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55300000029

第29章 我们才刚刚起步

2009年年初,扎克伯格打起了领带,以显示自己的正式。当别人问他时,他称,2009年对他来讲是严肃的一年,他这样做是为了显示他极为重视Facebook发展到高位时会面临的问题。当时公司定的目标是在2009年用户数达到2.75亿。

不过用户增长还不是扎克伯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的原因,也不是货币化的需要,而是因为公司面临推出交流平台的挑战。虽然这个平台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用户,但还必须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谁都想拥有更多的用户,但同时公司的灵活机动性也会受到限制。

扎克伯格并没有把Facebook看成是一个已经完善的项目,他认为Facebook其实才刚刚起步,还有相当多的事务要处理。2008年年底,有记者问扎克伯格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扎克伯格回答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引导用户接受必须经历的持续改变,我们在发布任何主要的新产品时,总会遇到一些强烈的抵制。我们需要保证在强势地发布先进产品的同时,管理好这个巨大的用户基础。我希望我们能够继续打破种种局限。”

Facebook虽然兴起时间不长,但用户们已经体验到了很多变革。一个接一个新功能的涌现,比如照片功能、引进新闻订阅、通过很多应用平台及各自的翻译工具实现Facebook的扩张,这些功能都以其自身的强大属性改变了Facebook的产品,使它越来越丰富,也让用户有了不一样的体验。那时,扎克伯格和他的工程师们还在酝酿一场更大的变动,他不会放弃。在面对挑战时,扎克伯格总是更加有动力。

2008年下半年,扎克伯格坦言对Facebook的不断进步感到担忧,同时他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变,让用户们可以互相交流更多东西。那年9月,在公司庆祝用户达到1亿多的派对后仅仅两周,Facebook就调整了个人信息页面。与Facebook其他经历的事件一样,这次变革也引来了大量用户的抗议,而在公司内部,人们称这次变动为“FB95”,有点具有讽刺意味地指向Windows95,因为当时Windows95使得微软的Windows系统成了市场无可争议的老大,装有Windows系统的PC机也成了全球的垄断产品,他们用这个绰号,是希望Facebook也能主宰世界。

那次改版的目的也是分享,他们简化了网站的设计,让网站能更容易消化越来越大的信息量。最重大的调整是将个人资料页面中两个不同的部分合二为一了,这两个以前独立的部分是“墙”和“迷你订阅”。“墙”就是留言板。他们将这两个功能组合成了新的“墙”。用户和用户的朋友可以只看到与该用户有关的信息,该用户个人的一切动态都只在一处显示,这样可以创造更多的交流平台。因为个人信息页的顶部是一个叫“发布器”的发布框,可以发布任何种类的信息,任何的样式,而不仅仅是文本框。主页上也加入了更多的好友动态更新的内容。

为了让用户能适应新版面,他们在之前两个月推出了试用版。试用版有新版又有旧版,扎克伯格说:“公司最不困难的部分其实就是技术。”他管理Facebook,其实已经变成了对用户心理的管理。

但是用户似乎没有体验到扎克伯格的良苦用意,反对的人群依然存在,虽然没有动态新闻出现时的人群多,但也有几千人,甚至连迈克尔·戴尔这样的人物也加入了反对群组。

科技记者迈克尔·阿灵顿在见识到新版的个人页面时,撰文称这是“Facebook的Friendfeed化”。Friendfeed是几个原谷歌的工程师做的一个小网站,阿灵顿称Friendfeed非常专业地将Facebook首创的活动动态信息流和Twitter引领的微博潮流结合在了一起。而Facebook的改版则是在模仿Friendfeed,一边在延续自己的新闻订阅功能,一边又在推出好似Twitter的“推”的加强版,把两者结合在了一起。

新版看起来确实有点像Friendfeed,但其主要推动力还是来自Twitter,这是一个2006年创立的网站,主要供人发布微博,如果用户没有用过这两种服务,会觉得两者很像,因为它们都强调个体信息间的快速传递。但是,在Twitter上人们不能与其他人成为“好友”,不过注册以后可以跟随任何人发表的“推”。Twitter的使用者也不一定是个人真实身份,还包括化名或者公司。

