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63700000012

第12章 张衡:一代学博才通的儒宗

“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这是明朝大儒陆象山的一首狂放诗作。字里行间,豪气凌云,沛然莫御,充溢着作者主体意识的极度张扬,和吾道自足的率性流露。

而我一直认为,将这首五绝赠给另一个人会更合适,更妥帖。

他是张衡。

他确实经常夜观天象,但他的打量夜空的视线却又复杂很多。这中间,有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家职业性仰望,也有康德哲学家意味的凝视,还有泰勒士的天文学意义观察,更有张籍“望月偏增思”的文人式遥望,而且还有着陆九渊“正心、放眼”的无限学术寄寓。

但不论以何种身份,出现在何种领域,他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绝妙与精深成就,让人为之骇然。

在天文学上,他著有《灵宪》一书,对宇宙起源、天地结构、月食原因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科学论断,并发明创造了浑天仪,为世界第一台演示天体运转的仪器。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

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候风仪,比西方的风信鸡早出现一千多年;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候风地动仪,为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计算出圆周率在3。1466和3。1622之间,比欧洲早了一千三百多年;在机械制造方面,他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独飞木雕。北宋类书《太平御览·;工艺部九》引《文士传》中记载说:“张衡尝作木鸟,假以羽翮,腹中施机,能飞数里。”

在史学方面,他长期担任太史令,贯通典籍,浸淫史册,曾对《史记》、《汉书》提出过中肯批评,并上书朝廷请求修订。

在文学方面,他写有名垂千古的《东京赋》和《西京赋》,因为他,宏词丽曲的汉大赋,实现了向优雅委婉小赋的华丽转身。

在艺术方面,唐人称他为东汉杰出画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有:“张衡作《地形图》,至唐犹存。”

……

这样的一个人,你只能称之为天纵之才,是个不折不扣的异数。

聚在一个人身上的光环太多,五彩缤纷,流光溢彩,那么反而因斑斓与纷纭,遮罩住了他本来最为耀眼的底色。

张衡在自然科学与文学等领域的卓越成就,导致人们在定义他时,往往想到的是科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而忽视了他最重要,也最该享有的儒家宗师的看家身份。

他通“五经”,贯“六艺”,谙熟儒家经典,并对之有着独到的深刻领会,其所著《周官训诂》,被同时期大儒崔暖认为“不能有异于诸儒”。

在反谶纬学说、恢复儒家精神原貌的学术阵营之中,继扬雄、桓谭、王充之后,他以儒家殿军的形象压轴出场,对东汉以来“欺世罔俗,以昧执位”的谶纬之说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清算。

与桓谭注重上书讥刺,向帝王“极言谶之非经”不同,也与扬雄和王充在著述中倡导“体自然”、“疾虚妄”不同,张衡是站在科学的立场,以实证主义者身份出现的。

他用自然科学的种种最新成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大众指明谶纬的荒诞不实及对现实政治的蒙蔽、扰乱,同时阐释并还原儒家精神,回应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精神呼唤,并实现孔子所孜孜以求并谆谆教导的“内圣外王”之功。

无论天象观察,地震监测,还是研核阴阳,妙尽璇玑,抑或批评迁、固,撰文著述,他都出于同一个原旨:为重新确立儒学正宗、还原儒家原貌而努力。

因而可以说,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种种成就,其实只是附庸于其儒家思想宗旨皮革之上的斑斓毛发,是实证主义儒学在一个天才学者身上的完美体现。

这才是真正的他。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生于公元七十八年,长马融一岁,死于公元一三九年,又早马融二十多年。可以说,张衡的人生经历,几乎完全叠印在马融的人间岁月之中。

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享受着同样的阳光,在同一场雨中打伞,甚至还有同在东观校书的同事经历,两位大师同时闪耀在相同的历史星空之中,这本身就是学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马融风霜凌侵的天空也是张衡承袭的天空,张衡步履蹒跚的人世也是马融直面的人世。前文已经述及,此时的东汉王朝,正在外戚与宦官的一个波次接一个波次的彼此凶险倾轧与血腥屠戮中艰难行进。无论外戚擅权,还是宦官专政,每个利益集团都坚持培植党羽,排除异己,使得政局动荡,朝纲不振,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自汉和帝起,由于外戚、宦官的更迭争斗,乱政霸权,东汉迅速步入衰退期,乃至在桓、灵之世,造成民变四起、州郡割据的大纷乱格局。

