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9800000034

第34章 艺文情事(4)

英国有句谚语说得好:“整洁的衣装胜过最好的介绍函。”我上边说的这几位先生,如此重视着装和仪表,而且给我留下长久印象,我想正是因为他们懂得,穿衣在生活和交往中的重要。看来真的是穿戴小事莫轻视啊。

鲁光作画还“牛”债

中国作家书画院成立那天,作家兼画家的鲁光,终于被我堵了个正着,逼着他还了我多年“牛”债。

起初他还想“赖账”,说他画的猪和猫,自己都比较满意,让我选一种当场画,唯恐我不相信,随手拿出刚画的“猫与鱼”,我一看此画还真的动了心。那猫的浑身色泽亮丽而丰润,圆睁睁的两只眼睛非常传神,静静地站在高高的山崖上,好像觊觎着崖下那几条鱼,似游非游的鱼画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怜爱和担心的感觉。整个画面布局非常大气雅致。正在有些犹豫的时候,忽然想起,作为画家的鲁光,是以牛享誉画坛,绝不能被他迷惑,就逼着他还我“牛”债。

说起记者兼作家的鲁光,我知其大名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中国女排享誉世界,我供职的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作品写得非常真实感人,他在写作上的功力和才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知道鲁光还是位画家,而且经过名师指点,尤其擅长以牛入画,却是多年以后的事啦。

我比较喜欢作家的画,作家的画随意率性,有种自然流露的书卷气。老一代作家师长,秦兆阳、汪曾祺、管桦、高莾等,同辈的作家朋友,许淇、张长弓等,比我年轻的作家,宗鄂、徐刚、关仁山等,他们都有画作赠我。我既然有此癖好,知道鲁光能画牛,哪能轻易地放过?就总想跟他求幅画。可是每次开会碰到,我求,他答应,这一拖就是十多年,到了作家画能换钱时,求画如讨钱,不便再启口,我也就不再指望鲁光的画。

有次读一篇鲁光访问记,说他拜李苦禅先生为师,好家伙,原来鲁光师出有门呵,我求画的心又开始动了,只是再无机会见到鲁光。谁知天遂人愿,中国作家八代会,我们同住首都宾馆,用餐有时凑到一起,边吃饭边闲聊天儿,只是不好意思说画的事。一天早晨用餐时,鲁光接听电话,只听鲁光说:“好吧,五万元就五万元。”我琢磨八成是谈画,就跟鲁光半开玩笑说:“老弟,可以呀,画都卖到五万元一平尺啦。那卖给朋友多少钱呢?”鲁光说:“刚才是位企业家买画,同行朋友要画,分文不取。”我一听心里有了底儿,就跟鲁光说:“你可是欠我一幅画呀,说了多次都未还呢!”“你放心,迟早会还。”鲁光又给我许了愿。

如今画家比作家忙,何况鲁光身兼两家,更是忙上加忙,据一位记者报道说,为采访鲁光约了半年,我总不能为求画登门吧。这次中国作家书画院成立,作家中的画家鲁光、韩静霆、严阵、宗鄂都来了,各守一案挥毫泼墨,我舍弃观赏机会,直奔鲁光作画画案,理直气壮讨要“牛”债。见我执意让他画牛,思忖片刻展纸提笔,一头低首奋蹄老牛,很快跃然在白宣纸上,还边画边开玩笑地说:“画了一位摩登女郎,牵着这头硕大老牛,老兄看了有何感想?”我说:“这辈子还无此艳福。”然后,鲁光换笔左手题字:“归牧图——壬辰长夏之末立秋次日于中国作家书画院又遇柳萌兄讨牛债欣然写此图以留念并左书题记鲁光”,最后盖上名章和角章。一幅典型的作家画,就算完成交到我手里。回家观赏再三,煞是喜欢,不等装裱就装在画框里,成为我家客厅一幅新画。

