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72400000006

第6章 战略管理行为分析框架(1)

在企业中,战略管理并不是一项独立的活动,往往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结合在一起,难分难离。同时,又由于战略管理行为所导致的战略绩效存在时滞,因果关系不十分明确,因而,判定一项战略管理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尽管如此,对战略管理行为进行研究仍有很大的必要性,因为只有对战略管理行为进行分析,才能对其进行改进,进而提高战略管理水平。

对战略管理行为进行研究,一是可以从行为活动主体的角度出发,即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的战略管理行为;二是从战略管理活动的过程出发,研究战略管理不同阶段战略主体的行为。本章试图建立战略主体行为产生的一般模式,包括个体战略管理行为分析框架和组织战略管理行为分析框架,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个分析的基础。

战略管理行为分析框架1

——个体战略管理行为分析框架

一、战略管理行为主体人性假设——“经济人”

作为行为主体,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人性支配下和一定的制度约束下,选择自己将追求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可能采取的行为参见徐传谌.论企业家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27。对员工个体的战略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就必须探求个体行为的一般动机和目的。

关于个体行为的一般动机和目的,理论家给出了人性假设。人性假设的确定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分析的前提,这一问题历来受到西方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普遍关注。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曾指出:“在每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须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徐传谌.论企业家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27在我国古代,就曾有“性善说”、“性恶说”等;在西方,也有“经济人”、“社会人”等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在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条件下经济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必须接受的一个重要假定。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首先是“自利”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本章也借用经济人假设,即把战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战略执行者)看成经济人,并以此作为研究战略管理行为的前提性假设。随着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人假设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说,当前的经济人假设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一)追求效用最大化

经济人假设把人看成是“自利”的,认为当人们必须在若干取舍之间作出选择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成本收益核算,作出试图使自己的预期效用最大化的选择。经济人假设是一种统计学意义上的概念,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的行为特征,没有绝对地假定人们的每一项选择必定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为了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会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工作,通过劳动成果的交换,即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产生出大于他获得的利益,因而也对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利益作出了“贡献”,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当然,这种对自己利益的追求实现的对他人的“贡献”是间接的,在市场经济国家,直接为他人、为社会的利益而奋斗不但没有被否定,而且也是受到鼓励和赞扬的。

虽然经济人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却没有被普遍认可,也没有建立起以此基本假设为指导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在我国古代有“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将“义”、“利”对立起来,不鼓励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如果按照经济人假设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在一定的市场交易规则下,对自己利益的直接追求会间接地促进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义”、“利”就不再是不可调和的,而是可以统一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没有认识和利用经济人假设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承认经济人假设,贬斥“自利”行为,强调个人、企业、国家具有一致的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都要服从整体利益。在这种前提下,提倡自我牺牲、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人们“无私地”为实现国家的资源配置计划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而忘我地工作。但是,“割资本主义尾巴”常割不断,而安徽省小岗村的村民们更是冒着生命危险,实行了分田到户。虽然经济人在计划经济机制下得不到承认,但仍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形式顽强地表现出来。而且,由于不承认经济人,也就没有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使得有些经济人在没有约束机制的前提下对自己利益的追求恶性膨胀,甚至达到不择手段的地步,这些经济人对自己利益的直接追求不但没有间接地促进社会利益最大化,反而出现侵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二)有限理性

所谓有限理性,就是一种受到较多限制的理性。在古典经济理论中,经济人被假定是全面理性的,即决策者掌握完善的信息并具备完备的知识,能够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却认为,这种理性是有条件的,是受到限制的。因此,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说”和由此而引出的“寻求满意的人”的假设。西蒙认为,人的理性受三种限制:知识的完备性;困难的预见;可能行为的范围参见西蒙.管理行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此作了精辟分析,他说:“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的缘故。”“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其本质尚未充分暴露)。”毛泽东.实践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7~18这样最优化决策变成了满意化决策,古典理论中“追求最优的人”变成了“寻求满意的人”。

(三)个人选择的多样性

在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们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其偏好是在内化于个人的个人偏好基础上做出的,而这种偏好不受其他个人的决策或行动的影响,纯属个人化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追求经济利益,还会追求其他方面的利益,而且选择过程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就形成了个人选择的多样性。个人选择的多样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追求目标的多样性。目标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包括虚荣心、摆阔、附庸风雅、赶时髦、显示地位以及追求某种精神境界等需要的满足。二是偏好的不稳定性。人是一种社会存在,他们所作出的选择,并不仅仅是以其内在的效用函数为基础作出纯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选择,而是也受他人影响,诸如要受生产者诱导、社会文化结构、传统观念以及家人和亲朋的影响等。在现实中,经济人与社会人往往是联系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的。