置身乱世,头顶阴霾,南阳少年张衡,选择了与王充一样的步履,到京师洛阳负笈求学。

《后汉书·;张衡列传》载:“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文多,故不载。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三辅,在西汉时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地区。《后汉书·;郡国志》论及三辅地区时,还包括有河南、河内、弘农三郡,这里是当时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

公元九十五年,十八岁的张衡来到洛阳三辅游学,随后,以非正式学生身份观学于太学。如同他所深为敬重的扬雄一样,张衡身上也过早地呈现出淡于名利、潜心学术、“博览无所不见”、“默然好深湛之思”的可贵学者禀赋。

此时,他学通“五经”,才贯“六艺”,以一篇《温泉赋》闻名京都。

虽然少年博学,大器早成,但张衡笃实静雅,反躬自牧,被举为孝廉而不行,连辟公府而不就,只是一心向学,心无旁骛。正是这个时期游三辅、观京师、察民风、体社会、重学问的生活与学习双重积累,为他日后的《二京赋》写作奠定了丰厚的写作素材。

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据梁启超考证,教堂的部分建筑建于公元一三七六年,落成于公元一五二八年,前后达一个半世纪。走到这里的他不禁感慨大发:中国人可有这等勤勤恳恳依着原计划一百年不变的耐心?

因为中国人多的是急功近利,张爱玲就说过一句很有民族代表性的话:“出名要趁早。”

张衡用《二京赋》的自身写作历程反其道而行之。公元九十六年十九岁他开始写作,公元一〇七年三十岁完成收笔。为了区区一篇文章,一个人能持续深思细研、设笔运思达十二年之久,那么,这个人的踏实笃静、不求急显的内敛深造之功可见一斑。

汉赋以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为代表人物,它的发展也是在后者对前者的模仿中实现步步超越的。正如班固效司马相如《子虚赋》结构,仿扬雄《蜀都赋》文气写成《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也系仿班固《两都赋》之作。《二京赋》在颂扬东汉国势兴隆、社会繁荣的文词之下,深含着浓厚的民本意识,对官场的黑暗与腐朽、百姓的仇怨与无奈寄寓了深刻同情。赋作行文典雅,取材翔实,铺设宏里,层次鲜明,节奏从容,真正实现了司马相如所言的“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万物”。难怪连喜狂放、擅不羁的祢衡都在吊张衡文中,称其“下笔绣辞,扬手文飞”。

汉赋因他从虚缡采文、闳衍巨侈、重物淹情,实现了向清新爽丽、情景交融、独抒胸臆的转身,从此掀开了中国抒情赋作的新时代。

一路广涉旁采,一路啜花制蜜。

从公元九十五年到公元一〇〇年,正值青葱岁月的张衡,像只不知疲倦的蜜蜂,翻飞在河洛大地,在踏平原、涉洛水、访民情、问物产、拜名师、结高友、观太学中,不断开阔着自己,也不断厚化着自己。

当“学”成为一种生活的本能,它就远远超越了“用”的浅层功能,那么,这个人所有生存的快乐就会只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之上,这也是孔子所倡的为己学,而非为他人去学。

所谓“为己”,是说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一个真正的人,为了自己德行的提升。而这正是《大学》之道所倡明的要义。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为己就是首要环节——正心。范晔说:“为人者冯誉以显物,为己者因心以会道也。”正是此意。

所谓“为人”,是指学习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取悦于人或拿学习当作追名逐利的手段。元杂剧《马陵道》的开头有一句:“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就是为人而学的典型道白。

君子坚持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己立、己达是为己,立人、达人是为人,为己之学是树本,为人之学是末梢,所以孔子在学习的目的上,坚持认为不能本末倒置。真正尊崇学问的向学之人,他将学习的快乐只建立在学习的本身,而不去想通过它实现自己的功名欲求,也不去想通过它达到自己的富贵获得。

