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46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第二,阅读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创造活动过程,即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而且还是一种“生产”;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挖掘和再创造。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看,文本是一种召唤性的语符结构,本身具有很多的空白和未定性,即不管作者如何费尽心思、呕心沥血,又是如何的才高八斗、妙笔生花,能呈现给读者的不过是一连串的僵化的文字符号,所以,作者的情感、意蕴再丰富也只能靠这些有限的语符来呈现,其中当然就免不了失真和扭曲,这些每每都使作者感到遗憾。所以,古人早就发出过“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的感叹,又说:“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但更令作者感到不安的还是,虽然在创造过程中作者可以控制自己的文本,但一旦完成,文本就会具有自己的生命而脱离作者的控制。有人比喻说,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孩虽然是你生的,但一旦小孩出生,他就又不是你的了,因为他已有了他自己的生命。这就是说,读者在读解文本时,他还必须凭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感受这些语符结构,从而从僵化的文本中读出鲜活的感受来。这种感受往往既来自于文本,但往往又不等同于文本,因为它已掺合了读者的理解和想象,所以,阅读往往是一种“被引导的再创造”。既然阅读就是一种创造活动过程,那么自然也需要我们努力地去增进阅读中的创造性,做到创造性地阅读、高效地阅读;而就在这种阅读的创造中,“文本”也就变成了“作品”,即由“以文字符号的形式构成的硬载体”变成了“由作者和读者一起创造的意义软载体”;读者则一方面变成了文本的共写者,另一方面又成为自己文本的创造者。

第三,阅读的对象,即文本本身也都是写作者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是一种创造性的产品。所以从阅读文本中,我们多少也可以回溯到作者的创造心路,从而对自己的创造提供借鉴;另外,要阅读创造性的作品,本身也需要读者有自己“创造性”的视角。

这样,阅读就和创造性从本质上相连了,我们对阅读的解读也就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客观地说,现在论述阅读的书,关于如何阅读的观点是不少的,而且也不乏佳言警句,但大多只是作者本人的一些妙想和感悟,论述时又或因时间限制,或因篇幅限制,往往不能展开其详,而只能将其最独到、最精华的部分奉上,这样就不能前前后后、方方面面地将“为什么要这样阅读”等一些问题区分清楚。所以,整体看总免不了有些零散,有的论述若单从文字表面上看甚至还有诸多矛盾之处。而且在论述时,又因各人视角不同,使得这些论述之间在缺乏系统性的同时,亦缺乏可以沟通的平台。本质上看,缺乏一种坚实的学科视角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基于这种考虑,本书主要选择了创造性研究这一视角来研究阅读问题,并且主要是针对学术文本(尤其是学术论文)的阅读问题。当然,由于阅读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所以,除了借鉴创造性研究的成果外,本书也大量吸收了语言学、心理学、科学学、写作学、阐释学和阅读美学等相关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揭示出学术文本阅读中的本质、规律、方法和技巧。

全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阅读的地位、作用、意义,目前阅读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阅读的类别和什么是创造性的阅读,以及创造性研究在阅读方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作用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主要论述学术论文创造性阅读的准备性分析,即学术论文文本论。包括学术论文的格式特点和修辞特点,学术论文的形成机制、评价机制和选择机制。

第三章,首先探索了阅读方法的构建要素,然后论述了理解式阅读法、延伸式阅读法、类比式阅读法、样例式阅读法和透视式阅读法。

这是本书的最重要部分,也是全书的主要创新之处和最主要贡献之处。

第四章,也是全书的最后一章,是从系统论和战略论的角度对阅读进行的一个全方位的透视,包括阅读方法的系统观、阅读收获的系统观、读和写的系统观等。最后则将阅读作为创造的一个过程,作为人的一种创造活动,从更高、更广的视角对它进行了提升。