但是两个网站的确存在共同之处,它们的核心功能都是状态更新,而且Twitter也在向其他程序开放。Twitter甚至比Facebook更加不盈利,它成立三年来,盈利几乎没有,增长才是他们的目标,而且的确获得了成功,这点理念也和Facebook差不多。当时有人预言Twitter会超过Facebook,不过现在看来,扎克伯格显然挺过了这一关。

扎克伯格曾经在接受采访时承认Twitter的服务很出色,并参加了并购Twitter的秘密谈判,但是交易并没有成功。

2008年年底,Facebook还经历了另一个重大的转型。当时扎克伯格已经准备把Facebook嵌入到互联网的基本架构中。他们推出了一种叫Facebook联谊会的服务,主旨是为了吸引应用者们用新的方式打造Facebook。联谊会能让用户在任意网站上用Facebook账号登录。这样用户不管在哪里登录互联网都能显示自己的身份,这些信息也能回馈给自己在Facebook上的好友,同时也能存入Facebook信息流。它使一个人的信息传递给许多朋友更加高效,其他网站也乐于启用这个功能,包括CNN、赫芬顿邮报等。使用Facebook联谊会的读者在加入的网站上发表评论时,会自动显示他们的Facebook头像照片和真实姓名。而在博客和新闻网站,有很多读者会匿名发布信息,但联谊会改变了这种情况,用户登录时,不会再肆意发布极端、有侮辱性的内容,而是变得文明起来。外部软件也能通过联谊会和Facebook链接,比如iPhone的应用程序和Xbox中的游戏,都能用来同Facebook的好友互动。

扎克伯格称Facebook联谊会是交流平台未来运作的方式,他认为未来的趋势并不是在Facebook里应用小程序,而是所有网站都使用Facebook的用户信息,以共享更多的信息。联谊会也有望成为发布广告的手段,分享在其他网站上投放这类广告的收益成为Facebook的重要业务。

2009年1月,Facebook内部也爆发了危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拉里·萨默斯邀请桑德伯格加入他的团队。幸好,桑德伯格选择了留下,她现在已经是扎克伯格离不开的人物。

2月时,Facebook法务部对“服务条款”做了一些改变,加入了一些法律措辞,以让公司能从容应对提起诉讼的不满用户,每个新用户注册时都必须表明自己已经阅读和同意了这个规定,就像很多网站做的一样。一开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规定,后来开始有人以“Facebook新的服务条款:我们可以随意使用你的信息,永远都是”为题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发出警告,他们引用了Facebook的新条款“你将授权Facebook不可改变地、永久地、非独家地、可传递地、有偿地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复制、发布、传播、储存、保留等”,这些以前都有,但删掉了一个关键性的条款,就是用户在将个人内容从Facebook移除时,这个许可会失效。他们认为这改变了一切。他们说:“不要上传你觉得只是适合阶段性发布的信息,因为一旦它们发布,所有权就是Facebook的了。”

很多媒体转载了这篇文章,扎克伯格面临着压力,质疑者称扎克伯格没有权力拥有Facebook用户发布在上面的信息。扎克伯格回应称,Facebook的用户拥有管理自己的信息的权力,他不会以用户不希望的方式传播用户的信息。他解释说Facebook正在遭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

但这仍然未能平息抗议者的怒气,后来扎克伯格不得不妥协。他在Facebook的官方博客上宣称,说Facebook在没有决定未来的走向之前,会暂时启用原来的服务条款。以前扎克伯格也提到过,他认为服务条款中的语言有点过于正式,应该简化一些。为此,他建立了一个新的公司群组,邀请用户加入其中,大家共同商讨服务条款应该怎么写,并且扎克伯格承诺,在制定新条款时会有很多用户参与。

接下来,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制作了两套新文件。一套是Facebook的基本原则,用来设计公司政策的“指导框架”,一套是“权责声明”,用来取代以前的服务条款。他邀请用户们来评论这些文件。扎克伯格对此举深感自豪,他称“历史告诉我们,当决策者和受决策影响者之间形成能够公开、透明的对话时,才能最公正地管理国家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经营公司。历史必将证明这一点,我会期待与你们一起走向这一趋势”。

再接着,Facebook一直信守承诺,真正邀请了用户参与评论他们的文件。扎克伯格宣布进行投票,如果有至少30%的用户参与,这个投票就具有约束力。不管怎么说,扎克伯格越来越顺从用户们的意愿。哈佛法学院教授乔纳森·兹特兰对扎克伯格的做法深表赞许,他称扎克伯格在鼓励Facebook的用户将自己视作公民,Facebook的公民。

