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70200000032

第32章 百家争鸣(1)

老子寂寞的智者

真正的智者是寂寞的,那是因为他的思考,世上鲜有人能够理解。他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世界,思考着这个世界,当他对这个世界绝望时,便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飘然而去,留下谜一般的五千真言——《道德经》,还有他谜一般的身世……

这个人就是老子!

一、老子其人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故又称老聃,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他曾经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所谓“守藏室”,据唐代司马贞索隐的解释,乃是周王室的藏书室,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图书馆兼档案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老子对周代的典章制度、礼乐仪式很是熟悉。孔子入周问礼,拜访的主要对象就是老子。这次会面大概发生在鲁昭公十二年(前530)至二十年(前522)之间,也是文献留下来的关于老子事迹的少数记载之一。可是,老子对这个远道而来好学深思的学生并不十分感冒,尤其是他那一肚子关于周代礼乐制度的问题。所以满腔热情的孔子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他想请教的问题老子连回答的兴趣都没有,只是淡淡地告诉他:“你所谈到的那些人早已成了冢中朽骨,只剩下他们的片言只语还在好事者中流传。我所能告诉你的就是,君子遇到了好时机就居官从政,不得志则随遇而安。我听说高明的商人都把自己装得像没钱人一样,道德修养高深的君子看起来就像庸人一般。去掉你身上的那些骄气和各种各样的想法吧,去掉你那些迎合的神色和空头志向吧,这些都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孔子听了,虽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却不能不为老子那些富有洞察力的人生见解所折服,回去对弟子喟然长叹,把他与老子的这场会晤作了个生动的比喻:“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走。在地上走的,可以捕之以网;在水里游的,可以钓之以钩;在天上飞的,可以射之以弓。至于龙,我就不知该拿它怎么办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乘着风云遨游天上。我今天拜会了老子,他就像那见首不见尾的神龙啊!”这时的孔子,大约三十岁左右,虽然自称“三十而立”,但其学识显然与富有人生阅历、学术思想已经成熟的老子还不在同一层次上。老子对人生和世界所作的深层次的思考,已超出涉世未深的孔子的思想层次。但天纵之圣的孔子很快领悟了老子的教导,于是禁不住为老子的睿智和洞察力惊叹连连了。

除了这次会面外,司马迁所记载的老子的事迹,就剩下西出函谷关而隐居了。老子在周王室长期担任守藏史,见周王室日益没落,以周王室礼乐文明维系的秩序日益崩溃,天下将陷入大乱,看不到太平的希望。而已经衰落到二等诸侯国地位的周王室内部却还纷争不已,争权夺利,演出一幕幕闹剧。他感到他所为之服务的政权是可笑的,没有任何希望的,而他再也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一丝绝望的情绪爬上他的心头,并很快蔓延开来,覆盖了他的整颗心。于是,他决定离开了,骑上青牛,飘然西去。当他来到函谷关时,守函谷关的官员尹喜远远地望见老子,便知道绝非凡人。当尹喜听说老子将西去隐居时,便请求他著书,泽被后世,于是就有了玄妙幽深的《道德经》五千言。据说老子因为修身养性而活了一百六十多岁,还有人说他活了二百多岁,这些都无法考证清楚了。这就是老子的生平事迹。

