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71500000004

第4章 梦中慈母泪(4)

“文革”中,母亲对我的诸多教诲都收效甚佳,尤其是尊师,当红卫兵们正在批判“师道尊严”的时候,母亲义正辞严地对我说:“师道尊严有什么不好?没有尊严能教育出好弟子吗?中国的古训就是‘天地君师亲’,老师比父母亲还要紧,师恩深如海、重如山哪!你千万不要去斗老师,斗老师就不是人!”母亲的话如雷贯耳,在学校和社会掀起批斗老师的高潮时,我竟斗胆利用自己在学校红卫兵组织中的一丁点权力,悄然巧妙地保护自己的班主任和其他老师。有一位老师在学校被斗得死去活来,我和盟友以“扩大社会影响”为名,将他悄然转移到社会上某个安全的角落,避开了日甚一日的惨烈批斗……

然而更加考验我的还是1967年父亲重病的时候。那年秋后,父亲常感不适,开始发病,及至病重住院,已接近年关。平时有病,父亲能捱则捱,从不住院,这次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住院。我们心中都明白这回父亲的病是危及生命了。我不能再住宿学校,赶紧撤回家里,赶赴医院,和母亲以及其他亲人全力护理父亲。就在大年二十九夜晚,父亲终于熬不过年关,撒手人寰了。他的死,使我一下子变成了大人。从此,我开始静默而深沉地思考着人生。他一生辛勤劳作,老实厚道,朴素清贫。从乡村小贩到城市搬运夫,终年劳顿,疲于奔命,却粗茶淡饭,布衣寒舍。他一生为着什么?为着我们。同时,也对得起所有的亲戚、朋友和同事。他的一生非常平凡,却又实实在在,多做好事,于人有益,不枉此生。临死前几天,他告诉我,夜里常常听见汕头港湾的海潮声和礐石松林的风涛声,看见火葬场高高的烟囱和飘飘远去的白烟。他的遗嘱是:丧事从简,生活要紧,全家大小都要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临终之前,父亲似乎有重要的话要对我说,后来母亲证实的确如此。可憾已经病危的父亲再也说不出话来了。怀着无限的惋惜与遗憾,父亲抚摸着我的手掌,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十一

母亲度过了最悲痛的情感时期。

一天夜晚,姐妹们都不在家,家里只有母亲和我。我正在煤油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似乎听到母亲在唤我,我立即走到母亲跟前。

端坐床上的母亲让我靠床沿坐在她的身旁。

“阿宗,你已经长大了,也快要下乡到海南了,有一件事,你父和我一直想告诉你。你父临终前本就要说的,可是来不及了。现在我该让你知道了。”母亲凝重地望着我迷惑不解的眼睛,继续沉重地诉说:“你的父母,就是说,你的亲生父母……”我本能地打断了母亲的话:“那不就是你和父亲吗?”

“不是的。”母亲坚决地摇摇头:“你爸和我只是你的养父养母,而亲生父母却是……”我又本能地打断了她的话:“别说了,您就是我的亲妈妈,我一辈子都离不开您……”

如梦初醒,更如醒后再入梦。真不愿意听见母亲说出这样的话呵,而母亲终于又说了出来。人世间,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不是常有的事吗?回想懂事以后,便觉时有外人背后指指点点,故里乡亲吐露过,左邻右舍议论过:“阿宗近来瘦哩,吃不饱呀,毕竟不是亲生的”;“人家养的比亲生的还疼,就单让阿宗上高中”。有的人干脆单刀直入:“你妈还没告诉你吗?你看你长得像你爸你妈么?”

我已经不是小孩,能想事、懂分析了,但我绝对不愿意相信那些杂七杂八的话是真的。这辈子我就认准家中的父母,但愿这是与生俱来、始终如一的天伦。哪怕到头来只是一个梦,但只要长梦无憾,又何必唤醒长梦呢?

如今,唤醒我的长梦的,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可敬可爱的母亲!我的心痛了、苦了、酸了、涩了……

如梦初醒,涕泪交加。母亲,二十年来,不是好好的梦吗?为什么不让我这辈子永远梦下去,而非唤醒我不可呢?

