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0200000043

第43章 张謇“利用外资以振兴实业”的思想与实践

黄鹤群

晚清著名实业家张謇有关经济上的涉外观点很多,且竭尽全力地加以实施,从而推动了当时中国经济,特别是南通地方经济的发展。

张謇先生“利用外资以振兴实业”的思想与实践,对我们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转移升级、资金流动输出的机遇,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仍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举借外债,兴办国内生利实业

1.张謇举借外债、兴办实业是在纵观世界经济形势发展中逐步“悟”出来的。在兴办实业之初,张謇尽管碰到资金竭蹶的困难,但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入侵的刺激和全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经济掠夺的斗争,加上受闭关自守的传统思想和政策的影响,仍寄希望于清廷变法富强,故坚持“骨气”,不肯让外资涉足,自然也谈不上主动去“举借外债”。后来,他在北洋政府任职时起,因发展实业的种种规划,都归结为“财政竭蹶,无可措手”。随着洋务运动的促进,张謇通过对西方先进国家为何强盛、中国为何贫困问题的探讨,对洋务派“以兵强国”、“以商求富”主张失败原因的分析,对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的借鉴,看出了中国之所以薄弱、人民之所以贫穷的原因,是由于清政府对内抑制工商、对外闭关自守的传统政策酿成的。他说:“二十世纪之经济问题,实有左右全球之价值。吾国迭经兵乱,国力益形疲敝,已陷入经济之漩涡。设再玩数年,则有此广土众民,已无复自营之余地。”这就是说,在这个连成一气的“左右全球”的经济循环之中,再也不能关起门来孤立地发展自己的经济了。张謇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地提出了“开放主义”思想,萌发了举借外债,兴办国内生利企业的念头,“遂有国外作输入母财之希冀”,正式提出了借外债办实业的主张。当时,袁世凯任北洋大臣,为建造铁路而又无钱,有人主张借外债,可袁世凯的部属意见不统一,于是就派杨士琦去南方向张謇咨询。张謇说,外债“借自可,但当问用于何事?用以何法?用者何人?当则借,不当则不借。”后在《实业宣言中》张謇也讲述了这件事:“外债可借,但借时即须为还计,用于生利可,用于分利不可。”张謇这些话,可以看作改变了以往抵制外债的思想,也是他后来向外借债的原则。

2.张謇举借外债、兴办实业,是从我国物产丰饶而财政竭蹶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在《张季子九录·实业录》中,张謇对自己主张的借债以兴利的必要性说得非常透彻。他说:“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另法?”在当时闭关自守的传统政策禁锢的社会风气之下,张謇提出“借外债以生利”的“开放主义”主张,常常因不被人理解而有相当风险的,甚至还遭人怒骂,斥之为“借债亡国”。对此,张謇纵横开阖,言之有据,持之有理,进行了批驳。他说:“今之社会日借债亡国,宁不知借款之有弊?”然而,“为崛起后进,欲谋专业,苦于徒手,暂贷诸人,他日业成而永久,收入之款,支抵有期限之债务外,其所得且倍蓰,则振兴之机,宁不赖外资之过渡?故世界各国之兴大利、除大害,无一不借外债。亡不亡视用债与还债之属乇生利抑耗利,而不在于借不借也。”

3.张謇举借外债、兴办实业是在实践中带头亲自付诸实施的。为了抵制“借债亡国”等僵化论调,进一步开化民众,解放思想,张謇还引用了美、英、日三国先前借外债而发展的历史,列举了美国始建和日本营建北海道时都负有巨额外债等例子,来阐明中国必须借外债兴办国内实业的道理:“美之始建,负外债以兴其地者,其数其巨”,“日之营北海道,负外债亦巨”,“英负外债已巨设广棉石于印,必须更增外债”。