但号称信史的《史记》,却在《老子列传》中又列了另外两个老子的候选人:楚国人老莱子和周太史儋。可见,在司马迁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老子的身世已有了争论。老莱子,也是楚国人,也曾经著书十五篇,阐释道家学说,与孔子同时,其实也基本与老聃同时。这位老莱子还是“二十四孝”故事中“彩衣娱亲”的主人公。据说他乃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乱世,隐居于蒙山南麓,自耕自种,自给自足。他非常孝顺父母,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挑拣美味供奉双亲。更出格的是,他年届七十仍不言老,为博父母开心,常常装嫩,穿起“五色斑斓”的童装,在父母面前“为婴儿戏”。有一次在他父母居所取水时,故意跌倒,像婴儿般地啼哭,目的竟然是博取父母一笑(或云他不慎跌倒,就势作婴儿啼)。他这些奇奇怪怪的行径,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曾予以辛辣的讽刺:“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叶,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那么,这位老莱子为什么会被司马迁写入《老子列传》中,作为老子的候选人之一呢?这是因为,老莱子在当时极有可能也被称为老子,他的名字当是老莱,不是老莱子。那时人们对于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总是尊称为“某子”,一般不称“某某子”。就如同今天称“某先生”,一般不称“某某先生”一样。所以孔丘称孔子而不称孔丘子,孟轲称孟子也不称孟轲子。老聃可称老子,老莱也可称老子,也正如同今天有了一位李先生并不妨碍别的姓李的也被称为李先生一样。何况这位老莱也非寻常人物,乃是有名望有著作的大隐士。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称:“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所谓“严事”,就是恭恭敬敬地对待的意思,连孔老夫子都尊重的人物,称作“子”是绝对不过分的。后来之所以改称老莱子,原因倒要算到那位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老聃身上。他的名声过大、著作流传又广,于是“老子”便成了他的专称。为了与老聃区别,名望差了许多的老莱只好改称老莱子。这与韩非由韩子改称韩非子的情况是一样的。唐之前,韩非是被称为韩子的(见《汉书·艺文志》),但韩愈横空出世后,也称韩子。后来,韩愈的地位被后人越抬越高,至苏轼时竟然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于是韩子便成了韩愈的专称,只好委屈韩非改称呼了。司马迁既然将老莱子与周王室的那位老子并列为孔老夫子所敬重的人物,便可知他早就认定了老莱子不是《老子列传》的传主。把老莱子列入,前面加“或云”两个字,分明是出于谨慎,疑则传疑,表明那时有此一说而已。

至于另一位候选人周太史儋,其实也不可能是老子。一则他后于孔子一百余年,与《礼记》等诸多典籍所记载的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不合;二则,据《史记》记载,他曾经西入秦会见秦献公。但至于见秦献公的年份,司马迁也没弄得很清楚,他在《老子列传》中认为是在孔子去世后129年,也即公元前350年。但在《周本纪》中又说是周烈王二年,即公元前374年,相差了二十四年。而据郭店楚简中已有《老子》的摘抄,说明那时《老子》一书已比较流行。郭店楚简的年份也定在公元前350年至公元前300年之间。若《老子》果然为周太史儋所著,不可能甫一成书就流传到楚国去。所以司马迁在写到周太史儋时,用了“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来表示以周太史儋为老子,只是当时的一种推测。

司马迁在《老子列传》的后面,又附了老子的后人谱系。老子的儿子名李宗,为魏国的大将,因军功被封在段干。李宗生子李注,李注生子李宫,李宫的玄孙李假在汉文帝朝为官,李假的儿子李解又曾经做过胶西王刘卯的太傅,并迁居到齐地。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习道论于黄子”,是老子学说的传承者,所以应该说司马迁对老子的人选是心中有数的,那就是周王室的“守藏史”老聃。

二、《老子》其书

其实,有争议的不仅是老子本人,连其著作也同样充满了争议。《老子》,又名《道德经》,通行本全书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关于《老子》的成书年代,以梁启超、冯友兰、范文澜为代表的许多著名学者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而胡适、郭沫若等则维护成书于春秋末期的传统说法。更有甚者,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辩派竟然坚持认为老子乃捏造的人物,《老子》一书成书于秦汉时期。其实,传统的东西未必错,刻意标新立异往往误入歧途。“郭店楚简”的出土,使那些坚持《老子》为战国、秦汉时期成书的论点不攻自破。

判断典籍的真伪,有一个可靠而又简洁的方法,那就是拿同一时期的典籍作对比,看其行文是否相似。一般而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风,这文风或因作者的学养、性格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却难以摆脱共同的时代痕迹。大家只要拿汉代的文章与唐宋的文章稍加对比,就可以明了这看似玄而又玄的时代痕迹是怎么一回事了。那么拿谁的著作与《老子》作比较呢?孔子虽然删定诗书,又“因鲁史记作《春秋》”,但《春秋》是史书,与私人著述体裁相去甚远,再加上孔子修《春秋》的原则是“笔则笔削则削”,乃是对旧史的改造,不完全是他的著述,不好作比较。《论语》出自孔子徒子徒孙之手,成书已在战国时期。《晏子春秋》也只是后人追记晏子言行,绝非春秋时期的典籍。以上典籍都是不能拿来作标准的。而最为合适的著述,莫过于《孙子兵法》。孙武基本与老子同时,《孙子兵法》出自孙武之手又无疑问。我们把这两本产生于春秋末期的典籍稍加对比,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老子》全书八十一章,《孙子兵法》全书八十二章;《老子》全书五千余字,《孙子兵法》全书也五千余字;《老子》多四字短句,近于韵文,《孙子兵法》也是如此。这一对比就会发现,两者从行文到篇章结构,相似之处多多,明显是同一时期的作品。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大胆相信,《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元典,虽然个别地方可能遭到后人的窜改。