本书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可以说至少在以下四方面,是具有一定独创意义的。

首先,本书可以说是极少数的为高层次读者写的书之一,在之前他们往往是被认为不需要阅读这类书籍的。

其次,本书也可能是较早地从创造性研究的视角出发对论文阅读方法进行研究的学术着作之一。

第三,本书也可能是第一本将重点放在系统论述如何阅读专业以外的书,以及如何为了“重在获得思维上的启发”而不是以“读懂读透原文”为单一目的的阅读的专着。

第四,本书的一个重点是放在对学术文本在形式方面存在的规律进行探究,旨在发展一种关于学术文本的“科学”,也就是将学术文本从其内容中独立出来进行纯粹的、直观的研究,从字、词、句的拆分、连接、转换、易位、引用以及文章结构的组成中进行规律探究,从而为阅读提供方法上的帮助,也为读者如何写作学术论文提供指导。因此这可能也是第一本将文学理论中的互文性理论引入到学术论文阅读研究领域的专着。

最后,还有几点需要在这里先作一个说明。

其一,阅读方法的适用与否还要看各人情况。本书所倡导的阅读方法,主要是为一些刚刚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人写的,而不是为了一般的读者而写,也不是为了阅读普通的资料而写。而且对于方法问题,我们也要有一个正确认识:一是要认识到,对方法的学习并不能代替实践,不能代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二是既不能轻视方法,但也不能把它看得至高无上。所谓“入则有法,出则无法”,“创造有法,但无定法”。因为正如我国清代着名画家石涛所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意思是说,有很高成就的人不受传统方法的约束,这并不是说不要方法,而是说,善于打破传统方法的方法才是最高的方法。

创造性研究中的生成性学习模式(generative learning models)同样也强调,学习者自己创造的算法或加工结构比他人设定的算法或策略在解决问题时更有效,在智力开发领域,人们应该强调自主的学习或自我指导的学习。这同样说明了,读者只有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其二,本书是一本论述学术文本阅读的专着,所以就离不开对“学术文本自身的形成机制”的全面解剖,即要考察学术文本形成中的种种手法,比如,就引用来说,就要考察“抄袭——变异抄袭——变异引用——规范引用”这样一条链,其中有的是正当的,有的则是不正当的,或者说是越轨的,这就在不同程度上会涉及有关学术规范、学术越轨、学术研究的模仿和独创这样一些敏感而熟悉的问题。但由于本书重点并不是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的,所以本书对论文阅读和写作中这些手法的使用,并不能细致地从学术规范的角度去评说它的对与错,希望不会引起一些读者的误解。

其三,为了行文的方便、通顺、确切和读者阅读的方便,在不同的场合笔者可能会用多种不同的术语来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如书中出现的文本、书籍、书、着作、论文、阅读的材料等,就是根据需要灵活使用的,读者可根据上下文关系理解。

其四,书中涉及的人名,大部分根据“临文不讳”的原则使用,如鲁迅、郭沫若、斯腾伯格。

书中的一小部分内容来源于笔者已发表的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发表在《科学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现代大学教育》等学术杂志上。有些章节也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此,谨向这些文献的作者深表谢意。

既然,这是一本专为少数读者而写的书,而且本书读者又大都是身处象牙塔的高雅之士,所以对于本书的期望亦可能会很高,这对我是一个挑战。而且阅读活动本身涉及方方面面,不能离开读者本人的自身条件和状况,它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有人甚至认为,书籍是一种艺术媒介,而读者正是一位艺术家,因此,这也从本质上决定了对阅读方法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既已选择了它,亦只有要求自己更加勤勉而已。好在本书的目标也不在于一定要使人信服,而在于力求使人有所启发。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因此书中肯定还存在着很多不当之处,敬请同行专家和读者提出批评。

汤建民

2007年5月

同类推荐
  •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做生命的船长

    做生命的船长

    本书通过剖析人生这场艰辛之旅,进而带领读者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它让我们在这个一切都几近匮乏的世界里,放弃对无效救助的寻求,并开始认真对待关照心灵的任务,并以此来丰满世自己。
  •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才子故事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才子故事

    提到古代才子,我们能想到的便是含蓄儒雅、色墨浑然、潇洒清逸、风流倜傥等等这词语。他们文能吟诗答对,武能安邦治国,古代文学著作里是如何描绘他们的呢,那就让我们从这本书里去寻找答案。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蔡骏24堂写作课