母亲,二十年的梦是那样的美好,我眷恋这长长的美梦,我盼望重回梦里,再续美梦!可是,我好难入眠,恳求您为我催眠呀,就像我小的时候……

唉,人哪,长大才觉童年乐,醒来方知梦中福。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二十年前,一个不幸的小男孩辗转了几家才幸运地落了户,投入了一位陌生母亲温暖的怀抱,受到全家的疼爱,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

他的名字叫什么好呢?养父养母商量了好多天,又征询过故里有文化的人,最后还是按照双亲的意愿,叫“继宗”,以后实在需要他“继承祖宗”啊。

为了让小继宗喝足奶水,母亲痛下决心,毅然断了仅比继宗大十个月的姐姐的奶水。小姐姐饿了,白天黑夜哭个不休,不知怎的,小弟弟也跟着哭了起来,妈妈双手搂着一对哭闹不止的婴儿,日子可难哪。

弟弟长大了,要读书啦,全家打心里高兴。两位小姐姐争着快点进工厂做工,挣了钱才能保弟弟读书哩。

这就是我依稀知道的童年。

母亲真情告知了我的身世,了却心事,如释重负。她慈爱地端详着我,说:“阿宗,后半世人,阿姨就跟着你了。”母亲习惯了自称阿姨,“你去海南,阿姨同意。几年后,等你在海南安了家,阿姨就跟去海南,给你理家。”母亲说得十分坚决,毫不含糊。

1969年7月24日,我在人山人海的广场码头,在震撼人心的喧天锣鼓声中,告别了家人、亲友,告别了母亲,登上了红卫轮。经过四十八小时的颠簸,终于在海南岛西海岸的八所港登陆,然后穿越二百里地的山林与草地,抵达安家落户的八一农场,开始了屯垦戍边的新生活。

就在汕头市人民广场等候红卫轮的时候,我构思了小诗《海滨极目》:“鮀滨徐寂月明时,似有椰风拂布衣。搔首天海生百念,引步堤林待千里。礐山挥峰题辞语,韩水奔流吟别诗。滔滔眼下尽逝远,却见琼州飘红旗。”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在那火热的年代,无论是母亲还是我,都感受不到白居易诗歌《母别子》中的那份情怀,但我倒能领略到清人高其倬《行役晓发》诗中的意境:“慈亲起送我,语好颜色凄。爱我不便哭,愿我平安归。”

十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每当离别母亲的时候,我都会自然地想起唐人孟郊的名诗《游子吟》。我和母亲各自体会着人世的永恒主题——母子之情,但无论怎样,我都不如母亲体会得更深沉、更厚重、更久远。

母亲的身边有三个亲生女儿,而她却愿意远离女儿,放弃城市,千里迢迢,到那陌生而荒凉的边疆,跟随自己的养子,住进茅棚,过艰苦、紧张而穷困的日子,这是一份怎样的养母情结呵!

我深深地为母亲所感动了。但当我将母亲的想法说出来的时候,却遭到了几乎一致的反对。知青朋友们自不消说,就连“再教育”的老师们——部队首长和农场老工人都婉言劝止。

人们的看法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宁可远离母亲,也不能让母亲受苦。为此,我给母亲写了一封封家信,劝说她安心在汕头,和三姐妹好好过日子。母亲终于接受了我和大家的劝阻,留居老屋,为姐妹们带大了一个又一个的孙子。但她人在汕头,却心想海南,永远怀着一份不了的挂念与忧思,且弥久弥深,像陈年老酒年复一年地酝酿着悠悠的酣醇。

夜,一弯迷蒙的新月从东端的长岭山后升起。当月过中天的时候,凝望纷飞盖月的乱云,迎着阵阵清凉的山风,我依然徘徊在胶林的小路上。

思潮涌来,我想起了古人的诗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短衣孤剑客乾坤。奈无策,报亲恩。三载隔晨昏。更疏雨,寒灯断魂”(元朝·陈孚);“荒鸡断续天将曙,游子辞亲寸心悸,霜鬓携灯立槛前,频语加餐暗垂涕”(清朝·许润)。但我印象更深的是清人蒋士铨的《岁暮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因为当我重温此诗之后不久,便被组织批准第一次回汕探亲了。

探亲,给母亲和家人以巨大的惊喜,可是惊喜过后,却是更深长、更凝重的忧思。

“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一会儿又把嘱咐的话装进儿的兜。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的路呀,我还一步没走,就看见眼泪在妈妈眼里流……”这是我刚学会的歌曲《儿行千里》中的歌词。那年探亲结束,将要离开母亲的时候,那情景多像这歌唱的哟!

