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32700000006

第6章 抗战之声(3)

当时,由陕西岐山逃荒到宁夏的王万才父子俩(汉族),慕名到同心县洪岗子找虎夫耶洪寿林教主谋生,请求把他父子俩收下给碗饭吃。洪教主满口答应,并在场院里安排了房子,让父子俩住下,供给饭吃。老王有手艺,会制毛线口袋,还会拉骆驼,以此挣些零花钱。儿子小名叫焦娃子,给洪教主手下打杂,憨厚老实,手勤脚勤。洪教主非常信任,教下零星散来的乜帖,都交焦娃子收集,并向老王提出让焦娃子给他的儿子洪清国当个干儿子,父子俩高兴的满口答应。洪教主给焦娃子起了个官名叫王彦海。

1937年洪教主归真后,遗孀周氏和儿子洪清国倍加关照老王父子俩,不久为王彦海在喊叫水相亲,说下李家媳妇,迎娶到洪岗子,生儿育女,洪家对待视为亲生。1952年,王彦海举家迁居喊叫水,两家关系亲密依旧,常来常往。洪清国每回老家洪岗子,路过喊叫水,都要拿上礼物看望王彦海全家,王彦海夫妇每年也要专程到银川看望洪清国。1995年洪清国归真,王彦海全家赶赴洪岗子吊唁,悲痛万分。每逢洪教主父子归真纪念日,王彦海都牵1只活羊,参加“尔麦里”。

“和平老人”郭南浦

马辰

郭南浦(1873~1958),义名福金,宁夏泾源县人。是我国回族中的知名人士,曾为宁夏的和平解放作出贡献,享有“回族和平老人”的美誉。

1949年,西北国民党军队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已溃不成军,驻兰州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约郭南浦同行,飞逃台湾。郭以老朽体弱,行动不便,坐等埋身故土为由,拒不从行。

8月26日,兰州解放,郭南浦主动欢迎解放军,面见解放军领导,表示拥护共产党,愿为解放全中国效力。郭的这一态度和举动,对当时一些民主人士,特别回族上层人士影响很大。当时,我军拟通过政治途径和平解放宁夏,颇得郭的拥护。他说:“宁夏八十一军马鸿宾副长官与我有患难之交,我愿亲往银川,晓以大义,促其起义投诚。”解放军十九兵团司令部便邀请以郭南浦为首的甘肃回汉族知名人士王廷翰、白连生、马凤图、马宏道、马季康、马元风、马德义、吴鸿业、马守礼等人,组成和平代表团,赶来宁夏,向马鸿逵、马鸿宾转达解放军和平解放宁夏的诚意,并解释有关政策。

9月14日,郭一行抵银后,先和“宁夏兵团司令部”马鸿逵之次子马敦静联系,马敦静受其父马鸿逵之嘱,将顽抗到底,遂将郭南浦等一行软禁在旅舍中,情势十分紧张。马敦静气势汹汹地说:“如果不看在阿爷(马福祥)、阿大(马鸿逵)已往的交情面上,我定叫这个老不死的,白胡子染成红胡子。”

数日后,马敦静见大势已去,便匆忙乘飞机逃往重庆,郭南浦等人遂即恢复自由。经他与宁夏兵团将领、银川各界人士广泛接触,积极宣传“和平解放宁夏八条建议”和解放军的宽大政策,消除了不少旧军政人员的顾虑,终于促成马鸿宾八十一军起义,银川和平解放。

为了褒奖郭南浦和平解放宁夏所作出的贡献,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司令部赠给郭南浦一面“和平老人”的锦幛。“和平老人”的美称也就从此而来。

虎嵩山与马鸿逵

冶正纲

虎嵩山(1880~1955),字镇林,回族,宁夏同心县人,是宁夏伊赫瓦尼教派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亦是我国西北伊斯兰教界中一位博学多才的大阿訇。

l934年,穆斯林斋月恰是农历的正月,巧逢春节。马鸿逵为了“与民同乐”,提倡军队和回汉群众组织各种社火,高跷、狮子,熙来攘往,街道上锣鼓喧天。时在银川东大寺开学的虎嵩山正在寺中“坐静”,对此十分反感。