严酷的政治生存环境下,游学洛阳的张衡没有因自己名动京师而顾盼自雄,更不因之作为“先登要路津”的人生跳板,他以他那个年纪的年轻人难有的清醒与恬淡,始终坚持“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用纯粹儒者的精神姿态,来恪守并践行孔子的教导:天下有道则仕,天下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中世纪的托马斯修士在《效法基督》一书中向人们提出忠告:“一个人若能视万物为一,齐万物为一,而且在一之中观察万物,他就可以享受恬静的心,而且在上帝里保持平静与安详……愿所有的博学之士安静,愿一切的被造之物缄默在你眼前。”

张衡的心中有着属于他的宁静,那就是只求在通贯“六艺”中丰富自己,涵养自己,而不是借知识与才华求显名当世,衣锦还乡。

也正是于此时,他结识了一位情趣相投的终生益友:崔瑗。

崔瑗,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后世誉为“草圣”。他一生锐意向学,无暇俗事,不慕当世。汉安帝初年被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同以宿德大儒向朝廷举荐,可见其文名之盛。

关于他的好学,有则趣话。崔瑗年岁四十余,始为郡吏,后因事触法被关狱中。当时的狱管精通《礼》学,每次被提讯之时,崔瑗都要顺便向他请教一二。虽然身陷狱中,也尽管对方是不苟言笑的苛严狱管,但在被提审之余不忘讨教,不因牢狱牵累而怠慢学问,造次之间不违,颠沛之间不违,让人可敬。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在孔子看来,交友不是为了人多力量大,一个篱笆三个桩,一条好汉三个帮,那太低级、太功利、太市井。友谊的目的,是在与心灵相应的湖面倒映出另一个自己,他们彼此切磋,相互增益,用情感温暖对方,用智慧感染对方,用道义拥抱对方。

第欧根尼说:“一个挚友胜过一群点头之交。”

泰戈尔说:“我在哪里找到朋友,便在哪里获得新生。”

结下毕生深厚友谊的他们,彼此都会在对方的眸子中映照出自己的身影。张衡最早走上仕途,即和崔瑗有着直接关系。

公元一〇〇年,汉和帝永元十二年,游学洛阳的张衡收到来自家乡的一份邀请函,发信人是南阳太守鲍德。二十三岁的张衡欣然应允,回到南阳,做起太守的主簿。

向来寂然有度、淡然自守,朝廷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的他,怎么突然听命于家乡太守的一句轻声召唤,热衷上一个主簿的低贱位置了呢?

吸引张衡的是鲍德的人格与文名,同时还有好友崔瑗的双向举荐。

《后汉书·申屠鲍郅列传》附录有鲍德的小传:“德,修志节,有名称,累官为南阳太守。时岁多灾荒,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黉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又尊飨国老,宴会诸儒,百姓观者,莫不劝服。在职九年,征拜大司农,卒于官。”

游历京师的青年张衡,一定从朋友口中听过很多有关黄门侍郎鲍德的形迹,也许还有过愉悦的不少次私人化交往,以及很多畅快的学理上对话,这些都使他对之心仪不已。

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那就爽快且简洁地回复一个字:好!

然后,欣然有归,青春做伴好还乡。为此,张衡写下了著名的《同声歌》,以一位新婚之夜置身洞房的娇羞新妇身份,抒发自己的兴奋心情,委婉表达了自己享受新职,并要对之竭尽全力辅佐的意愿: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恐懔若探汤。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思为莞蒻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重户纳金扃,高下华灯光。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众夫所稀见,天老教轩皇。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以床笫之私抒政治之情,在张衡,是玩一次幽默的文字游戏。

用床笫之欢讨仕途之显,在今人,是做一场赤裸的利益投资。

九年后,鲍德官拜大司农,离开南阳,再次回到京师。

做官本非所愿,故人已辞,我留何恋?张衡于是回到故乡西鄂,过起了窗外闲云妙似客、沙间孤鸥神独闲的隐居读书生活。

此时,天下已经大乱,政治已经失衡,民心已经播荡,退居田园、刚刚三十一岁、正值血气方刚年纪的他,能安老于此吗?