鲁光以文学作品名世,尤其擅长体育报告文学。虽说文学与艺术根脉相通,都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但是还是隔着个行当,不是所有作家都能画画。那么鲁光的绘画潜能,是怎么开掘出来的呢?在我总是个谜。后来读到写鲁光的专访,这才对他多少有些了解。他从小就酷爱绘画,在大学读书学的中文,毕业后在报社当记者。有次出版社想出本画家养生书,鲁光知道画家李苦禅先生自幼习武,就去采访这位国画大师苦老。稿子写成请苦老审阅,老画家非常满意,并称赞鲁光有才华,写得具体生动,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苦老要送幅画答谢鲁光。苦老一边画,一边给他讲,艺术要有创造性,光模仿不是艺术。没有悟性,没有才气,趁早干别的去。画格就是人格。品格不好的人,画不出好画。苦老画完画跟鲁光说:“你可以画画!”苦老的话,让鲁光既兴奋,又有点迟疑。苦老见鲁光迟疑,又说:“作画与作文是相通的。文人画就是文人画的嘛。以我的教画经验,你对画很有悟性,你就画吧!”老画家一句话,如同一根火柴,点燃鲁光的艺术之灯,使他的绘画潜能得到开发。所以鲁光说:“没有苦禅大师的鼓励和引领,我这一辈子也就是个画迷而已。”

鲁光的画作,我无缘系统欣赏。据说他的一幅名为《生命》的画,被誉为“创新的中国画”,屡屡获得行家好评。这幅画的创作灵感,来自杭州灵隐寺。有次鲁光当选美评委,与一批美女去灵隐寺。寺内烛火熊熊、香火缭绕。鲁光站在红烛前为美女拍照……回到北京,那熊熊燃烧的红烛一直在他眼前晃动,挥之不去,创作冲动难以抑止。可是,采用传统的画面构成、色彩搭配、表现技法等,已经无法表达他内心的渴望。于是,他进行了颠覆性的创作,没想到效果特别好。当这丈二幅的《生命》画作,在中国画研究院打开时,不止是在场的人,就连他自己都激动起来了!气韵神动,令人惊叹!

如今的鲁光,画的多,写的少,画名越来越大。鲁光这头老牛,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儿,行进在绘画艺术大道上。就凭他那股执著的牛劲儿,相信比《生命》更好的画作,将会再次惊动画坛。到那时,说不定鲁光赠我的这幅画《归牧图》会升值呢?鲁光,你可别后悔噢。

2013年3月8日

我的学长李光羲

画家、书法家乃至作家,年至八九十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大有人在。可是到了耄耋之年的歌唱家,还能站在舞台上放声歌唱者,请问,当今中国歌坛可数出几人?我天津一中的学长、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应该算是一个。惊叹之余格外钦佩。

李光羲和他女儿、女高音歌唱家李棠,父女俩在北京举行音乐会那天,光羲特意邀请了部分在北京的校友观赏,我因家中有事失去一次享受机会。后来有校友打电话告诉我:“光羲真是宝刀不老啊,不用扩音器,一口气连唱十七首歌。”这位校友讲的情况,应该属于艺术家的功力,其实我更赞赏和敬重李光羲在为人从艺上的端正。在不时有假唱传出的今天,这位被称为“歌剧王子”的歌唱家,八十高龄尚能活跃在音乐舞台,而且依旧一丝不苟地演唱,足见李光羲对歌唱艺术的虔诚,对热爱他的观众的尊重。高尚的艺德比之艺术生命不是更重要吗?

艺术生命长短跟从艺的态度,往往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一个两眼死盯着钱的歌唱演员,他会精心爱惜和保护嗓子吗?他会下苦功夫去练声吗?到头来为了挣钱只能假唱。熟悉李光羲的人都知道,他当初放弃优渥的职员薪金,从开滦煤矿投考中央歌剧院,目的只有一个:圆自己歌唱的梦想。成了歌唱家以后的李光羲,对高雅艺术的崇敬,更成了他终生的追求。有些学校请李光羲去讲课,他首先跟人约定:一不吃饭,二不受礼,三不收钱。否则不去。学校最终答应了他的条件。

前不久在李光羲家聚会,聊天儿时说起调工资,有校友问他的工资收入,我满以为,这么著名的一级演员,怎么也得拿万八千吧,不然他怎么连“外快”都不要呢。他爱人王紫薇听了说:“他呀,去年才提了四千多元,原来还没有我多哪。”李光羲笑笑没有说话。

不知是为缓解尴尬,还是另有想法,他拉过我的手说:“柳萌,你跟我过来,我让你看一样东西。”走到他家客厅冰箱前,指着冰箱门上的饰物,他说:“这是我出国演出和旅游的纪念,去一个国家买一个贴一个,你数数都六十多个国家啦。”我一看可不是嘛,五颜六色,密密麻麻,如同李光羲的人生道路,色彩竟然如此斑斓而厚重。这时,我仿佛真正地理解了李光羲的情怀和情趣,对于他来说,歌唱和快乐比什么都重要,难怪有人请他唱歌,给不给钱都要去唱。歌唱是他平生最大的快乐,他生命的真正价值就体现在歌唱艺术中,正如他经常说的“只要观众喜欢,我会一直唱下去”。有这样的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必然延长。