张謇不但提出了“举借外债,振兴实业”的思想,而且还在实践中亲自为之。1914年1月30日,张謇为实施庞大的导淮工程计划,以水利局总裁的身份,代表中国政府同美国红十字会的美国驻京公使洽谈了借款美金3000万元的事宜,并签订了借款草约;1914年2月12日,张謇以农商总长名义,在中美合办油矿合同上签字;他还为筹建衡器制造所,与美商方克伯签订了借款200万美元的草约(后因欧战发生而终止)。1921年,张謇为完成海州与南通间的开垦、水利事业和解放大生一二两厂因频繁的自然灾害、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所造成的资金困难,曾以大生纱厂作担保,派垦牧公司代表陈仪、章亮之以及大生纱厂代表张同寿三人去日本洽谈借款800万元的事宜,谈判两年,终因条件太苛刻而未成。

4.张謇举借外债、兴办实业是有其具体的原则的。第一,举借外债要有把握。即借了外债对自己有利。他说:“凡事业之确有把握者用之,”“故非确有把握不可轻准商民借用外款。”第二,举借外债时,必须要考虑偿还能力。他说,“借时即须为还计”,“欲达借债之的,必先筹还债之方”。也就是说,在借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还债措施。第三,举借外债要“用于生利可,用于分利不可。”这就是说,借债是为了办盈利事业,生利后可还债;如果借债只是为了消费享受,则用光后拿什么还债?第四,“债必须还,还且有息。”这就是说,借外债,还必须考虑“还本付息”。第五,举借外债时要“条约正当,权限分明”。为了确保举借外债能够生利而不产生纠葛等后遗症,张謇还提出了以“条约正当,权限分明”的原则,即双方在借前要谈好各自权限,包括利率多少,借款几年,尔后签订契约,立明字据,手续完备。第六,举借外债必须要有担保。张謇说,使用借款时,应“注重借款之担保品及契约条件”,“不可轻准商民借用外款”,此种担保,其“担保品以厂屋机器为宜”。第七,举借外债进不可丧主权,损害国家利益。张謇还特别提出,举借外债“不可丧主权,不可涉国际”,即借外债要以尊重主权为前提,不能在借债问题上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来。总之,举借外债,要周密考虑、不可盲目从事。张謇这些举借外债的原则,即使从今天看来,仍不失其积极的意义。

二.利用外资,举办中外合资企业

1.提出举办中外合资企业的构想。20世纪初,张謇还从举借外债、兴办国内实业的思路进一步拓展到举办中外合资企业的构想。他曾于民国初年,向大总统提交了利用外资振兴实业办法的呈文,提出了“以振兴实业为挽救贫弱之方,又以开放门户,利用外资为振兴实业之生计”的兴国方策。张謇不但提出利用外资的主张,而且还提出了如何利用外资的途径和方法。他说:“合资为利用外资最普通方法,凡利害参半之事业用之。”

2.参加倡办中外合资企业的实践。张謇不但从理论上提出举办中外合资企业的可能性、可行性,而且还身体力行亲自与外方谈判,举办中外合资企业。1910年,张謇在南洋劝业会期问,以江苏省咨议局议长的身份,与美国实业界代表团团长达赉先生签订了中美合资银行(509万美元)和合资航业(60万美元)的协议书。民国二年,他与日本商人沧知洽谈了中日合资兴业公司事宜,翌年审定了中13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条款。民国三年,他与法国人签订了中法劝业银行合约和办法。这些条约,虽然后来因国事变更,欧战爆发而终止,但其思路开阔,举借合理,方法得当,可谓创新之策,为我国开了近代举办中外合资企业的先河。

