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32500000020

第20章 在激进中迷失:对两个典型批评事件的解读(1)

新中国成立后,在阶级斗争人为扩大化的时代境遇中,文艺界接踵而至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点燃了相对和平年代的战火。“十七年”时期的文艺批判运动主要有:1950年至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和对萧也牧等作家“小资产阶级倾向”的批判等;1954年至1955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批判;1955年,对“胡风反革命集团”和对“丁(玲)、冯(雪峰)、陈(企霞)反党集团”的批判;1957年,文艺界开始大规模的“反右”运动;1958年,再次批判“丁(玲)、冯(雪峰)、陈(企霞)反党集团”;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中苏两国两党歧见日深、批判修正主义的思想背景下,文艺界又对人性、人道主义展开了批判;此外,还有对“干预生活”小说创作倾向的批判,对阿垅、秦兆阳、刘绍棠、邵荃麟等人文艺思想的批判等。而1966年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则直接掀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文革”期间大大小小的批判更是不计其数。

从“十七年”到“文革”时期,文艺界的战火愈燃愈旺,文学批评也在激进中迷失了正确的方向,由密切配合官方意志完全沦为“帮派政治”的同谋。

笔者从“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诸多文学批评事件中,选取对电影《武训传》和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为个案进行解读,主要是基于批评事件的特殊性质和影响力的考虑。这两大典型的文学批评事件都是由毛泽东本人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的,都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产生全国性影响的大规模文艺运动,确立了其后文艺批判的话语特征、操作模式和批评策略,显示出了将文艺问题越界为政治问题处理的激进倾向。而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则将这种激进倾向推臻至极,并成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如果说,毛泽东从电影《武训传》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中觉察出了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严重问题而发动了批判,那么,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则要复杂得多,从历史事实和因果链条来分析,似乎更多的是出于政治权力的考虑而选择《海瑞罢官》为大规模政治运动的突破口。

第一节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电影《武训传》是一部以清末武训行乞兴学为题材的传记影片。

武训的苦操奇行受到清代与民国时期统治者的高度推崇,包括陶行知先生在内的很多文化界、教育界人士也尊其为“圣人”。《武训传》的拍摄几经周折:电影文学剧本创作于1947年秋,1948年夏开始拍摄,后因经费问题等原因停拍,新中国成立后再次修改并经中宣部审查同意,由当时尚属私营的上海昆仑影业公司继续拍摄,影片拍竣后经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文化局审查通过,1950年年底上映。编导者认为武训典型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智慧的崇高品质”,冀望通过该片“迎接文化建设的高潮”,“铲除封建残余,配合土改政策”,“歌颂忘我的服务精神”。电影《武训传》上映后好评如潮。据统计,从1950年12月至1951年5月20日,各地报刊发表的有关文章共计55篇,绝大多数都是从正面肯定《武训传》。这些文章称颂武训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农民阶级的先觉者”、“农民劳动模范”,认为他“人格高超伟大”,具有“人类最高的德性”,还有人认为武训是中国历史上“劳动人民文化翻身的一面旗帜”。在影片公映的同时,相关书籍也大量出版,如电影小说《武训传》(孙瑜着)、《武训画传》(李世钊编)、章回小说《千古奇丐》(柏水编)。后来,《大众电影》将《武训传》评为1950年“十佳国产片”之一。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武训热”。可见,电影《武训传》问世之初,文艺批评界的主导倾向是对这部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

当时也出现了少数否定武训的文章,如晴簃认为武训是“歪曲中国人民斗争,反现实主义的人物”,史洪认为武训并非革命者,只是“一个社会的改良主义者”。1951年4月,《文艺报》第4卷第4期发表了贾霁的《不足为训的栀武训传枛》等批评《武训传》的文章,还重新发表了鲁迅嘲讽武训的宣传者的杂文《难答的问题》,并配发了编者按,希望“大家来注意”关于《武训传》的论争。5月,《文艺报》又刊登了杨耳的《试谈陶行知先生表扬“武训精神”有无积极作用》、邓友梅的《关于武训的一些材料》等批评武训和武训精神的文章。《武训传》的上映和对《武训传》及武训精神的宣传和颂扬,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5月15日和16日的《人民日报》转载了《文艺报》的上述文章,并加了短评,称《武训传》是一部“歌颂清朝末年的封建统治拥护者武训,而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电影”,为开展对《武训传》的批判确定了基调。