二、个体战略管理行为的基本模式

本书中的个体是指企业组织的一员,个体战略管理行为是指个体在战略管理中的行为表现。个体在战略管理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正像西蒙的研究所揭示的,受决策人的技能、价值观、思维方式、对目标的了解程度、应具备的有关知识的深度以及所需资料的完备程度的影响,个体的决策是在有限度的理性的条件下进行的。同时,个体在战略管理中并不总是追求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决定行动,而是还有一些不能说出的动机和追求,在战略管理行为中往往隐含着自己利益的实现,即个体在战略管理中也要受到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影响。因此,个体战略管理行为是在企业利益最大化和行为主体个人利益最大化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是在企业成败和个人得失双重动力机制作用下作出的选择。

心理学认为,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维护该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过程。促使动机产生的两个来源,一是内在条件,即需要。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缺乏个体内部维持生理作用的物质因素;另一种是缺乏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心理因素。当一个人缺少这些东西时就会感到不安、紧张或不舒服,从而产生某种需要。二是外部条件,即外来刺激。外部的刺激也会引起动机的产生。当外部条件不变时,内在的需要是一个人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当外部条件变化时,内在需要也会随之而发生某种变化,甚至很大的变化。

个体需要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同的人进入企业希望得到的东西不同,从而影响到他的行为表现。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的需要是一个包含这五个层次的综合体,不同人需求结构不同,同一个人的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当企业对个人提供的工作和报酬满足他的当前需要时,他的行为可能符合企业战略的要求;当企业不能提供与个人需要相满足的东西时,他的敬业精神将淡化,其行为也会与企业的战略要求相距甚远。

根据这种动机、需要理论,个体战略管理行为的基本模式如图3.1所示。

三、个体战略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外因是行为产生的条件,内因是行为产生的主要决定因素。个体行为是否符合战略管理的要求也受到行为主体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一)内部因素

1.价值取向。

每个人对于什么是有价值的、重要的和值得追求的,有自己的心理倾向,并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系统,即价值取向系统。不同的人对于现在和未来、个人和集体、部门和企业等孰轻孰重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这个人在战略管理中的行为表现。例如,有的人重视现在,有的人可能更加重视未来。重视现在的人更多地通过对短期利益得失的评价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而具有长期价值取向的人却愿意为了未来的发展而舍弃现在的一些所得。再如,虽说大多数人加入企业都是为了取得经济利益,都是一定程度上的经济人,但是在如何对待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和自身利益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一种人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工作起来能够很快进入组织所规定的角色要求,也就是说能够很快放弃自我,自觉按照组织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组织人;而另一种人却处处考虑自己,将在组织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的利益挂起钩来。相对来说,那些重视未来、重视组织的人能更好地符合企业战略的要求,在战略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自信心。

NicholsonNigel认为NicholsonNigel.HowHardwiredisHumanBehavior.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4):135~147,在石器时代不可预测和令人恐怖的条件下,真正能生存下来的人是那些相信他们能生存下来的人。他们的自信使他们更大胆,更有力,更能吸引同类,更能筹集到资源。显示出自信的人能够得到最好的机会,从而超过他们的同类。所以,人们将自信置于现实之前,努力工作,甚至不能接受不利于这种思维方式的证据。但也造成了一些人过于自信,往往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一味蛮干,尤其是对于一些成功人士,更易产生这一倾向。在我国,大跃进时期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盲动,现在有“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认识和行为,把计划和行动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热情很高,却到处碰壁,主观意向不符合客观规律也不知改变或不愿改变,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在战略管理中,要力求改变缺乏自信或过于自信的状况,科学地制定和实施战略,满怀信心、奋发有为地去实现战略目标。

战略管理中涉及到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很少有规律可循,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缺乏自信的人难以适应这种情况,因而难以适应战略的要求。但是,过分的自信也不是好事。例如,一个人可能会无视一些预示着灾难即将发生的重要线索;可能盲目闯入毫无希望的经营环境,确信自己有能力去对付它。正是因为将自信置于现实之前,导致许多成功的企业家感到没有不能控制的事情。事实上,我们不能完全控制这个世界,如汇率、经济走势等都是我们难以控制的,一些事情的发生更是具有随机性。一些企业家在取得多次成功后,感觉到没有不能做的,盲目自信和扩张的结果使其走向了成功的反面,造成了企业的沉重负担。这方面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3.认知能力。

知觉是个体为了对他们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有关知觉的研究一致表明,虽然不同个体看到同样的客体,却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其原因在于,没有人完全看到事实,我们只是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作出解释并称之为事实。一般地说,我们是根据自己的知觉进行活动的[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57。

许多因素影响着知觉的形成甚至有时造成知觉的失真,这些因素存在于知觉者、被知觉的客体或目标以及知觉发生的情景背景中。当人们试图对自己所看到的目标进行解释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主观因素包括态度、性格、动机、兴趣、过去的经验和期望。