在中国,《老子》历来以玄而又玄、不容易读得明白著称,晋代更是将《老子》、《周易》、《庄子》合称为“三玄”。其实《老子》难读,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思维层次的问题。“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两句话,孔老夫子一生都没弄明白。至于自认为能和老子接一下轨的韩非,写成了《解老》、《喻老》,简直是以管窥天、以蠡测海,把老子对世界的思考、对社会的洞察、对人生的感悟大半庸俗化成政治上勾心斗角那一套东西。不过我们也不能说韩非就完全不对,就把老子阐述的哲理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政治技巧来说,他确实是个高手。另外,他所征引的老子的原文,保存了先秦旧典的原貌,也提醒人们不要过度迷信出土的简牍。有些出土简牍的《老子》文本,与今之通行本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也与《韩非子》中的引文不一致,十有八九是抄错的。

《老子》一书虽然仅仅五千余字,内容却非常丰富,要而言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老子对世界的思考、对社会的洞察和对人生的感悟。古人大多看重的是他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芸芸众生的洞察,把它庸俗化为“君人南面之术”。应该说《老子》一书中确实包含这些东西,但绝不止于这些东西。它的不足之处,也是中国学术的普遍不足之处,那就是以感悟的形式直下断语,一来缺乏严密的论证,致使每一个结论都像假说;二来没有构成完备的体系,跟着灵感走。这两点不足也制约了中国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此后的两千多年,学者们皓首穷经,却再也无法突破春秋战国时所画下的框框。

同类推荐
  • 玄朝纪事

    玄朝纪事

    一个人的天下浪荡之旅,江湖、皇族、道门、儒家,吾所求者,小舟泛五湖,沧海寄余生。自由而已。
  • 三国之大皇叔

    三国之大皇叔

    “董贼暴虐,汉帝年幼,天下全赖皇叔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痛心疾首的说道。“明白,明白!”“袁本初之心,世人皆知。匡扶天下,全赖皇叔了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继续痛心疾首的说道。“知道知道!”“皇叔,大汉天下断不可落入曹贼之手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涕泪俱下,痛心疾首的说道。“懂的,懂的!”“主公,大小乔两位夫人已经在房中准备好了!”一旁,侍女禀报道。“告诉她们,孤马上来!”~~~~说完,空旷的殿室中只剩下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 北侯

    北侯

    黑暗的历史,血淋的屠刀,早已注定的结局,却因为李从年的出现,让明末那黑暗的历史获得重生,如画江山,乱世豪杰,北地拜封侯。
  •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

    这是一个三国乱世,在这个时代英雄辈出,枭雄林立,看主角如何一步步成为人上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此书为架空历史,可以理解为异界的三国,而这个三国却又和我们的三国如此相似。。。。
  • 浪子回头做好汉

    浪子回头做好汉

    荆河之水长江流,东去大海不回头,两湖水多好汉多,浪子回头好汉做!
热门推荐
  • 孟子杂记

    孟子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深心成林

    深心成林

    时光的脚步是否能带我遇见唯美和温暖?程昕和林深的故事。
  • 霸道王爷:逆天灵斗师

    霸道王爷:逆天灵斗师

    感谢大家支持,我保证给大家一个一样的开头不一样的结尾,请大家持续关注本书哦。每周一,周四,周日更新,章节不定,敬请期待……
  • 异界天皇巨星

    异界天皇巨星

    少年闯荡异界,拥有最强导演系统。某国皇子带着一众女眷拜访林导,只要让我演男主角,这些都是你的。某修仙门派掌门御剑而来,我要主演男主角,我让你成为修仙界的No.1某盛世美颜深夜独自前来,给我一个女主角的机会,我就是你的了。演演戏,拍拍剧,异界什么的太好混了。。。新书群:701700658
  • 恶魔殿下的绝版溺宠

    恶魔殿下的绝版溺宠

    如愿成为圣岚学院的免费生,然而没有生活费怎么办?当然是自己赚!可是悲催的她上班第一天就将一盘香辣鱼汤尽数倒到本校恶魔殿下洛亦宇的身上。要赔偿?没钱!你脱了外衣,我给你洗!啥?这还不到头?她的麻烦还在后头?终于在她毁了他价值几十万的限量版西服后,他邪恶地挑着她的下巴说道:全球限量版的西服,你可赔的起?不过如果你考虑好要做我的小女仆,我可以考虑拿你的工资来抵押!
  • 绝代凤华之月尚女帝