开斋节那天,马鸿逵也上东大寺礼拜。虎嵩山在预先准备好的“瓦尔兹”(讲演词)中,引经据典,把闹社火断为“库弗勒”(叛教),把举办这种活动的穆斯林视为“卡费勒”(叛徒)。最后,虎嵩山指着马鸿逵说:“这件事马主席要负责!”当时,马鸿逵脸色阴沉,听完立即站了起来,申明说:“我这个主席不光是回教人的主席,还是汉族人的主席。在春节期间搞这些活动,是按中央的意思办事。”曾代理过宁夏省主席的马福寿也在场,表示赞同马鸿逵的意见。

午后4时,马鸿逵带了十多个随员和卫兵又来到东大寺,集合了设在东大寺并由虎嵩山兼任校长的宁夏中阿学校的全体师生和研究班的阿訇,怒不可遏地当众宣布:“虎阿訇说我是‘卡费勒’,那么这个学校和研究班吃的就是‘卡费勒’的乜帖,这是罪过,现在解散,请你们离开这里。”这时,教务主任苏盛华和研究班的阿訇们围在马鸿逵的身边,苦苦哀求马鸿逵不要解散学校,全体学生跪倒在地。马鸿逵见此情景说:“你们咒我呢?站起来!我做的是政府的官,这个月中央叫乐,我怎么能静下来呢?”这时,虎嵩山已离寺南行到永宁。马鸿逵出了气,也就带着随员和卫兵回去了,一场风波就这样不了了之。

后来,马鸿逵为了表示不计前嫌,在一次阿訇大会上,提出让阿訇们学习虎阿訇的人格和学识。1947年,马鸿逵还以重礼迎请虎嵩山到其家乡临夏阳洼山韩家集开学。

陆范九为民请命

王富强

清末中卫士子陆范九,字寿堂,为人清正耿直。初为中卫知县杨增新之幕僚,杨升任新疆督军,陆随军西去,任乾德县令。

时天旱数年,民多乏食,更加瘟疫流行,社会秩序不宁,陆氏一面开仓放粮,一面向上禀告。但粮尽仓空。上方又无回音,束手无策。适值春节,陆氏乃以贺年为辞。亲赴迪化督府,借以为民请命。不料,杨督军一曰无钱,二曰无粮,一再推诿,陆氏无奈,不辞而去。不久,忽传城隍庙中有人悬梁自尽。众往视之,乃乾德县令陆范九也。

杨督军这才动心,一面派人护送陆之灵柩回中卫安葬,一面立即筹办粮款,赈济乾德灾荒。该县百姓,感陆之德,群集悼念,挽幛中有“青天快睹,舍己为人”之语。

王锡龄春酒席资慰劳抗战将士

胡迅雷

民国时期,宁夏省垣(今银川市)商界每届春节,向有“春酒”之设,以便各商家彼此联欢,互祝新春,“兼答雅惠”。

1941年春节期间,省垣商号“晋泰西”经理王锡龄(字命三),“以值兹国难方殷,前方将士在浴血杀敌,沦陷敌区的难胞且处水深火热之中,后方人士兴酒殊难成欢”,故决定将该商号春酒席资500元,捐送宁夏省各界慰劳抗战将士委员会,转发前方抗战将士。并在《宁夏民国日报》上刊登《晋泰西移春酒席资慰劳将士启事》,称此举乃“稍尽国民天职,略酬将士勋劳。凡我友好谅必颔许,谨布愚忱,伏唯亮察”。

时人称赞王锡龄为“模范商人”,此举乃“急公好义,深具爱国热忱,实非一般唯利是图之庸俗商人所可比肩”。

司空道士张郁如

齐英才

张文盛,字郁如,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隆德县沙塘铺页河镇人,清季进士张文源的胞弟。光绪三十年(1907年)进庠生,后又举贡生。宣统元年(1909年)进平凉府法政讲习所,翌年毕业。

1931年前后,甘肃兵变,烽烟四起。旱馑匪患迭至,地方骚动,人皆自危。张文盛本无心闻达,又自知家势衰落,言“唯道可以避身”,因束发冠,自称“司空道士”,日以作书画、行医、占卜、游历山水为事。