歌唱艺术既要有副好嗓子,更得有个健壮的体魄,像李光羲这样的老歌唱家,尤其需要有好的身体,不然,在舞台上一站就是俩仨小时,恐怕无论如何支撑不下来。2010年冬天校友聚会,那天天气特别寒冷,还刮着凛冽的大风,我们穿戴着厚厚的衣帽,或打的或乘坐公交车来去,还都觉得寒冷难耐。李光羲这年刚过八十岁,是聚会校友中最年长者,唯有他骑着辆旧自行车,单薄的衣服裹着挺拔的身板,蓬松头发裸露在瑟瑟寒风中,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位高龄老人。有的校友关切地提醒他多穿点儿,他微笑着回答“惯了”,从这两个简单的字中可以看出,李光羲对生活的淡定、从容和自信。

退休后的李光羲过着安逸的晚年生活,几乎每年都抽出一定时间携老伴儿跟著名主持人陈铎等好友,到世界各国去旅游观光,有时也参加校友的聚会。不过,他依然钟情的还是唱歌。只要有谁请他去演出,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应允,而且必唱拿手曲目《饮酒歌》《祝酒歌》《美丽的西班牙女郎》等,情绪来了也许玩个“票”,唱一唱周润发的通俗歌曲。仿佛用歌声告诉世人,他歌唱艺术的血脉,永远跟年轻听众和时代跳动。

2011年4月26日

在杭州喝“普洱”

这几年每次去杭州,当地朋友都要请喝茶,而且喝茶必是龙井茶。到杭州不喝茶尤其是不喝龙井茶,就如同来北京不吃烤鸭尤其是不吃全聚德烤鸭,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觉得遗憾。

2009年去杭州也不例外。在下榻的中国作家协会创作之家,刚刚安顿下来,老朋友柯朗曦主任就特意送来他珍藏的两听当年明前龙井,让我在杭州居住期间享用。后来杭州市作协主席、诗人嵇亦工老弟请我们喝茶,同样是当年采撷的龙井茶佳品,并用当年下来的西湖藕粉,以及其他杭州茶点佐茶。真个是来杭州不喝茶,喝茶不喝龙井茶,就等于白来杭州。显然,我这次也未虚行。

在龙井茶故乡喝龙井,在茅台酒产地喝茅台,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如同这两个地方茶楼酒肆之多,谁看到根本无须大惊小怪一样。值得夸耀和记忆的是,我平生喝的第一杯龙井茶,在杭州的龙井村;我平生饮的第一口茅台酒,在贵州的茅台镇。这第一次的茶、酒味道,从此成了我品茶赏酒的“标准”。

假若我告诉你,在西湖畔喝普洱茶,而且喝得更为精彩,相信你准会疑惑不解,甚至于觉得不伦不类。是吧?没错。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喝过以后才知道,这就如同在欧洲吃中餐,在中国听西洋歌剧,别有一番情趣在里头,更加深了在杭州喝茶的印象。给我创造如此美好机会的,是上海作家褚水敖夫妇俩,他们是普洱茶“迷”,更是喝普洱的高客里手。

在杭州喝了多日龙井茶,忽然有一天,水敖说:“咱们换个地方,喝普洱去吧?”几年前就有朋友送我普洱茶,因为一直未喝过这普洱茶,就不在意地放在阳台上,把室内存茶的背阴干燥处全让给了我心目中的茶中佳品,如龙井、大红袍、铁观音、台湾高山、毛尖等。这次水敖说喝普洱茶,又是在龙井茶故乡,自然就不是很热情,可能是揣摩出了我的心思,水敖就说:“走吧,你喝喝看,跟喝龙井完全不同,保管你从此会喜欢上普洱。”从他眼神中的自信,我看出他对普洱茶有种执著和偏爱,就顺从了好友的美意。

上海距杭州近,水敖他们常来。他带我们到西湖边一家有临水平台的茶馆,找了一个靠窗座位。窗外是平静的西湖,在秋天阳光照耀下,粼粼波光闪闪烁烁,让人的心都倍感温暖。叫茶时水敖跟茶店店员说的那些话,诸如,什么板、哪一年的、生的熟的,等等,我听了似懂非懂,因为是第一次喝普洱茶,倒也觉得颇为新鲜有趣儿。