后来,Facebook又冲着Twitter作了一系列改变,在刚登录Facebook显示的朋友信息的首页上,他们设置了一个与个人页面相似的发布框,提示口号也变成了更加响亮的“分享”。发布框之下,是Facebook所说的“社交信息流”,成为显示朋友们的更新和其他相关信息的连续列表。在这个“信息流”中,用户订阅并成为“粉丝”的页面动态,也会显示在上面。这使得用户在Facebook上就跟在Twitter上跟随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一样了。

新的新闻订阅页面也作了改变,一是像Twitter一样实时更新,一是不再以计量为基础,用户完全能确定出现在眼前的东西。Facebook还在边框加入了过滤器的功能,让用户能够掌控自己信息流里出现的东西。

这次改版后不久,又一个仿Twitter的Facebook上线,即增加了新的隐私设置。它能让用户向Facebook上的所有人完全或者是部分地公开自己的信息,他们还计划让用户成为不止是公司的,也是个人的“粉丝”。帕克一直支持让Facebook的新闻订阅成为看上去更像Twitter的信息流,但扎克伯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拒绝这种改变,只是后来他面临的来自Twitter的竞争日趋加大,并在帕克的猛烈游说下,他才最终被说服。帕克说:“马克开始告诉我他不会这么做,但是马克典型的工作方式就是能听取各方的意见,然后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得出自己的结论。那是他要走的方向。”

对于Facebook的未来,帕克说:“当你在Facebook上与某个人成为好友时,你一般会做三件事情。你公开宣称你认识这个人,你默许你的朋友能看到你的一切动态,并且你自动订阅朋友的一切信息。以后Facebook可能会把这三者分开,形成更易于用户订制的服务。”

扎克伯格称Facebook上的“好友”让人们跨过了一系列障碍,它让人们习惯于在好友能看到的情况下分享自己的信息。将来网站会提供更巧妙的手段调整用户的人际关系。结交好友不再完全是双向选择,而且更加细化、更能准确地反映人们与别人不同层级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Facebook涉及的也将不仅仅是朋友关系,他们已经改变的是添加了“粉丝”页面,这些页面的更新和其他的个人信息更新一起融入了用户的新闻订阅中。“社交图表”仅是他们让人建立关系的第一步而已。他们为人们提供的工具或许能根据人们共同的兴趣或者行为来与别人建立关系。

在Facebook开始规划未来的时候,扎克伯格就敏感地觉得用户分享的信息流会越来越巨大。他说:“把这想象成一个巨大的信息流,这几乎包含了人类的所有意识和交流的信息流,我们的产品只是它那些不同的侧面。你的档案信息反映出你在这个信息流中的活动,而你订阅的新闻是你的朋友的动态中最有趣的。社交图表是个很有用的框架,但我认为,以汇聚个人信息而形成社交信息流这个概念同样重要。”

扎克伯格相信摩尔定律,即社交网络的信息流会出现指数增长,会每年翻倍,若干年后他们将远大于现在。扎克伯格称,要展示这些信息,就必须要开发多种形式的产品。人们将不得不随身带着能够自动分享信息的设备。

Facebook一直在驱使人们更多地把自己的动态和其他形式的更新公开发布,它也在试图让人们把自己的商业行为和与朋友的互动合在一起。未来很难预料,但至少可以想象,扎克伯格在赌博,赌的是人们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不重视自己的隐私,人们是否能够容忍自己的信息在网上不受限制地流传。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加入,Facebook可能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个人曝光实验。希望扎克伯格能够获得成功。

现在,估值达1000亿美元的Facebook的口号仍旧一致,他们公开宣称:“我们仅完成了1%的使命。也就是说,我们才刚刚开始。”

同类推荐
  •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主要内容分为初出茅庐、黄巾之乱、剿灭黑山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权术之王:曹操》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曹操传奇的一生。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纪念张爱玲诞辰93周年。结合最新史料,最全面详尽的张爱玲传记读本!张爱玲创造了一个奇异的末世世界,里面有关于家族与民族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老照片,是错综复杂不讲理的过去。家传的首饰,出嫁时的花袄,言说着沧海桑田、浮生若梦的历史谶语;在阴阳交界的边缘上,她感受着历史隧道里古墓式的清凉,虚眯着眼睛看着阳光,却走不进这光芒里去。华丽而苍凉的感觉,华丽而衰败的布景,这是挽歌里的末世。
  • 冯梦龙民间传说