何况,历时十二年,在南阳主簿位上终于完成的《二京赋》,早已将他的声名扬播四海。

与蛰伏在扶风的马融一样,闲居西鄂的张衡此时也收到了来自大将军邓骘的出仕邀请,而且不止一回。

与马融不同的是,张衡没有在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现实生活面前,生发出“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的自我反省,因而,他始终对权倾一时的邓大将军的召唤不屑一顾,充耳不闻。

孟子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有所为,必有所不为。

他所要捍卫的,正是自己的天爵之贵。

公元一一〇年,当马融应邓骘之召,风尘仆仆前往洛阳,拜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时,张衡则关起门来,伏在故乡的书案上,一门心思、苦心孤诣地研究扬雄的《太玄》,作《玄图》,并同好友崔瑗一同作《太玄注》。

《太玄》和《周易》虽然都认为天道神秘崇高,但《太玄》认为天道并非不可认识与把握。它吸收老子朴素的自然主义天道观,对因“天人感应说”而产生的谶纬神秘学说进行了根源上的颠覆,进而直接对后世中国的儒、释、道、医、养生和天文、地理、数学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是个重要的学术链条。张衡的“浑天论”思想直接受益于扬雄的《太玄》,宋代的“图书”学统的理论根源也与《太玄》有着直接关联。也即说,不管是在中国科学史上大放异彩的首位杰出科学家张衡,还是在科技昌明的宋代,其思想母基均直指《太玄》。

范晔赞张衡为天、地、人三才通人,而张衡通天接地的浑天理论,“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宇宙观,皆由《太玄》而生。

当然,张衡对《太玄》的用心,不只是对数理与天文的理论探讨,更多的是期望站在儒家立场上,从理论上解决东汉王朝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自然科学的态度去研探政治问题,借此彻底打破笼罩在学术天空的谶纬说,重新找回儒家的原初精神。

正是基于此,他对西汉以来盛行在意识形态中的荒诞谶纬神学,进行了最有力的全面清算。

理论已经形成,知识已经储备,所欠的只是一个恰当的发言平台。

想想,就令人惊讶。

在通讯手段近乎为零、传播媒介极端落后的古代,一个居于深山僻壤的高士,他的声名可以迅速传递到遥远的帝王耳中,并被礼贤下士的皇帝诏书不远万里地追过来,而在传媒发达,互联网广布,人际脉络四通八达的现今,居于闹市的大贤却连个县长都不会听闻,更别说过问。

观天象、研数理、钻《太玄》、玩机械的张衡,就是这样被汉安帝听到并找到了。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后汉书·;张衡列传》)

公元一一一年,张衡重新走回洛阳,当起郎中。五年后,迁为太史令。自此,他开始了一个职业科学家的人生之路。

这中间,除却公元一二一年至一二五年当过五年公车司马令外,他就一直坐在太史令位置上岿然不动,前后共计十四年之久。

原因很简单,不管外面的世界是外戚邓骘掌权,还是外戚阎显专政,抑或宦官孙程、曹节称雄,我皆闭门掩扉,蒲团独坐,古佛青灯,不趋炎不附势,自然所居之官积年不徙。

此时,滞于东观长达十年的马融,正默默坐在幽静的偌大国家图书馆里,坐拥书城,上下千年,遍注群经,为西汉以来就纷争不息的古今经文学作统一性整理。

张衡则在那间中国最早的科学实验室里,运用自己掌握的物理、机械、数学和天文知识,冥思玄想,为自然科学在中国横空出世开路架桥。

便是在这十四年里,他发明和创树不断。

他首先制作出极尽其妙的演示天球星象运动规律、至今让整个世界为之参研不透的浑天仪。晋代科学家葛洪说:“张平子既作铜浑天仪,于密室中以漏水转之,令伺之者闭户而唱之。其伺之者以告灵台之观天者曰:璇玑所加,某星始见,某星已中,某星今没,皆如合符也。”

鉴于他的杰出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还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其次,他制造出重要计时仪器多级刻漏。唐初《初学记》中记述:“以铜为器,再叠差置。实以清水,下各开孔。以玉虬吐漏水入两壶,右为夜,左为昼。”用机械系统来实现一种与自然界天体旋转相同步的机械运动,这便是张衡首创的水运仪象,对后世机械钟表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继之,他著成世界天文史上的不朽名作《灵宪》,就天地生成、宇宙演化、天地结构、日月星辰运行诸多重大课题给予了极为科学的指明。

