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700000034

第34章 我指导比较文艺学博士生的体会(3)

其次,欢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适时应用。学生们希望比较文学课程的讲授能够与时俱进,适时适量使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当涉及到文化比较的内容时,一张图片,一曲音乐,一段影像资料给学生的印象比千言万语要深刻许多,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论文的选题与撰写

论文的撰写主要属于“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的个人行为,所以本调研所反映的问题不是很多,整理后有如下几点: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期末或第二学期伊始,程序简单。许多高校由于学生多、老师少,没有精力详尽指导,匆忙间就答辩毕业了。学生们认为,本科生写论文除了熟悉学术规范外,最重要的是希望老师能够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原典意识”,为其今后的学术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于硕士论文的开题时间:如果是两年制,建议在研究生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开题;如果是三年制,最晚不应迟于二年级下学期开题。在硕士论文的指导方面,绝大多数导师是十分尽责的,学生普遍评价很高。但是在选题方面,学生们意见不一,争议最多的问题是:“选题是由老师指定,还是自己选择。”笔者以为较为可行的方法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由学生和导师共同协商确定论文的选题。

博士论文撰写的主要矛盾在时间,目前国内大多数文科博士培养年限为三年,由于其间还要上学位必修课,帮老师做课题,留给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甚是紧迫,所以很多学生呼吁应尽早确定论文选题,此后的学习才能够有的放矢。

此外,在论文撰写方面大家都提到搜集资料的问题。由于地区、学校各有差异,很多意见一时难以落实,这里略而不述,谨陈述一个较为可行的建议,即中国比较文学官方网站“文贝网”(http://www.cacl.org.cn)最好能开辟“教学园地”板块,各单位推荐通讯员支持“文贝网”的开发,丰富其内容,拓展其领域,汇集天下英才,将其构建为一个培养中国比较文学青年才俊的摇篮和交流互助的平台。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在比较文学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不能忽视还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应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学生们提出的意见未必都是正确的,即便是正确的,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其可行性也有待进一步商讨,但只要我们从最基本的可行性建议逐步做起,相信最终一定会取得令老师和学生们都满意的教学效果。

附:

调查实录

实录一,受访者现已博士毕业

我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课程,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选课的学生多集中在三年级。此时,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但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并不全面,这势必在学习中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对于理解比较文学的个案研究产生困难。而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相关的知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实习、找工作等现实问题,往往很少选择这门课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提前开设外国文学史课程,可安排在二年级的第二学期和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完成教学。并于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开设比较文学课程,这样利于知识的衔接和教学的顺利进行。当然,这涉及到整个本科阶段的教学安排,在大量公共必修课面前,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研究生阶段。比较文学理论作为本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若只局限于一本教材中理论的简单介绍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呼唤系统性的系列教材,如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史、比较文学方法论等等。另外,在比较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上,要突显学校学位点的特色,结合教师的研究专题,各有侧重,不要泛泛而谈。

博士阶段。我虽不赞成比较文学一定要走精英化的路子,但是也坚决反对将其搞成普罗大众的文学运动。这就对研究人员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认为在学科建设上面还是应该借鉴国内某些学科的做法,采取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的形式,而且博士阶段三年,太短了!应从硕士阶段就开始着手培养后备人才,做好硕士、博士阶段的衔接性。

实录二,受访者博士三年级在读

我们学校的教材、课程和师资都可以说是国内优秀的,是好几辈比较文学学者耕耘多年,智慧结晶所在,而且在不断地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来开设讲座,订阅比较文学界的国内外相关刊物,开阔同学们的学术视野。

我读本科的学校尚未开设比较文学课程,故对这期间的教学谈不上什么看法。只是希望比较文学课程能在更多的本科院校开设,做好青年人才的培育工作。

在读硕士期间我正式接触和系统学习了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比较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我也看到了它存在着很多毛病。比如,在教材方面。我主张:不仅在编写过程中介绍国外的新观点,还应多编著一些与教材配套的论文集之类的书籍,多翻译国外在相关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论著,使学生们对这些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刻。另外,在教学时应该多讲授一些专题、个案研究,使我们能从小处着手,了解做学问的基本过程。

另外,“学术帮派”的问题值得关注。“帮派”之争,如果是为了学术争鸣,以期共同繁荣无可厚非。但以本帮为正宗、各法师门,导致中青年学者的分歧,甚至彼此攻击,将学风搞坏,这就让人非常痛心了。建议“大师们”也能平心静气彼此善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去。