    冯梦龙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 五太后轶事

    五太后轶事

    西汉吕太后,北魏胡太后,唐朝武太后,辽朝肖太后,清朝西太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位太后。她们临朝称制,实际是五位女皇。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她们是叛逆的女性。她们在权欲的驱使下,成了向封建礼教、“三纲五常”挑战的急先锋。为此,她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表现了铁女人的手腕和性格。本书选择了这五个典型的士性,叙述她们干预朝政因缘始末,意图从一个侧面来探索封建专制政体的某些规律,是一本学术性的通俗读物。行文流畅,文笔生动,既可给人以艺术和知识的满足,又可以给人以深沉的启示。这里是述说往事,为了阅读轻松一些,故以轶事名之,曰“五太后轶事”。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热门推荐
  • 后宫折花宿命

    后宫折花宿命

    我拿我的真元救了你,你不感激我就算了,居然还想休了我!简直太无耻了!你说你是皇帝?皇帝又怎么样!我还是妖怪呢!
  • 天梦时空

    天梦时空

    以梦开篇!主角天梦为爱沉痛,这永远不完美的爱只是铺垫!而大哥天启好像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命运注定的事?天大的局?超越人所知的秘密!穿越百年成仙?一个个谜团等待我们来揭开!
  • 种族调和者

    种族调和者

    一件件的錯誤、一次次的脫離,故事已無法安然完成,因果即將打散,時空中的矛盾將無所不在,悖論將成為真理、真理將被人摒棄,唯有修正,才能維持萬物主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护国嘉济江东王灵签

    护国嘉济江东王灵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敌兵锋

    无敌兵锋

    绝世兵王为照顾兄弟的遗妹强势回归,却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恶人挡路,统统碾在脚下!桃花来惹,缓缓收入囊中!一双铁拳打出了兵锋的传奇!一身霸气谱写出无敌的神话!张野,以死神之名!唱响了东方巨龙崛起的战歌!
  • 奇方类编

    奇方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书之我家师兄太偏执了

    穿书之我家师兄太偏执了

    【穿书+甜宠+策马江湖】柒七初遇姬离时,从天而降,被他接住后直接松手,十分冷淡地任由她摔在地上。然而,在她被老顽童师父收为徒弟后,姬离师兄画风突变。师兄为她缝衣服?师兄为她束头发?师兄天天给她做好吃的?这一定不是初次见面时那个清冷淡漠的姬离师兄!柒七二度穿书后,姬离变成了偏执狂魔。不准她离开他视线太远!不准她和别人接触!不准她乱碰武器!姬离死死篡住她的手,深眸里藏着黑暗的风暴,声音低沉沙哑,“还离开我吗?”柒七身躯一颤,疯狂摇头。#好的!师兄说什么都对!金针是不是可以放下了!?#师妹要乖乖听话才是(师兄前期清冷纯情温柔,后期黑化偏执黏人)
  • 你是我沉寂中的唯一温存

    你是我沉寂中的唯一温存

    对很多人来说,谈恋爱这种事很正常,谢闲云也这么认为。秦桥可不认同,但她没好意思说出来。其实她心里想的是:“谈恋爱很正常,我也很正常,那么能不能和我一起正常?”毕竟你如此不正常。“自从我确定我很喜欢很喜欢你的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不能输。”——————————————矛盾性格女×阳光腹黑男(暗恋线)(新作还有很多不足,偏于解释一些人物背景,请多多包涵。)
  • 古武兵王混都市

    古武兵王混都市

    五年前,陈阳投身军旅,凭借着惊人的天赋,被共和国最神秘的特种部队选中。经历了五年的枪林弹雨,他成为了这支部队的最强王牌。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由于被自己人出卖,行动计划泄露,导致陈阳失去了多年的兄弟,因此而选择黯然退伍。回到故乡,他只想安心的在一家公司里边过着平静的生活,不料意外之中得到一套魔法卡片炼制系统。且看陈阳因这套魔法卡片炼制系统带来的异能在都市翻云覆雨,天下无敌!这是一种全新的类型,这是一种很创新的写法,里面有着很有趣的故事,一本很大众的书,书荒不妨进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