张善画花卉,其所作写意花卉,古拙朴茂,浑然天成。时隆德、静宁、庄浪三县人皆争购之。其书以行草见长,瘦扁劲健,独具风姿。张文盛医名远播,尤以针灸见著。1937年,有驻隆德某团团长关志良,其妻不育,延请名医数十人,皆无治,闻张文盛名,言:“如能医,愿赠百金。”张文盛观色察气,以为可治,遂针数日,兼以汤药两剂,翌年即生子。关志良如数酬金,张文盛固辞不受,言:“我非名医辈,重道轻金耳。”

张文盛落拓不拘小节,通《周易》。常言:“是善事须当先做,好结果要看后来。”其族侄张铁侠为红帮马口、青帮大爷,包揽讼事,恶迹斑斑。1939年除夕,张铁侠问张:“我才能如何?”张文盛对:“汝固才高能绝,然汝之才徒以济汝之奸,汝之能亦徒以为汝之患。汝鹰鼻蛇眼,狼颧狐耳,嗜血成性,毫无行好向善之心,恐难善终。”张铁侠问何以防范,张文盛道:“入崆峒,进道观,洗心革面,终死于山,或可保全一具完尸。五毒入骨之人,亦难矣!”

张铁侠恐遭恶报,于翌年中秋上山挽发,起誓入道。然不数月即返,自言蔬菜素饭不堪食,更熬不住青灯黄卷。张文盛说:“天意难违,子必食洋花生!”时人不解洋花生为何物,至1951年张铁侠被依法枪决,方悟。

单刀吴雁明

叶光彩

吴进玉(1894~1961),号雁明,宁夏中宁县东华乡刘庙村人。10余岁时,跟孙家河滩吴尚明、马营李连江习武。不数年,即尽得其传。

及稍长,又挟技游学,外出求师,到达宁夏预旺县(今同心)大淇沟,进一车马店投宿。适店房上有一泥水匠正在抹烟囱。见吴进玉下着灯笼裤,腰扎宽带,知为武术界人士,于是将一丸泥抖手向吴掷来,不偏不斜,正中脑门。吴进玉怒火中烧,飞身上房,向泥水匠扑去,泥水匠不慌不忙,飞起一脚,将吴扫下房来。

晚上,吴进玉窝着一肚子火,与同房一个店客说起此事,店客大惊道:“你怎么敢和他交手!他是陇南武术高手,我的师傅。今天亏你不曾执意逞强。否则,惹他性起,岂不坏事!”问其姓氏,答姓王。吴求为引见。于是由店客介绍,吴进玉拜王为师,并随其去陇南。又潜心习武三年,精通了大洪拳、小洪拳、八俊刀、地蹬刀、八卦枪、燕青锤等多种拳械。

王师逝世后,吴进玉又到北京,拜王铁腿为师,继学三年。学会了醉棍、六合枪、神蛇鞭、点穴术。出师后到天津镖局做镖师,受到天津武术界一些人的嫉妒。于是,吴愤然返回西北,在固原县设馆,收徒授艺。

1935年,吴进玉向平凉一姓王的劣绅讨取久欠不还的300块银元,王陡起歹意,一面约吴亲自到平凉取钱,一面在其必经之地埋伏强人,欲置吴于死地。吴进玉骑马走到南沙窝滩时,4个强人各持兵器突然向他扑来。吴进玉从马上往下一跳,顺手撕下棉袍前襟,挽成一团向当先扑来的一人打去。这一手就是当年在大淇沟王师傅用泥团打他的招数。但当年师傅只是与他戏耍,并无伤他之意。如今在生死关头,这一团棉花就有了伤人的威力。那人猝不及防,竟被棉团打倒在地,吴进玉进步夺过他的单刀,和另外几个人搏斗,只几招又连打伤二人。又一人手持长枪向他前胸刺来,吴进玉右手用刀拨枪,左手捉住他的腰带,轻轻一提,抛一丈之外。4个强人见势头不妙,跪地求饶。吴进玉问明原因,知为王某指使,撕下棉袍让他们包好伤口,责其传话王某,限其在10日内将欠款送来。从此,“单刀吴雁明”名震陇东。