实录三,受访者博士二年级在读

关于本科生比较文学教学,我觉得很有必要,但是设立比较文学专业恐怕并不合适,比较思维应该培养,通过比较文学课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一定培养比较文学专业本科生,毕竟本科生的学习还做不到那么“专”。

关于教材,我认为一定要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总是抽象的,而且有些理论很难理解(至少我认为很难理解),如果能配套相应的研究实例,会对理论起到很好的说明作用。不管是把自己的文章附在每章之后也好,还是把别人的文章附在全书后面也好,我们并不担心教材因此而变得厚些,至少可以帮我们省去好多再查资料的时间。

比较文学教学方法应该更加多样,现在多媒体教学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比较文学教学是不是也可以考虑配合相应的课件来进行。

另外,我觉得比较文学专业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外语,不是那种应试外语,而是专业外语。研究生一年级上的“公共英语课”以及研究生二年级上的“第二外语课”对我们使用外文材料基本上是没有起到作用的。其实咱们学校有好几位外语学院的老师在读比较文学的博士,他们在外语和文学上都有一定的水平,完全可以请他们来建设专业外语课程,帮助大家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外语材料,我想这是可行的。

最后提两点建议:

1.进一步充实、拓展“中国比较文学网”(http://www.cacl.org.cn)的深度与广度,将其真正构建成为一个中国比较文学人才交流互通的平台。

2.关注青年比较文学研究者的成长。不仅要帮助年轻的教师去国内外著名大学做访问学者,努力求取真经,还应扩大交流的范围,将研究生也包括进来,与国内外相关大学建立稳固的交换生制度,让未来的研究者最好能够亲身体验异国文化,亲历另一种教学模式的训练。

实录四,受访者硕士三年级在读

在教学方面,应强调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的有机结合,尤其是突出这一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原典意识”。突出“问题意识”,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于教师而言,决不照本宣科,而是将本专业的基本原理集结为一个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条,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沿波讨源、逐层深入。其二,于学生而言,决不人云亦云,要努力发现“真问题”,辨识“伪问题”。所谓强调“原典意识”,就是不论教师和学生,研究时都要争取立足“第一手资料”,不做空穴来风。这不仅是对本专业研究生在基本文献和外语上的要求,更是为其今后的学术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几点建议:1.大学外文系最好也增设比较文学课程。就目前而言,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大多来自中文系,外文功底相对欠扎实。2.这几年的比较文学教材太多、太泛、太厚,而且大同小异。学生和老师希望有一本简明、精当的比较文学教材或手册。3.应该尽早使用双语教学,同时出版配套双语教学教材。

实录五,受访者硕士二年级在读

建国以来,我们出版了无数的比较文学“概论”、“简编”、“导论”、“通论”等教材,可以说是“比较文学,天下未定,群雄逐鹿,教材层出”。我觉得这些教材普遍存在理论性较强,实用性不足的问题,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而且,很多学校有自我保护意识,喜欢使用本校老师编写的教材,有“近亲繁殖”的嫌疑。很盼望能出现“一统武林”的经典教材。

在教学上广泛存在的问题。我们一直都是在“比较文学”这一研究方法的幌子下热情研究着外国文学。而“比较文学”则被作为一个理论、命题被不断的阐释,高悬在某些书本中,从来没有亲切的走入教学。至少我就读的学校,大部分课程依旧是传统的作家、流派研究。

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系统性刻不容缓。本科阶段教学是选修课,很多学生基础不牢,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引发的“考研热”,无疑使研究生队伍从原来的立志于学术转变为具有普及性的教育,整体素质也普遍降低。进入研究生阶段,由于客观上没有教学评估的压力,主观上好多老师忙于发表论文、申报课题,喜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为授课内容,而不屑为大家打基础。相关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季进/苏州大学文学院