3.研究制定中外合资企业的细则。张謇不但竭力主张利用外资以兴办实业,而且他根据日本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对我国如何利用外资,举办中外合资企业,倡兴实业的途径、理论问题作了认真细致地研究,并向民国政府提交了《筹划利用外资振兴办法呈》的文本,对中外合资的做法、原则等都作了论述,并以此为指导,同日、美、法等国洽谈了有关合资章程、协议等,并颁布了许多实施细则。他认为,举办中外合资企业,双方应平等互利,“利害各半”,“盖有利与外相共,亏损亦然”。他还指出,举办中外合资企业,要“以平等其资本,公开以昭布其条件,以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他说,合资“所应斟酌者在所办之事,所在之地,主办之人,与所合之国,事非遵时,地非遵宜,人非遵人,国非遵国皆不可。”外商在中国投资办公司,必须“遵守中国法律”,必须“呈验资本”,交纳一定的款项或保证金,或预付税银等。张謇认为若能照此去做,“似不至有何流弊,在政府宜奖掖以促其成。”这些思想主见,在他颁发的《矿业条例》及其施行细则中进一步得到充分体现:“凡与中华民国有约之外国人民,得与中华民国人民合股取得矿业权,但须遵守本条例及其他关系诸法律”,“外国人所占股份,不得逾全股十分之五”,“企业代表人须中华民国人民充之”,“公司各项主要职员,须中外各派一人充之”,“凡应行事务,均由中外两经理人会商办理”,“所有工人概用中华民国人民”,合办“期满时,如不续订合同,即将所有物产秉公作价拆售,其售得款项,中外人按股份均分,公司即行解散,所有该公司取得之矿业权。均同时取消”。所有这些,既保障了国家主权不受侵害,同时也合理地保护了双方各自的权益。

张謇积极慎重地引进外资,利用其积极因素,防范限制其消极破坏性,可谓考虑周密,处理得当,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载《江南论坛》2003年第6期)

同类推荐
  • 三朝十八国

    三朝十八国

    天下初分,万族林立。安邦定国,谁与争锋。
  • 异世之为人师表

    异世之为人师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楚三世皇帝项政曰:“陈父(对陈匀的尊称)虽为吾师,但寡人亦曰:朕从未见过如此厚颜之人。”
  • 抱歉我不是咸鱼

    抱歉我不是咸鱼

    咸鱼?不,我不是,我只是不求上进...混吃等死?不,我也不是,我那是战略性消耗物资...走运?不,你又错了,那是哥长得帅,脸白...
  •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3:女主天下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3:女主天下

    这是一个大气磅礴的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她是怎么样从唐太宗的才人变成唐高宗的皇后的?她为什么要突破人伦的底线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女?她怎么能够在一个千百年来都由男人统治的世界里,成为一代女皇?她的大周王朝如日中天,怎么又会及身而止,不能传之后世?
  •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近世卷·明清流变)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近世卷·明清流变)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分为《吕思勉白话中国史·上古卷·华夏初兴》《吕思勉白话中国史·中古卷·汉唐初音》《吕思勉白话中国史·近古卷·宋元兴亡》《吕思勉白话中国史·近世卷·明清流变》《吕思勉白话中国史·现代卷·民国何为》系列5本,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具有完全意义的通史,分别讲述了各个阶段的政治史事、社会经济、文化现象,还叙述了各国与中国的关系。该版本以1923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为底稿,为了更方便理解和阅读,将民国纪元改为公元纪年,对有变化的地名也做了详细标注,并对文字做了全新精校。
热门推荐
  • 萌宝驾到:爹地,妈咪要逃婚

    萌宝驾到:爹地,妈咪要逃婚

    五年前,一次意外,他在她的肚子里面种下了他的种子。五年后,再次相遇,他却丝毫认不出她。因为他,她被赶出家门,因为他,打破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也是因为他,给了她一个最完美的礼物。可是当五年后,看着眼前男人一副不认识她的样子,她该何去何从......
  • 我一闭关有点长