不一会儿茶上来了,水敖夫人小南给大家布茶,手法和速度都很到位,连我这个门外汉都看出,小南是个品茶的高人。我端起茶盅小口吮饮,觉得这普洱茶的味道,既不似乌龙、铁观音浓厚,也不像龙井、毛尖那般清淡,喝到口中觉得苦中带甜,自有一番别样的味道儿,就连连夸赞好喝好喝。满以为水敖夫妇会随声附和,岂料这二位品咂片刻后,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小南叫来店员说:“你搞错了吧,这哪是十年普洱呵,味道不对嘛,请给换换吧。”年轻的店员二话未说,赶紧把泡好的茶拿走,很快又送来一壶新泡的茶,小南先嘬了一小口说:“哎,这回就对了,你们尝尝,味道完全不一样嘛。”我尝过确实觉得不一样。这水敖夫妇简直神了,连茶的年份都能喝出来,于是跟他们请教普洱茶知识。

水敖夫妇告诉我们,他们喝普洱茶已经多年,喝的多了自然嘴尖,生熟普洱和存放年份,用嘴一尝就会分辨出来。熟普洱是经过自然发酵茶,年份越是久远味道越是醇厚,而且对于人的健康越有益。同行的学者奚学瑶兄,大概跟我一样不熟悉普洱,就不时地在旁询问或搭话。我就暗自回想自己,由于对普洱茶的无知,把朋友送的几盒普洱茶,随便地扔在阳台上了,不知现在成了什么模样。难免有些后悔和惋惜。

同类推荐
  • 那段最美的时光,暖到落泪

    那段最美的时光,暖到落泪

    每一段感情,从激情到平淡、从烟花到烟火,若说非要是什么让人得以改变——是相处,是时光,是年华流逝之间渐生的情感,是磨合后心生的感恩。不论是爱情、婚姻还是亲情,都需要我们有耐心并付出时间去探索、去守候、去珍惜。年少的爱情缺乏相互理解,往往被扼杀在平淡之中;年少的我们也曾叛逆得不懂父母的爱。直到长大成熟以后,方知那些是多么珍贵动人的情感,方知幸福一直都在身边。本书精选《读者》关于爱情、婚姻、亲情的情感小说。每一篇故事真情流露,动人催泪。这些平凡的故事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只是我们不曾在意。父母的牵挂、爱人的守候……朴实的文字、感人的故事,值得我们在心底细细回味,在时光中慢慢沉淀。
  •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本书主要是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从主题学、题材学、诗律学等角度分门别类,烛隐探幽,而妙语高论,时复一遭,为读者认识与了解中西诗歌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作者文笔清新,叙事生动,堪称一本引领读者遨游中西诗歌宝库的精致导读。
  • 王双定文集:为啥抛弃我

    王双定文集:为啥抛弃我

    这是一对年老多病的夫妇历尽艰辛收养教育三个弃婴的故事。由三个弃婴又引出另几个弃婴一系列感人肺腑的事迹:有以德报怨、有浪子回头、有抢救病人、有力破积案、有慷慨解囊……
  • 叫一声老乡好沉重

    叫一声老乡好沉重

    《经典中国书系·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乡土卷:叫一声老乡好沉重》主要内容包括:卖白菜、父亲的树、土地、莱山之夜、家在瓦窑堡、那些天,吃饭不要钱、空中农家院、一块土地、村庄笔记、返乡记、农具的眼睛、老水车旁的风景、逛巴扎、磨坊目击记、我的大年我的洞房等。
  • 我自己走过的路

    我自己走过的路

    冰心佚文的发现几乎是紧随《冰心全集》的出版而来,目前发现的冰心佚文遗稿,总共有60余万字,而本书只是个选本。目前发现并出版的佚文遗稿,则为冰心研究以至五四新文学的研究,提出了诸多的新课题。散失已久的美文,初次面世的佳作,记录冰心走过的路……
热门推荐
  • 吓到鬼了:身后幽影