然后,他撰成数学专著《算罔论》。此书至唐时就已失传,从《九章算术·;少广》章的刘徽注文中可以得知,张衡对球外切立方体积和内接立方体积,进行过专门的研究,而且给圆周率值定为10的开方。

公元一三二年,他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观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后汉书》对此有详细记载:“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上晓天文,下知地理,综揽群学,巧手天工,真是洋洋大哉!郭沫若叹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好友崔瑗在其墓志铭中赞张衡道:“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

如同“位不过侍郎,擢才给事黄门……默然独守吾《太玄》”的扬雄写下《解嘲》自明其志,能让木雕自飞、三轮独转,却不能使自己飞黄腾达的张衡也写下《应闲》,向世人剖白己心。

他在其中写道,盈欲亏志,是君子的羞耻。“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高官厚禄,求之无益,所以“智者面而不思”。

他分析得很透,仕途不显,蛰伏下层,有“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肩”的自我心理原因,更是来自于“夫玄龙,迎夏则陵云而奋鳞,乐时也;涉冬则淈泥而潜蟠,避害也”的危楼不住、危世不显的清醒判断。

所以,“姑亦奉顺敦笃,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获不吝。不见是而不惽,居下位而不忧,允上德之常服焉”。那么,那些看到我的木雕能够独飞,却怜悯我垂翅故栖,在冷板凳上迟迟不得升迁的人,我则要“悲尔先笑而后号也!”

这是一篇传统文人自表心志的个人感怀,也是一则纯粹儒家的真实生命宣言。其中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倡的,道不修责任在我,道不行问题却是在外部世界;也正是孟子所言的,天下浑浊,吾独养我心中浩然之气;同时,也是扬雄所讲的,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之处。

《易》说“潜龙勿用”,等待的就是飞龙在天。这个时机说来就来了。

公元一三三年,朝廷诏举敦朴之士。经岑起举荐,马融从窝了十年之久的东观走了出来。经左雄举荐,张衡从待了十四年之久的太史令椅子上终于起立,拜议郎,迁为侍中。也就在这年,未来的一代儒家大师蔡邕刚刚出生,他用嘹亮的啼哭,向两位先辈大师送去了独自的问候。

身为侍中,有着近水楼台的得月之便,能经常近距离与皇帝对话。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借助这个平台,张衡开始对谶纬学进行全面清算。

他在写给汉顺帝的《请禁绝图谶书》中,笔锋凌厉、态度鲜明地陈述了图谶虚妄无稽、顾此失彼、自相矛盾之处。最后他指出:“此皆欺世罔俗,以昧势位,情伪较然,莫之纠禁。且律历、卦候、九宫、风角,数有征效,世莫肯学,而竞称不占之书。譬犹画工,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实事难形,而虚伪不穷也。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则朱紫无所眩,典籍无瑕玷矣。”

张衡对谶纬的清算,较之桓谭、扬雄等前辈显得更为有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张衡能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用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以铁的事实,戳穿谶纬之学本身的谬误之质。

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摧毁“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长期以来弥漫在学界的歪风,洗刷汉代儒学附着在经典里的虚假不实成分,还儒家以真实原貌,让儒学合圣王之义。

如此便可清楚,无论他著《灵宪》,制浑天仪,推演天地生成、球体运转,还是撰《算罔论》,解释月食形成的原因,制造候风地动仪……在这些貌似纯粹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发明和著述背后,是他疾刺虚妄、还原儒家精神的真正用心。

他用这些成果强调并证明,谶纬神学纯粹是牵强附会的妖言,人副天数的符瑞灾异之论,不仅不合乎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而且还恰恰与之相悖,根本无法作为指导政治决策的依据。

比如,他的地动仪“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但等到“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这就用铁的事实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先前“地震是上天的一种警告,而在警告之前民间应该有征兆”的观点。张衡用自己的自然科学实证手段,告诉人们那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所以,“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对灾异天谴论予以了釜底抽薪。