浅议本科生与硕士生

比较文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1997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发文,将全国综合性院校中原来的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合并而成一个新的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其初衷可能是,借助于比较文学的方法与视野来改造外国文学教学,改变原来的国别文学的教学模式,将世界文学视为一个互动的整体加以介绍和学习。应该说,这种设想是比较理想化的,也可能是推动外国文学教学的一个途径。韦勒克早就明确阐述过,不能孤立地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学,所有各国的文学都相互依赖的,尤其是源于希腊、罗马的文学,所以理想的世界文学史应该是超越民族界限、国家界限的文学史。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研究与叙述外国文学,正与这种观念若相吻合。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限于种种原因,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依然我行我素,分而治之,外国文学的老师依然在讲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的老师依然在讲比较文学原理,名分上虽是一个学科,即“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可实际上却互不干涉。但不管怎么样,1997年以后,比较文学由原来的边缘化的选修性的课程,上升为专业基础课程,确定了它的学科定位,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也随之日益壮大。

随着本科生中“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必然面临一个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相衔接的问题。比较文学作为一个专业基础课程,本科生阶段的教学内容以比较文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为主,而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方法与比较文学发展史同样也是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两者之间有相当的重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各有侧重,成为比较文学教学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大学的语言文学系开设比较文学课程,在国外是比较普遍的。从1966年开始,比较文学就已经成为法国各大学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到1985年,法国所有的大学都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甚至有的大学还开设有专门的比较文学系。在美国高校,90%以上的高校都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国外高校并没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只有“比较文学”学科。除了英语语言文学、东亚语言与文化、拉丁语系语言文学等专业的系科外,一般的世界文学课程也归并于“比较文学”。欧美高校的比较文学课程,一般包括了比较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理论等诸多内涵,相对比较松散,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比较文学更多指比较文学概论还有所不同,两者既有相通,也有不同。比如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系的课程,既有概论性的“欧洲文学研究:文学的现代主义”、“欧洲文学研究:引诱、爱情与背叛”、“世界文学与电影中的主题:爱情、欲望与小说”等,也有实用性的“比较文学论文写作”、“研究方法指导”等课程,还有大量跨学科的或专题性的课程,如“比较文学个案研究:希伯来圣经/旧约圣经引论”、“比较文学个案研究:犹太德国作家——从启蒙时代到奥斯维辛”及大量电影研究的课程。而华盛顿大学的课程中“文学批评史”、“批评史与文学理论”、“文化批评与意识形态批评”等课程,在国内则由文艺学专业承担了。

因此,我们很难直接照搬欧美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模式,应该探索一条适合国内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之路。国内高校的比较文学课程,大多讲的是比较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课程名称往往是“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导论”或“比较文学引论”。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各高校也根据各自的情况开出了相关的比较文学课程,比如现代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形象学研究、比较诗学研究、类型学研究等等。这些课程表明,高校的比较文学课程也正在走向多样化,体现出三个基本方向:一是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二是比较文学的某种方向的深化与拓展,三是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因为,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课程就有三种:一是全面讲授比较文学基本理论的课程,二是比较文学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三是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课程。在这种类型的课程中,第一种是比较文学作为基础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而后两种则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同类推荐
  • 每天进步一点点(唯美阅读)

    每天进步一点点(唯美阅读)

    本书中的故事短小精炼,却包含着深刻的生活内涵和无穷的人生智慧,能点燃人们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让人见微知著。每则故事后还附有画龙点睛的哲理启示,帮助读者拨开理论的迷雾,直人心灵,获得人生感悟,找到幸福和成功的答案。本书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气氛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让生命还乡:王充闾经典散文

    让生命还乡:王充闾经典散文

    本书是文化散文大家王充闾先生的散文集,收录了其四十余篇代表作品,分为“心中的倩影”(生活散文)“历史的叩问”(文化散文)两大部分,包含《生命还乡的欣慰》《一蓑烟雨任平生》《太白误我》等名篇,包含旅途中的思考、对生活的简介、对往事的追忆、对历史的追问和反思等内容。这些散文作品文笔优雅从容,意蕴精深幽远,将历史与传统引向现代,引向人性深处,发人深省。
  • 风荷忆旅

    风荷忆旅

    本书是一本宣扬爱国情怀,传递正能量的游记作品集。作者以激越豪迈之情,隽永秀美之笔,状山水美景,风土人情,视野开阔,生动璀璨,流淌着作者对祖国的挚爱和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作者以丰富的素材,独特的视角,饱满的情感,对诸多风光胜迹和地方特色,作了较详的记叙,善妙语,重音韵,融知识、艺术、趣味、思想及地域特色于一体,无不张扬着较强的视觉震撼力与文学的冲击力,无不透露着作者所拥有文字的自信与自豪,散发着一股温馨的气韵,使全书之品质与品位相得益彰,别具气度,别见力度。作品风格冼练沉雄,行文潇洒,叙事与抒情结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旷达幽远的意境,是部很有文学感染力,也是很接地气的游记作品,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气息。语言质朴,文笔流畅,什色斑斓,精致华美,给人以知识的力量,以悦读的享受,以情感的交流,以真切的感悟,独具一格,雅俗共赏,适合大众阅读。
  • 贵平吟草