    吓到鬼了:身后幽影

    :”干嘛呀,装什么厉鬼!“一男子驻足,盯着厉鬼身后的影子,掏了掏耳朵如此说道。厉鬼正在报复,突然,恐怖的眼睛睁大,凶神恶煞的表情僵住,回首,那身后的幽影走出,煞有其事的举着一块亘古不变的木牌接收厉鬼招待所,不收钱,不收礼,还你一个新的人生。再回头,人消失不见。厉鬼欲哭无泪,抹了抹心酸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跟着那幽影走了。。。
  • 我真的啥都会

    我真的啥都会

    不骗你,我真的啥都会,哎,别走啊。这是一个正常人逐渐变成神经病的故事,也是一个猥琐男变得更猥琐的故事。书友群:153341231
  • 从圣主开始当BOSS

    从圣主开始当BOSS

    带着劣质的boss搜集游戏重生日本,在这全新的世界里从圣主开始唯我独法,掀起超凡浪潮,重铸一切的故事。书友群:262481489ps:《圣主的世界之旅》,正在更新中,欢迎收藏推荐入坑
  • 爱情秘籍:男神变老公

    爱情秘籍:男神变老公

    因为她公司的事情,她觉得他在无形之中挑衅了她,所以她不甘心,去找了,但却没有想到这次竟意外失身与他,what???两人竟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就这么的睡了??在冷风清的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女生不能穿裙子,孟雨婷一直不明白。直到两人在一起很久了,孟雨婷才看着冷风清问道:“为什么在你公司女生不能穿裙子?”冷风清听到孟雨婷的话,沉默许久,雨婷看到冷风清这个样子怒了。第二天,雨婷就穿了一个性感裙子去了公司,给公司的男同事们带来了福利。但郁闷的是孟雨婷那天晚上回到家里就被狠狠压在床上教训了,以至于雨婷说再也不敢在公司穿裙子了。
  • 甜蜜炮击

    甜蜜炮击

    姜逸姬与么炎钟不期而遇并谈恋爱,俩人同居时并无意外。新鲜感过后,俩人分手,分手后姜逸姬却发现李萌曾以小三身份进入到俩人生活中并怀孕。姜逸姬发誓再不恋爱,经过俩个月的蜕变,遇到韩江,俩人幸福在一起,却意外发现韩宇与么炎钟为兄弟关系。开始实行幸福甜蜜的炮击。
  • 暖风喜欢你

    暖风喜欢你

    阮楚是省排名第四三甲医院心内科专家。江祺是她带的小了四岁的实习生。她和顾炜旻两人在一起度过了大学艰难的五年。在顾炜旻犹豫是否去海外任职升迁的时候,阮楚为了专心考研而甩了他。等他从海外回来的时候,阮楚成了她梦寐以求的心内科顶级专家,却也成了大龄剩女。他变成镀了金的金龟婿,私以为阮楚会因当年甩了他而后悔,但她还是那个阮楚。
  • 引魂归冥

    引魂归冥

    人死后的灵魂应当自入幽冥,入轮回。若生前执念太重,则会游荡世间。它们的执念或许是爱情,或许是亲情,也可能是仇恨和欲望。而我的存在则是化解它们的执念,送它们回幽冥地府。
  • 阴谋之爱

    阴谋之爱

    唐婉目睹了秦青偷情,丈夫祁罗当场抓奸。当晚,秦青去世。半年后,祁罗追求唐婉。她差点被推下索桥,他问:“你差点死了,为什么还不从我?”她说:“就算死,也不。”当她吃了媚药后,她躺在他身下,他疯狂索取,而她辗转承欢。他狠狠蹂躏她,霸道的宣布:“你是我的女人,注定是我的。逃不掉。”她绝望的说:“到底你怎样才能放过我?”“是你杀了秦青吗?”她问。“不是,你信吗?”。“不信。”“那何必问?“因为,我已经爱上了你。这句话,她没有说。
  • 我变成了仙尊

    我变成了仙尊

    在吴安人生底谷时,竟然意外成为仙尊,“我替他成为三个月的仙尊,他替我报仇雪恨,这笔买卖很划算,可为什么这三个月总有各种事,最过分的是,他三个月后竟然没了踪影?”
  • 家庭主妇“经济学”

    家庭主妇“经济学”

    本书没有生涩的公式和图表,完全用一种轻松的方式,以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为主线,将经济学原理蕴涵其中。本书内容涵盖了家庭主妇们关心的消费、理财和在相夫教子、休闲娱乐、婚恋情感等过程中涉及的经济学知识。读完本书后,家庭主妇们会发现,原来经济学是如此实用,如此易学,如此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