    蔡骏24堂写作课

    蔡骏以近20年的持续写作状态,10多年的行业指导经验,系统梳理了一套实用的写作课程。每堂课选用中外文学作品,结合自身创作经历,精准分解每一个写作技巧。轻松有趣,浅显易懂,帮你解决难以下笔的写作难题。写作的前期准备——三种方法训练联想力;谋篇布局的技巧——好的结尾是留白艺术;写作的进阶提升——取舍有道方能成妙文;保持专注的关键——方法比态度更加重要;没有人天生会写作,从观察生活到构思落笔,从积累素材到运用伏笔,这是一本无论命题作文还是小说创作,读者都可迅速上手的写作秘籍。
热门推荐
  • 前世今生:扶桑

    前世今生:扶桑

    女人香不是香,扶桑也不是小妖。九天之上,是谁先付出的真心?堕入轮回,又是因为什么?中了你的毒,爱上你的魂,我早已万劫不复!似魔非魔,似仙非仙,前世今生怎样的纠葛,如此缠绵纠结的相爱之路,最终能否换一世白首偕老?
  • 人类殇叹

    人类殇叹

    未来世界,奇幻无比,人类进化,科技进步,星际穿梭,外来物种。但是人类的劣根性永远也改不了,即使战争带来多大的伤痛也永无停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间却把花辞树

    人间却把花辞树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蝶恋花》
  • 在何许

    在何许

    他们相识在十八岁的两端。她孤独无依,她冷漠无情,但是,他愿意陪她,救她,伴她一生。他告诉她,我们的生命,是有胆量的活着。而不是任风来,等风去。“明川,以后的日子,我不是孤身一人了。”
  • 芙蓉开处凤凰落

    芙蓉开处凤凰落

    一场战争,强大的帝国俘虏了明国的大将,也是当时明国皇帝的亲弟弟,八王爷。为了让八王爷早日回朝,明国派了一波又一波的使臣,送了无数赔偿,才同意用和亲来换人。明国太后年纪已近古稀,膝下只有一女,封号太平。为了阻止女儿和亲,她采纳了皇后的建议,认宫中贤贵妃的两个颇有文采,容颜姣好的妹妹(一个为庶妹,一个为姑表妹)为义女,并将她们一个封为芙湘公主,一个封为蓉湘公主,再置办了丰厚的嫁妆后,明国皇帝一道和亲圣旨彻底打碎了两个女孩对爱情的向往,为了家族父母,兄弟姐妹,她们不得不洒泪,踏上了前往帝国的喜船。苍蓝大陆的浩江水滚滚东流,喜船却一路向西,艰难的移动着。这条和亲之路一走便是三个月,芙湘公主也哭了三个月,终是在下船之前,魂归九霄,这让蓉湘公主陆夕瑶不得不独自面对异国他乡。本以为红颜终是薄命,却不想九霄之上,姻缘树下,牵线童子贪睡惹事,惹出了一段逆天改命的旷世奇恋。
  • 爱上落魄女仆

    爱上落魄女仆

    白筱熙本是B市最出挑的上流名媛之一,她生就一张明艳动人的脸,却又屡次因骄横清高的性格被诟病。当那一天,她兴师动众地举办自己的十八岁成年宴时,却因一场意外从云端跌倒谷底,从不可一世的公主变成了灰姑娘。公司破产,父母分离,朋友抛弃,她落魄地逃出了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家。直到倒在了那个神秘矜贵的男人面前,听着他母亲带着不屑一顾的语气对她说道,“白小姐,我家井承刚从国外回来,人生地不熟,你来当他的仆人如何?”她连头都没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句,“好。”这一刻,她顾不得曾经的自尊和虚荣,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活下去!从高高在上的大小姐变为女仆,白筱熙又该如何适应她身份的转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先识览

    先识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再见真爱时

    再见真爱时

    一场公车上的邂逅,帅气的陆一凡认识了美丽善良的林雪含。彼此优雅的气质给对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觉得那双美丽的双眸里有着不为人知的忧伤,那美丽的忧伤吸引着他去了解她走进她的心扉。当面对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时,她却毅然决然的离开了消失了,她的不辞而别让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数年后当他们再次相遇的时候,能否面对那份藏匿在彼此心中的那份真爱……qq群号7367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