在他迎风飘扬的科学家青衫之下,可以看到他儒家为宗的真实身份。

七。

作为儒家,他时刻以改革时弊、加强礼制、剔除奸佞、巩固王权为自己的大任。

公元一三四年,他以历史学家的身份,上疏请专事东观,收检遗文;并上《表求合正三史》条奏司马迁、班固所叙与典籍不合者十余事,但不为接纳。

鉴于宦官当政,王权旁落,张衡不顾忤逆宦官集团,站在以道事君的儒家立场,进而向汉顺帝指出:“威不可分,德不可共。《洪范》曰:‘臣有作威作福玉食,害于而家,凶于而国。’”要他警惕宦官为祸。而就在这封上书墨迹尚未干透之时,昏庸的汉顺帝却又下诏,让宦官浮阳侯孙程的养子继承爵位和封地,使宦官不但可以封侯,而且还获得了世袭特权。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那还再唠叨什么呢?

为了语言不再忙乱走失,他自觉闭上了嘴巴。乃至后来,汉顺帝把他叫在内宫,“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而阉竖们也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在上位者不听己言,身旁恶狼环伺,獠牙相向,这不能不让他为之愁苦万端。

如同行吟于大泽的屈原仰头问天,抑郁难抒中,张衡写下了惆怅而寂寥的《思玄赋》:“行陂僻而获志兮,循法度而离殃。惟天地之无穷兮,何遭遇之无常!不抑操而苟容兮,譬临河而无航……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墨无为以凝志兮,与仁义乎逍遥。不出户而知天下兮,何必历远以劬劳?”

在这一唱三叹之中,他产生了“顾金天而叹息兮,吾欲往乎西嬉”的出逃之念。

公元一三六年,他终于从政治环境极为险恶的洛阳突围,出任河间相。但这里也不是他心中向往的可以“西嬉”的天堂:“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就是在河间,面对朝政日坏、天下凋敝的张衡,深感自己虽有济世之志,希望能以其才能报效君主,却又忧惧群小用谗,因而郁郁不畅,遂作《四愁诗》以宣情怀:“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通向善良与美好的路统统堵塞,那么,剩下的只有遥望远方,落涕沾巾,惆怅彷徨。

由于深感阉竖当道,朝政日非,豪强肆虐,纲纪全失,俟河清乎未期,无明略以佐时,他对现实彻底绝望,最终,决定以归隐田园的傲岸身影,来与黑暗政治诀别。公元一三八年,他于河间相任上向汉顺帝上书乞骸骨。

写于此时的《归田赋》充分袒露了他的心迹:“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全赋短小明丽,平实精练,一洗此前汉赋闳侈铺张、堆砌浮词、虚言滥夸的旧弊,开创了灵巧自如小赋的崭新时代。正是沿着张衡开辟的这条道路,将走来曹操、陶渊明、嵇康等一大批借景言志、咏物抒情的词赋圣手。

公元一三九年,张衡与世长辞。

他终于离开了这个让他极为厌烦的肮脏世界,步入《归田赋》中他所向往的那个“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的清新世界。

从此,他超埃尘以遐逝。

从此,他与世事乎长辞。

同类推荐
  • 道德情操论轻松读

    道德情操论轻松读

    《道德情操论》相比《国富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祉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道德情操论》早于《国富论》近二十年发表,前后经过五次修订,是亚当·斯密毕生最重视的作品。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作了很好的回答。
  • 《钢铁侠》与哲学:面对史塔克现实

    《钢铁侠》与哲学:面对史塔克现实

    钢铁侠的盔甲能真正思考吗?托尼·史塔克的智慧是钢铁侠最强大的武器吗?钢铁侠能既做超级英雄又是史塔克企业的公司财产吗?钢铁侠技术预示着美好的明天还是黑暗的前景?托尼·史塔克能既是超级英雄又是酗酒的花花公子吗?表面看来,钢铁侠似乎只是个简单的超级英雄,另一个带着炫酷的小玩意儿打击犯罪的富人。《〈钢铁侠〉与哲学》探索了几十年来钢铁侠漫画和电影故事中的主要矛盾所引发的哲学问题。托尼·史塔克的道德罗盘是什么?漫威宇宙第一次超级英雄内战中,钢铁侠要为美国队长的死负责吗?我们该让史塔克这样的人来管理世界吗?关于技术在社会中的角色,钢铁侠能从根本上教给我们什么道理?
  •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完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人”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 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全四册)

