章(姜夔)诣之。一日,授简徵新声,尧章制《暗香》、《疏影》两曲。公使二妓肄习之,音节清婉。姜尧章归吴兴,公寻以小红赠之。其夕大雪,过垂虹赋诗曰:“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以上引文中的“姜尧章归吴兴,公寻以小红赠之”一句,“寻”是个关键的字眼。如果范成大早在姜夔离开石湖前把小红送给了他,那么这里只要说“姜尧章归吴兴,公以小红赠之”就可以了,根本用不到那个“寻”字。现在,陆友特地把它加上,绝非无意的赘笔。他是要明确无误地告诉读者:范成大是在姜夔回家之后,没过多久派人把小红送去的。我们理应依据最早的史料,来确定小红归属姜夔的时间。既然姜夔返回吴兴以前,范成大还没有把小红赠给他,那么,所谓姜夔“与他所爱的姑娘小红坐船远去”的说法,便是无稽之谈了。

关于姜夔此次只身孤舟夜过垂虹的问题,我们还可以从他的诗歌中找到一些旁证,例如《除夕自石湖归苕溪(即吴兴)十绝句》。这一组诗,大概是他返回吴兴的途中或到家以后不久写下的,属于即兴、随感之类的作品。请看以下各句:

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色入灯花。(第四首)

百年草草都如此,自琢春词剪烛看。(第六首)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第七首)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苎作春衫。(第八首)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第九首)

从这些沉郁低回的吟咏中,透露出来的是无限的孤寂、落寞和伤感。古语说:言为心声。此时此刻,如果姜夔身边真有一位他所喜爱的小红姑娘朝夕相伴的话,他的心情怎么会如此凄凉和消沉?尤其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两句,写的不正是他“雪后夜过垂虹”的情景吗?然而除了难耐的寂寞和彻骨的春寒,又哪里能看见小红倩丽的身影,听到她那低唱的歌声呢!

现在再来解读一下被不少人(也包括余先生)误读的那首著名的《过垂虹》诗:

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的前两句并不难懂,说的是:“自己写了新词配上了柔美的乐曲,让小红伴着我的洞箫低声歌唱。”这样的情景,自然充满欢乐的气氛。但它出现在什么地方呢?对此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说,是在范成大的石湖别墅里;另一种说,从石湖开始,一直延续到小红和姜夔共同返回吴兴的船上。联系到“过垂虹”的诗题,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小红低唱我吹箫”一句,还是这对情侣坐船驶过垂虹桥下的特写镜头呢!我看,余秋雨先生就是这样来理解的。

由于我在前面已经考定,范成大把小红送给姜夔,是在这位词人回到吴兴以后。这个结论,就是对后一种说法的彻底否定。一曲完了,只要人在一起,还可以再奏再唱;两个人分手后天各一方,这洞箫伴奏的歌唱,还怎么能继续下去呢!因此,第三句开头的“曲终”二字,不应解释成“一曲奏罢或唱完”,而应当理解为“除夕以前那段欢乐生活的终结”。这样,诗的后半部分就只能是作者怀着对往事的无限眷恋,抒写自己难以排遣的离愁别恨。全诗从欢乐转向哀愁,其基调是低沉而伤感的。如果把它当作一首描写男女恋情的作品来引用和发挥,那就背离了作者的原意,是一种不应有的误读。

当然,后人的误读,跟陆友《砚北杂志》在表达上的不够严密有些关系。现在我把它的个别语句略作修改和调整,误读就可以避免了。改文如下:

……尧章制《暗香》、《疏影》两曲,音节清婉。公使小红等二妓肄习之。小红尤喜其声。尧章归吴兴,其夕大雪,过垂虹赋诗曰:“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公寻以小红赠之。

(三)“十四桥”是垂虹桥的别名吗?余先生“十四桥孔”的说法根据何在?

“回首烟波十四桥”是姜夔《过垂虹》诗的最后一句。将句中的“十四桥”同诗题联系起来考虑,它只能是指垂虹桥。但是,我查遍了手头所有古今桥梁研究的学术专著和专科工具书,都没有提到“十四桥”是垂虹桥的别名。看来这一点应当加以否定。

那么,垂虹桥到底有多少桥孔呢?由于这座始建于北宋时代的历史名桥几经坍圮重建,文献资料也缺乏详尽的记载,一时难以考定。这里摘录两条,以供讨论: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四“吴江县”:“长桥……一名利往桥,又名垂虹桥。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县尉王廷坚建。以木为之,长百三十丈,窦六十有四,中为垂虹亭……元泰定二年(1325),判官张显祖始甃以石,开七十二洞。顺帝至元二年(1336),元帅宁玉再建,开八十五洞。……自是亦数有修举,而桥窦或开或塞。”

朱惠勇《中国古桥录·江苏吴江垂虹桥》:“民国4年(1915),这座长500余米的七十二孔古拱桥圮坍,仅存四十四孔及石狮,护栏无存。桥因年久失修,1967年5月又坍圮,仅存东西两端十几个桥孔。”

根据以上资料,可知垂虹桥自北宋始建以来,其桥孔曾经有过64孔、72孔、85孔,到民国四年坍圮前为72孔,坍圮后剩下44孔。1967年最近的一次坍圮,只剩“东西两端十几个桥孔”。确切的数字,连研究桥梁史的专家也已说不清楚。几年以后余先生在松陵镇看到垂虹桥时,说是“十四桥孔仍在”。这个数字,不知道是他实地观察所得,还是从姜夔“回首烟波十四桥”这句诗中套用过来的,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如果属于后者,那就有点想当然了。因为我在前面提到,垂虹桥(即利往桥)始建于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当时的桥孔有64个。到了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王象之在他所著的《舆地纪胜·两浙西路·景物下》记载说:

垂虹亭,在吴县利往桥。东西千余尺,用木以万计。前临具区(太湖),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桥有亭,曰垂虹。

由此可以看出,这座“前临具区,横绝松陵”的名桥,在经历了170多年的风雨沧桑之后,依然气势如虹,不见有丝毫颓败坍圯的迹象。而姜夔“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的时间,比起王象之的记载来,大约还要早30年。因此他所看到的桥孔应当绝大部分完好无损,即便有所堵塞,也肯定远远不止14个。那么这“十四桥”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个人揣测,在南宋时代从石湖到垂虹桥长达40华里的河道上,可能桥梁较多。当年除夕之夜姜夔乘船南行,孤寂的心情百无聊赖,便凭舱眺望沿途的桥梁,一座一座地数下来,数到垂虹桥时正好14座,于是便把它写进了诗里。“十四桥”指的就是石湖以南的第十四座桥。此说我并无根据和把握,只是在没有其他可靠的正解以前,提出来聊备一格而已。

同类推荐
  •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精选了传奇的侠道诗人王琪博创作的近百首诗歌,大多数篇幅短小精悍,出语雄奇,展示了大学生诗派旗手的创作魅力和才华,也展现了他2005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后的风采。所选诗歌涵盖王琪博整个创作时间段,是了解王琪博诗歌创作和学习现代诗歌写作的不错参考读本。
  • 山之南水之北

    山之南水之北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让生活浓烈地爱上你

    让生活浓烈地爱上你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让生活浓烈地爱上你》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四库全书本《青囊奥语》初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四库全书本《青囊奥语》初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四库本”为基础,从不同的版本校注出发,分析相关异文,对照有关注释,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分析,以“原文”“异文”“注释”“注记”等形式,对全书剔抉隐微、疏通大意,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读。
  • 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本丛书凡八卷,收录牛撇捺从1986年到2011年间创作的文章1007余篇。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体现作者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民族情怀》是该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带着系统去争霸

    带着系统去争霸

    地府是本宇宙的最强组织?宇宙外还有宇宙?天庭居然只是抵挡宇宙外虚空生物的一个防卫队?!(简介无力,请见谅!)
  • 一路亮剑

    一路亮剑

    穆阳:老板,给我来一瓶82年的纯净水压压惊!老板拿了一瓶矿泉水给穆阳。穆阳咕嘟咕嘟喝完。叮!恭喜宿主获得了“诸天万界系统”!第一站!末世!穆阳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嗝儿一声穿越了!
  • 原来上帝暗恋我

    原来上帝暗恋我

    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地三月佛动大地;淡淡的云,淡淡的泪,淡淡的冷雨划过天际。走进风里雨里,冷暖便知春意几许,无论有意无意,易碎的心不曾逃避。叹人在夕阳黄昏后,陪着明天等寂寞。岁月的年轮又一次增长了它的腰围,青春的脚步从耳旁悄然走过,我告诉自我:青春,不相信眼泪。
  • 花容醉千颜

    花容醉千颜

    她本是24世纪出色的调酒师兼杀手,可彗星的出现,她穿越到了一个崇尚武力,动荡不安的大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回去?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地方, 她这个优秀的杀手居然感到了丝丝的胁迫感。 她只是一个数学不好,有着干净面容的少女杀手。她欲哭无泪,可遇见了犹如神祗的他…
  • 万世一长安

    万世一长安

    木槿花,朝开暮落,似是故人来,又似离人归.“我自始至终,爱的都是护我懂我的阿昼,不是你冷漠无情的夜天晟.”“...长安?”“长安,我是鹤儿。”‘今日花灯节,我带你出去玩可好.’‘鹤儿,这是我做的花生酪,尝尝看.’‘长安...也要食言了啊...’‘惊梦,哥哥要上战场了,回来之前,这是最后一碗花生酪了.’‘为什么...我还是不能护你周全...’‘鹤儿...鹤儿...’鹤儿是沈老将军的小公主,也是长安的白月光.是长安的...白月光啊...
  • 暗光里

    暗光里

    有没有可能,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阳光照得到的地方的。姜梨的无数次绝望换来一缕阳光,她紧握不放,用力拥抱。如果我不曾见过阳光,我尚可挣扎坚强。
  • 最特殊学生

    最特殊学生

    不谙世事,身怀绝技的燕南靖意外成为学校的组织头目,在其扩张势力途中邂逅了表面为普通高中生,实则为惩恶扬善的侠女萧忆雪,二人为了恋情决计退出,不问江湖之事,可偏偏事与愿违,在转学后,他们遭受了黑道势力的不断骚扰,险些丧命,陷入绝境之际。
  • 宋朝名画评

    宋朝名画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鹿晗:我爱的终究是你

    鹿晗:我爱的终究是你

    一场车祸,导致两个人阴差阳错的在一起。但她终究想起了一切,他该如何面对?
  • 霸宠灵妃:腹黑邪帝不好惹

    霸宠灵妃:腹黑邪帝不好惹

    废物?灵脉被损?云家嫡女天生不能习武不能修炼,任由庶女欺负,最后逼落万丈深渊……她,现代灵魂一朝重生,嗜血狂妄,杀人不眨眼,敢害她?死!姑娘我把兽放出来分分钟秒杀你,上门找茬?继续狠狠地虐!什么?有美男来追求她?身旁某只妖孽冷眼一扫,轻吐几字——“女人,你只能是我的。”(本文宠文,男主女主一对一,绝不花心滥情和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