同类推荐
  • 如何经营图书店

    如何经营图书店

    本书以问答形式为您排忧解难,为你提供独立开办图书店指导。内容包括:图书陈列的黄金区在哪里、开店初期从哪里进货比较合理、店员怎样做好营销等等。
  • 协同创新:浙江国有企业发展之路

    协同创新:浙江国有企业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国有企业在资源禀赋缺乏的情况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不同产业及领域发展迅猛,全省国有经济总资产、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均居全国前列。全面总结和提炼浙江国有企业近30年来的发展经验,深刻把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从创新的视角展开分析,理论结合实际,研究结论不仅对进一步推动浙江国有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也对国内其他省份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着借鉴作用。
  •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务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务

    本书基于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员工招聘与解聘、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几大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思路,并以大量的实际案例阐述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方法。本书主要适用于高校后勤管理者,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阅读和使用。本书可作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对与高校后勤用工形式类似的单位也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销售就是心与心的较量。销售界流传一句名言:“成功的销售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一个成功的销售员往往不是因为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而是因为他精通销售心理学!如果你想钓到鱼,就得像鱼那样思考,而不是像渔夫那样思考。
  • 领导细节全书

    领导细节全书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也无论组织生存的环境如何变化,作为领导行为最基本的原则——“在细节上下功夫”这一行业准则始终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做一个领导者,尤其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管人管事;要有良好的工作业绩;要展现正确的形象;要运用好权力……如果你选择了领导生涯,就必须了解能够确保自己成功的重要事项。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爱的足迹

    TFboys之爱的足迹

    "这一生,我愿追随着你的足迹,陪着你一生一世,不离不弃.就像我们与粉丝们的约定一样,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缘起缘灭一黏间

    缘起缘灭一黏间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人生若只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若前世有缘,我愿每一曲天籁声声,震雁落忧伤我的琴弦,等你来和。若今生有梦,我愿虔诚为你许下心愿,你的一世安然是我此生最暖,你的语笑嫣然是我最大的心愿。只愿你共赴这场盛世的遇见,在你如水温柔里,步步倾心,灵犀相扣,在似水流年里,相伴老去。
  • 幻剑武道录

    幻剑武道录

    自中古混沌之战武道四大家与各修道门派共建幻剑盟之后,天下被分为二十四郡,南北以莫水为界,东西为川云山脉相隔。薛剑山庄大公子薛逸云因为特殊的机缘得到成仙秘籍,之后却因为遭人陷害被迫离家。上过学院,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追寻爱情,却不知几时能得;背负着深仇大恨,杀过人,屠过妖,灭过魔之后,最终成长为一代武道至尊……作者希望描写出一个比较有厚度的小说,需要进行比较多的背景及周边的介绍,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 异类修仙途

    异类修仙途

    这一日,仙人门正聊天喝茶,看着登仙梯上的你争我夺,下一秒,就见一个七岁的小娃娃金光笼罩,飞升成仙。众仙家,“……”目瞪口呆。仙界自登仙梯设置以来,最年轻的登仙者诞生!她是顾七,最年轻的登仙者,别人用尽平生所学登梯,她倒好,拿个扫把一路清理上去就成仙了?于是,仙帝封了个扫把仙。扫把仙就扫把仙,可是这么个小仙怎么就引起那位的注意了呢?还有,太子殿下,您怎么也凑上去了?等等,陛下,你的威严呢?怎么就由着小娃娃揪你的胡子?于是,整个天界迎来了一位小祖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子谋妻之悍妃当道

    世子谋妻之悍妃当道

    蓝云枫----燕国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嫡女,御封的宁安郡主,却无才无德无貌,更是克父克母克亲克家的不祥之人,殊不知她惊才绝艳,天赋异禀。墨天羽----燕国护国王府世子,威震天下的少年战神,却冷面冷心冷情,更突逢巨变以致身残命短,殊不知他胸有丘壑,世间无双。一纸诏书,一场赐婚,是天定良缘?还是人为阴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关于我队友脑子有点问题那档事

    关于我队友脑子有点问题那档事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后,地球开启了第五时代。各类物种疯狂进化,生物与地球各元素共生共鸣,人类文明再次登上时代舞台,此刻百族争鸣,群雄奋进,谁能再次独揽地球的生杀大权?黑驴特遣队,出击!本文稍偏于娱乐搞笑,第一次写有点小白,大家看个乐呵就行~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伴君欢:倾世宠妃

    伴君欢:倾世宠妃

    她冰雪聪明、多谋善断,却因重重顾虑生生断了对他的情他深思熟虑、忍辱负重,却因手足情将她拱手让人然而命运终使他们捆在一起她助他一步登天他许她无上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