汽车,离开汕头,向着广州、向着海南的方向奔驰。没有座位,我站在车里,一闭上双眼,就浮现刚刚辞别的母亲那溶进无限忧思与愁绪的泪眼……哦,母亲,虽然成吉思汗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便是我的母亲”有些偏颇,但是但丁所说的“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却是千真万确的。而犹太人的谚语则更显示出母亲的神圣:“上帝无法分散在每个人的身边,因而创造了母亲。”周总理也一语中的:“母职,是妇女在人类社会中最光荣的天职。”

就在我结束第一次探亲返回海南不足一个月之时,无甚大病的母亲突然中风,从此偏瘫,卧床不起。人们都说:这是愁阿宗得的病。

母亲的突然病变使我如从悬崖忽坠深渊,从惊呆状态中激醒过来之后,毅然走上第二次探亲之路。

心负深深的内疚,日夜陪伴着因我而病的母亲。母亲渐渐微笑了,她的精神有了明显的好转。可是,这短暂的探亲假,又怎能尽儿的孝心呢?

一晚,饭后,母亲拉住我的手,绽开神秘的笑容,悄然问我:“阿宗,别忘了你爸临终的嘱咐,有人了吗?”我明白母亲又在操心我的大事了,为了安慰她,让她安心养病,只好说了谎:“有了,有了。”母亲兴奋地追问:“怎么样?在哪里?”我爽朗地笑起来:“在海南,你会满意的。”“下次带来,让妈看看。”像黑夜里看见了月亮,母亲将我的手拉得更紧了。“阿姨,你放心,我会让你高兴的。”

灿烂的笑,甜蜜的笑,溶化了母亲的病容。

出嫁的姐妹们常来照料病中的母亲。

冇兄、冇嫂、阿舅、三姨、阿婆、锦清姨、斋姨、圆嫂、油姆,多少亲戚、邻居、朋友甚至不甚认识的、不知名的,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关心着病中的母亲。

母亲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那么多的人关心她,给了她巨大的慰藉,但她心中深深的情结,依然是远在海南的养子。世上万般哀苦事,莫非死别与生离呵!

“皎皎长安月,漫漫京洛尘。出门今六载,万里望吾亲。”黄遵宪的诗《二十初度》,表达了我的心境。在下乡海南的第六个年头,我终于回到了汕头市,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此后六年,我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十三

回城后的第二天,我就到汕头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工作,第二年夏天,又转到汕头港务局;1977年4月22日,我和凤贞结了婚,第二年生了儿子林瀚。在这段岁月里,精神的欣慰,生活的照顾,使母亲的面貌为之一新。望着新媳妇,搂着小孙子,母亲满足地笑了,笑得那么自在。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为人父之后,我更领会了“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凉”(《礼记·曲礼上》),晓得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什么“久病无孝子”,那只是冠冕堂皇的借口,林某人永无此心。

毕竟病魔不饶人。我痛心地发现,母亲的病情每况愈下了。

起初,母亲还能够扶着墙或桌椅在斗室里移步,后来,生活便基本不能自理了。她极爱清洁,却又鞭长莫及。洗脸洗头,洗澡洗脚,打饭打水,都必须依靠家人。有一夜,她把大便拉在裤裆里,想自己悄悄清洗,结果却更脏,连油灯和毛巾都沾上了大便,满屋子臭气。母亲眨着一双惶恐而又惭愧的大眼睛,像做了错事的孩子,继而泪流满面,又羞又气,狠狠地捶打着自己的胸口。在病榻上,她非常痛苦地度过了九年,直至临终时,她没有哀叹过一声。

母亲安详地走进了梦乡,永远睡着了。她一生给予我们子女的,不知比我们应尽的义务多了多少。然而,她却惴惴不安地离开了我们,生怕拖累了我们!

我久久地默坐在母亲的坟前。

寂寞临墓儿凭吊,蓬草遍地牧童歌。

风吹山野纸钱飞,陵墓层层春草绿;红棉花映金凤树,尽是生离死别处。此刻,王安石的诗似更确切:“山川凛凛平生气,草木萧萧数尺坟。欲写此哀终不尽,但今千载少知君。”最后一句应改为“但今百载多思亲”。

我又久久地默坐在母亲的坟前。

善魂红晚霞,热泪湿春风。坟荒草已陈,墓湿土犹新。我想,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春尽有归日,老来无去时。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于是,便有了“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生命景象。山中常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我想起了唐人李孟的《照镜》诗:“衰鬓朝临镜,将看却自疑。惭君明似月,照我白如丝。”苏轼也说:“老去怕看新历日。”昔为春月华,今为秋日草。白发生来如有信,青春归去更无情。