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参与修改并最后定稿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栀武训传枛的讨论》。社论以尖利的言辞指出了《武训传》问题的严重性:《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象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向着人民群众歌颂这种丑恶的行为,甚至打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旗号来歌颂,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这难道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

社论认为,这部电影涉及一个与中国历史、中国革命有直接关系的带有“根本性质”的重大政治问题。社论同时指出:“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说明了“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社论对电影《武训传》的这一定性加快了文学批评逾越文艺界限,成为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内斗争的速度。全国各主要报刊都转载了这一措辞严厉的社论,同一天的《人民日报》还在“党的生活”专栏发表了短评《共产党员应当参加关于栀武训传枛的批判》。

1951年5月23日,文化部电影局又发出通知,要求开展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原先对电影《武训传》及武训其人其行的肯定性评论迅疾从报刊上销声匿迹,代之蜂拥而起的,是在思想立场和批评方法上与社论几乎完全一致的否定性的批判,如胡绳的《为什么歌颂武训是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表现》、张真的《从创作方法上看栀武训传枛的错误》、《武训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歌颂他?》等。

从社论发表到5月底的仅仅11天中,报刊上发表的批判和检讨文章就达108篇之多,6月份报载的批判文章数量则翻了四番。不算各报编发的文章,仅以个人署名的文章即达410余篇,至1951年8月底,这类批判和检讨类的文章更是臻达850多篇。6月,江青参加的由人民日报社和文化部联合组织的“武训历史调查团”赴山东考察了20余天。7月23日至28日,《人民日报》连载了经毛泽东审改的《武训历史调查记》。

“调查记”是这样为武训定性的:“武训是一个以‘兴义学’为手段,被当时反动政府赋予特权而为整个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服务的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进而强调,“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代了,用武训这具僵尸欺骗中国人民的恶作剧应当结束了,被欺骗的人们也应当觉醒了”。

在毛泽东的直接推动下,事关电影《武训传》的问题由最初的文艺论争急变为全国范围内急风暴雨的政治批判,48名文艺工作者被公开点名批评,电影《武训传》的编导孙瑜、主演赵丹和所有称许过武训和这部影片的人均作了检查。周恩来和周扬等曾经支持或未阻止过这部电影拍摄、公映的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高官也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检讨,时任上海市文管会副主任兼文化局局长的夏衍还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从武训传的批判检查我在上海文化艺术界的工作》的检讨。8月8日,周扬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长文《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电影栀武训传枛批判》,在形式上对这场持续数月的批判运动作了总结。

同类推荐
  • 桃花痴痴笑

    桃花痴痴笑

    当岁月如流沙般从我们身上泻过,种种关于成长的故事,像烙印一样深深铭刻在我们的心灵,直到我们穿越风雨,长大成人,直到我们通往直前,把石头磨炼成金子。本书是为读者朋友献上的一份精美新鲜的小快餐,滴水藏海,小中见大。在轻松的阅读中,有一份新鲜的感觉,愉悦的享受,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点一盏心灯。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人们的命途有别,作品的韵味各异。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显示出大唐气派;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反映出其对盛唐的一副衷肠;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以清丽哀伤之景衬托六代兴亡之感,此诗被誉为绝唱;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是通过对昨夜一度春风的抒写,以倾吐对其意中人的怀想。《唐宋诗精品鉴赏》搜集了唐宋大量的经典诗句,包括《在狱咏蝉并序》、《回乡偶书二首》、《夜归鹿门歌》等,对它们一一进行解析和鉴赏。
  • 不管狗和茶炊怎么闹腾