1947年,吴进玉回到故乡,以所创古拳授徒为乐。1961年病逝家中。

张宜之歪改《陋室铭》

叶光彩

1935年,宁夏中宁县有个渠口堡,乃百户小镇,有烟灯134盏,平均每户1.3盏。有的户父子各有烟灯,并榻而抽,吞云吐雾。

同年,宁夏省成立禁烟委员会,省主席马鸿逵自兼主任委员,各县成立禁烟分会,以各县县长为主任委员,规格很高,机构庞大,看样子要大禁了。其实不然,只不过将民间烟土收缴上来,转弯抹角进了马鸿逵的私人账房,倒手出售,由黑变黄(金)。真是禁民不禁官,禁贫不禁富,禁种不禁抽,禁卖不禁买(只准自己卖),达官富户,我行我素,照抽不误。

那时,中宁县舟塔乡有个落魄书生,名叫张宜之,虽非饱学之士,却在富有之家。其为人也,嗜好有二:一是嗜烟,瘾大超人;二是嗜文,爱文成癖。虽然没有大作传世,但也有些短诗小联,流传乡里。

一天,他过足烟瘾,顺手拿起一本《刘宾客文集》欣赏,忽然翻开《陋室铭》,连看数遍,触文生情,于是提笔改曰:“灯不在高,有油则明;枪不在长,有烟则灵。斯是宁土,唯味芳馨。垢痕上襟黑,烟色入脸青。谈笑有瘦鬼,往来无壮丁。可以舒筋骨,过大瘾。无庶务之乱耳,无桑麻之劳形。云南龙志舟(龙云字志舟),宁夏马少云(马鸿逵字少云),百姓云:何禁之有!”

张宜之改罢,持稿朗诵,颇为自得,趁着兴浓,工笔抄录,贴于炕头。真是自甘暴弃,虽是个人之悲剧,也是时代之写真。后来传到外面,见者无不捧腹。

季云口书

叶光彩

季云,江苏如皋人,抗日战争时期在宁夏任马鸿逵部第十七集团军陆军暂编第三十一师参议。后离职,在惠农县黄渠桥国立绥宁师范学校作国文教员。

季云专门研究经济,古文功底深厚,长于著文,兼擅书法,颜体寸楷,尤见功力。1945年秋,国立绥宁师范学校举行建校三周年校庆,曾立碑纪事,碑文落款虽为“东鲁边振方识并书”,但实际上皆出自季云之手。

季云于书法有特技,手书之外,更善口书。笔者在校期间,曾亲见其在书法课上当堂表演口书:将裁好的宣纸铺在桌上,毛笔蘸好墨,笔杆上端含入口中咬定,双手据案,头部移动,运笔如飞。须臾一轴草书条幅告成,落款“季云口书”,并当堂赠给一位在旁观看的学生。观其口书几乎与其手书相当,毫不逊色。

冯秀才读信

董文伦

冯希贤,清末秀才,善书法,精通古文,乡人皆称“秀才先生”,乃我童年私塾启蒙老师。

冬一日,有农妇至学馆,乞先生读信。先生视之,信由包头来。农妇告先生:“吾夫去岁随船主运货下包头,迄今未归。”先生展读书信,内云:“……帽如海,鞋如江;足不出户,日行千里;拟于明春,驾一叶扁舟,徒步而归……”先生审视良久,推敲来信之意,笑而告之曰:“汝可放心,明春黄河解冻,你夫自可返家。唯当前你夫穷困潦倒,时运不佳。”农妇问其究竟,先生曰:“信中言你夫帽如海,是帽子破烂无边;鞋如江,是鞋有帮无底之意。盖古有‘大海无边,大江无底’之说。你夫足不出户,日行千里,给人抱着磨棍推磨。到明春河开,拉上水船回家。”

翌年春,其夫果如先生之说,为人拉船而归。

中宁寿星崔信

杨应林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登记时,中宁县六区铁桶堡乡湾滩村农民崔信为108岁,是全县唯一的老寿星。