    绝代凤华之月尚女帝

    看过来,看过来,珈珈历经半年倾力打造的新作《绝世凤华之月尚女帝》【精彩简介】【啰嗦不知所云版】欧晓晓,Z大历史系校花级、优秀毕业生。暂有稳定工作,帅气男票。欧晓晓的半生在外人眼里总结起来就八个字:爱情美满,事业有成。但,外人却不知道,她,是孤儿。上官宿月,凤天王朝倾凤女皇四女,封号:尚。世人皆称:尚王宿月,虽美貌动人,但却是草包一个,性格乖张,纨绔下流之人。最喜欢的事,调戏良家美男;最爱做的事,和美男xx;最想做的事,娶一屋子美男,反正这一辈子就和美男有关。因此色女宿月的大名“响彻”大江南北,甚至都走出“国门”,多少良家男儿对她避如蛇蝎。啊!!!这都是什么呀?欧晓晓看着眼前不熟悉的、古风古色的事物,在风中凌乱。她不就是在博物馆整理资料的时候看了几篇历史记载嘛?怎么就穿了呢?What?女尊国?草包花痴王爷?完了,完了,彻底凌乱在风中了~~~欧晓晓原则:既来之则安之,惆怅无用,只得接受只是,这草包,花痴,纨绔等等这些形容词实在不太适合她,上官宿月已经活了十六年,也是时候改造一下自身形象了。额……等等~~~不过是稍稍改变了下形象,这些“扑面而来”的男人是肿么回事?急急如律令,男人避退!!!【简洁概括版】欧晓晓一朝穿越来到女人为尊的凤天王朝,当起了草包花痴女王爷,上官宿月。一天,拍桌而起,姐要改变形象!!治理王府:上官宿月看着一院子的人,一个头两个大,扶额叹息“无用,清!!”学习武功:满桌的武功破……咳咳……秘籍,上官宿月嫌弃的翘着兰花指,翻出最底下的一本“就这个了”鄙视的一看,我去!欲学此功,必先自宫!游览凤天:上官宿月耍帅的摇着一把纸扇,一路上抛着媚眼,迷倒万千少男,某男在一旁叹息,只听她嘀咕道:“恩~~~~凤天景色果然不错,不过男色更好”整治贪官:上官宿月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对下面站着的怒目圆睁的女人视而不见,摆弄着手指,轻哼“我算什么,今天本王就让你知道,本王算什么!”朝堂争辉:“大姐这话就说错了,不能齐家如何平天下?”上官宿月站在大殿,毫无恭敬的面对着对面抢了她男人的女人走出国门:“本王到这儿来,不是要美男的,再说了”上官宿月平静的看着面前一个个轻纱裹体的男子,一本严肃的说着“本王嫌他们冷”月尚女帝:上官宿月头戴凤冠,身着红袍冷睨了眼城墙下的百姓“本帝登基,大赦天下”一统天下:上官宿月身披银色铠甲,手执宝剑,骑着一匹红棕烈马,赫然立在众军之间,低沉的声音响彻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零开始的南朝之旅

    从零开始的南朝之旅

    口中哼着小曲,旁边荣焉听着:“你这曲目倒挺独特的”,“有什么独特的”柳尘斜眼看着他,这可是风靡全国的最炫民族风,一个古里古气的人哪里懂的欣赏,“与现在曲目种类都不相同,有着别样的韵味”,见荣焉在那一本正经的在那分析,柳尘还是没忍住笑出声了,于是他默默的看向车窗外,内心估计不知有多少个类似mmp的话语。
  • 琴剑神侣

    琴剑神侣

    三魂同体,主魂李商,老二,三弟。老大得到了琴剑道之造化,老二融合了旱魃之体,三弟还在巫族祖地行窃。
  • 傻妻

    傻妻

    诉不尽的恩怨情仇,道不完的儿女情长。身系天下大任,心系家仇国恨。他是一朝天子之后裔,宋室王朝太子,却因国破家亡而落草为寇。她是名门将相之女,湘贤君主,却身不由己,被父亲逼迫,远嫁他乡。红尘中,他们相逢偶遇,从此两心相悦,情投意合。为了爱情,他们携手同心,共赴患难,生死与共。为了恩怨,他们义无反顾,弑杀仇人,已雪前齿,匡扶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