默坐在母亲的坟前,轻抚着凄凄的芳草,眺望着滚滚的浮云,领略着辛弃疾的哲言:“事如芳草春常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从此,我总喜欢唱些关于母亲的歌曲,踏着歌声,轻轻走进温暖的梦乡,去追寻母亲的足迹,谛听母亲的声音。

金梭银梭,穿织着飞逝的日子。转眼间,小瀚大学毕业了,工作了,就要结婚了。在双亲的香炉前,我默默地告诉老人家关于孙子的成长历程,让小瀚结婚时秉烛持香,告慰老人家在天之灵。我想,天上的母亲必定亲抚着可爱的孙子,绽开爽朗的笑容,对父亲说:“你还没见过内孙呢,已经长大了,正要结婚哩。”

父亲频频颔首,憨憨地笑起来……

同类推荐
  • 像狗一样奔跑

    像狗一样奔跑

    「ONE·一个」常驻高赞作者,萌怪青年里则林的首部作品集,当中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有叛逆不羁的雷人行径,有年少生活的种种记忆,有迷茫,有思考,有成长。你有可能被他的冷酷不羁所折服,也有可能因为他的种种恶搞捧腹大笑,然后在紧接着的下一秒,得到长足的温暖与感动。一直在遇见,也一直告别。看一个昔日荒诞不羁的少年,如何在经历和思考中成长为一个平和宽容的青年。或许从中,你可以看到过去和现在的自己。
  • 最后的希望之岛

    最后的希望之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纳粹德国占领欧洲大陆主要国家,英国成为挪威、荷兰、波兰、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捷克斯洛伐克等七国不愿投降的政要们的避风港。七国元首、首脑率部逃亡英伦三岛,伦敦成为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心和欧洲各国人民的希望之岛。《纽约时报》畅销榜作家琳内·奥尔森走访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查阅大量档案资料,还原了在纳粹肆虐的战争年代,欧洲人民团结一心,反抗侵略,最终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艰难历程。琳内·奥尔森的文字生动感人,字里行间充满人性的温暖。
  • 鲲鹏英雄(中)

    鲲鹏英雄(中)

    这部小说讲述了以会燕公主为代表的南海鲲派积极反清复明,成为要图霸武林的“地藏鬼王”和满清的眼中钉,而鲲派中的两个重要女性金燕公主和魏十姑(南海神尼之徒)又都是他们特别要抓获的首要人物清官内,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皇帝争权夺势,而金燕手中有一只“庄妃玉匣”,内藏顺治幼帝的身世秘密,这对双方都极重要,所以各派大内高手行走江湖要夺到那只“清官庄妃玉匣”,使金燕连处险境;鬼王急欲抓到魏十姑,因为十姑是为他所害的梅花剑掌门人魏中元的独女,十姑知道并正在寻找其父遗下的两幅“神宗绢画”,涉及举世罕有的神宗皇帝的大笔珍宝,她还要找到杀父夺母的仇人;这时,另外有几伙人也欲擒到十姑,其中最厉害的是十三年前曾雄扫武林,使天下群雄闻名丧胆的绝情剑魔“伤心断脉剑客”,此魔武功奇高,剑术冠绝古今,但他神秘至极,无人知其真面目和再扫武林的动机,只是由他而掀起一场骇人听闻的血雨腥风,致使江湖形势骤变!于是,一幕幕更加残酷的决斗展开了......
  • “茶人三部曲”第二部:不夜之侯

    “茶人三部曲”第二部:不夜之侯

    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反映了扎根江南杭州的茶叶世家杭家在这个动荡年代中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际:沈绿爱、杭嘉草等杭家女性惨死在日寇的铁蹄之下;寄草、杭忆、杭汉、忘忧,作为新一代杭家儿女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有的在战争中牺牲了,有的为了胜利后的明天坚持着中华茶业建设。杭嘉和作为茶叶世家的传人,在漫长的战争年代中,承受了巨大的难以想象的劫难,呈现出中华茶人的不朽风骨。小说着力刻画了战争背景下的文化形态,展示中华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深厚力量。小说在叙述故事的同时描述了我国茶叶行业在这段年代里坎坷的发展史。宏伟的历史叙事和细腻的人物情节描写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享受。
  • 渣男与真爱