    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全四册)

    《精进:极简论语》:本书共分九大章,以“读《论语》,我们读什么”开篇,从人生规划、识人待人、学习之道、工作管理、社交表达、家庭关系六大方面切入,收于人生十戒,以“读《论语》,我们学到了什么”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40条《论语》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原则:极简孟子》:本书共分十大章,以“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过?”开篇,从做人原则、学习方法、理性奋斗、得意戒骄、失意坚守、管理格局、社交态度、家庭责任八大方面切入,以“实现弘扬义理的高尚人生”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10条《孟子》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得到:极简老子》:本书共分七大章,以“学习老子的超常智慧”开篇,从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管理自己、管理工作、管理人际关系五大方面切入,以“道:世界和我之间的路”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00条《老子》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个性:极简庄子》:本书共分七大章,以“人生需要学点哲学”开篇,从世界的哲学、人生的哲学、真我、自乐、自我保护五大方面切入,以“齐生死,任逍遥”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35条《庄子》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婚不由已:契约娇妻你要乖

    婚不由已:契约娇妻你要乖

    初次见面,他救她于水火之中,握着她的手说,别怕,有我在。她不知道这温柔是陷井,这宠爱是毒药。直到有一天他将她抽丝剥茧,吃干抹净,她才知道自己落入一场报复游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盗爷的掌上姣宝宝

    盗爷的掌上姣宝宝

    一直以为爱情是惊心动魄的邂逅,却难以割舍的是故事中那一点点累积出来的心动,“你愿意跟我回家吗?”“愿意即使知道我的初心,你还会醉心于我吗?”“明知道我喜欢你,却还能镇定自若地喊我大哥哥吗?”“我把你送到的安定医院是我开始发现你的起始。”“还能否覆上你那柔柔的唇?”颜菁菁,你这个娇滴滴的娃娃怎地这么让人难以割舍,我可以忘记很多事情,但忘记不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道法自然

    网游之道法自然

    “传奇世界2参赛作品”喜获幸运账号,咸鱼也可翻身。
  • 前世萌狐妖

    前世萌狐妖

    续缘池边捡到的小狐妖涂山露露,续缘池边失踪的涂山二当家涂山莲莲,续缘池边被发现的东方阴日尸体,一切都似乎毫无关联,但却如此巧合……
  • 优秀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做的10件事

    优秀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做的10件事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向,也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领域。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班主任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职业。这样说,一是因为班主任工作的神圣而崇高,二是因为班主任工作的复杂与艰辛。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那么要想当好一个小学的优秀班主任,需要树立怎样的班主任观呢?
  • 万界最强满级代练

    万界最强满级代练

    林轩穿越到修真世界成为一个宗门弃子,危机四伏!幸好随身金手指发威,获得满级代练系统!想要练剑,发布代练任务,一觉醒来,剑术直接满级,完美继承,瞬间化身剑道宗师!修为境界要突破?找个大佬代练,分分钟晋级破境。哦对了,不仅能找人代练,秦瑄也能帮人代练!什么?你悟道有缺,还是个渡劫大佬?找代练不,随便来点灵宝,神器,一秒充值到账,三天代练成功!一刀999级,首冲送金丹。“好了,先不吹牛了,忙去了,女帝请我帮她代练三个神女呢。”——林轩语。
  • 忍者的退休生活

    忍者的退休生活

    一个卸甲而归的忍者,可以在东京反复横跳。……这是一开始的计划。看见所有人被寄生了的东京,只好,又拿起刀的故事。PS:简单轻松治愈。
  • 生死梦芸

    生死梦芸

    因为爱你,才原你一世平安;因为爱你,才原你永世安好;因为爱你,才原你一生如意。
  • 银河边缘:多面AI

    银河边缘:多面AI

    《银河边缘·多面AI》是“银河边缘”丛书第四辑,收录了迈克·雷斯尼克、迈克尔·斯万维克、罗伯特·西尔弗伯格、拉里·尼文、刘宇昆、宝树、海漄等十余位中外科幻作家的作品,涉及人工智能、历史科幻、星际探险、名家访谈、幻圈秘闻等多个题材,是一场中外科幻作家联手打造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