    我一闭关有点长

    (?:此文目前的更新状况,正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每日一更且字数严重不足……非常抱歉。)失恋男澹参怒修路边买的《深柜经》,穿越了。此神经奥妙非常,直指顶峰,包教包会,就是为了修炼要闭关的时间有点长。于是澹参穿越后,为报村仇一修炼,凡间仇人死光了拐入仙门一修炼,宗门崩坏解体了境界高了一修炼,整个世界都变了……看着已然不同的各类世界,逐渐超然的澹参若有所悟,坐上围观床,吃起看戏瓜,准备进入幕后看热闹模式……等等你们别把我牵扯进去啊!(每日一更,夜晚不确定时间更新,无存稿)(主角脑子有问题,记不住人名)
  • 妾意浓

    妾意浓

    金宵玉暖花间梦,魂影消兮妾意浓。曾几何时,萧淳意以为,爱一个人只要值得自己去爱,哪怕不能并肩笑看锦绣山河,只是独自角落静默看着他,哪怕俯视于自己不过微末如尘也甘之如饴,只是,小儿女的隐隐之念在这个风云叱诧的浮华乱世,立顿消散于无形。金戈铁马,赤血黄沙,纷争频起,滚滚硝烟万里江河,刀光剑影,梦里征还几度。生死往复不过寻常,相王封侯,成王败寇,不过一念之差。她萧淳意,在这场暗流汹涌,风云际变的棋局博弈里,不过微末指端的一小女子罢了。谁手握天下,俯瞰生死,那与她何干?所希求的,不过是平静的活着便足够了,可偏偏,让她遇上他,那个宁愿自己背负万千骂名,倾尽所有为之守护的男子,一切便都变了......
  • 反派的我只想闲鱼

    反派的我只想闲鱼

    为什么我是反派呀!为什么我刚穿越就又扑街了!我不想死呀,我只想当个闲鱼呀!
  • 我的谪仙系统

    我的谪仙系统

    叮!恭喜宿主获得仙灵根,可以汲取仙界灵气增长修为!叮!恭喜宿主获得强化武器,越阶挑战,砍瓜切菜!叮!恭喜宿主解锁灵根光环,忠诚小弟资质提升,突飞猛进!叮!恭喜宿主解锁绝灵光环,反派敌人虚弱无力,窒息绝望!“这么牛批,那岂不是无敌了?”叮!恭喜宿主被仙界天君通缉,成为仙人公敌!“什么?!”(本书非穿越、非重生、非种马!不擅长装十三、打脸、俗…)
  • 当愿望被实现

    当愿望被实现

    孙雪因为向流星许下了一个愿望,所以现在在别人的身体里……但持续的时间貌似是……一天。但第二天还是没有恢复,反而只是又在另一个身体里而已。果然,还是不要随便许愿比较好。明明只是随便说了一句“请改变我的生活吧!”而已。
  • 狼生百年

    狼生百年

    公元1105年,杨九郎八十二岁了,坐在黑山之巅,眼望着用鲜血所换的、守护了近五十年的、维护着宋辽和平的、天下闻名的狼州,再看一遍那个书画皇帝赵徽宗的荒唐圣旨,人生第一次显出了无奈,,,
  • 暗恋如果是彩色的

    暗恋如果是彩色的

    “如果可以,我希望童话是真的”少年唯唯诺诺并小声地回答道,但没有人在意他的话,他就如同风中那孤单的小花一样,渴望绽放但又害怕被风刮走.....
  • 最强兵痞1

    最强兵痞1

    史上最强佣兵厌倦杀戮,回归都市,本以为可以逍遥一生,可是偏偏麻烦不断,美女投怀送抱,敌人不死不休,看最强王者如何强势回归,玩转都市。
  • 星幻年鉴

    星幻年鉴

    宇宙是无限的,文明的种类也应是无限的,所有文明都应遵循、尊重文明发展的“三性”——公平性、自由性和多样性。星河历33488年,离开地球4万多年的一艘小型救生艇,与星河联邦的一个移动哨卡偶遇,艇中幸存的主人公被解救,一段诠释文明“三性”的传奇由此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