    渣男与真爱

    这是一个以论坛体形式讲述女主人公赵小绵摆脱渣男阴影寻找真爱,以及她在职场打拼成长的既幽默又励志的故事。赵小绵,女,微胖,开朗活泼心地单纯,最大的愿望是与相恋六年的男友夏奕修成正果、百年好合。命运偏偏不按照她的剧本发展,在他们搬进新房同居的第一个月,两人之间就矛盾爆发、争吵无休甚至大打出手。看透夏奕本质的赵小绵最终选择分手,夏奕因财物交割一事原形毕露,将赵小绵算计到几乎倾家荡产,险些流落街头。失去爱情和钱财的赵小绵自暴自弃,放弃优越的工作,在苟延残喘中度过了一段暗无天日的生活,连体重都直线上飚。直到她那厉害的老妈把她从阴影中拽出来,她才彻底想清楚,夏奕并不是她的真爱,充其量只是个渣男而已。
热门推荐
  • 斗罗之写轮眼武魂

    斗罗之写轮眼武魂

    一个来自地球少年穿越到了斗罗的世界而且觉醒了写轮眼还和唐三是同一个时代且看他如何领七怪虐武魂的
  • 活在当下:哈伯德人生手记

    活在当下:哈伯德人生手记

    在阿尔伯特哈伯德生活的时代,他是积极主动之人。才华横溢的他拥有商业、艺术、文学、哲学天赋。他是理想主义者、梦想家、演讲者、科学家。他在生活、商业、民生、教育、政治、法律方面的知识、见解与实践无人匹敌。本书收录了阿尔伯特哈伯德的8篇人生手记,从分别从当下与未来、智慧与财富、成功经验、生命信念、探求幸福、人格与自由和自我完善几个方面记述了哈伯德的人生经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宋粥

    宋粥

    或许是天意,傲娇的她遇到守护一生的他。“顾轩辰,你把我的雪糕放下!”“宋粥粥,你抽什么疯啊!轻点!”
  • 情深总裁之定情爱人

    情深总裁之定情爱人

    书名——《情深总裁之定情爱人》每年冬天,穆家大宅周围的银杏树总会挂满金灿灿的银杏叶,穆琛脑海里总是会想起那年,这是冬天,她站在穆家大门前时的背影。也许正是那一刻后,他动了心,动了情。她俘获他心的三年后,却狠心离开了他。再五年……他才又找到了她……放下一切自尊低下头,“灿灿,跟我回去?”她却轻松一笑,完全忘了他,那眼里不再有对他的柔情……再次袭入她的生活,是想复五年前她对他狠下心的仇恨,还是想要忘了一切,重新让她成为他一生的灿烂……“阿琛…………你真能放下我,要其他的女人?”他结婚前夕……她出了车祸…………莫生陌世…………错过了半生…………可否再回半世…………能否与你一生一世一双人……
  • 昼夜绝爱

    昼夜绝爱

    蓝渊,一个处于异时空的国度,共有五个种族和平共存着,分别是人、神、魔、精灵、混血。她,是一个从小便无父母的孤儿,却有着非同常人的命运。他,是一个不被世人认同的恶魔,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温柔。他们的相遇,要么是相杀,要么就相爱,而这结果,决定了整个时空的安全。他是极昼,亦是极夜,昼夜交替,生死相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后霍少和我都失忆了

    重生后霍少和我都失忆了

    重生后,霍南乡和白松月偏偏都失忆了。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两人虽然不记得对方,却还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不得已协议结婚了。领证第一天,霍南乡给白松月定了三条规矩:不住一起,不发生关系,不干涉交友自由。婚后三个月,霍南乡打脸了:“不住一起?不行!我才不要独守空房。”“不发生关系?不行!我们要尽快有个小崽崽,延续优秀基因。”“不干涉交友自由?行,这条我答应你。”没过多久,霍南乡又打脸了。“老婆,你刚跟画展上那个男人聊了啥?”“老婆,昨儿讲座上让座的那个男人是谁?”“老婆,朋友圈的那张照片,你墨镜里面看着好像是个男人?!”“老婆,你别生气,我就问问,我没吃醋,一点也没酸,绝对不干涉你的交友自由……”1V1双洁互宠,男女主双重生、双失忆,HE。男主暖,女主皮。
  • 边缘、族群与国家:清末西北回民起义

    边缘、族群与国家:清末西北回民起义

    有清一代,在官府与回民之间,汉民与回民之间,主流社会与回民之间,基本发展和保持了中心和边缘,“大社会”与“小社会”的关系。而所谓“边缘”,包括两层涵义,即清代的汉语穆斯林们本身是边缘群体,又主要居住于地理位置上的边缘区域。
  • 领导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领导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本书精选了十二个不同领域的经济学知识,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领导者在工作中顺利地做出经济决策和选择,出色地领导所辖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赢得下属的敬佩和上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