    贵平吟草

    主要包括:无题;登庐山感赋;清明扫父墓;寻诗;七回乡偶书;重走砍柴路;重游黄龙寺;三过双井村(三首);读《石湾诗草》(两首);一二怀乡;赠妻;修江月夜等。
  • 飞花令里读诗词·风暖鸟声碎

    飞花令里读诗词·风暖鸟声碎

    古典诗词传承着文化,积淀着历史,是对于心灵的一种滋养与美育,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在潜移默化间给予中国文化以深远的影响。它凝练的语言,锤字的精髓,深刻的含义,总能予人们以长久的警示与启迪。
热门推荐
  • 晨曦的升起

    晨曦的升起

    陈默,陈默,人如其名——性格内向,永远只会懦弱的接受一切,永远的沉默!可是却终日受人欺负,但是有一天她终于站起来反抗时,却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在受人打击,终于受不住同学的欺负了,母亲身亡的事实,跳楼自杀了!但被一个人就救了,并对自己视如己出!天知道自己有多感激她!可是当她遇到一个人,发现一个惊天秘密之时——发现自己就是她的……当秘密被发现,究竟谁是谁的缘,谁有是谁的劫!
  • 小蛇要强大

    小蛇要强大

    人死魂去,附上蛇身,变成一条小蛇,历经各种危险,自身慢慢进化。
  • 反派请远离我

    反派请远离我

    池西和某统的空间之旅,任务世界错乱,系统绑定池西帮忙回归正轨。
  • 凤求凰——心之夙愿

    凤求凰——心之夙愿

    破国之女,身负血海深仇。青楼之上,莺歌燕舞。复仇--从此呼出,复仇的心--从他眼中泛起涟漪。`琴歌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所写,他所思之,汝所系之……
  • 魔武公主

    魔武公主

    魔兽的翅膀撕裂天空,足蹄震动着大地,神们怒啸着洒落殷血……祈望生存下去的门被打开时,所存的一方世界开始沉向混乱的深渊,应运(劫?)而生的她,能否将将死的世界拉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光漫过珍珠夏

    月光漫过珍珠夏

    十六岁的一场游戏,让秦漫月结识了大自己十岁的青年才俊谭展飞,却因她的背叛让他摧毁了她的幸福。十八岁的她结束了噩梦来到另一座城市开始大学生活,富二代公子陆均璨闯入她的生活。正当二人爱情升温之际,从香港经商归来的谭展飞再度出现在她面前,他们互相折磨,互相伤害,却痛苦地相爱。当阴谋,算计,折磨,痛苦席卷而来,这个局到底谁是幕后黑手?陆均璨又为何来到她的身边?小七死亡的真相是什么?他们的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报复?还是一场山崩地裂的爱情迷雾……
  • 春官宗伯

    春官宗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宝暴击:爹地妈咪撒狗粮

    萌宝暴击:爹地妈咪撒狗粮

    一场开始于暴雨中的致命算计,让她十个月后多了一个软萌团子。六年后,她携宝归来,誓要把伤害她的人一一清算。小团子:“爹地,妈咪发飙打人啦?”厉司夜:“她高兴就好。”小团子:“爹地,妈咪烧了厨房啦!”厉司夜:“她尽兴就好。”小团子:“爹地,妈咪她养小奶狗了,很帅那种……”厉司夜放下书:“小奶狗有病毒,还是打死好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华文明之异界崛起

    中华文明之异界崛起

    一个不知道是走运还是倒霉的大学生,正在渡蜜月时,遇上了张三丰渡劫失败的元神,结果重生到了龙神大陆,显赫的身份,罕见的神器,拜神龙为师,认张三丰做大哥,意外的发现宇宙种族兴衰的气运之说,决定在异世大陆为中华民族的传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建立了中华学院,矢志不渝的传播中华文明,且看刘鑫如何在龙神大陆传播中华文明的同时笑傲天下,俯视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