    不管狗和茶炊怎么闹腾

    该书是豆瓣人气作者王这么的全新散文集。共分为三个部分:旧家山、闲花草、凡人歌,从家庭琐事、市井生活写到花草树木、日常饮食等诸多方面。作者以她敏锐的触角捕捉到一地鸡毛生活的背后所透露出来的暖意与温柔,并佐以博识的跨界、犀利的见解、智趣的调侃,平静的日子在她的笔下显得尤为意蕴深长而情致动人。作者更像是一位既天真又通达的生活哲学家,在充满烟火气的讲述中,对平凡人的生活作了充满禅意的回望与记录。
  •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

    本书作为一本文化、文学与艺术书评集,共分四辑:中国文化观察、西方文化管窥、当代文学浅论、中西艺术初探。作者首先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及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其次点出了西方文化强大背后潜藏的各种危机,再次勾勒了当代文坛林林总总的现实生态以及容易忽略的文学角落,最后分析了中西方绘画艺术在审美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好莱坞电影背后鲜为人知的意识形态博弈。在20余万字的书评中,作者时而理性分析,时而激情表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山论剑”。在作者看来,文化、文学和艺术之间,血肉相连、精神相通,撇开文化看艺术,或者撇开文化谈文学,都是片面和不完整的。
热门推荐
  • 此山不见山月

    此山不见山月

    话说,六界六主已经换了几代,长时间的按部就班总是要出来几个反派角色扑腾扑腾,然后就需要一些人出来主持正义。人间少女戚山月虽出于修道名门戚家但天生花面,半面鬼符被人厌拒。阴差阳错遇到了棋家的修道人棋岳,结下了神奇的缘份,在匡扶正义的道路上,各种事情接踵而至,戚山月身上的秘密也被慢慢解开。
  • 红颜弄情

    红颜弄情

    猫后现身告知未来,狐仙为她而死?冯素珍被神女岛的人劫持,非说她是黑猫神女!李兆廷被一帮旧朝的死士保护,冯素珍的哥哥为了权势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八案巡抚,一个是自己的心上人,一个是自己的亲哥哥,冯素珍毅然做了女驸马,一切风平浪静,冯素珍梦想着可以和李兆廷有情人终成眷属!
  • 敢钓我娘,滚开

    敢钓我娘,滚开

    悲催穿越,竟还带了个小拖油瓶,而且还是她“亲自”生的!不过宝贝也算精明能干,帮助妈咪驱赶“苍蝇老鼠幺蛾子”,做得那是一个尽职尽责。包袱款款,游走江湖,宝贝咱要小心哟,可不能被你那缺心眼爹爹逮到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能公主穿越之旅

    异能公主穿越之旅

    一朝穿越,一段旷世奇缘。那一年,他问她,可曾爱过他。他回答没有。那一年,她问他,可曾爱过她。他回答曾爱得死去活来,可现在不爱了。
  • 逆心魔

    逆心魔

    斩断心魔,续天道;逆转心魔,任我行。他不懂修仙,却执着永生;他厌倦红尘,却携美逆天;他自诩天道,终生心魔。心魔心生,无我无魔,心魔逆转,大道天成。
  • 不动冥王的女儿

    不动冥王的女儿

    万人心中冷漠冰霜的帝无渊--冥王,竟然有了孩子。还成了女儿奴,简直闪瞎了众人的眼睛。传言,冥王为了陪女儿,不上朝,不理政务,女儿一哭,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送给她。某男:"嗯,这个提议不错"众人:……
  • 炽魂之终极炽圣王

    炽魂之终极炽圣王

    炽魂世界赐予了戴文浩优秀的天赋,双生炽魂者、与灵儿的强大互融技以及拥有领域技的他,是否能在这片大陆上完成圣王使命?成神入神界?神界一天,地下一年。腥风血雨,天翻地覆,成为终极炽圣王!
  • 圣世天尊

    圣世天尊

    这个世界适者生存,强者为尊。少年浴血奋战,化身半龙半人只为守护伙伴……
  • 族尊

    族尊

    无垠的五域,神秘莫测的强者,天地之间的大秘......看一介少年如何搅动风云,终成一代族尊!