崔信50岁丧妻未续弦,体高个大,身体健康,耳聪目明,说话声音洪亮,满口牙齿是90岁以后新生的,能嚼豆子,饭量好,一顿可吃一老碗黏饭,烟酒与他一生无缘。他性格开朗,待人接物和为贵,雍容大度不发火。记忆力强,对往事尤其是清末战乱事记忆犹新。尽管儿子儿媳皆亡,但孙媳贤惠孝顺,生活有依靠,而他仍每天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如上房晒糜子、拾粪等。

县民政科获情上报,省民政厅十分重视,将接受来的民国宁夏省军政要员献给马鸿逵母亲的一帧“载德寿诞”苏绣百鸟朝凤大寿幛(约高3米,宽1.5米)和缎棉袍、裤、帽等转赠崔信。县政府又购买了一些礼品,由县长、民政科长等人送给崔信,表示庆贺,并专为崔信在寿幛前照了坐相。后将照片投《人民画报》刊出。此后,全国及志愿军的贺信和礼品纷纷寄来,区政府都悉数转给崔信,并代崔信将印就的感谢信和照片一一复寄。

崔信病殁于1955年,享年110岁。出殡之日,由区乡政府组织社火队和大批群众相送,气氛热烈。

同类推荐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人的蛮狂是执著坚忍,同时也是僭越否定。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性格结构。靠着怀疑、否定和浪漫的少年品质。楚人为中国贡献了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世界、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一种标新立异的价值传统。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
  • 思想课堂-人性笔记

    思想课堂-人性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察举制度与两汉文学关系之研究

    察举制度与两汉文学关系之研究

    本书概述了与二语动机及二语动机教学策略相关的基本问题,包括理论综述与研究方法两个部分。理论综述部分涵盖了心理学界的主流动机理论研究和应用语言学界的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研究。研究方法部分围绕二语动机及二语动机教学策略展开,介绍了包括研究范式、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等问题,描述与演示了问卷调查、相关性研究、多变量研究、实验性研究、课堂观察和个案研究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热门推荐
  • 封魔传人都市游

    封魔传人都市游

    山村放牛娃,偶得魔神传承,走出大山。步入滚滚红尘。奇遇连连,美人如云。滚开死妲己,我不是你的纣王大人!什么?“白天当坐骑晚上也能骑。”住手你个妖孽!我是纯洁滴!
  • 归虚之境

    归虚之境

    穆夜为人淡薄,在有些人眼中,这就是不求上进,然后他的女朋友就跟人跑了,青梅竹马的邻家小妹听说后,直接杀了过来……
  • 到时

    到时

    假如你的生命在倒计时,二十一天转瞬即逝,在人性面前,你会选择什么!?
  • 不夜大陆

    不夜大陆

    不夜大陆,十年前的一次灾难,让其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十年后,曙光已是冉冉升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找七颗玛瑙之旅

    寻找七颗玛瑙之旅

    小伙伴们的旅程,他们每个人都有超能力,在各个地方冒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东京的日常签到

    在东京的日常签到

    重生东京,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但谁能告诉我,这是一个诡秘和怪奇并存的世界。“在雨中苦苦等候凄惨的雨女,夜幕中游荡街头的毛发女妖,封印于岛屿中的血魔,梦中作崇的食尸…"好在,北川羽获得日常签到系统!每天早晨北川羽醒来睁开眼,只要上系统完成签到,就能通过翻牌子获得随机奖励。“滴,恭喜宿主完成每日签到,获得咏春宗师拳法!”“滴,恭喜宿主完成每日签到,获得五行灵术之火灵术!”……还有更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只要简单签到,通通都有机会得到!ps:一本纯都市日常生活文,风格轻松惬意、幽默风趣,老少皆宜。
  • 碧蓝航线穿越物语

    碧蓝航线穿越物语

    纵使身处繁华人间,他心依旧如坠冰窖,纵使他人苦心开导,他依旧奋不顾身,纵身一跃断绝此生。碧蓝海畔,来自原世界的唐昭寒将过往深埋心底,在碧蓝航线开始了新的物语……
  • 枭王宠妻:绝色小尼姑

    枭王宠妻:绝色小尼姑

    帝业颠覆,谁让明珠蒙尘;乱世飘摇,且看谁主沉浮。她说:“这天下不尽是男人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